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1974发布日期:2018-11-16 22:5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显示装置的日益普及,触控显示装置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目前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技术主要包括外挂式、单玻璃触控式(One Glass Solution,OGS)、内嵌式(In cell)和外嵌式(On cell)等技术。外挂式的触控显示装置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相互独立设置,显示装置厚度较大。OGS的触控显示装置将触控面板与保护玻璃整合在一起再通过光学胶贴合在显示面板上,触控灵敏度高,但显示装置易碎。In cell的触控显示装置将触控面板集成到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基板内侧,但其结构、制程复杂,良品率低。On cell的触控显示装置将触控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基板外侧,结构简洁、厚度薄。随着客户对产品轻薄化的需求,On cell成为目前的主流触控技术之一。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外嵌式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触控面板、上偏光片120以及玻璃盖板140。显示面板110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11和彩色滤光基板112以及夹置于二者之间的液晶层113,阵列基板111上设有薄膜晶体管阵列、数据线、扫描线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结构。触控面板包括位于彩色滤光基板112上表面的第一触控电极层131、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层131上表面的第二触控电极层132、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层13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层132之间的第一绝缘层133以及位于第二触控电极层132上表面的第二绝缘层134。上偏光片120位于第二绝缘层134上,玻璃盖板140通过胶质层124粘接于上偏光片120上。双层触控电极层结构的信号量更强不易受干扰,但是由于双层触控电极层结构需要多次镀膜,本身成本偏高,且会增加触控面板线路断裂的风险。若采用单层触控电极层的外嵌式触控结构,信号偏小易受干扰。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基板以及夹置于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上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方;玻璃盖板,位于所述上偏光片的上方,触控面板,位于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与所述上偏光片之间,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绝缘膜片;第一触控电极层,镀在所述绝缘膜片的下表面,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第二触控电极层,镀在所述绝缘膜片的上表面,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

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边缘作局部开裂处理形成至少一条狭缝和被所述狭缝隔离的至少两个绑定端,所述至少两个绑定端将所述柔性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绝缘膜片的边缘作局部开裂处理形成至少一条狭缝和被所述狭缝隔离的至少两个绑定端,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分别经由所述绝缘膜片的所述至少两个绑定端与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对应绑定端绑定。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形成的狭缝与所述绝缘膜片形成的狭缝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

所述绝缘膜片和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至少一个狭缝具有矩形形状。

优选地,所述绝缘膜片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狭缝从封闭端到开口端的宽度减小。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狭缝从封闭端到开口端的宽度减小。

优选地,所述绝缘膜片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狭缝的封闭端具有椭圆形形状,开口端具有矩形形状。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狭缝的封闭端具有椭圆形形状,开口端具有矩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中分开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信号量强不易受干扰,触控性能更好。绝缘膜片抗腐蚀性较现有技术直接镀膜在基板上的绝缘层的抗腐蚀性更强,起到绝缘和保护的作用,因此第一触控电极层与第二触控电极层的上下表面无需增加绝缘层,减少了在基板上镀膜的次数,降低了成本以及因镀膜导致的电极断裂所带来的风险。并且具有狭缝设计的柔性电路板、绝缘膜片等结构,可以在狭缝处作撕裂缓冲处理,避免狭缝处因外力等因素撕裂。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外嵌式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图2中A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a示出第一实施例中A处结构又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b示出图4a中B处的放大图;

图5a示出第一实施例中A处结构又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5b示出图5a中E处的放大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图6中C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触控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210、上偏光片220、触控面板、柔性电路板235以及玻璃盖板240。

显示面板210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11和彩色滤光基板212以及夹置于二者之间的液晶层213,液晶层213例如为正性液晶或者负性液晶,阵列基板211上设有薄膜晶体管阵列、数据线、扫描线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触控面板包括绝缘膜片230、第一触控电极层23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层232,绝缘膜片230位于彩色滤光基板212上方,绝缘膜片230包括面向彩色滤光基板212的下表面以及面向上偏光片220的上表面,绝缘膜片230下表面上镀膜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层231,绝缘膜片230上表面上镀膜形成第二触控电极层232,第一触控电极层23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232例如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等透明导电材料,第一触控电极层231上形成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层232上形成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例如为网格状等,第一触控电极或者第二触控电极分别为发送电极或者接收电极。

