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66745发布日期:2019-04-20 05:3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终端的发展,通过扫码进行下单的方式也逐渐普及,例如,通过扫码开启自助按摩椅的按摩服务、通过扫码进行点餐等。在现有技术中,扫码下单的实现方式具体如下:首先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该二维码通常与特定资源相对应,则根据扫描结果可以确定请求使用的特定资源;然后,利用该特定资源向用户提供服务。以扫码点餐场景为例,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5243616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通过客户端扫描与店铺的餐桌对应的识别码,识别码是设置在多家店铺内与每一个餐桌一一对应的;在扫码后,根据对应识别码的店铺信息和餐桌信息向客户端反馈并在点餐界面显示菜品信息以及餐桌信息;然后通过接收在点餐界面中所选择的菜品信息并发送至云处理器记录在已点菜品界面内,进而可以完成点餐。

然而,现有技术的扫码下单方式中,识别码与特定资源相对应,即特定资源的识别码是固定的,在通过扫码生成一个订单后,若该订单暂未完成,则排队等待的用户不便通过扫描该特定资源的识别码以预约服务,否则会造成多个订单无法区别的问题,进而影响服务的秩序;以及,若无法预约服务,则无法针对预约服务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降低了提供服务的效率,影响用户的服务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包括:确定资源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的指定资源;

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所述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订单具有第一动态码,所述第一动态码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而生成;

若是,接收用户预约服务的预约信息,根据所述预约信息生成与所述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其中,所述第二订单具有第二动态码,所述第二动态码根据第二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而生成。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预约信息生成与所述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二状态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预约信息生成与所述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订单的第二订单标识,根据店铺标识、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店铺标识、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分享给其它用户,以供其它用户通过扫码共享服务。

可选的,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为正在使用状态信息,第二状态信息为排队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所述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属的店铺的历史使用数据计算所述店铺的资源平均使用时间;

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以及资源平均使用时间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预估使用时间;以及,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实际使用时间;

计算所述预估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

可选的,所述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进一步包括:判断差值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预约时间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若否,则判定所述指定资源不符合预约条件。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预约信息生成与所述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订单状态更新为已完结状态时,将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一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包括:确定桌台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的点餐指定桌台;

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订单具有第一动态码,所述第一动态码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而生成;

若是,接收用户点餐信息,根据用户点餐信息生成与所述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第二订单;其中,所述第二订单具有第二动态码,所述第二动态码根据第二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而生成。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用户点餐信息生成与所述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第二订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二状态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用户点餐信息生成与所述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第二订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订单的第二订单标识,根据店铺标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店铺标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分享给其它用户,以供其它用户扫码加菜。

可选的,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为正在用餐状态信息,第二状态信息为排队状态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属的店铺的历史用餐数据计算所述店铺的店铺平均用餐时间;所述店铺平均用餐时间为所述店铺中单用户食用一份菜品的平均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以及店铺平均用餐时间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以及,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实际用餐时间;

计算所述预估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用餐人数、以及菜品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以及店铺平均用餐时间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具体为:

计算菜品数量和店铺平均用餐时间的乘积,得到乘积结果;计算所述乘积结果与用餐人数的比值,得到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订单信息包括菜品物流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实际用餐时间具体为:

将菜品物流信息中的上菜时间确定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开始用餐时间;计算所述开始用餐时间和当前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开始用餐时间和当前时间的差值确定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实际用餐时间。

可选的,所述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进一步包括:判断差值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排队时间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符合排队条件;若否,则判定所述点餐指定桌台不符合排队条件。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的用餐人数和/或菜品数量发生更新时,根据更新后的用餐人数和/或菜品数量再次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得到更新后的预估用餐时间;

所述计算所述预估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进一步包括:计算所述更新后的预计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用户点餐信息生成与所述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第二订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订单状态更新为已完结状态时,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一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装置,包括:确定模块,适于确定资源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的指定资源;

判断模块,适于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所述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订单具有第一动态码,所述第一动态码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而生成;

预约订单生成模块,适于若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接收用户预约服务的预约信息,根据所述预约信息生成与所述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其中,所述第二订单具有第二动态码,所述第二动态码根据第二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而生成。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适于将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二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动态码生成模块,适于获取第二订单的第二订单标识,根据店铺标识、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分享模块,适于将所述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分享给其它用户,以供其它用户通过扫码共享服务。

可选的,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为正在使用状态信息,第二状态信息为排队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适于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属的店铺的历史用餐数据计算所述店铺的店铺平均用餐时间;所述店铺平均用餐时间为所述店铺中单用户食用一份菜品的平均时间;

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计算单元,适于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以及资源平均使用时间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预估使用时间;以及,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实际使用时间;计算所述预估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的差值;

判断单元,适于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进一步适于:判断差值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预约时间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若否,则判定所述指定资源不符合预约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装置,包括:确定模块,适于确定桌台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的点餐指定桌台;

判断模块,适于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订单具有第一动态码,所述第一动态码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而生成;

