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滚动轮及其鼠标滚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4216发布日期:2018-08-07 23:51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鼠标配件、电子产品、电脑周边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鼠标滚动轮及其鼠标滚轮组件。



背景技术:

人在使用鼠标操作电脑及其他设备时,屏幕上需要操作内容的上下滚动、翻页、缩放等功能,目前市面上鼠标大多都通过机械编码器实现,此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1、由于通过机械编码器,所以使用寿命有限,一般在10-30万次。

2、使用过程中因是机械式容易有接触不良导致翻页、滚动、缩放等不精准及跳格现象(多翻或少翻页、滚动副度过大或过小、缩放过大或过小。

3、容易受使用环境影响而使其性能变差(潮湿、灰尘环境中尤为明显)。

4、滚动段落手感不均匀,手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鼠标滚动轮及其鼠标滚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鼠标滚动轮,包括滚珠卡位机构、外滚轮和带栅格滚轴;所述带栅格滚轴包括滚轴和设于滚轴上的多个以滚轴为中心轴沿周向分布的栅格,所述栅格采用不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外滚轮套设于沿周向分布的栅格的外表面,所述外滚轮的内表面还以滚轴为中心轴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卡位槽;所述滚珠卡位机构设有可活动的滚珠,该滚珠与外滚轮内表面的卡位槽配合活动卡位。

该鼠标滚动轮可配合光电耦合对管替代传统机械式编码器,利用鼠标滚动轮内带栅格滚轴滚动而交替遮挡光电耦合对发射光簇。

具体地,每个所述栅格以滚轴为中心轴向外发散。

进一步地,所述外滚轮的厚度大于栅格的厚度,所有所述卡位槽均设于栅格边沿外。

进一步地,所述滚珠卡位机构还包括活动滑块、档位弹簧和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设有滚轴穿过孔、档位弹簧安装槽和定位件,所述滚轴穿过孔用于滚轴穿过,所述档位弹簧安装槽设于外滚轮内,所述定位件延伸出外滚轮用于该定位支架的固定;所述档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弹簧安装槽底部,档位弹簧的另一端向弹簧安装槽外延伸并在该端部连接活动滑块的一侧;所述活动滑块的另一侧设置有滚珠安装槽,所述滚珠设于该滚珠安装槽内并局部突出。设置滚珠卡位的目的是精确控制翻页、滚动、缩放等操作并且手感均匀,手感好。

进一步地,所述滚轴穿过孔设于定位支架的中部,所述档位弹簧安装槽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滚轴穿过孔的两方,对应的,所述档位弹簧为两个并分别设于档位弹簧安装槽内,所述活动滑块的一侧设有与两个档位弹簧安装的触脚,滚珠安装槽设于活动滑块的另一侧中部。该鼠标滚动轮滚动更加稳定,滚珠与均匀分布的卡位槽配合工作,能达到非常好的档位控制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栅格采用黑色POM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滚珠采用不锈钢或陶瓷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鼠标滚动轮还包括套设于外滚轮的外槽内的橡胶皮圈,并且在橡胶皮圈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凸点。采用橡胶材质皮圈以及设置多个凸点,目的均是为了增大与手接触的摩擦力,以使手的感知更敏感,手感更好。

鼠标滚轮组件,包括鼠标滚动轮,还包括光电耦合对管;所述光电耦合对管包括设于栅格两侧的红外脉冲发射管和红外脉冲接收管,所述鼠标滚动轮滚动的过程中交替切断光电耦合对发射光簇。

鼠标滚轮组件,还包括滚轮底座、电子开关和主控MCU;所述鼠标滚动轮的滚轴的两端架设于滚轮底座上,所述红外脉冲发射管和红外脉冲接收管均固定于滚轮底座上,所述滚珠卡位机构固定于滚轮底座上;所述电子开关和主控MCU均设于滚轮底座上,所述红外脉冲发射管、红外脉冲接收管和电子开关均与主控MCU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使得鼠标翻页、滚动、缩放等功能使用寿命很大程度延长(可达亿次以上)。

(2)本实用新型有效杜绝因机械编码器长时间使用后接触不良所导致的翻页、滚动及缩放的精准度及跳格问题,工作性能更稳定,使用者更顺手,操作更精准。

(3)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因传统机械编码器因寿命短更换频率高而产生的污染环境的电子垃圾。

(4)本实用新型滚动手感更均匀、舒适,段落感强。

(5)本实用新型更能适应各种不同环境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鼠标滚动轮的爆炸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鼠标滚动轮的爆炸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组件的爆炸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组件的爆炸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鼠标滚动轮与光电耦合对管的装配图。

