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4286发布日期:2018-10-19 21:5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电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脑主机。



背景技术:

电脑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办公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之一,电脑主要分为台式和笔记本,台式机包括显示屏和主机,众所周知,台式机的主机体积大、较重,不便于随时携带并使用;而笔记本电脑则是将主机集成于其内部,但这只能供笔记本独立使用,无法与其他显示装置配合使用。因此,目前的电脑主机存在不便携带,并且通用性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主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脑主机不方便携带且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脑主机,包括主机外壳、主板、CPU、内存芯片、电源模块、显卡芯片、声卡芯片、存储芯片以及网卡芯片;

所述主板、所述CPU、所述内存芯片、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显卡芯片、所述声卡芯片以及所述网卡芯片均设于所述主机外壳内;

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CPU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并设于所述主板上,所述内存芯片、所述显卡芯片、所述声卡芯片、所述网卡芯片以及所述存储芯片均集成于所述主板并与所述CPU控制连接;

所述电脑主机还包括一端均由所述主机外壳周侧壁穿出的耳机连接器、麦克风连接器、USB连接器、显示连接器、LAN连接器、电源连接器以及主机开关,所述电源连接器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耳机连接器与所述麦克风连接器均与所述声卡芯片信号连接,所述显示连接器与所述显卡芯片信号连接,所述LAN连接器与所述网卡芯片连接,所述USB连接器设置有多个且均与所述CPU 电性连接,所述主机开关与所述CPU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脑主机还包括用于供SD卡装入并且一端与所述CPU电性连接以供所述CPU读取所述SD卡所携带的信息的SD卡连接器,所述SD卡连接器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主机外壳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连接器包括均与所述显卡芯片信号连接的HDMI连接器、DVI连接器和/或VGA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脑主机还包括用于供所述CPU散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CPU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外壳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主板固定于所述上盖体或所述下盖体,所述上盖体盖于所述下盖体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体包括上盖板以及分别与所述上盖板的前板边和后板边连接的两上侧板,两所述上侧板均朝向下延伸,两所述上侧板与所述上盖板共同形成上通腔;

所述下盖体包括下盖板以及分别与所述下盖板的左板边和右板边连接的两下侧板,两所述下侧板均朝向上延伸,两所述下侧板与所述下盖板共同形成下通腔;

两所述下侧板分别插于所述上通腔的两腔口处,两所述上侧板分别插于两所下通腔的两腔口处;

各所述上侧板均与所述下盖板可拆卸连接,各所述下侧板均与所述上盖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体包括均与所述下盖板的上板面连接的至少两个卡勾,至少两所述卡勾分置于所述下盖板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且任一所述卡勾伸入所述上通腔;

所述上盖体于所述上通腔腔壁开设有至少两个卡槽,至少两所述卡槽分设于两所述上侧板,各所述卡勾的延伸端分别卡止于一所述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体包括均与所述上盖板的下板面连接的至少两个卡板,至少两所述卡板分置于所述上盖板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且任一所述卡板伸入所述下通腔;各所述卡板于其板面开设有卡接槽,各所述卡接槽的槽口均朝向外侧;

所述下盖体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下通腔腔壁连接的卡扣件,各所述卡扣件分别插于一所述卡接槽并卡止于所述卡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电脑主机还包括均设于所述主机外壳内的电源显示灯以及主机状态显示灯,所述电源显示灯与所述电源连接器电性连接且具有在所述电源连接器与外界电源连接时发出光线的通电状态和在所述电源连接器与外界电源切断时熄灭的断电状态;所述主机状态显示灯与所述主机开关电性连接且具有在按压所述主机开关以启动系统时发出光线的开机状态和在按压所述主机开关以关闭系统时熄灭的关机状态;