柔性电路板235的边缘作局部开裂处理形成至少一条狭缝和被狭缝隔离的至少两个绑定端,至少两个绑定端将柔性电路板235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232绑定。

上偏光片220位于绝缘膜片230上方,玻璃盖板240通过胶质层224粘接在上偏光片220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为发送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为接收电极,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触控电极例如可以为接收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例如为发送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在厚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绝缘膜片,分开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信号量强不易受干扰,触控性能更好。上述触控显示装置200的绝缘膜片以及上偏光片皆起到绝缘和保护的作用,因此第一触控电极层23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232的上下表面无需增加绝缘层,减少了镀膜次数,降低了成本以及因镀膜导致的电极断裂所带来的风险。

图3示出图2中A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示出的触控显示装置200的绑定区A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柔性电路板235的边缘作局部开裂处理形成至少一条狭缝,狭缝隔离成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1绑定的绑定端和与第二触控电极层232绑定的绑定端。绝缘膜片230的边缘作局部开裂处理形成至少一条狭缝和被狭缝隔离的至少两个绑定端,柔性电路板235形成的狭缝与绝缘膜片230形成的狭缝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第一触控电极层23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232分别经由绝缘膜片230的至少两个绑定端与在柔性电路板235的对应绑定端绑定,进而柔性电路板235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和绝缘膜片的狭缝的数量例如为2,即柔性电路板235的绑定端E2与绝缘膜片230的绑定端F2的上表面绑定,使得第二触控电极层232与柔性电路板235的相应绑定端绑定。柔性电路板235的绑定端E1与绝缘膜片230的绑定端F1的下表面绑定,柔性电路板235的绑定端E3与绝缘膜片230的绑定端F3的下表面绑定,使得第一触控电极层231与柔性电路板235的相应绑定端绑定。进而柔性电路板235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实现触控显示装置200的触控性能。该实施例中,狭缝例如呈矩形形状,并且在图3中绝缘膜片230局部开裂处理形成的狭缝比柔性电路板235形成的狭缝窄,只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以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为限制。本实用新型中柔性电路板和绝缘膜片的狭缝的数量可以是1或者其他,绝缘膜片230局部开裂处理形成的狭缝也可以比柔性电路板235形成的狭缝宽或者绝缘膜片230形成的狭缝和柔性电路板235形成的狭缝一样宽。

图4a示出第一实施例中A处结构又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4b示出图4a中B处的放大图。

第一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及绝缘膜片靠近的边缘皆通过局部开裂处理形成狭缝和被狭缝隔离的绑定端,柔性电路板及绝缘膜片上的绑定端对应绑定使得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分别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因其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分别形成于绝缘膜片的下表面和上表面,触控显示装置200的绑定区不平整,绝缘膜片容易撕裂,因此在图3中所示出的A处结构的基础上在绝缘膜片的狭缝处作撕裂缓冲设计。

如图4a所示,为绝缘膜片的狭缝处作撕裂缓冲设计的A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b为第一实施例中A处结构的绝缘膜片230以及柔性电路板235狭缝处防撕裂结构B的放大图,如图4b所示,绝缘膜片和柔性电路板形成的狭缝具有朝向绝缘膜片边缘逐渐减小的宽度,即从开口端至封闭端宽度逐渐增大,封闭端近似圆滑,使得绝缘膜片不易撕裂。

图5a示出第一实施例中A处结构又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5b示出图5a中E处的放大图。

如图5a所示,为绝缘膜片的狭缝处作撕裂缓冲设计的A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5b为第一实施例中A处结构的绝缘膜片230以及柔性电路板235狭缝处防撕裂结构E的放大图,如图5b所示,绝缘膜片和柔性电路板形成的狭缝的封闭端比开口端宽,封闭端具有椭圆形形状,开口端具有矩形形状,使得柔性电路板的狭缝处具有撕裂缓冲设计,不易撕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位于不同层,因此触控电极层与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区不平整,会使得柔性电路板或者绝缘膜片等其他层通过进行局部开裂处理形成狭缝进而形成绑定端,狭缝处的开裂处理因外力容易撕裂变形,进而可以在狭缝处作撕裂缓冲处理,例如上述两种撕裂缓冲设计,以及其他同样效果的撕裂缓冲设计。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触控显示装置400包括显示面板410、上偏光片420、触控面板、柔性电路板435以及玻璃盖板440。

