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7088发布日期:2019-05-17 21:4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冷轧退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处理工艺是冷轧带钢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中立式退火炉以流程短、产量高、产品质量好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冷轧的连退、镀锌机组。由于带钢炉内瓢曲导致的机组非计划开炉盖事故(1次开炉盖至少24小时停机时间来恢复生产)严重影响机组的有效作业率,就如何控制炉内带钢瓢曲亟待解决。带钢瓢曲与带钢特性、尺寸、带钢原始板形、炉辊表面状态及操作条件(如炉温、张力)等诸多因素有关,实际生产时操作工对生产的带钢瓢曲风险程度难以评估,一旦未能识别那些极易受炉况影响瓢曲的带钢,在实际生产如遇突发情况需要进行急降速时(如出口活套高套量报警、平整机换辊等),带钢易受张力、温度、速度变化的影响出现瓢曲。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对带钢的瓢曲风险采用人工经验评定,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误判而导致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带钢的瓢曲风险采用人工经验评定,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误判而导致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应用于一立式退火炉,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其中,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由低到高依次包括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易瓢曲风险等级和高瓢曲风险等级;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对应机组的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带钢设计宽度限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所述带钢宽度限值,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采集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利用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进行瓢曲风险评估。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厚度系数、带钢厚度系数和带钢宽度系数。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瓢曲分析等级,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厚度系数、带钢厚度系数和带钢宽度系数,具体包括:若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为所述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分别为6、0.4和0.95;若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为所述易瓢曲风险等级,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分别为7、0.35和0.92;若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为所述高瓢曲风险等级,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分别为10、0.3和0.95。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所述带钢宽度限值,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具体包括:根据公式w/tcv=(wmax/tmin-wmin/tmax)/16*κw/t+wmin/tmax,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厚度系数临界值;根据公式tcv=tmax*κt,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厚度系数临界值;根据公式wcv=wmax*κw,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度系数临界值;其中,kw/t为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厚比系数,kt为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厚度系数,kw为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度系数,w/tcv为带钢瓢曲风险对应的宽厚比的临界值,tcv为带钢瓢曲风险对应的厚度的临界值,wcv为带钢瓢曲风险对应的宽度的临界值,tmin为带钢设计最小厚度,tmax为带钢设计最大厚度,wmin为带钢设计最小宽度,wmax为带钢设计最大宽度。

优选的,所述采集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利用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具体包括:根据公式w/tcv-o=w/tcv+([ccev/0.05]-[(t-727)/20])*350,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根据公式tcv-o=tcv-([ccev/0.05]-[(t-727)/20])*0.1,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根据公式wcv-o=wcv+([ccev/0.05]-[(t-727)/20])*15,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其中,w/tcv-o为带钢宽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tcv-o为带钢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wcv-o为带钢宽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ccev为带钢的碳当量,t为带钢的退火温度。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进行瓢曲风险评估,具体包括:根据公式wact/tact≥w/tcv-o∪(tact≤tcv-o∩wact≥wcv-o),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瓢曲风险等级;其中,wact为炉内带钢的实际宽度,tact为炉内带钢的实际厚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其中,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由低到高依次包括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易瓢曲风险等级和高瓢曲风险等级。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带钢在当前处理段的带钢温度设定值,获得所述带钢在当前处理段的电辐射管的管温温度基准值。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所述带钢宽度限值,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采集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利用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

第一评估单元,所述第一评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进行瓢曲风险评估。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厚度系数、带钢厚度系数和带钢宽度系数。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为所述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分别为6、0.4和0.95。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为所述易瓢曲风险等级,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分别为7、0.35和0.92。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为所述高瓢曲风险等级,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分别为10、0.3和0.95。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w/tcv=(wmax/tmin-wmin/tmax)/16*κw/t+wmin/tmax,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厚度系数临界值。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tcv=tmax*κt,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厚度系数临界值。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wcv=wmax*κw,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度系数临界值。

其中,kw/t为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厚比系数,kt为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厚度系数,kw为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度系数,w/tcv为带钢瓢曲风险对应的宽厚比的临界值,tcv为带钢瓢曲风险对应的厚度的临界值,wcv为带钢瓢曲风险对应的宽度的临界值,tmin为带钢设计最小厚度,tmax为带钢设计最大厚度,wmin为带钢设计最小宽度,wmax为带钢设计最大宽度。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w/tcv-o=w/tcv+([ccev/0.05]-[(t-727)/20])*350,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tcv-o=tcv-([ccev/0.05]-[(t-727)/20])*0.1,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wcv-o=wcv+([ccev/0.05]-[(t-727)/20])*15,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

