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项式加工分离模型的违反社会规范行为预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27686发布日期:2019-05-22 02:3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基于多项式加工分离模型的违反社会规范行为预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心理技术与应用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多项式加工分离模型的违反社会规范行为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社会规范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区别于法律、规章等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它是一个群体中被成员所接受并遵从的行为标准和规则。在不同的情景中往往会有多于一种社会规范起作用,人们常常会为遵守哪一条规范而矛盾。研究者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型和方法来解释社会规范对行为影响的心理机制和预测违反社会规范行为。其中,基于形象策略和基于名声策略的互惠模型在预测社会规范如何在关系纽带较为松散的现代大型社会中发挥作用有代表性;不公平规避与公平偏好模型则试图从情绪层面预测社会行为,他们强调情绪反应与行为之间的直接联系;而来自神经生物学的理论表明社会规范的遵从受右外侧前额叶皮层。但是,这些模型抑或是从认知层面解释社会规范作用,抑或是对经济理性模型的修正,而且通常是在种群、社会和团体的层面上分析问题,极少涉及到个体心理机制或社会规范在心理层面的感知和唤起。心理学既不是经济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修正,也不完全是情绪和行为的关系解释,更不是各个生理指标在不同情境中的组合,需要架构社会认知模型来预测违反社会规范行为的发生,因此,本发明提出基于多项式加工分离模型的违反社会规范行为预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多项式加工分离模型的违反社会规范行为预测方法,该基于多项式加工分离模型的违反社会规范行为预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多项式加工分离模型的违反社会规范行为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测量技术

依据对意识激活的测量,以及心理学领域的应用,选择内隐测量作为社会规范激活的测量技术;

步骤二:建立事件执行程序

将社会规范、自我调控和行为动机合并为一个测量标准,保证测试任务上的一致性,首先创建一个程序,使之包含对某一事件所对应的特定社会规范的激活,也包含不同程度地诱导产生行为的动机,该程序为事件执行程序;

步骤三:参数的估计和定义

将事件执行主程序在媒体实验室环境下通过directrt软件施测,灵活控制程序中的启动项,可以为负向事件,也可以为正向事件,还可以为中性事件,将该程序根据初步研究的数据选择代表行为可执行度的指令符号作为目标项,以描述事件的图片或词语为刺激物激活意识中的社会规范;

步骤四:事件执行程序实证研究

基于步骤三,当目标指示呈现时,被激活的社会规范强度(即事件的可执行程度)及个体对社会规范的应用或校正影响对目标指令的判断,然后,基于步骤一中的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假设,得出个体对目标属性做出判断反映出的社会规范激活强度存在于事件启动之前;

步骤五:构建模型

根据步骤四中得出的结论,基于事件执行程序,架构一个描述反社会规范行为的发生过程的多项式树状加工模型,并且推导出依照该架构的因变量结果预测,利用模型对各加工的机率参数求取最佳解,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分离,并对两者各自的贡献进行数量化的分析;

步骤六:模型参数效度检验

首先对社会规范激活(snc,socialnormactivation)参数进行验证,当某一事件所激活,观察受社会规范约束的可执行程度,以此来说明社会规范激活的强度;其次在社会规范被激活的前提下,进行社会规范应用或社会规范克服(app,activationapplication或apo,activationovercome)参数的验证:判断应用被激活的社会规范是否决定对任务的可执行程度,观察个体的情绪、行为的动机等是否影响对已激活的社会规范的应用;然后在社会规范未激活的前提下,验证行为可执行性辨别(d,detection),如果某一事件无法激活个体的社会规范,那么任务的指令就将影响个体的反应,当中性事件启动或社会规范未被激活时,个体对于任务的执行仅受到对任务指令的辨别能力的影响;除了上述的三个加工外,再进行第四个影响个体行为的内在加工过程,即行为导向(bd,behaviordeposition)参数的验证,在中性事件启动或社会规范未被激活的状态下,当个体未理解任务指令时,假定此时个体对于反社会规范行为的执行是行为导向(bd)的机率所致;