图中:1-滚珠;2-活动滑块;3-档位弹簧;4-外滚轮;5-定位支架;6-带栅格滚轴;601-滚轴;602-栅格;7-橡胶皮圈;8-滚轮底座;901-红外脉冲发射管;902-红外脉冲接收管;10-电子开关;11-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鼠标滚动轮,包括滚珠1、活动滑块2、档位弹簧3、外滚轮4、定位支架5、带栅格滚轴6和橡胶皮圈7。

其中,带栅格滚轴6包括滚轴601和设于滚轴上的多个以滚轴为中心轴沿周向分布的栅格602,每个栅格以滚轴为中心轴向外发散。栅格与滚轴为一体结构,也可为可拆卸结构。

外滚轮4套设于栅格的外表面且外滚轮的厚度大于栅格的厚度,橡胶皮圈7套设于外滚轮4的外槽内,并且在橡胶皮圈7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凸点,采用橡胶材质皮圈以及设置多个凸点,目的均是为了增大与手接触的摩擦力,以使手的感知更敏感,手感更好。

外滚轮4的内表面还以滚轴为中心轴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卡位槽,所有卡位槽均未被栅格的边沿遮挡。卡位槽与栅格的数量可一致,也可不一致,位置可一一对应,也可交错布置。

滚珠1、活动滑块2、档位弹簧3和定位支架5组装在一起形成滚珠卡位机构,该滚珠卡位机构设于外滚轮内部,滚珠1、活动滑块2、档位弹簧3和定位支架5的组装方式为:定位支架5设有滚轴穿过孔、档位弹簧安装槽和定位件,滚轴穿过孔用于滚轴穿过,档位弹簧安装槽设于外滚轮内,定位件延伸出外滚轮用于该定位支架的固定,档位弹簧3的一端固定于弹簧安装槽底部,档位弹簧3的另一端向弹簧安装槽外延伸并在该端部连接活动滑块2的一侧,活动滑块2的另一侧设置有滚珠安装槽,滚珠设于该滚珠安装槽内并局部突出,用于与外滚轮4内的卡位槽活动卡位。

设置滚珠卡位的目的是精确控制翻页、滚动、缩放等操作并且手感均匀,手感好。

在本实施例中,滚珠卡位机构为以滚轴穿过孔为中心的镜相对称结构,滚轴穿过孔设于定位支架5的中部,档位弹簧安装槽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滚轴穿过孔的两方,对应的,档位弹簧为两个并分别设于档位弹簧安装槽内,活动滑块2的一侧设有与两个档位弹簧安装的触脚,滚珠安装槽设于活动滑块2的另一侧中部,定位件为两个且位于滚轴穿过孔的两方。

设置滚珠卡位机构为以滚轴为中心的镜相对称结构的目的是鼠标滚动轮滚动更加稳定,滚珠与均匀分布的卡位槽配合工作,能达到非常好的档位控制效果。

本实施例中,滚珠1采用不锈钢或陶瓷制成。

本实施例中,活动滑块2采用POM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外滚轮4采用半透明PC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定位支架5采用本色POM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带栅格滚轴6采用黑色POM料制成。

如图3-6所示,鼠标滚轮组件,包括鼠标滚动轮,还包括滚轮底座8、光电耦合对管、电子开关10和主控MCU。

鼠标滚动轮的滚轴的两端架设于滚轮底座8上,滚珠卡位机构通过定位件固定于滚轮底座上,光电耦合对管包括红外脉冲发射管901和红外脉冲接收管902,红外脉冲发射管901和红外脉冲接收管902均固定于滚轮底座8上并位于栅格的两侧,鼠标滚动轮滚动的过程中交替切断光电耦合对发射光簇,红外脉冲发射管901和红外脉冲接收管902均与主控MCU通信连接。电子开关10与主控MCU连接,主控MCU设于PCB板11上。

本实施例中,滚轮底座8采用塑胶制成。

鼠标滚轮组件的工作原理:

鼠标滚动轮配合光电耦合对管替代传统机械式编码器,利用鼠标滚动轮内带栅格滚轴滚动而交替遮挡光电耦合对发射光簇,红外脉冲接收管输出正弦脉冲(高低电平)给主控MCU,主控MCU根据光电耦合对管给出的脉冲方向做出相应指令给电脑及鼠标连接的相应设备,从而实现翻页、滚动、缩放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