其中,w/tcv-o为带钢宽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tcv-o为带钢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wcv-o为带钢宽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ccev为带钢的碳当量,t为带钢的退火温度。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wact/tact≥w/tcv-o∪(tact≤tcv-o∩wact≥wcv-o),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瓢曲风险等级;其中,wact为炉内带钢的实际宽度,tact为炉内带钢的实际厚度。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其中,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由低到高依次包括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易瓢曲风险等级和高瓢曲风险等级;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对应机组的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带钢设计宽度限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所述带钢宽度限值,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采集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利用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进行瓢曲风险评估。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其中,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由低到高依次包括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易瓢曲风险等级和高瓢曲风险等级;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对应机组的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带钢设计宽度限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所述带钢宽度限值,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采集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利用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进行瓢曲风险评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其中,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由低到高依次包括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易瓢曲风险等级和高瓢曲风险等级;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对应机组的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带钢设计宽度限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所述带钢宽度限值,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采集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利用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进行瓢曲风险评估。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带钢的瓢曲风险采用人工经验评定,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误判而导致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建立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系统,定量分析影响带钢瓢曲的因子带钢宽度、厚度、碳当量、退火温度,定性的对瓢曲风险进行评估,防止由于操作工利用“经验主义”对带钢瓢曲风险进行判定,有效避免由于操作误判导致的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四获得单元14,第五获得单元15,第一评估单元16,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对带钢的瓢曲风险采用人工经验评定,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误判而导致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其中,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由低到高依次包括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易瓢曲风险等级和高瓢曲风险等级;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对应机组的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带钢设计宽度限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所述带钢宽度限值,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采集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利用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进行瓢曲风险评估。达到了通过建立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系统,定量分析影响带钢瓢曲的因子带钢宽度、厚度、碳当量、退火温度,定性的对瓢曲风险进行评估,防止由于操作工利用“经验主义”对带钢瓢曲风险进行判定,有效避免由于操作误判导致的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应用于一立式退火炉,所述立式退火炉冷却段辊室包括缓冷段辊室、快冷段辊室,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其中,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由低到高依次包括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易瓢曲风险等级和高瓢曲风险等级。

具体而言,需要预先在系统内设定好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的划分方法,即设定好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定义,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按照由低风险到高风险依次划分为r1、r2、r3,其中r1为非易瓢曲风险等级,r2为易瓢曲风险等级,r3为高瓢曲风险等级。

步骤120: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厚度系数、带钢厚度系数和带钢宽度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瓢曲分析等级,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厚度系数、带钢厚度系数和带钢宽度系数,具体包括:若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为所述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分别为6、0.4和0.95;若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为所述易瓢曲风险等级,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分别为7、0.35和0.92;若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为所述高瓢曲风险等级,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分别为10、0.3和0.95。

具体而言,根据系统内设定的所述带钢瓢曲风险等级划分情况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厚度系数、带钢厚度系数和带钢宽度系数,利用带钢瓢曲因子:带钢宽度、厚度系数的定量分析从而进行瓢曲风险的相关评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瓢曲风险等级为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易瓢曲风险等级和高瓢曲风险等级,各风险等级都会有对应的设定系数即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所述非易瓢曲风险等级的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为6、所述带钢厚度系数为0.4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为0.95;所述易瓢曲风险等级的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为7、所述带钢厚度系数为0.35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为0.92;所述高瓢曲风险等级的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为10、所述带钢厚度系数为0.3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为0.95。

步骤130: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对应机组的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带钢设计宽度限值。

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瓢曲风险的评估系统所应用的机组,获得该机组设计产品尺寸的能力,从而获得所述机组带钢设计的厚度限值和宽度限制,即获得所述机组生产带钢的最大宽度、最小宽度和最大厚度、最小厚度,对于不同机组的设计能力产生瓢曲的风险有所不同,需要进一步结合各机组的生产设计能力而具体定量划分,实现风险评估的可靠性。举例而言,a钢铁公司将本系统应用其1700连退机组中,所述1700连退机组生产产品尺寸的厚度为0.3-2.5mm,宽度为750-1580mm,则其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为最小厚度tmin=0.3mm、最大厚度tmax=2.5mm,所述带钢设计宽度限值为最小宽度wmin=750mm、最大宽度wmax=1580mm。