预约订单生成模块,适于若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接收用户点餐信息,根据用户点餐信息生成与所述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第二订单;其中,所述第二订单具有第二动态码,所述第二动态码根据第二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而生成。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更新模块,适于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二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动态码生成模块,适于获取第二订单的第二订单标识,根据店铺标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分享模块,适于将所述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分享给其它用户,以供其它用户扫码加菜。

可选的,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为正在用餐状态信息,第二状态信息为排队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适于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属的店铺的历史用餐数据计算所述店铺的店铺平均用餐时间;所述店铺平均用餐时间为所述店铺中单用户食用一份菜品的平均时间;

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计算单元,适于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以及店铺平均用餐时间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以及,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实际用餐时间;计算所述预估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

判断单元,适于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用餐人数、以及菜品数量;

所述计算单元具体适于:计算菜品数量和店铺平均用餐时间的乘积,得到乘积结果;计算所述乘积结果与用餐人数的比值,得到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订单信息包括菜品物流信息;

所述计算单元具体适于:将菜品物流信息中的上菜时间确定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开始用餐时间;计算所述开始用餐时间和当前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开始用餐时间和当前时间的差值确定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实际用餐时间。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进一步适于:判断差值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排队时间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符合排队条件;若否,则判定所述点餐指定桌台不符合排队条件。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进一步适于:当检测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的用餐人数和/或菜品数量发生更新时,根据更新后的用餐人数和/或菜品数量再次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得到更新后的预估用餐时间;

计算所述更新后的预计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

所述判断单元进一步适于: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更新模块,适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订单状态更新为已完结状态时,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一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及装置,摒弃了传统的扫码下单的方案,而是通过平台进行下单,并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预约的方案,在平台通过确定指定资源以及判定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后,将符合预约条件的指定资源开放给用户以供用户预约服务,用户可通过终端选择该指定资源并预约相应的服务,进而可使得预约服务的操作有序进行;以及,针对已存在的第一订单和预约服务的第二订单,分别生成第一动态码和第二动态码,基于该第一动态码和第二动态码,可以将对应第一订单的服务和对应第二订单的服务区别开,以便针对同一资源的不同订单有序的提供服务,而不会出现服务混乱的现象;并且,平台生成与该指定资源相关联的第二订单,相应的店铺可根据该第二订单为预约服务做准备,有利于针对该第二订单及时的提供服务,缩减用户的等待时间,进而可以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点餐服务预约场景中的点餐过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资源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的指定资源。

其中,资源状态信息指表征资源所关联的订单情况的信息,可选的,订单情况可包括无订单、有正在使用资源的订单、或者有至少一个排队订单。

具体地,提供服务预约的平台将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与第一状态信息匹配,当匹配成功时,则确定该资源为指定资源。其中,匹配的资源为允许预约的资源,例如,该资源为允许通过平台进行预约的服务人员。并且,具体实施时,第一状态信息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定,可选的,可根据资源所属的店铺提供的服务类型进行设定,或者根据当前时间或日期进行设定,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举例来说,针对耗时较少的服务,如美甲、修眉等,则可设定第一状态信息对应为有预设数量以内的排队订单的状态信息;针对耗时较长的服务,如就餐、陶艺制作等,则可设定第一状态信息为对应仅存在一个正在使用资源的订单的状态信息。

步骤s102:根据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103;若否,则跳转执行步骤s101。

其中,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是当前已生成的订单,该第一订单可包括正在使用资源的订单和/或排队订单。

其中,第一订单具有第一动态码,第一动态码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而生成,则第一动态码与第一订单对应,相应的,扫描第一动态码后执行的操作,可视为针对第一订单的附加操作。例如,通过扫描第一动态码后执行的修改服务的操作,是针对已生成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具体服务内容的修改。

具体地,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即确定第一订单是否可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以避免预约服务的用户的长时间等待。其中,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影响服务时间的信息,例如,接受服务的人数、服务的具体项目、和/或开始接受服务的时间等信息。以及,预约条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服务类型和/或用户可接受的等待时长进行灵活设定,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当判定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时,则执行步骤s103,以开放该指定资源供用户预约服务;当判定指定资源不符合预约条件时,则跳转执行步骤s101,以再次进行指定资源的确定以及预约条件的判定。

步骤s103:接收用户预约服务的预约信息,根据预约信息生成与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

其中,第二订单具有第二动态码,第二动态码根据第二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而生成,则第二动态码与第二订单对应,相应的,扫描第二动态码后执行的操作,可视为针对第二订单的附加操作。

具体地,当判定出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则将该指定资源开放出来供用户预约服务,即在用户终端中显示该指定资源为可预约的资源;用户终端对可预约的资源进行选择即可预约该资源对应的服务;平台接收终端的预约信息,该预约信息包括资源信息以及服务信息,然后根据预约信息生成与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即排队订单。生成该排队订单后,则确定了用户预约服务的相关需求信息,此时相应的店铺可根据该需求信息为预约服务做准备,进而有利于针对该排队订单及时的提供服务。

