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停放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4745发布日期:2020-07-04 01:0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停放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停放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最突出表现发展得尤为迅速,但由于共享单车企业的激烈竞争,大量超过城市负载的共享单车的放置使得共享单车演变成了“城市垃圾”,且使用共享单车的部分人群在使用完毕共享单车后停放共享单车时,杂乱无序的停放形式更是占用了大量的道路资源,其给城市运营带来的困难远大于为用户带来的便利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给共享单车增加公共车辆的有桩停放属性是普遍采用的方法,但由于用户要求的停放点众多,临时增设将额外增加许多城市建设的成本和时间周期,因此,在短时间内解决上述问题也变得可能性较低。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车辆停放管理系统,可短时间内增加共享单车,乃至用户自身的车辆的停放基建,规范用户的停车习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停放管理系统,可引导用户将车辆停放在规定的停车区域,净化城市面貌。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停放管理系统,所述车辆停放管理系统包括车辆、城市护栏及管理平台;

所述车辆推入所述城市护栏的立柱之间,并上传停车信息至所述管理平台;

所述城市护栏对停放后的所述车辆限位。

优选地,所述车辆停放管理系统包括感应装置和触发装置;

所述车辆上设有感应装置,所述立柱上固定有触发装置或

所述车辆上设有触发装置,所述立柱上固定有感应装置;

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触发装置近场通信,且所述触发装置接收所述感应装置发送的感应信号,并发送一到位感应信号至所述车辆的车锁,控制所述车锁进入闭锁状态。

优选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主控器、通信单元、感应单元和供电单元;

所述供电单元为所述主控器供电;

所述通信单元、感应单元与主控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器自所述感应单元接收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的所述感应信号。

优选地,所述触发装置内置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所述感应单元近场匹配。

优选地,所述感应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辆的车身前部,

所述触发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上面对所述车辆的一侧,或;

所述触发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辆的车身前部,

所述感应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上面对所述车辆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板、充电电路、可充电电池、电源电路;

所述太阳能板通过所述充电电路为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所述可充电电池输出的电能通过所述电源电路供给所述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

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形成触发感应时,所述提示模块向外发出声音信号或光线信号。

优选地,所述感应模块感应到所述触发模块后,接通一驱动电路,以启动一第一控制模块读取所述触发装置,生成一广播报文向外发送。

优选地,所述感应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干簧管,所述干簧管感应所述触发装置,接通一驱动电路,以启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读取所述触发装置。

优选地,所述立柱间设有至少一个停车架;

所述车辆推入所述停车架内以限位。

优选地,所述停车架上安装有通信装置,用于与所述管理平台交互。

优选地,所述城市护栏旁,设有一通信基站;

所述通信基站与所述车辆和/或城市护栏通信连接,并与所述管理平台通信连接,将所述停车信息转发至所述管理平台。

优选地,所述停车架上安装有信号收发单元,用于与所述通信基站的通信装置交互。

优选地,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壳体及内置于所述壳体的蓝牙模块,

所述壳体上相互邻接的三个内表面贴设有信号屏蔽部;

所述蓝牙模块广播蓝牙信号,朝向所述信号屏蔽部的所述蓝牙信号由所述信号屏蔽部屏蔽,远离所述信号屏蔽部的所述蓝牙信号发送至所述壳体的外部,且外设于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外部装置接收所述蓝牙信号。

优选地,所述停车架,包括:

底座;

第一停车架段,所述第一停车架段的固定端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铰接模块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停车架段围绕所述底座转动;

第二停车架段,所述第二停车架段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停车架段的自由端通过第二铰接模块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停车架段围绕所述第一停车架段的自由端转动;

触发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模块、所述第二铰接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停车架段及所述第二停车架段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模块、第二铰接模块均包括齿轮驱动器与驱动电机,所述齿轮驱动器与所述驱动电机齿轮连接,所述齿轮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铰接模块、第二铰接模块转动。

优选地,所述触发模块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正向或者反向旋转。

优选地,当所述车辆推入所述城市护栏时,所述锁车装置扣合所述车辆的前轮或后轮,以将所述车辆停放在所述城市护栏;

当所述锁车装置受控自所述车辆的前轮或后轮解锁时,所述车辆脱离所述城市护栏。

优选地,所述锁车装置包括闭锁元件及锁扣;

所述闭锁元件与所述锁扣连接,当所述闭锁元件触发时,控制所述锁扣闭锁。

优选地,所述锁车装置包括感应元件及锁扣;

当所述车辆推入所述立柱间时,触发所述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控制所述锁扣闭锁。

优选地,所述车辆上设有通信模块;

所述城市护栏上固定有交互模块;

所述交互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及管理平台连接,以转发所述停车信息至所述管理平台。

优选地,所述城市护栏包括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分别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二横杆上夹设在任意两立柱之间的部分设有引导部,当所述车辆推入所述城市护栏内时,所述引导部向所述车辆的车轮提供推行引导路径。

优选地,所述引导部包括引导端面;

所述引导端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杆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有所述城市护栏的地面上。