所述电脑主机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机外壳内的状态结构件,所述状态结构件包括具有容腔的主座体以及均具有导光特性的电源导光柱和主机导光柱,所述电源显示灯以及所述主机状态显示灯均设于所述容腔,所述电源导光柱的一端与所述主座体连接并与所述电源显示灯相对且另一端穿设于所述主机外壳,以将所述电源显示灯在所述通电状态下发出的光线传导至所述主机外壳之外;所述主机导光柱的一端与所述主座体连接并与所述主机状态显示灯相对且另一端穿设于所述主机外壳,以将所述主机状态显示灯在所述开机状态下发出的光线传导至所述主机外壳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结构件还包括阻隔板,所述阻隔板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容腔分为用于容设所述电源显示灯的电源腔以及用于容设所述主机状态显示灯的主机腔,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电源腔与所述主机腔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脑主机的有益效果在于:CPU主要用于解释指令以及计算并处理数据,CPU与内存芯片电性连接且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芯片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以进行下一步控制指令的发送。主板设于主机外壳内,其与主板电性连接并设于主板上,内存芯片、显卡芯片、声卡芯片、网卡芯片以及存储芯片均集成于主板上并与 CPU控制连接,电源模块与主板电性连接,为主板供电。而电脑主机还包括诸多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器,其中,电源连接器用于接通外界电源并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耳机连接器与麦克风连接器均与声卡芯片信号连接,用以实现音频的收听以及与语音通话;显示连接器与显卡芯片信号连接,用以实现与显示器连接,以显示相关视频;LAN连接器与网卡芯片连接,为电脑主机提供网络环境; USB连接器设置有多个且均与CPU电性连接,主机开关与CPU电性连接,各USB 连接器可以分别与鼠标、存储设备等接通。因此,通过各功能芯片集成于主板并受控于CPU,再通过相应的连接器与外界设备建立连接,使电脑主机更小型化,便于携带,而且可以随时与任一显示装置配合连接,组成电脑设备,增强了电脑主机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脑主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状态结构件的立体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它可能通过第三部件间接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它可能通过第三部件间接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X所指方向为“上”,则其反方向为“下”;Y所指方向为“后”,则其反方向为“前”;Z所指方向为“右”,则其反方向为“左”。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脑主机,包括主机外壳100、主板200、CPU、内存芯片、电源模块、显卡芯片、声卡芯片、存储芯片以及网卡芯片。

主板200、CPU、内存芯片、电源模块、显卡芯片、声卡芯片以及网卡芯片均设于主机外壳100内。电源模块与主板200电性连接,CPU与主板200电性连接并设于主板200上,内存芯片、显卡芯片、声卡芯片、网卡芯片以及存储芯片均集成于主板200并与CPU控制连接。电脑主机还包括一端均由主机外壳 100周侧壁穿出的耳机连接器310、麦克风连接器320、USB连接器330、显示连接器340、LAN连接器350、电源连接器360以及主机开关370,电源连接器 360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耳机连接器310与麦克风连接器320均与声卡芯片信号连接,显示连接器340与显卡芯片信号连接,LAN连接器350与网卡芯片连接,USB设置有多个且均与CPU电性连接,主机开关370与CPU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CPU主要用于解释指令以及计算并处理数据,CPU与内存芯片电性连接且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芯片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以进行下一步控制指令的发送。主板200设于主机外壳100内,其与主板200电性连接并设于主板200上,内存芯片、显卡芯片、声卡芯片、网卡芯片以及存储芯片均集成于主板200上并与CPU控制连接,电源模块与主板200电性连接,为主板200供电。而电脑主机还包括诸多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器,其中,电源连接器360用于接通外界电源并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耳机连接器310与麦克风连接器320均与声卡芯片信号连接,用以实现音频的收听以及与语音通话;显示连接器340与显卡芯片信号连接,用以实现与显示器连接,以显示相关视频;LAN连接器350与网卡芯片连接,为电脑主机提供网络环境;USB连接器330设置有多个且均与CPU电性连接,主机开关 370与CPU电性连接,各USB连接器330可以分别与鼠标、存储设备等接通。因此,通过各功能芯片集成于主板200并受控于CPU,再通过相应的连接器与外界设备建立连接,使电脑主机更小型化,便于携带,而且可以随时与任一显示装置配合连接,组成电脑设备,增强了电脑主机的通用性。在本实施例中,内存芯片、显卡芯片、声卡芯片、网卡芯片以及存储芯片均集成于主板200上并与主板200电性连接。耳机连接器310、麦克风连接器320、USB连接器330、显示连接器340、LAN连接器350、电源连接器360以及主机开关370的一端均由主机外壳100周侧壁穿出,其另一端均与主板200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脑主机还包括蓝牙芯片,蓝牙芯片集成于主板200并与主板200电性连接,这样,为电脑主机提供蓝牙网络环境。

请参阅图1,进一步地,电脑主机还包括用于供SD卡装入并且一端与CPU 电性连接以供CPU读取SD卡所携带的信息的SD卡连接器,SD卡连接器的另一端穿设于主机外壳100侧壁,丰富了电脑主机的功能。

请参阅图1,进一步地,显示连接器340包括均与显卡芯片信号连接的HDMI 连接器341、DVI连接器和/或VGA连接器342。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连接器340 只包括HDMI连接器341和VGA连接器342,均用于与外界显示装置连接,以实现视频显示。