步骤140: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所述带钢宽度限值,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所述带钢宽度限值,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具体包括:根据公式w/tcv=(wmax/tmin-wmin/tmax)/16*κw/t+wmin/tmax,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厚度系数临界值;根据公式tcv=tmax*κt,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厚度系数临界值;根据公式wcv=wmax*κw,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度系数临界值;其中,kw/t为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厚比系数,kt为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厚度系数,kw为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度系数,w/tcv为带钢瓢曲风险对应的宽厚比的临界值,tcv为带钢瓢曲风险对应的厚度的临界值,wcv为带钢瓢曲风险对应的宽度的临界值,tmin为带钢设计最小厚度,tmax为带钢设计最大厚度,wmin为带钢设计最小宽度,wmax为带钢设计最大宽度。

具体而言,根据机组的设计能力来确定各机组的瓢曲风险临界值,具体通过各机组的设计能力、各瓢曲风险的设定系数计算所述机组的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所述带钢系数临界值包括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的临界值。举例而言,a钢铁公司将本系统应用其1700连退机组中,所述1700连退机组生产产品尺寸的厚度为0.3-2.5mm,宽度为750-1580mm,则tmin=0.3mm、tmax=2.5mm、wmin=750mm、wmax=1580mm,所述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计算如下:非易瓢曲风险等级κw/t=7,κt=0.35,κw=0.92,利用公式w/tcv=(wmax/tmin-wmin/tmax)/16*κw/t+wmin/tmax计算出带钢宽厚度系数的临界值为(1580/0.3-750/2.5)/16*7+750/2.5=(5267-300)/16*7+300=2470;利用公式tcv=tmax*κt,计算出带钢厚度系数的临界值为2.5*0.35=0.875;利用公式wcv=wmax*κw,计算出带钢宽度系数的临界值为1580*0.92=1454。对于高瓢曲风险等级,则κw/t=10,κt=0.3,κw=0.95,计算其带钢宽厚度系数的临界值(1580/0.3-750/2.5)/16*10+750/2.5=(5267-300)/16*10+300=3404,计算出带钢厚度系数的临界值为2.5*0.3=0.75,计算出带钢宽度系数的临界值为1580*0.95=1501。同理计算所述易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厚度系数临界值、带钢厚度系数临界值和带钢宽度系数临界值。

步骤150:采集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利用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利用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w/tcv-o=w/tcv+([ccev/0.05]-[(t-727)/20])*350,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

根据公式tcv-o=tcv-([ccev/0.05]-[(t-727)/20])*0.1,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

根据公式wcv-o=wcv+([ccev/0.05]-[(t-727)/20])*15,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

其中,w/tcv-o为带钢宽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tcv-o为带钢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wcv-o为带钢宽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ccev为带钢的碳当量,t为带钢的退火温度。

具体而言,由于带钢瓢曲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带钢特性、尺寸、带钢原始板形、炉辊表面状态及操作条件均有影响,带钢碳当量和退火温度亦为瓢曲因子,利用所述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上一步骤得到的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所述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从而更加准确进行瓢曲风险等级的评估,具体为通过获取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将该数值与获得的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所述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进行结合进行精确计算从而获得优化后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举例而言,还就上述a钢铁公司的例子进行举例,对上述获得的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该机组生产的钢种为be05800r碳当量0.0015退火温度830℃,利用公式w/tcv-o=w/tcv+([ccev/0.05]-[(t-727)/20])*350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以高瓢曲风险等级为例,对应的带钢宽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为3404-(0.0015/0.05-(830-750)/20)*350=3404-(0-4)*350=2004,对应的带钢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为tcv-o=tmax*κt-([ccev/0.05]-[(t-727)/20])*0.1=2.5*0.3-(0-4)*0.05=0.95,对应的带钢宽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为wcv-o=wmax*κw+([ccev/0.05]-[(t-750)/20])*15=1580*0.95+(0-4)*15=1441。