步骤七:操作应用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通过设定两个或更多参数彼此相等或设定参数等于某个特殊值的方法考察各参数的效度,在对社会规范激活参数的验证中,不同程度地激活社会规范的刺激物为启动项,随后设定两组社会规范激活参数相等,通过测量模型拟合度的变化考察参数效度;

步骤八:研究扩展

在表征出模型后,建立可以观测到的各类别反应机率的等式,每一路径均表示一种概率,后一级路径的参数依赖于此前所有的路径参数,并以此预测一个具体的反应(正确或错误反应),与某个反应相关的所有概率的和便是发生该反应的总概率,通过建立针对每一项目类型的正确反应与错误反应方程,推算出各类别反应机率的期望值,即各加工成分的参数值。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负向事件为反社会规范行为,正向事件为亲社会行为,中性事件为与社会规范无关的行为。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将事件执行程序设定为一种间接测量方法,实证研究中无需要求意识水平之上的加工出现,也无需要求个体评价或者判断事件所代表的意义。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步骤五中,以情境模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外显方式测量反社会规范行为的发生概率以及亲社会行为的认同度,匹配模型中各参数对外显结果(行为)的预测,从而进一步完善模型。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步骤六中,社会规范激活参数代表被某一事件所激活的受社会规范约束的可执行程度,由于社会规范本身就是指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准则,所以这种行为的可执行度说明了社会规范激活的强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步骤六中,影响行为导向的因素的反应主要包含了二项式分布机率、也可能包含了按键的习惯、对于目标标志的喜好、是否疲劳等各种非控制式因素,行为导向参数在性质上隶属于自动加工类别,但其加工特性既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控制的,另外,行为导向参数包含了随机效率,也包含了其他诸如从众效应、社会赞许效应等非控制因素。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步骤八中,在推算出各加工成分的参数值后,通过错误率的观察值与模型的理论期望错误率求得卡方值(χ2),当χ2值不显着时,说明模型可有效拟合观察数据,在模型检验过程中,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mle)修正模型中的某些参数,以获得最小的χ2值和反映影响内隐测量效应的各个加工成分相对贡献的参数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法在应用内隐测量的基础上引入模型分析技术,强调了多项式模型在分析内隐社会认知加工机制方面的独特作用,在这一模型中,各个独立的参数可以被同时激活然后动态影响彼此,信息的植入或使某一参数发生变化便可能导致相应的社会行为。内隐测量和多元模型架构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将为分析社会行为、探索道德观念践行机制等更多开放性问题提供更加有效的工具。本方法除了能对某一违反社会行为现象做出解释外,更重要的是将模型参数用于分析和预测更加广泛的情境中所发生的行为事件;此方法同样可以扩展到对更多态度和观念领域的测量,社会认知过程的测量效应受多种加工成分的影响,回应对各加工成分所代表的普遍性的质疑是本方法的一个理论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行为反应树状图(+和-分别代表正确和错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多项式加工分离模型的违反社会规范行为预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测量技术

依据对意识激活的测量,以及心理学领域的应用,选择内隐测量作为社会规范激活的测量技术;

步骤二:建立事件执行程序

将社会规范、自我调控和行为动机合并为一个测量标准,保证测试任务上的一致性,首先创建一个程序,使之包含对某一事件所对应的特定社会规范的激活,也包含不同程度地诱导产生行为的动机,该程序为事件执行程序;

步骤三:参数的估计和定义

将事件执行主程序在媒体实验室环境下通过directrt软件施测,灵活控制程序中的启动项,可以为负向事件,也可以为正向事件,还可以为中性事件,负向事件为反社会规范行为,正向事件为亲社会行为,中性事件为与社会规范无关的行为,将该程序根据初步研究的数据选择代表行为可执行度的指令符号作为目标项,以描述事件的图片或词语为刺激物激活意识中的社会规范;

步骤四:事件执行程序实证研究

基于步骤三,当目标指示呈现时,被激活的社会规范强度(即事件的可执行程度)及个体对社会规范的应用或校正影响对目标指令的判断,然后,基于步骤一中的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假设,得出个体对目标属性做出判断反映出的社会规范激活强度存在于事件启动之前,其中,将事件执行程序设定为一种间接测量方法,实证研究中无需要求意识水平之上的加工出现,也无需要求个体评价或者判断事件所代表的意义;

