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种苗身份认证的识别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8524发布日期:2018-07-20 21:44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种苗身份认证的识别标签。



背景技术:

我国种苗行业的产业化水平较低,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许多种苗基地仍然按照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现代的林木发展体系有所违和,种苗行业管理中之所以存在许多的问题,还是因为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没有一套种苗的身份识别体系,国家对于该行业的重视度不够。首先应该扶持种苗行业推动产业化结构的升级,首先要对硬件设备进行升级,才能提高林木的生产质量,在整体上推动种苗行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如何解决种苗行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供种苗的基本服务信息,才可以更好的引导种苗行业快速发展。

现有的种苗的身份识别标识,主要采用贴二维码、人工吊标签的方式,但由于林木的生产周期长达十数年,二维码、吊签容易遗落掉失、被人为替换,采用人工读取的方式也容易出错。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射频标签,或电子标签。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射频标签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在仓储物流、防伪行业等有广泛的运用,现有技术“一种实现有射频标签功能的钉子”专利(申请号:200910202096.9),适用于物流行业管理,也号称可钉入树木作识别用途,但存在体积较大,容易对苗木造成创伤,钉头位于种苗体外,容易受外界破坏,且不防盗,种苗行业尚未得到应用。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吊牌式的射频标签可挂在种苗上,缺点是容易被人为替换,极易在种养、运输过程中掉失,起不到种苗身份识别的作用。

北京林业大学申请了“树木信息识别方法”的类似专利(申请号201410737062.0),采用的是二维码的识别方式,通过扫描树木上的二维码标签;以及对二维码标签解码,以获取树木身份标识信息和数据信息。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利用现有的二维码、射频标签做种苗的身份识别存在如下缺陷:钉子型的体积大,容易对种苗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钉头外露容易遭破坏;吊牌式的射频标签,容易丢失和替换,无法保证种苗身份的唯一性。二维码识别要采用视觉识别的方法,抗破坏性更差,完全不适应于野外的环境。

现有技术采用上述几类标签作为种苗身份识别标签,存在着易破坏、易丢失、易替换等缺陷,无法作为种苗的唯一身份标识。目前尚没有一种可完全植入种苗体内作为唯一身份识别的功能标签,作为种苗全寿命周期内唯一身份标识,故无法对种苗进行精准的信息化管理。

现有技术亟需一种用于种苗身份认证的识别标签,以克服上述缺陷,提高对种苗身份的现代化标识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树木信息标识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种苗身份认证的识别标签,在种苗全生命周期内具备唯一的身份信息的同时,具有无法替换、信息也不会丢失的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种苗身份认证的识别标签,其包括:壳体、芯片、感应天线、定位孔和膨胀自展翅;

所述壳体的主体呈尖锥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为圆锥体结构,两者一体成形,所述壳体的底端为圆形表面;

所述定位孔为锥形的盲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端的圆形表面的中心位置;

所述膨胀自展翅呈片状结构,所述膨胀自展翅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圆柱体结构外侧,所述膨胀自展翅与所述壳体的圆柱体结构之间呈45度夹角,所述膨胀自展翅的设置方向为朝向所述壳体的底端倾斜,所述膨胀自展翅可以向所述壳体的圆柱体结构方向折叠;

所述芯片为RFID芯片或NFC芯片,芯片整体呈矩形结构,所述芯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圆锥体结构内部,所述芯片的底部与所述感应天线连接;

所述感应天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圆柱体结构内部,所述感应天线呈螺旋形,且沿所述壳体的圆柱体结构的中心线螺旋向底部延伸。

优选地,所述芯片通过感应天线接口与所述感应天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膨胀自展翅沿所述壳体的圆柱体结构的圆周方向对称设置。

优选地,沿所述壳体的圆柱体结构的高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道所述膨胀自展翅。

优选地,设置有3道所述膨胀自展翅。

优选地,所述膨胀自展翅在所述识别标签进入树苗内部时向所述壳体的圆柱体结构方向折叠,不阻碍所述识别标签的进入;所述膨胀自展翅在所述识别标签拔出树苗时打开,提供反向力,阻碍所述识别标签的拔出。

优选地,所述芯片的容量为1bit-1024bit,数据可以随时更新,读写次数在10万次以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用于非接触式识别设备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用于种苗身份认证的识别标签具有容量更大(1bit-1024bit),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写;使用非接触式识别设备无须直线对准扫描,读写速度更快,可多目标识别;体积小,容易封装,可以嵌入种苗内,具有无法替换的唯一性,信息也不会丢失;专用芯片序列号惟一、很难复制;无机械故障、抗恶劣环境、可读写10万次以上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种苗身份认证的识别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种苗身份认证的识别标签,其包括:壳体1、芯片2、感应天线3、定位孔4和膨胀自展翅5;

所述壳体1的主体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1的顶端为圆锥体结构,两者一体成形,所述壳体1的底端为圆形表面;

所述定位孔4为锥形的盲孔,所述定位孔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端的圆形表面的中心位置;

所述膨胀自展翅5呈片状结构,所述膨胀自展翅5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圆柱体结构外侧,所述膨胀自展翅5与所述壳体1的圆柱体结构之间呈45度夹角,所述膨胀自展翅5的设置方向为朝向所述壳体1的底端倾斜,所述膨胀自展翅5可以向所述壳体1的圆柱体结构方向折叠;

所述芯片2为RFID芯片或NFC芯片,芯片2整体呈矩形结构,所述芯片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圆锥体结构内部,所述芯片2的底部与所述感应天线3连接;

所述感应天线3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圆柱体结构内部,所述感应天线3呈螺旋形,且沿所述壳体1的圆柱体结构的中心线螺旋向底部延伸。

所述芯片2通过感应天线接口与所述感应天线3连接。

所述膨胀自展翅5沿所述壳体1的圆柱体结构的圆周方向对称设置。

沿所述壳体1的圆柱体结构的高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道所述膨胀自展翅5。

设置有3道所述膨胀自展翅5。

所述膨胀自展翅5在所述识别标签进入树苗内部时向所述壳体1的圆柱体结构方向折叠,不阻碍所述识别标签的进入;所述膨胀自展翅5在所述识别标签拔出树苗时打开,提供反向力,阻碍所述识别标签的拔出。

所述芯片2的容量为1bit-1024bit,数据可以随时更新,读写次数在10万次以上。

所述定位孔4用于非接触式识别设备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具有容量更大(1bit-1024bit),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写;使用非接触式识别设备无须直线对准扫描,读写速度更快,可多目标识别;体积小,容易封装,可以嵌入种苗内,具有无法替换,信息也不会丢失;专用芯片序列号惟一、很难复制;无机械故障、抗恶劣环境、可读写10万次以上的优势。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