以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订单具有第一动态码,在生成第一订单后,通过扫描第一动态码后执行的操作,是针对第一订单的附加操作;第二订单具有第二动态码,则生成第二订单时用户终端选择的服务,以及生成第二订单后通过扫描第二动态码后执行的操作,均是针对预约服务的,即针对第二订单。可见,在第一订单生成后,只有通过扫描第一动态码后执行的操作才是针对第一订单的,而其余操作(包括发起第二订单的操作、以及扫描第二动态码后执行的操作)均是针对第二订单的,基于此,则可以将对应第一订单的服务和对应第二订单的服务区别开,以便针对同一资源的不同订单有序的提供服务,而不会出现服务混乱的现象。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摒弃了传统的扫码下单的方案,而是通过平台进行下单,并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预约的方案,在平台通过确定指定资源以及判定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后,将符合预约条件的指定资源开放给用户以供用户预约服务,用户可通过终端选择该指定资源并预约相应的服务,进而可使得预约服务的操作有序进行;以及,针对已存在的第一订单和预约服务的第二订单,分别生成第一动态码和第二动态码,基于该第一动态码和第二动态码,可以将对应第一订单的服务和对应第二订单的服务区别开,以便针对同一资源的不同订单有序的提供服务,而不会出现服务混乱的现象;并且,平台生成与该指定资源相关联的第二订单,相应的店铺可根据该第二订单为预约服务做准备,有利于针对该第二订单及时的提供服务,缩减用户的等待时间,进而可以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资源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的指定资源。

具体地,提供服务预约的平台将允许预约的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与第一状态信息匹配,当匹配成功时,则确定该资源为指定资源。其中,第一状态信息可以为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信息,也可以为与店铺或服务类型相对应的状态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状态信息为正在使用状态信息,换言之,第一状态信息为资源正在被使用,且无排队订单。若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与第一状态信息匹配,则表明资源目前仅被正在使用该资源的订单占用,没有排队订单,此时,将该匹配成功的资源确定为指定资源。该具体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状态信息确定指定资源的方式,确定的指定资源当前仅存在一个正在使用该资源的订单(即下文中的第一订单),进而在后续步骤中可以仅根据该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预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简化了判断的过程。需要在此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以此具体实施例为限,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灵活设定第一状态信息,并据此设定的第一状态信息确定指定资源。

在实际预约场景中,主要影响预约用户的预约体验的因素为等待时间,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是基于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影响服务时间的信息来判断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例如,接受服务的人数、服务的具体项目、具体项目的数量、和/或开始接受服务的时间等信息。下面通过步骤s202和步骤s203来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判定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的过程:

步骤s202:根据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预估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

其中,预估使用时间指估算的该特定资源被占用的时间,实际使用时间指该特定资源已被占用的时间。

具体地,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接受服务的人数、服务的具体项目、和/或具体项目的数量计算预估使用时间。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考虑到不同店铺提供的服务类型的不同,在计算预估使用时间之前,根据指定资源所属的店铺的历史使用数据计算店铺的资源平均使用时间,该店铺的资源平均使用时间反映出单用户接受单位服务的时间,则可根据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以及资源平均使用时间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预估使用时间,以提高预估使用时间的计算准确度。一种具体的计算方式为:计算具体项目的数量和资源平均实用时间的乘积,得到乘积结果;计算乘积结果与用餐人数的比值,将乘积结果与用餐人数的比值确定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预估使用时间。

以及,根据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实际使用时间。其中,计算实际使用时间主要依据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开始接受服务的时间,然后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开始接受服务的时间及当前时间计算实际使用时间。其中,针对不同的服务类型,开始接受服务的时间的确定标准不同,例如,在就餐服务中,以上菜时间作为开始接受服务的时间;又如,在约车服务中,以上车时间作为开始接受服务的时间。进一步的,一种具体的计算实际使用时间的方式为: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确定开始接受服务的时间,计算开始接受服务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将开始接受服务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确定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实际使用时间。

步骤s203:计算预估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

具体地,将预估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的差值结果确定为预约服务需要的等待时间,并根据该等待时间判断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可选的,根据服务类型设置对应的预约条件,由于服务类型的不同,用户所能承受的等待时间也不同,对于一些紧急的服务,例如,就医服务,用户所能承受的等待时间较短,则预约条件所对应的时间限制更严格;而对于一些娱乐消遣类的服务,例如,美容服务,用户所能承受的等待时间较长,则预约条件所对应的时间限制更宽松。进一步的,判断差值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预约时间阈值,若是,则判定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若否,则判定指定资源不符合预约条件。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预约时间阈值来判断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可以将等待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预约服务的用户的长时间等待。以及,在判定出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之后,则执行步骤s204,以开放该指定资源供用户预约服务;当判定指定资源不符合预约条件时,则跳转执行步骤s201,以再次进行指定资源的确定以及预约条件的判定。

需要在此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202中计算预估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的过程,可以实时执行,也可以以预设的时间间隔执行。在接收服务的过程中,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可能随时发生变化,例如,对于美容、美发等服务,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根据服务人员的建议,用户极有可能新增服务项目,此时,需要重新计算预估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以便在步骤s203中准确判定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进而便于给予排队订单对应的用户终端以合理的提示,或者,及时将不符合预约条件的指定资源的预约通道关闭,有利于提升用户的预约体验。基于此,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的接受服务的人数、服务的具体项目、和/或具体项目的数量等影响服务时间的信息发生更新时,根据更新后的接受服务的人数、服务的具体项目、和/或具体项目的数量再次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预估使用时间,得到更新后的预计使用时间;然后计算更新后的预计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