步骤五:构建模型

根据步骤四中得出的结论,基于事件执行程序,架构一个描述反社会规范行为的发生过程的多项式树状加工模型,并且推导出依照该架构的因变量结果预测,利用模型对各加工的机率参数求取最佳解,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分离,并对两者各自的贡献进行数量化的分析,然后以情境模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外显方式测量反社会规范行为的发生概率以及亲社会行为的认同度,匹配模型中各参数对外显结果(行为)的预测,从而进一步完善模型;

步骤六:模型参数效度检验

首先对社会规范激活(snc,socialnormactivation)参数进行验证,该参数代表被某一事件所激活的受社会规范约束的可执行程度,由于社会规范本身就是指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准则,所以这种行为的可执行度说明了社会规范激活的强度,当某一事件所激活,观察受社会规范约束的可执行程度,以此来说明社会规范激活的强度;其次在社会规范被激活的前提下,进行社会规范应用或社会规范克服(app,activationapplication或apo,activationovercome)参数的验证:判断应用被激活的社会规范是否决定对任务的可执行程度,观察个体的情绪、行为的动机等是否影响对已激活的社会规范的应用;然后在社会规范未激活的前提下,验证行为可执行性辨别(d,detection),如果某一事件无法激活个体的社会规范,那么任务的指令就将影响个体的反应,当中性事件启动或社会规范未被激活时,个体对于任务的执行仅受到对任务指令的辨别能力的影响;除了上述的三个加工外,再进行第四个影响个体行为的内在加工过程,即行为导向(bd,behaviordeposition)参数的验证,在中性事件启动或社会规范未被激活的状态下,当个体未理解任务指令时,假定此时个体对于反社会规范行为的执行是行为导向(bd)的机率所致,影响行为导向的因素的反应主要包含了二项式分布机率、也可能包含了按键的习惯、对于目标标志的喜好、是否疲劳等各种非控制式因素,行为导向参数在性质上隶属于自动加工类别,但其加工特性既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控制的,另外,行为导向参数包含了随机效率,也包含了其他诸如从众效应、社会赞许效应等非控制因素;

步骤七:操作应用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通过设定两个或更多参数彼此相等或设定参数等于某个特殊值的方法考察各参数的效度,在对社会规范激活参数的验证中,不同程度地激活社会规范的刺激物为启动项,随后设定两组社会规范激活参数相等,通过测量模型拟合度的变化考察参数效度;

步骤八:研究扩展

在表征出模型后,建立可以观测到的各类别反应机率的等式,每一路径均表示一种概率,后一级路径的参数依赖于此前所有的路径参数,并以此预测一个具体的反应(正确或错误反应),与某个反应相关的所有概率的和便是发生该反应的总概率,通过建立针对每一项目类型的正确反应与错误反应方程,推算出各类别反应机率的期望值,即各加工成分的参数值,然后通过错误率的观察值与模型的理论期望错误率求得卡方值(χ2),当χ2值不显着时,说明模型可有效拟合观察数据,在模型检验过程中,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mle)修正模型中的某些参数,以获得最小的χ2值和反映影响内隐测量效应的各个加工成分相对贡献的参数值。

本方法在应用内隐测量的基础上引入模型分析技术,强调了多项式模型在分析内隐社会认知加工机制方面的独特作用,在这一模型中,各个独立的参数可以被同时激活然后动态影响彼此,信息的植入或使某一参数发生变化便可能导致相应的社会行为。内隐测量和多元模型架构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将为分析社会行为、探索道德观念践行机制等更多开放性问题提供更加有效的工具。本方法除了能对某一违反社会行为现象做出解释外,更重要的是将模型参数用于分析和预测更加广泛的情境中所发生的行为事件;此方法同样可以扩展到对更多态度和观念领域的测量,社会认知过程的测量效应受多种加工成分的影响,回应对各加工成分所代表的普遍性的质疑是本方法的一个理论创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