显示面板410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411和彩色滤光基板412以及夹置于二者之间的液晶层413,液晶层413例如为正性液晶或者负性液晶,阵列基板411上设有薄膜晶体管阵列、数据线、扫描线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触控面板包括绝缘膜片430、第一触控电极层43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层432,绝缘膜片430位于彩色滤光基板412上方,绝缘膜片430面向上偏光片420的上表面上形成第二触控电极层432,彩色滤光基板412面向绝缘膜片430的表面上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层431,第一触控电极层43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432例如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等透明导电材料,第一触控电极层431上形成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层432上形成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例如为网格状等,第一触控电极或者第二触控电极分别为发送电极或者接收电极。

柔性电路板435的边缘作局部开裂处理形成至少一条狭缝和被狭缝隔离的至少两个绑定端,至少两个绑定端将柔性电路板435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层43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432绑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为发送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为接收电极,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触控电极例如可以为接收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例如为发送电极。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400,其触控面板的第一触控电极层形成于彩色滤光基板面向绝缘膜片的表面,第二触控电极层形成于绝缘膜片面向上偏光片的表面,绝缘膜片、彩色滤光基板以及上偏光片皆起到绝缘和保护的作用,因此第一触控电极层与第二触控电极层的上下表面无需增加绝缘层。

图7示出图6中C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如图7示出的触控显示装置400的绑定区C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柔性电路板435的边缘作局部开裂处理形成至少一条狭缝,狭缝隔离成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层431绑定的绑定端和与第二触控电极层432绑定的绑定端。绝缘膜片430覆盖彩色滤光基板412的一部分,且具有至少一个伸出部,第二触控电极层432经由绝缘膜片430上的伸出部与柔性电路板435的相应绑定端绑定,第一触控电极层431经由彩色滤光基板412未被绝缘膜片430覆盖的部分与柔性电路板435的相应绑定端绑定。进而柔性电路板435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的狭缝的数量例如为2,即柔性电路板435的绑定端G2与绝缘膜片430的伸出部上表面绑定,使得第二触控电极层432与柔性电路板435的相应绑定端绑定。柔性电路板435的绑定端G1和绑定端G3与彩色滤光基板412未被绝缘膜片430覆盖的部分的下表面绑定,使得第一触控电极层431与柔性电路板435的相应绑定端绑定。进而柔性电路板435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实现了触控显示装置400的触控性能。该实施例中,狭缝例如呈矩形形状。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以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为限制,本实用新型中柔性电路板的狭缝的数量可以是1或者其他。

第二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的边缘通过局部开裂处理形成狭缝和被狭缝隔离的绑定端,第二触控电极层经由绝缘膜片上的伸出部与柔性电路板的相应绑定端绑定,第一触控电极层经由彩色滤光基板未被绝缘膜片覆盖的部分与柔性电路板的相应绑定端绑定。因其第一触控电极层与第二触控电极层分别形成于不同层结构上,使得柔性电路板上相邻两绑定端在垂直方向上存在距离,进而柔性电路板的狭缝处易撕裂,因此可以在柔性电路板的狭缝处作撕裂缓冲设计。

上述两种狭缝处的撕裂缓冲设计分别为第一实施例中绝缘膜片以及柔性电路板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仅为更详细地描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具有狭缝设计的柔性电路板等结构均可按照上述两种狭缝的设计以及其他同样效果的撕裂缓冲设计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在厚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绝缘膜片,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先分别镀在绝缘膜片的上下表面形成触控基板,然后将触控基板安装在彩色滤光基板上方。上述结构减少了在彩色滤光基板上的镀膜次数,降低了成本以及因镀膜导致的电极断裂所带来的风险。具有狭缝设计的柔性电路板、绝缘膜片等结构,可以在狭缝处作撕裂缓冲处理,避免狭缝处因外力等因素撕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触控显示装置的绝缘膜片、上偏光片以及第二基板皆起到保护的作用,因此在不影响显示装置正常的显示效果前提下,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可形成于绝缘膜片、上偏光片等任何允许附着薄膜层的表面,以减少了在彩色滤光基板上的镀膜次数并实现显示装置良好的触控性能。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仅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不限于此。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上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以及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