步骤s204:接收用户预约服务的预约信息,根据预约信息生成与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

具体地,当判定出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则将该指定资源开放出来供用户预约服务,即在用户终端中显示该指定资源为可预约的资源;用户终端对可预约的资源进行选择即可预约该资源对应的服务;平台接收终端的预约信息,该预约信息包括资源信息以及服务信息;然后根据预约信息生成与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即排队订单。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根据预约信息生成与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之后,对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进行更新,以便于下一次指定资源的准确确定。具体地,在生成了第二订单后,根据指定资源所关联的订单的订单数量和/或订单状态信息,确定该指定资源当前的资源状态信息是否符合第一状态信息对应的订单情况,若符合,则保持指定资源的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不变;若不符合,则将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二状态信息。进一步的,当第一状态信息为正在使用状态信息时,在生成第二订单后,即与指定资源关联的订单有第一订单以及第二订单,其中第二订单为排队订单,相应的,第二状态信息为排队状态信息,则将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更新为排队状态信息,以在下次确定指定资源时,将资源状态信息为排队状态信息的资源排除。

步骤s205:获取第二订单的第二订单标识,根据店铺标识、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

具体地,平台通过将店铺标识、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相整合,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其中,店铺标识以及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可用于确定唯一的资源;第二订单标识可用于确定唯一的订单。据此生成的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则可以方便锁定第二订单以及该第二订单所对应的资源,基于此,该动态码可用于各种需要针对对应订单和/或资源进行操作的场景中,可选的,这些场景包括分享订单、和/或更改订单的服务信息的场景。

步骤s206:将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分享给其它用户,以供其它用户通过扫码共享服务。

在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之后,平台可根据发起第二订单的用户的分享操作,将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分享给其它用户,其它用户通过扫描该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可以获取第二订单的相关数据,进而可以在用户之间实现订单的分享。以及,其它用户在获取到第二订单的相关数据后,可以更改订单的服务信息,例如,增减服务、增减接受服务的人数等,进而可以共享服务。

需要在此说明的是,对应第一订单,也可以按照步骤s205的方式生成对应第一订单的动态码,即:在生成第一订单后,获取第一订单的第一订单标识,根据店铺标识、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和第一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一订单的第一动态码,然后其它用户可通过扫描第一动态码共享服务和/或对服务信息进行修改。同时,由于第一动态码和第二动态码分别与第一以订单和第二订单对应,则通过扫描第一动态码和第二动态码后执行的操作是分别针对第一订单和第二订单的操作,则可以将对应第一订单的服务和对应第二订单的服务区别开,以便针对同一资源的不同订单有序的提供服务,而不会出现服务混乱的现象。

步骤s207:当检测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订单状态更新为已完结状态时,将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一状态信息。

随着服务的进行,订单的订单状态也会随之改变,其中,订单状态包括待支付、已支付、以及完结三个状态。当订单状态更改为完结状态时,则该订单对应的服务结束,与资源关联的订单随之改变,此时,相应的资源可用于为下一订单服务。基于此,在生成第二订单后,持续检测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订单状态的变化,当检测到订单状态更新为已完结状态时,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恢复至确定为指定资源之前的状态信息,即第一状态信息,则将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一状态信息,以便于再次开放该资源给用户预约服务,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摒弃了传统的扫码下单的方案,而是通过平台进行下单,并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预约的方案,由平台确定指定资源,以及,根据指定资源所属的店铺提供的服务的不同,并结合当前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判断过程充分考虑各类服务的差异,使判断结果更符合用户对各类服务可承受的等待时间,同时,该判断过程还考虑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的变化,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的变化重新计算预估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使计算结果更符合最新的订单信息,进而使预约服务的用户的等待时间更合理,有利于提升用户的预约体验;将符合预约条件的指定资源开放给用户以供用户预约服务,用户可通过终端选择该指定资源并预约相应的服务,进而可使得预约服务有序进行;并且,平台生成与该指定资源相关联的第二订单,相应的店铺则可以根据该第二订单为预约服务做准备,有利于针对该第二订单及时的提供服务,缩减用户的等待时间,进而可以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另外,在生成第二订单后,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其它用户可通过扫描该动态码共享服务,有利于针对同一资源的各项服务的有序进行;在服务过程中,当检测到第一订单已完结时,更新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以便于再次开放该资源给用户预约服务,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通过提供服务预约的平台进行服务预约的场景中,以提高服务预约的合理性以及提高服务效率,避免用户的长时间等待;以及提高服务预约的有序性,将预约服务与附加服务准确区别开,避免提供服务的混乱。可选的,服务预约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健康服务预约、娱乐服务预约、维修服务预约、和/或生活服务预约,其中,生活服务预约进一步包括购物、点餐、住宿、以及出行等具体服务的预约。

