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全景监控软件多显示区定义与运行监控区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34582发布日期:2019-04-29 13:51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全景监控软件多显示区定义与运行监控区域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红外监控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全景监控软件多显示区定义与运行监控区域的方法,使其能够清晰地定义与显示监控区域,并能够对监控区域进行各策略配置下的报警。



背景技术:

红外全景监控具有监控视野广阔的优势,能够观察到360°范围内所有目标的运动情况。但却由于监控视野广阔,观察范围较大。为了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系统一般会设置多个显示区,多个显示区之间是有关联的。且为了能够更好地观测环境中是否有目标出现等状况,会定义监控区域,在有目标出现的时候实施报警等措施。在现有技术方案中,监控区域的设置在显示区之间是隔离的,显示区之间的监控区域不能共享监控组,不能全局地配置报警开关、报警时间,给红外全景监控软件的监控区配置带来很多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红外全景监控软件多显示区定义与运行监控区域的方法,通过多个显示区的坐标转换使得各个显示区能够共享监控区域,并且能够在任意显示区、任意放大或缩小的状态下为监控的全景图片定义监控区域。红外全景监控软件的显示分为全景显示区、主显示区和辅助显示区,主显示区和辅助显示区是全景显示区局部的放大图,便于更清晰地监控。本发明能够在红外全景监控软件中实现监控区域的定义、分组,修改组别等功能。在各个显示区定义的监控区域,当完成定义添加到监控组后,会显示在所有显示区中,并且在各个显示区中定义的监控区域是完全等效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全景监控软件多显示区定义与运行监控区域的方法,在红外全景监控软件的任意显示区内,通过鼠标点选的方式画出监控区域的顶点,每画出一个顶点,自动画出与上一个顶点的连线,当画完最后一个监控区域顶点后,可以选择完成监控区域定义,通过坐标转换把显示区定义的监控区坐标转换到全景图坐标系,转换公式为:

在添加到监控组的过程中,首先把定义好的监控区添加到伪监控组里,添加完成后再创建一个新的伪监控组,以保持添加监控组和编辑监控组行为的一致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全景监控软件多显示区定义与运行监控区域的方法,使多个显示区能够共享地定义监控区域,编辑监控区域组,便于红外监控软件对不同区域的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红外全景监控软件显示区定义的监控区域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全景监控软件多显示区定义与运行监控区域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监控区域定义,如图1所示

(1)首先任意选择一个显示区,点击出监控区域的端点。将端点存在容器中,这样每次在点击完端点后,可以根据存储的坐标进行计算,自动连接其与上一个相邻端点组成的边。

(2)在点击好最后一个端点后,即可完成监控区域的定义。可以定义多个监控区,但为了便于修改,这些监控区域此时还未加入到监控区域组中,只会在被定义的显示区显示。

(3)当这一类别的监控区域都创建好后,选择完成监控区域组的定义。这样之前定义的所有监控区域都被添加到该组中,之后所有的显示区都会显示这些监控区。通过是否所有显示区都显示出来了这些区域的定义,或者仅仅是在定义这个监控区域的显示区有其显示,来区别这些监控区域是否已经被加入到确定的组别中。

步骤2:监控区域定义过程的显示

在定义监控区域的过程中,需要实时地显示已经定义好但还暂未加入监控组的监控区域,这些监控区域仅仅维护在显示区自己的成员变量里,每次完成监控区域的定义,往成员变量里添加新的监控区域,然后把监控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内。在定义监控组的过程中,监控区域是没有闭合的,最后一个端点与第一个端点的边没有显示出,在完成监控区域后,需要把最后一条边画上。

步骤3:监控区域添加到监控组的坐标转换:

当完成监控区域组的定义时,把显示区自己维护的监控区域添加到全局的监控区域组中,这里的监控区域组就是所有显示区共用的了。

在添加到监控区域组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坐标的转换。因为主显示区和辅助显示区是全景区中某个部分的放大显示,在定义监控区域时是以当前所在的显示区的坐标为基准的。坐标转换的方法为:

以从主显示区的坐标转换到全景显示区为例:令全景图的大小信息记为rect1,主显示区放大的局部图大小信息记为rect2,在主显示区内一点point转换到全景图的坐标为:

当把所有新定义的监控区域都加到监控区域组后,需要清空定义所在的显示区自己维护的监控区域,不再需要把监控区域显示在此显示区里,监控区的显示工作由全景显示模块来完成。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虽然定义这个监控区域所在的显示区中不单独维护及显示这个监控区域,例如在主显示区中定义的,但在这个显示区(例中为主显示区)中依然可以显示这些监控区域,因为其它显示区(例中为主显示区)是全景图的局部放大,监控区域被全景所维护时,当主显示区点击了全景图的任意部分来放大,依然能够显示此放大部分定义的监控区域。

步骤4:编辑监控组的方式:

在新建监控区域的过程中,默认把新创建的监控区域存放到一个新的监控区域组中,也可以通过指定监控区域组的办法对某个特定的监控组进行修改或添加监控区域。为了使默认创建和指定某一监控区域组的创建逻辑统一,使用了伪监控组方案,即:

监控区域组列表的末尾始终维护一个空的监控组,同时维护一个当前编辑位置,初始时指向最后一个伪监控组。当默认创建监控区域时,把监控区域添加到最后的伪监控组里,而不是传统上的,先创建一些监控区域,再将它们加入到组别中,这样与编辑组时的逻辑就不统一了。在最后一个伪监控组中添加完所有创建的监控区域后,此时这个监控组就不再是一个空的伪监控组,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监控区域组。然后,再创建一个新的伪监控区域组,以便下一次监控区域组的创建;

在指定监控组创建的过程中,首先把当前编辑位置移动到指定的监控组位置,然后把创建的监控区域添加到指定的监控组里,最后把当前编辑位置恢复到伪监控组,以便默认创建时可以正确放到对应的监控组。由此,便统一了两者的逻辑。

步骤5:目标在监控区域的报警

每个监控区域组维护报警时间的设置,报警时间以半小时为维度,只有当前时间位于可报警时间内才可触发报警。当监控中出现目标时,按顺序查看每个监控区域组,如果监控组在当前时间符合报警策略,则遍历该监控组的监控区域,判断目标是否位于监控区域内部,如果是,触发报警信号进行报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