进一步地,电脑主机还包括用于供CPU散热的散热器,散热器与CPU电性连接。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中,主机外壳100于其左侧壁设有均与主机外壳100内部连通的SD插口101、耳机插口102、麦克风插口103以及多个USB插口104,SD卡连接器的一端插于SD插口101,耳机连接器310的插接端插于耳机插口102内,麦克风连接器320的插接端插于麦克风插口103内,各USB连接器330的插接端分别插于一USB插口104内。具体地,USB连接器 330设置有4个,其中,两个USB连接器330上下层叠且连接在一起,与此同时,两个USB插口121连通;剩余两个USB连接器330的结构相同。主机外壳 100于其右侧壁开设有与主机外壳100内部连通的电源插口105、LAN插口106、 HDMI插口107和VGA插口108,电源连接器360的插接端插于电源插口105内, LAN连接器350的插接端插于LAN插口106内,HDMI连接器341的插接端插于 HDMI插口107内,VGA连接器342的插接端插于VGA插口108内。主机外壳100 于其前侧壁设有开关孔1153以及多个前散热孔1154,并且于其后侧壁设有多个后散热孔1155,主机开关370的一端穿过开关孔1153。

请参阅图1,进一步地,主机外壳100包括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主板 200固定于上盖体110或下盖体120,上盖体110盖于下盖体120并可拆卸连接。这样,实现了上盖体110与下盖体120可拆卸连接,便于快速组装、拆卸主机外壳100,省时省力,便于对于主机外壳100内部的各元器件进行维护、维修以及更换。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上盖体110包括上盖板114以及分别与上盖板114的前板边和后板边连接的两上侧板115,两上侧板115均朝向下延伸,两上侧板115与上盖板114共同形成上通腔109。下盖体120包括下盖板121以及分别与下盖板121的左板边和右板边连接的两下侧板122,两下侧板122均朝向上延伸,两下侧板122与下盖板121共同形成下通腔123。两下侧板122分别插于上通腔109的两腔口处,两上侧板115分别插于两所下通腔 123的两腔口处。各上侧板115均与下盖板121可拆卸连接,各下侧板122均与上盖板114可拆卸连接。这样,实现了上盖体110与下盖体120可拆卸连接,而且上盖体110与下盖体120相互插接装配,实现了主机外壳100组装的初步定位,提高组装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主板200固定于上通腔109,上盖体110还包括多个与上盖板114连接的主固定柱116,各主固定柱116均位于上通腔109内并均朝向下延伸,主板200通过连接件紧固连接于各主固定柱116的延伸端。上盖体110 还包括多个与上盖板114连接的主定位柱117,主板200设有与各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孔201,各主固定柱116均位于上通腔109内并均朝向下延伸,各主定位柱117的延伸端分别定位插于一定位孔201内,实现主板200固定前的定位,便于主板200快速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主固定柱116设置有四个,且分置于四个拐角处;主定位柱117设置有两个,且分置于两斜对角处。主定位柱 117的长度大于主固定柱116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插口105、LAN插口106、HDMI插口107和VGA插口 108均开设于两个侧板中位于右侧的下侧板122上,SD插口101、耳机插口102、麦克风插口103以及多个USB插口104均开设于两个侧板中位于左侧的下侧板 122上。开关孔1153以及多个前散热孔1154均开设于两个上侧板115中位于前侧的上侧板115上,多个后散热孔1155均开设于两个上侧板115中位于后侧的上侧板115上。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下盖体120包括均与下盖板121的上板面连接的至少两个卡勾124,至少两卡勾124分置于下盖板121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且任一卡勾124伸入上通腔109。上盖体110于上通腔109腔壁开设有至少两个卡槽1151,至少两卡槽1151分设于两上侧板115,各卡勾124的延伸端分别卡止于一卡槽1151。

具体地,上盖体110于上通腔109腔壁开设有至少两个引导槽1152,至少两引导槽1152分设于两上侧板115,各引导槽1152分别向下延伸且延伸至下侧板122下端,各卡勾124分别与一引导槽1152滑接。上盖体110包括与上通腔109腔壁连接的至少两个限位凸条118,各限位凸条118分别横置于一引导槽1152且分别与引导槽1152槽底连接。任一限位凸条118与引导槽1152的槽内壁中位于限位凸条118上侧的部分共同形成卡槽1151。这样,便于各卡钩的延伸端分别沿着引导槽1152滑入卡槽1151,并与卡槽1151卡接,提高对位精度以及组装效率。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上盖体110包括均与上盖板114的下板面连接的至少两个卡板119,至少两卡板119分置于上盖板114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且任一卡板119伸入下通腔123;各卡板119于其板面开设有卡接槽 1191,各卡接槽1191的槽口均朝向外侧。下盖体120包括至少两个与下通腔 123腔壁连接的卡扣件125,各卡扣件125分别插于一卡接槽1191并卡止于卡接槽1191。这样,便实现了各下侧板122均与上盖板114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主机外壳100还包括横截面呈L型的附加连接件130,附加连接件130包括下连接片131以及与下连接片131连接的上连接片132,上连接片 132固定于两上侧板115中任一侧板的内板面,下连接片131固定于下盖板121 的上板面。这样,可以加固上盖体110与下盖体120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附加连接件130设置有四个,前后分设有两个。