在本发明的下述方法实施例中,主要在点餐服务预约的场景中,来说明本发明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虽然主要针对点餐服务预约的具体场景进行场景化的说明,但是上文实施例中提及的技术内容均适用于该点餐服务预约的场景。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主要应用于点餐服务预约的场景。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确定桌台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的点餐指定桌台。

在点餐服务预约的场景中,预约点餐服务本质是对用餐桌台(下文中统称桌台)的分配过程,即在点餐服务预约的场景中,资源即桌台。

具体地,提供点餐服务预约的平台将桌台状态信息与第一状态信息匹配,当匹配成功时,则确定该桌台为点餐指定桌台。其中,匹配的桌台为允许预约的桌台。并且,具体实施时,第一状态信息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定,可选的,可根据店铺提供的菜系和/或餐饮类型进行设定,例如,餐饮类型为火锅或自助餐,可设定第一状态信息为对应仅存在一个正在占用桌台的订单时的状态信息,又如,餐饮类型为甜品或小吃快餐,可设定第一状态信息为对应存在一个排队订单时的状态信息;或者,根据当前时间或日期进行设定,例如,对于节假日和非节假日,则节假日设定的第一状态信息对应的订单比非节假日设定的第一状态信息对应的订单更少。

步骤s302:根据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303;若否,则跳转执行步骤s301。

其中,所述第一订单具有第一动态码,所述第一动态码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而生成。

其中,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是当前已生成的订单,该第一订单可包括正在使用桌台的订单和/或排队订单。

具体地,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即确定第一订单是否可在合理的时间内完结,以避免预约点餐的用户的长时间等待。其中,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影响用餐时间的信息,例如,用餐人数、菜品数量、和/或开始用餐时间等信息。以及,预约条件也可以根据店铺的餐饮类型和/或用户可接受的等待时长进行灵活设定,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当判定点餐指定桌台符合预约条件时,则执行步骤s303,以开放该点餐指定桌台供用户预约点餐;当判定点餐指定桌台不符合预约条件时,则跳转执行步骤s301,以再次进行点餐指定桌台的确定以及预约条件的判定。

步骤s303:若点餐指定桌台符合排队条件,接收用户点餐信息,根据用户点餐信息生成与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第二订单。

其中,所述第二订单具有第二动态码,所述第二动态码根据第二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而生成。

具体地,当判定出点餐指定桌台符合预约条件,则将该点餐指定桌台开放出来供用户预约点餐,即在用户终端中显示该点餐指定桌台为可预约的桌台;用户终端对可预约的桌台进行选择即可预约点餐服务;平台接收终端的预约信息,该预约信息包括选择的桌台的信息以及点餐的信息,然后根据预约信息生成与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第二订单,即排队订单。生成该排队订单后,则确定了用户预约点餐服务的相关需求信息,此时后厨则可以根据该需求信息准备菜品,而无需等到第一订单完结后才开始准备,可以缩减预约用户等待上菜的时间,进而有利于针对该排队订单及时的提供服务。

以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订单具有第一动态码,在生成第一订单后,通过扫描第一动态码后执行的点餐操作,是针对第一订单的附加操作;第二订单具有第二动态码,则生成第二订单时用户终端选择的点餐服务,以及生成第二订单后通过扫描第二动态码后执行的点餐操作,均是针对预约点餐服务的,即针对第二订单。可见,在第一订单生成后,只有通过扫描第一动态码后执行的点餐操作才是针对第一订单的,而其余操作(包括发起第二订单的操作、以及扫描第二动态码后执行的操作)均是针对第二订单的,基于此,则可以将对应第一订单的点餐服务和对应第二订单的点餐服务区别开,以便针对同一桌台的不同订单有序的提供服务,而不会出现服务混乱的现象。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摒弃了传统的扫桌码下单的方案,而是通过平台进行下单,并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点餐服务预约的方案,在平台通过确定点餐指定桌台以及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后,将符合预约条件的点餐指定桌台开放给用户以供用户预约点餐,用户可通过终端选择该点餐指定桌台并预约点餐服务,进而可使得预约点餐服务的操作有序进行;以及,针对已存在的第一订单和预约点餐服务的第二订单,分别生成第一动态码和第二动态码,基于该第一动态码和第二动态码,可以将对应第一订单的点餐服务和对应第二订单的点餐服务区别开,以便针对同一桌台的不同订单有序的提供服务,而不会出现服务混乱的现象;并且,平台生成与该点餐指定桌台相关联的第二订单,相应店铺的后厨则可以开始准备菜品,有利于针对该第二订单及时的提供服务,缩减用户的等待时间,进而可以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

可选的,在点餐服务预约的场景中,在根据用户点餐信息生成与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第二订单之后,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还包括:将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二状态信息。其中,第二状态信息可具体反映出点餐指定桌台的排队订单的数量,以便后续与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订单再次发生变化时,可以准确更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可选的,当第一订单完结时,更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或者在继续新增排队订单后,更新点餐指定桌台的状态信息。具体地,在生成第二订单后,与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订单发生了变化,若该变化超出了第一状态信息涵盖的订单情况,则桌台状态信息需相应变化,避免下一次将该桌台再次确定为点餐指定桌台,进而造成该桌台的服务压力过重。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设定第一状态信息为正在用餐状态信息,正在用餐状态信息指桌台正在被使用、且无排队订单;以及,设定第二状态信息为排队状态信息,排队状态信息指存在排队订单。

