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结构及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0433发布日期:2020-07-04 04:3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省力结构及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省力结构及服务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较方便拆装元件的省力结构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现今服务器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部分的服务器中,主机板与扩充装置之间多借由至少一个中继板来连接,主机板上的连接器直接与中继板上的连接器对接。若有多个中继板,中继板与中继板之间也是通过连接器直接对接。

然而,由于中继板上的连接器数量众多,使用者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以使主机板与中继板之间或是中继板与中继板之间的这些连接器对接。但若使用者施力不当,则会容易造成中继板零件或连接器本身的损伤。因此,如何使主机板与中继板或是中继板与中继板在使用连接器对接时,能够较易于组装及维护并同时改善需要耗费较大力气等缺点,是本领域欲解决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力结构,其能够较不费力地连接两板体,使用上相当省力及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其具有上述的省力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省力结构,适于使一第一中继板安装至一机壳内,机壳具有位于一内侧壁的一凸出组件。省力结构包括一基座以及一杠杆件。基座包括一底板及连接于底板的一侧板,其中第一中继板适于配置在底板上。杠杆件枢接于基座的侧板,杠杆件包括相对的一把手部及一凹口部。当第一中继板配置于省力结构并共同放入机壳内时,机壳的凸出组件位于杠杆件的凹口部内。当把手部朝向一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时,凹口部推抵凸出组件,以将第一中继板在机壳内从一第一位置移至一第二位置。当把手部朝向一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时,凹口部推抵凸出组件,以将第一中继板在机壳内从第二位置移至第一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座包括一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凸出于侧板,以限制杠杆件朝向第一旋转方向的转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座包括一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凸出于侧板,以限制杠杆件朝向第二旋转方向的转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板与杠杆件在朝向于彼此的部位的其中一者具有一凸点,另一者具有一第一凹孔,当凸点对应于第一凹孔时,杠杆件定位于第一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板具有一u型沟及被u型沟环绕出的一悬臂,凸点位于悬臂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板与杠杆件在朝向于彼此的部位的其中一者具有一凸点,另一者具有一第二凹孔,当凸点对应于第二凹孔时,杠杆件定位于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座的底板具有至少一导引槽,当省力结构配置机壳内时,机壳的至少一凸柱伸入导引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导引槽具有一缩口端,当杠杆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对应的凸柱进入缩口端,且缩口端的内缘抵靠凸柱的外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机壳、主机板、第一中继板以及上述的省力结构。机壳具有位于一内侧壁的一凸出组件。主机板配置于机壳内。第一中继板能拆卸地配置于机壳内。省力结构配置于第一中继板,其中当第一中继板与省力结构共同放入机壳内时,机壳的凸出组件位于杠杆件的凹口部内。当把手部朝第一旋转方向转动,以将第一中继板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时,第一中继板电性连接于主机板。当把手部朝第二旋转方向转动,以将第一中继板从第二位置移至第一位置时,第一中继板不电性连接于主机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服务器机壳更包括一第二中继板,垂直地配置于机壳内且位于主机板与第一中继板之间,第二中继板连接于主机板,当第一中继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中继板连接于第二中继板,以与主机板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省力结构以及服务器中,第一中继板配置于省力结构,且第一中继板与省力结构共同放入服务器的机壳内时,机壳的凸出组件位于省力结构的杠杆件的凹口部内。当使用者欲将第一中继板与其它板体连接或分离时,使用者只需要握持杠杆件的把手部,并将其朝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或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此时,凹口部会推抵凸出组件,使得中继板连接或分离于主机板。如此一来,本发明的省力结构能够让使用者以较不费力的方式将中继板与其它板体对接或分离,使用上相当省力及方便。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省力结构及服务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为图1中的一对省力结构中的其中一个省力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为图1中的服务器机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4a绘示为移开图1中的第一中继板且省力结构位于第一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b绘示为图1的省力结构位于第一位置的剖面侧视图。

图5a绘示为图4a的省力结构位于第二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b绘示为图1的省力结构位于第二位置的剖面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50:服务器