具体地,主机外壳100还包括两包板件140,两上侧板115于其外板面分别开设有包装槽1156,各包装槽1156均延伸至上侧板115的下端面,各包板件140均与一包装槽1156适配且与上连接片132的连接位相面对。这样,通过包板件140的设置,可以提高主机外壳100前后两端面的平整性,避免连接位处的螺钉露出。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进一步地,电脑主机还包括均设于主机外壳100 内的电源显示灯以及主机状态显示灯,电源显示灯与电源连接器360电性连接且具有在电源连接器360与外界电源连接时发出光线的通电状态和在所电源连接器360与外界电源切断时熄灭的断电状态;主机状态显示灯与主机开关370 电性连接且具有在按压主机开关370以启动系统时发出光线的开机状态和在按压主机开关370以关闭系统时熄灭的关机状态。

电脑主机还包括设于主机外壳100内的状态结构件400,状态结构件400 包括具有容腔401的主座体410以及均具有导光特性的电源导光柱420和主机导光柱430,电源显示灯以及主机状态显示灯均设于容腔401,电源导光柱420 的一端与主座体410连接并与电源显示灯相对且另一端穿设于主机外壳100,以将电源显示灯在通电状态下发出的光线传导至主机外壳100之外;主机导光柱430的一端与主座体410连接并与主机状态显示灯相对且另一端穿设于主机外壳100,以将主机状态显示灯在开机状态下发出的光线传导至主机外壳100 之外。

在本实施例中,状态结构件400包括具有容腔401的主座体410以及均具有导光特性的电源导光柱420和主机导光柱430,电源导光柱420的一端与主机导光柱430的一端均与主座体410连接且二者的另一端均穿设于主机外壳 100,电源显示灯和主机状态显示灯均设于容腔401内,电源显示灯与电源导光柱420的一端相对且其发出的光线由电源导光柱420传导至另一端并射出至主机外壳100的外侧;主机状态显示灯与主机导光柱430的一端相对且其发出的光线由主机导管柱传导至另一端并射出至主机外壳100的外侧。这样,通过状态结构件400的设置,为电源显示灯以及主机状态显示灯提供安装空间并提供独立的传导路径,避免二者发出的光线经由主机外壳100的缝隙散射出而影响电脑主机整体效果,提高用户对电脑主机的体验性。

具体地,上盖体110还包括均与上盖板114的下表面连接的两导光管111,两导光管111的另一端均朝向状态结构件400延伸,上盖体110开设有两个与上通腔109连通的出光孔1141,各出光孔1141分别与一导光管111管腔连通,电源导光柱420插于一导光管111管腔,主机导光柱430插于另一导光管111 管腔。进一步地,电源导光柱420以及主机导光柱430分别与两导光管111过盈插接配合。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进一步地,状态结构件400还包括阻隔板,阻隔板设于容腔401内,容腔401分为用于容设电源显示灯的电源腔402以及用于容设主机状态显示灯的主机腔403,阻隔板位于电源腔402与主机腔403之间。这样,在电源连接器360与外部电源接通,但并未触按主机开关370时,电源显示灯会亮起,主机状态显示灯未亮,通过阻隔板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电源显示灯发出的光线沿主机导光柱430传导出而造成使用者无法分辨电脑主机所处的状态,即有效避免混光出现。

具体地,主座体410设有与电源腔402连通的电源端口404以及与主机腔 403连通的主机端口405,电源显示灯从电源端口404插至电源腔402,主机状态显示灯从主机端口405插入至主机腔403。电源端口404以及主机端口405 可以设于主座体410下侧,朝向主板200,也可以设在主座体410周侧。

具体地,状态结构件400还包括均具有遮光特性的电源遮光板440以及主机遮光板450,电源遮光板440贴于电源导光柱420的延伸端面并于其板面镭射出镂空的电源图案406,主机遮光板450贴于主机导光柱430的延伸端面并于其板面镭射出镂空的开关图案407。这样,通过图案的不同加以区分开机状态和通电状态。

具体地,状态结构件400还包括防呆板460,防呆板460与主座体410连接,主机外壳100内设有插接槽,防呆板460插于插接槽内。这样,有效防止状态结构件400左右移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