可选的,在点餐服务预约的场景中,在根据用户点餐信息生成与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第二订单之后,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订单的第二订单标识,根据店铺标识、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在实际的点餐服务预约场景中,当为多人用餐时,需要多个用餐人员均发表点餐意见,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通过该动态码建立多个用餐人员之间的关联,凡是通过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进行的操作,均认为是针对第二订单的附加操作,该附加操作包括增减菜品操作、修改用餐人数操作、支付操作等。进一步的,在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之后,一种具体的加菜操作如下:将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显示在发起第二订单的用户终端,由该发起第二订单的用户终端触发分享操作,平台在检测到分享操作对应的分享请求后,将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分享给其它用户,以供其它用户扫码加菜。

需要在此说明的是,虽然上述仅以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具体实施时,针对任意订单均可生成对应的动态码,而通过不同的动态码执行的操作,则可认为是对应不同订单的附加操作,使对应不同订单的点餐服务完全区别开,避免各个订单对应的点餐信息发生混乱。可选的,针对第一订单和第二订单分别生成对应第一订单的动态码和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则可将对应第一订单和第二订单的点餐服务区别开。

可选的,在点餐服务预约的场景中,在根据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的过程中,考虑到主要的影响预约用户的体验的因素为等待时间,基于此,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影响用餐时间的信息来判断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并且,由于不同的餐饮类型,用餐所需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基于此,还需结合不同的店铺的实际用餐情况判断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预约条件。综合上述考虑,一种优选的判断步骤为:

第一步,根据点餐指定桌台所属的店铺的历史用餐数据计算店铺的店铺平均用餐时间;店铺平均用餐时间为店铺中单用户食用一份菜品的平均时间。

具体地,平台通过采集点餐指定桌台所属的店铺的历史用餐数据,该历史用餐数据包括多个订单的订单信息,其中,各个订单的订单信息至少包括用餐人数、菜品数量,以及包括反映订单整体用餐时间的信息;然后平台根据店铺的历史用餐数据计算得到店铺平均用餐时间t,该店铺平均用餐时间t与店铺对应。

进一步的,针对历史用餐数据中的各个订单,根据该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订单平均用餐时间t,该订单平均用餐时间t反映的是订单中单用户食用一份菜品的平均时间,即订单平均用餐时间t与订单对应;然后,计算对应多个订单的订单平均用餐时间t的均值,该均值计算结果即为店铺平均用餐时间t。基于此,可确定计算店铺平均用餐时间的公式如下:

公式中,n为历史用餐数据包括的订单数量,ti为第i个订单的整体用餐时间,m为用餐人数,p为菜品数量。

第二步,根据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

其中,预估用餐时间指估算的该点餐指定桌台被占用的时间,实际用餐时间指该点餐指定桌台已被占用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估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该两个参数来确定预约用户的等待时间。

具体地,分别计算预估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

其一,根据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以及店铺平均用餐时间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用餐人数、以及菜品数量,则计算预估用餐时间具体为:计算菜品数量和店铺平均用餐时间的乘积,得到乘积结果,该乘积结果即为单用户食用该菜品数量的菜品的时间;计算乘积结果与用餐人数的比值,即将单用户食用该菜品数量的菜品的时间分配给各个用餐用户,则得到的比值结果即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

其二,根据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实际用餐时间。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订单信息包括菜品物流信息,则计算实际用餐时间具体为:将菜品物流信息中的上菜时间确定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开始用餐时间;计算开始用餐时间和当前时间的差值,将开始用餐时间和当前时间的差值确定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实际用餐时间。

第三步,计算预估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结果判断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

具体地,将预估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结果确定为预约点餐服务需要的等待时间,并根据该等待时间判断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其中,排队条件为根据用户所能承受的等待时间设置的时间限制条件,进而可以将所需的等待时间严格控制在用户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提升用户的预约体验。同时,在点餐服务预约的场景中,对应不同的餐饮类型,用户所能承受的等待时间也是不同的,相应的,则需设置不同的排队条件,使判断结果更符合用户的预期。