510:机壳

511:凸出组件

512:凸柱

512a:帽部

512b:颈部

513:内侧壁

520:主机板

530:第一中继板

531、541:连接器

540:第二中继板

100:电子装置

110:基座

111:底板

111a:锁附件

111b:导引槽

112:侧板

112a:凸点

112u:u型沟

113:第一限位部

114:第二限位部

120:杠杆件

121:把手部

122:凹口部

122a:第一内缘

122b:第二内缘

123:第一边

124:第二边

125:第一凹孔

126:第二凹孔

b:缩口端

b1:内缘

b:宽口端

c:悬臂

n1:第一旋转方向

n2:第二旋转方向

p: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来说,服务器内的中继板在与主机板或是其它中继板连接时可以借由两板体上的连接器直接对接,但由于中继板上的连接器的数量很多,使用者需耗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够使两板体对接或分离。若使用者施力不均或施力不当,则容易造成中继板或其连接器的损伤。本发明提供一种省力结构及服务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图1绘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省力结构及服务器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1,服务器50包括机壳510、主机板520、第一中继板530、第二中继板540及至少一省力结构100。如图1所示,第二中继板540垂直地配置于机壳510内,且位于主机板520与第一中继板530之间。主机板520配置于机壳510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中继板540连接于主机板520。第二中继板540作为垂直中继板,第一中继板530作为下中继板,服务器50的主机板520借由第二中继板540的多个连接器541与第一中继板530的多个连接器531互相对接,以使主机板520与第一中继板530电性连接。

另外,第一中继板530的后端(也就是图面中的右下位置)适于连接硬盘(未绘示)等扩充装置,以扩充服务器50的储存空间。

本实施例的省力结构100配置于第一中继板530且抵靠于机壳510,省力结构100适于使一第一中继板530电性连接或不电性连接于主机板520。

实际上,本实施例的服务器50包括一对左右对称的省力结构100,其能够让使用者同时使用左右手来操作,且能够让两手较平均地施力于两省力结构100,以让第一中继板530的多个连接器531与第二中继板540的多个连接器541互相对接或互相分离,且让第一中继板530可拆卸地配置于机壳510内,以及使第一中继板530电性连接或不电性连接于主机板520,而图1中的一对省力结构100的其中一个省力结构100被机壳510所遮挡住。

以下将对省力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2绘示为图1中的一对省力结构中的其中一个省力结构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2,省力结构100包括一基座110以及一杠杆件120。基座110包括一底板111及连接于底板111的一侧板112,其中第一中继板530(图1)适于配置在底板111上。基座110的底板111具有至少一导引槽111b(图中绘示两个),各导引槽111b具有一缩口端b以及一宽口端b。

在本实施例中,杠杆件120枢接于基座110的侧板112,其中杠杆件120以轴心p对基座110进行枢转。杠杆件120包括相对的一把手部121及一凹口部122,其中把手部121具有不平整的表面s,当使用者的手握持把手部121时,表面s可以提供摩擦力予使用者的手,以让使用者能较稳固地握持把手部121,以将杠杆件120对基座110进行枢转。

图3绘示为图1中的服务器机壳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机壳510具有位于一内侧壁513的一凸出组件511。当省力结构100(图2)放入机壳510内时,机壳510的凸出组件511位于杠杆件120的凹口部122内(图2)。实际上,凸出组件511为一对左右对称的凸出组件511以对应于一对左右对称的省力结构100的凹口部122(图2),在图3中,一对凸出组件511的其中一组凸出组件511被机壳510所遮蔽住。

在本实施例中,内侧壁513的凸出组件511为两圆柱所组成以方便工艺制作。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凸出组件511也可以是椭圆柱或其它不规则形的凸出件,只要凸出组件511的尺寸形状能够位于杠杆件120的凹口部122(图2)内且适于被凹口部122所抵靠,皆属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当省力结构100配置机壳510内时,导引槽111b(图2)对应于凸柱512,机壳510的至少一凸柱512(图中绘示两个)伸入导引槽111b,也就会呈现如图4a所示的第一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导引槽111b与凸柱512的数量为两个,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导引槽111b与凸柱512的数量只要相对应即可,并不以此为限。

详细来说,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机壳510的各凸柱512具有位于顶端的一帽部512a与连接于帽部512a的一颈部512b,帽部512a的尺寸大于缩口端b的尺寸且小于宽口端b的尺寸。也就是说,因为宽口端b的尺寸大于帽部512a的尺寸,而使得凸柱512可以伸入导引槽111b,且因为缩口端b的尺寸小于帽部512a的尺寸,故能限制省力结构100不能相对地向上位移,以稳固省力结构100。

在本实施例中,当省力结构100位于图5a的第二位置时,对应的凸柱512的颈部512b(图3)进入缩口端b(图2),且缩口端b的内缘b1(图2)抵靠于凸柱512的颈部512b(图3)的外缘。

图4a绘示为移开图1中的第一中继板且省力结构位于第一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b绘示为图1的省力结构位于第一位置的剖面侧视图。图5a绘示为图4a的省力结构位于第二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b绘示为图1的省力结构位于第二位置的剖面侧视图。