步骤160: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进行瓢曲风险评估。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进行瓢曲风险评估,具体包括:根据公式wact/tact≥w/tcv-o∪(tact≤tcv-o∩wact≥wcv-o),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瓢曲风险等级;其中,wact为炉内带钢的实际宽度,tact为炉内带钢的实际厚度。

具体而言,利用获得的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所述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炉内的带钢进行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对于上个例子中的be05800r钢种而言,其中带钢宽度厚度满足以下条件时,wact/tact≥w/tcv-o∪(tact≤tcv-o∩wact≥wcv-o)判定为高瓢曲风险料,即带钢宽厚比wact/tact≥2004,或者带钢厚度tact≤0.95,且带钢宽度wact≥1441。达到了通过建立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系统,定量分析影响带钢瓢曲的因子带钢宽度、厚度、碳当量、退火温度,定性的对瓢曲风险进行评估,防止由于操作工利用“经验主义”对带钢瓢曲风险进行判定,有效避免由于操作误判导致的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带钢的瓢曲风险采用人工经验评定,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误判而导致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其中,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由低到高依次包括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易瓢曲风险等级和高瓢曲风险等级。

第二获得单元12,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

第三获得单元13,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3用于根据所述带钢在当前处理段的带钢温度设定值,获得所述带钢在当前处理段的电辐射管的管温温度基准值。

第四获得单元14,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所述带钢宽度限值,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

第五获得单元15,所述第五获得单元15用于采集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利用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

第一评估单元16,所述第一评估单元16用于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进行瓢曲风险评估。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厚度系数、带钢厚度系数和带钢宽度系数。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为所述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分别为6、0.4和0.95。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为所述易瓢曲风险等级,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分别为7、0.35和0.92。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为所述高瓢曲风险等级,所述带钢宽厚度系数、所述带钢厚度系数和所述带钢宽度系数分别为10、0.3和0.95。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w/tcv=(wmax/tmin-wmin/tmax)/16*κw/t+wmin/tmax,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厚度系数临界值。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tcv=tmax*κt,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厚度系数临界值。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wcv=wmax*κw,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度系数临界值。

其中,kw/t为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厚比系数,kt为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厚度系数,kw为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宽度系数,w/tcv为带钢瓢曲风险对应的宽厚比的临界值,tcv为带钢瓢曲风险对应的厚度的临界值,wcv为带钢瓢曲风险对应的宽度的临界值,tmin为带钢设计最小厚度,tmax为带钢设计最大厚度,wmin为带钢设计最小宽度,wmax为带钢设计最大宽度。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w/tcv-o=w/tcv+([ccev/0.05]-[(t-727)/20])*350,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tcv-o=tcv-([ccev/0.05]-[(t-727)/20])*0.1,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wcv-o=wcv+([ccev/0.05]-[(t-727)/20])*15,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宽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

其中,w/tcv-o为带钢宽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tcv-o为带钢厚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wcv-o为带钢宽度系数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ccev为带钢的碳当量,t为带钢的退火温度。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wact/tact≥w/tcv-o∪(tact≤tcv-o∩wact≥wcv-o),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瓢曲风险等级;其中,wact为炉内带钢的实际宽度,tact为炉内带钢的实际厚度。

快冷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装置,通过前述对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3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6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实施例四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其中,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由低到高依次包括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易瓢曲风险等级和高瓢曲风险等级;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对应机组的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带钢设计宽度限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所述带钢宽度限值,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采集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利用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进行瓢曲风险评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实施例一中的任一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钢在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其中,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由低到高依次包括非易瓢曲风险等级、易瓢曲风险等级和高瓢曲风险等级;根据所述瓢曲风险等级划分,分别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对应机组的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带钢设计宽度限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对应的带钢设定系数、所述带钢设计厚度限值和所述带钢宽度限值,计算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采集获得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利用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的碳当量和退火温度对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带钢系数临界值进行优化,获得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根据所述各瓢曲风险等级的最终风险划分临界值,对所述立式退火炉内带钢进行瓢曲风险评估。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带钢的瓢曲风险采用人工经验评定,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误判而导致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建立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评估系统,定量分析影响带钢瓢曲的因子带钢宽度、厚度、碳当量、退火温度,定性的对瓢曲风险进行评估,防止由于操作工利用“经验主义”对带钢瓢曲风险进行判定,有效避免由于操作误判导致的带钢炉内瓢曲风险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