进一步的,可通过预设的排队时间阈值来判断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判断差值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排队时间阈值,若是,则判定点餐指定桌台符合排队条件;若否,则判定点餐指定桌台不符合排队条件,这种判断方式,可以通过时间的比较直接得到判断结果,而无需依赖于其它经验数据来进行分析,其判断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可选的,在点餐服务预约的场景中,在根据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之后,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还包括:对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预估用餐时间进行更新。具体地,在第一订单生成后,存在多种可能修改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的情形,例如,扫码加菜、修改用餐人数等,此时,则会对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产生影响,若不对更新预估用餐时间,则会进一步影响后续的判断结果,降低判断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的,当检测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的用餐人数和/或菜品数量发生更新时,根据更新后的用餐人数和/或菜品数量再次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得到更新后的预估用餐时间,该再次计算预估用餐时间的过程可参考第一次计算预估用餐时间的方案,此处不再赘述。以及,在得到更新后的预估用餐时间后,计算更新后的预估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结果判断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虽未再次计算实际用餐时间,但是具体实施时,实际用餐时间也可根据上菜过程是否连续以及新增的用餐人员是否及时开始用餐等因素进行重新计算,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当判定点餐指定桌台符合排队条件时,且无排队订单,则可继续开放该桌台供用户预约,或者,有排队订单,则不执行任何操作;当判定点餐指定桌台不符合排队条件时,若无排队订单,则关闭该桌台的预约通道,使用户无法选择该桌台预约点餐服务;或者,若存在排队订单,则可将反映更新后的预计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的信息提供给排队订单所对应的用户终端,以使用户可针对这种更新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将更新后的预计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显示在用户终端,并提示用户“等待时间延长”等相关内容。

可选的,在点餐服务预约的场景中,在根据用户点餐信息生成与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第二订单之后,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订单状态更新为已完结状态时,将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一状态信息。具体地,随着用餐行为的进行,第一订单的订单状态会从待支付至已支付,再从已支付到已完结的状态变化,其中,已完结状态是指用餐已结束、且已支付完成,此时,相应的桌台可用于为下一订单服务。可选的,若第一状态信息为正在用餐状态信息,则在第一订单的订单状态变化为已完结状态后,相应的桌台可用于为第二订单服务。基于此,在生成第二订单后,持续检测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订单状态的变化,当检测到订单状态更新为已完结状态时,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恢复至确定为点餐指定桌台之前的状态信息,即第一状态信息,将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一状态信息,以便于通过判断是否符合排队条件来将该桌台再次开放给用户预约点餐,实现桌台的高效利用,进而有利于提高桌台的利用率。

为了便于对点餐服务预约场景中的具体点餐过程的理解,下面以一个具体地点餐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预约点餐过程。

图4示出了点餐服务预约场景中的点餐过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针对店铺中的桌台2,在桌台2没有关联订单的时候,用户a通过终端的预约点餐平台可进入店铺并选择桌台2进行点餐,生成与桌台2相关联的订单01,此时桌台2的桌台状态信息为正在用餐状态信息;以及,在生成订单01后,可根据门店(即店铺)标识、桌号标识以及订单01的订单号生成对应订单01的动态码,用户a将动态码分享给用户b,用户b可通过扫描动态码进行加菜操作;在生成订单01后,平台会根据订单01的订单信息以及变化情况判断桌台02是否符合排队条件,若符合,则将桌台2开放出来供用户预约点餐;此时,若用户c通过终端的预约点餐平台进入该店铺并同样选择桌台2时,提示桌台2正在用餐,可排队预约点餐,在用户c预约点餐后生成与桌台2关联的订单02,相应的,桌台2的桌台状态信息则应更新为第二状态信息,即排队状态信息;此时,若用户d通过终端的预约点餐平台进入该店铺并同样选择桌台2时,提示桌台2正在用餐,并已有人排队,拒绝进入点餐。

由此可见,将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应用到点餐服务预约的场景中,摒弃了传统的扫码下单的方案,而是通过预约点餐平台进行下单,并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点餐服务预约的方案,由平台通过确定指定资源、以及判断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的方式,来控制点餐服务预约的有序进行,使点餐服务预约的等待时间符合用户对点餐的可承受的等待时间,提升用户的预约体验;并且,平台生成与该指定点餐指定桌台相关联的第二订单,相应的店铺则可以根据该第二订单为点餐服务做准备,有利于针对该第二订单及时的服务,缩减用户的等待时间,进而可以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提升用户的点餐体验;另外,在生成第二订单后,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其它用户可通过扫描该动态码进行加菜等修改订单信息的附加操作,有利于区别预约点餐服务的操作和已存在订单的附加操作,进而可以使得针对同一桌台的各项服务的有序进行;随着用餐的进行,当检测到第一订单已完结时,更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以便于再次开放该桌台给用户预约服务,实现桌台的高效利用。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装置的功能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501,适于确定资源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的指定资源;

判断模块502,适于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所述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订单具有第一动态码,所述第一动态码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而生成;

预约订单生成模块503,适于若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接收用户预约服务的预约信息,根据所述预约信息生成与所述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其中,所述第二订单具有第二动态码,所述第二动态码根据第二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而生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504,适于将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二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动态码生成模块505,适于获取第二订单的第二订单标识,根据店铺标识、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分享模块506,适于将所述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分享给其它用户,以供其它用户通过扫码共享服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为正在使用状态信息,第二状态信息为排队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507,适于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属的店铺的历史用餐数据计算所述店铺的店铺平均用餐时间;所述店铺平均用餐时间为所述店铺中单用户食用一份菜品的平均时间;

所述判断模块502进一步包括:计算单元5021,适于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以及资源平均使用时间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预估使用时间;以及,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实际使用时间;计算所述预估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的差值;

判断单元5022,适于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单元5021进一步适于:判断差值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预约时间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若否,则判定所述指定资源不符合预约条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装置的功能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601,适于确定桌台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的点餐指定桌台;