请参考图4a至图5b,省力结构100放入机壳510内时,其初始位置如图4a所示,而当把手部121朝向一第一旋转方向n1转动时,凹口部122推抵凸出组件511,以将第一中继板530从图4a及图4b所示的第一位置移至图5a及图5b所示的第二位置。此时,第一中继板530的连接器531与第二中继板540的连接器541连接,且第一中继板530电性连接于主机板520。

当把手部121朝向一第二旋转方向n2转动时,凹口部122推抵凸出组件511,以将第一中继板530在机壳510内从图5a及图5b所示的第二位置移至图4a及图4b所示的第一位置。此时,第一中继板530的连接器531与第二中继板540的连接器541分离,且第一中继板530不电性连接于主机板520。

详细来说,当把手部121朝第一旋转方向n1转动时,凹口部122的一第一内缘122a(图5b)推抵其中一个圆柱,以将第一中继板530从图4a及图4b所示的第一位置移至图5a及图5b所示的第二位置。当把手部121朝向第二旋转方向n2转动时,凹口部122的一第二内缘122b(图4b)推抵另一个圆柱,以将第一中继板530从图5a及图5b所示的第二位置移至图4a及图4b所示的第一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将把手部121朝第一旋转方向n1或第二旋转方向n2转动时,凹口部122会对应地转动,由于凹口部122抵靠于机壳510的凸出组件511,机壳510的凸出组件511不会移动,而使得省力结构100相对于机壳510的凸出组件511移动至图4a及图4b所示的第一位置或图5a及图5b所示的第二位置。

如此一来,使用者不必耗费很大的力气将第一中继板530的连接器531(图1)与第二中继板540的连接器541(图1)连接或分离。使用者只要借由将第一中继板530配置于省力结构100,再将第一中继板530与省力结构100共同放入机壳510内,并利用杠杆件120朝向第一旋转方向n1或第二旋转方向n2转动,即可将第一中继板530的连接器531(图1)连接或分离于第二中继板540的连接器541(图1),而使第一中继板530(图1)电性连接或不电性连接于主机板520(图1),因而得到省力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基座110包括一第一限位部113以及一第二限位部114(图4b、图5b)。第一限位部113凸出于侧板112,在杠杆件120朝向一第一旋转方向n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113会抵接于杠杆件120的一第一边123(图5b),以限制杠杆件120朝向第一旋转方向n1的转动范围。

第二限位部114凸出于侧板112,在杠杆件120朝向一第二旋转方向n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限位部114会抵接于杠杆件120的一第二边124(图4b),以限制杠杆件120朝向第二旋转方向n2的转动范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13与第二限位部114的数量及位置可依实际工艺所需而调整,并不以上述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12具有一凸点112a,杠杆件120具有一第一凹孔125以及一第二凹孔126。凸点112a是从侧板112背向杠杆件120的那一面打凹,使侧板112面向杠杆件120的那一面具有凸点112a。因此,若从侧板112背向杠杆件120的那一面来看(图4a),凸点112a的位置是呈现凹陷的点。

当凸点112a对应于第一凹孔125时,杠杆件120定位于图4a及图4b的第一位置。当凸点112a对应于第二凹孔126时,杠杆件120定位于图5a及图5b的第二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12具有一u型沟112u及被u型沟112u环绕出的一悬臂c,凸点112a位于悬臂c上。当第一凹孔125或第二凹孔126对位于悬臂c上的凸点112a时,凸点112a借由悬臂c的弹力而紧靠于第一凹孔125或第二凹孔126,以避免两者间松脱,并可借由悬臂c的弹力而使第一凹孔125或第二凹孔126移开于凸点112a时,凸点112a受第一凹孔125或第二凹孔126的推力而使悬臂c后退,以使第一凹孔125或第二凹孔126能顺利移开于凸点112a。

此外,如图4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省力结构100是利用底板111上的多个锁附件111a(图中绘示四个)以将第一中继板530(图1)锁附于底板111。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锁附件111a的数量及位置可依实际工艺所需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制。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省力结构以及服务器中,第一中继板配置于省力结构,且第一中继板与省力结构共同放入服务器的机壳内时,机壳的凸出组件位于省力结构的杠杆件的凹口部内。当使用者欲将第一中继板与主机板连接或分离时,使用者只需要握持杠杆件的把手部,并将其朝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或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此时,凹口部会推抵凸出组件,使得中继板连接或分离于主机板。如此一来,本发明的省力结构能够让使用者以较不费力的方式将中继板与其它板体对接或分离,使用上相当省力及方便。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