判断模块602,适于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订单具有第一动态码,所述第一动态码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而生成;

预约订单生成模块603,适于若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接收用户点餐信息,根据用户点餐信息生成与所述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第二订单;其中,所述第二订单具有第二动态码,所述第二动态码根据第二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而生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更新模块604,适于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二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动态码生成模块605,适于获取第二订单的第二订单标识,根据店铺标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分享模块606,适于将所述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分享给其它用户,以供其它用户扫码加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为正在用餐状态信息,第二状态信息为排队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607,适于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属的店铺的历史用餐数据计算所述店铺的店铺平均用餐时间;所述店铺平均用餐时间为所述店铺中单用户食用一份菜品的平均时间;

所述判断模块602进一步包括:计算单元6021,适于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以及店铺平均用餐时间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以及,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实际用餐时间;计算所述预估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

判断单元6022,适于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用餐人数、以及菜品数量;

所述计算单元6021具体适于:计算菜品数量和店铺平均用餐时间的乘积,得到乘积结果;计算所述乘积结果与用餐人数的比值,得到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订单信息包括菜品物流信息;

所述计算单元6021具体适于:将菜品物流信息中的上菜时间确定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开始用餐时间;计算所述开始用餐时间和当前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开始用餐时间和当前时间的差值确定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实际用餐时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单元6022进一步适于:判断差值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排队时间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符合排队条件;若否,则判定所述点餐指定桌台不符合排队条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单元6021进一步适于:当检测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的用餐人数和/或菜品数量发生更新时,根据更新后的用餐人数和/或菜品数量再次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得到更新后的预估用餐时间;

计算所述更新后的预计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

所述判断单元6022进一步适于: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更新模块608,适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订单状态更新为已完结状态时,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一状态信息。

关于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照方法实施例中相应步骤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计算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7所示,该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7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704、存储器(memory)706、以及通信总线708。

其中:

处理器702、通信接口704、以及存储器706通过通信总线7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704,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702,用于执行程序7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7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7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计算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706,用于存放程序710。存储器7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7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702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资源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的指定资源;

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所述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订单具有第一动态码,所述第一动态码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而生成;

若是,接收用户预约服务的预约信息,根据所述预约信息生成与所述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其中,所述第二订单具有第二动态码,所述第二动态码根据第二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而生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7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702执行以下操作:在所述根据所述预约信息生成与所述指定资源关联的第二订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二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7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702执行以下操作:获取第二订单的第二订单标识,根据店铺标识、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7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702执行以下操作:将所述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分享给其它用户,以供其它用户通过扫码共享服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为正在使用状态信息,第二状态信息为排队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7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702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属的店铺的历史使用数据计算所述店铺的资源平均使用时间;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以及资源平均使用时间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预估使用时间;以及,根据所述指定资源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资源使用行为的实际使用时间;计算所述预估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指定资源是否符合预约条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7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702执行以下操作:判断差值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预约时间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指定资源符合预约条件;若否,则判定所述指定资源不符合预约条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7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702执行以下操作: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订单状态更新为已完结状态时,将所述指定资源的资源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一状态信息。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计算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8所示,该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804、存储器(memory)806、以及通信总线808。

其中:

处理器802、通信接口804、以及存储器806通过通信总线8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804,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802,用于执行程序8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方法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8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8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计算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806,用于存放程序810。存储器8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8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桌台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的点餐指定桌台;

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订单具有第一动态码,所述第一动态码根据第一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而生成;

若是,接收用户点餐信息,根据用户点餐信息生成与所述点餐指定桌台关联的第二订单;其中,所述第二订单具有第二动态码,所述第二动态码根据第二订单的订单标识和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而生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二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获取第二订单的第二订单标识,根据店铺标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标识和第二订单标识生成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将所述对应第二订单的第二动态码分享给其它用户,以供其它用户扫码加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为正在用餐状态信息,第二状态信息为排队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属的店铺的历史用餐数据计算所述店铺的店铺平均用餐时间;所述店铺平均用餐时间为所述店铺中单用户食用一份菜品的平均时间;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以及店铺平均用餐时间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以及,根据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所关联的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实际用餐时间;计算所述预估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用餐人数、以及菜品数量;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计算菜品数量和店铺平均用餐时间的乘积,得到乘积结果;计算所述乘积结果与用餐人数的比值,得到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订单信息包括菜品物流信息;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将菜品物流信息中的上菜时间确定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开始用餐时间;计算所述开始用餐时间和当前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开始用餐时间和当前时间的差值确定为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实际用餐时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判断差值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排队时间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符合排队条件;若否,则判定所述点餐指定桌台不符合排队条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当检测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包括的用餐人数和/或菜品数量发生更新时,根据更新后的用餐人数和/或菜品数量再次计算第一订单所对应的用餐行为的预估用餐时间,得到更新后的预估用餐时间;计算所述更新后的预计用餐时间和实际用餐时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结果判断所述点餐指定桌台是否符合排队条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订单的订单信息中的订单状态更新为已完结状态时,将所述点餐指定桌台的桌台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一状态信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资源状态的服务预约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