优选地,所述引导部包括第一引导条、第二引导条及横跨在所述第一引导条和第二引导条间的承托条;

所述第一引导条和第二引导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杆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有所述城市护栏的地面上。

优选地,所述城市护栏为人行道护栏,设于路牙的一侧。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车辆的停放更为有序,净化城市交通面貌;

2.通过利用原有的城建设施,可无需再额外建造专用于停放车辆的设施,实施更为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车辆停放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触发感应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安装有感应装置的停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安装有触发装置的停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安装有感应装置的停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停车架的三维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车辆、2-城市护栏、3-立柱;

12-停车架、13-触发感应模组、131-触发装置、132-感应装置;

14-通信装置、141-信号屏蔽部、4-通信基站、5-停车区域;

100-底座、200-第一停车架段、210-第一固定端、220-第一自由端、300-第二停车架段、310-第二固定端、400-第一铰接模块、500-第二铰接模块、600-压力感应器、700-红外光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参阅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车辆停放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车辆停放管理系统用于停放其包括的车辆11,而停放车辆11的设施,采用的为已建造在城市内的城市护栏2。城市护栏2可以是交通护栏、人行道护栏等城市基建,设置在道路上,为用于分离机动车、非机动车或行人的设施。此类城市护栏2在其中部,通常采用镂空的设计,一部分原因在于帮助机动车、非机动车或行人观察到城市护栏2对面的路况,另一部分原因可降低城市护栏2的重量,方便安装。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分隔这些镂空部的为城市护栏2的立柱3,立柱3呈基本垂直于路面的构造,并向远离路面的方向延伸若干长度,以定义城市护栏2的高度。利用城市护栏2的镂空设计及立柱3设计,当需要停放车辆11时,将需要停放的车辆11推入到城市护栏2的立柱3之间,若立柱3之间的间距与车辆11插入的如前轮的宽度基本相当时,可利用两立柱3将插入的车辆11前轮或后轮夹住,从而利用城市护栏2对车辆11限位。若车辆11插入的两立柱3的间距大于插入的车辆11前轮的宽度,则在立柱3上可设置锁车装置,穿入立柱3之间后,利用立柱3上的锁车装置,扣住车辆11的前轮或后轮,以对车辆11停放和限位。若用户需要使用停放在城市护栏2内的车辆11,可通过对锁车装置进行操作,将其解锁后解除对车辆11的前轮或后轮的限位,从而将车辆11脱离出城市护栏2,用户可自由使用车辆11。

且为配合日益发展的物联网控制,在该实施例的车辆停放管理系统内,还包括一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可以是建立在远离车辆11停放位置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基于服务器搭建的云端网络平台,也可以是建立在车辆11停放位置附近的站点控制器等用于接收、下发控制信号的设备,也可以是建立在城市护栏2的本体上的控制元件等装置,亦或是集成在车辆11上,如集成在车锁内,集成在车身上的通信用装置等。一旦车辆11推入城市护栏2的立柱3内后,其已停放的状态、该车辆11的信息等停车信息将上传至管理平台,一方面供管理平台记录并更新,另一方面供后续操作,如告知其他用户在该城市护栏2处,增加了一辆可以使用的车辆11等。

具有上述配置后,利用原有基建的城市护栏2,可无需再额外建造相应的设施来停放车辆,节省政府资源,更方便对车辆停放的管理,约束用车的路权使用道德。

感应装置实施例一

参阅图2-图6,在该实施例中,为实现对于车辆11到位停车的控制,车辆停放管理系统包括感应装置132和触发装置131,两者靠近后将产生近场通信,使得触发装置131将接收感应装置132发来的感应信号。感应装置132和触发装置131的设置位置,可分别在车辆11和立柱,或是立柱和车辆11上,也就是说,只要满足车辆11限位在立柱上时,感应装置132与触发装置131和通信匹配即可,对其实际安装位置并无限制。例如,感应装置132固定安装在车辆11的车身前部,则触发装置131固定安装在立柱上面对车辆11的一侧,若触发装置131固定安装在车辆11的车身前部,则感应装置132固定安装在立柱上面对车辆11的一侧。

对于感应装置132和触发装置131的具体配置,感应装置132包括主控器、通信单元、感应器和供电单元;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板和可充电电池,太阳能板通过充电电路为可充电电池充电,可充电电池输出的电能通过电源电路供给主控器;通信单元、感应器均与主控器电连接,主控器将感应器接收到的感应信号通过通信单元发送到触发装置131上。触发装置131内置触发器,与感应单元近场匹配。

进一步优选或可选地,当管理平台采用基站与后台服务器的配置时,基站带有站点指示字样,引导用户将车辆11停放在城市护栏所围成的站点范围内,同时可用于接收、收集或发送该站点内的车辆11的信息。

基站包括第一通信元件,可通过第一通信元件与车辆11通信连接。例如,基站通过第一通信元件发送一包含站点的可用停车架12数量的广播信号至进入站点范围内的车辆11;基站通过第一通信元件接收并收集车辆11发送的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基站通过第一通信元件将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或停车架12的数量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发送至后台服务器等。

第一通信元件包括第一近距离通信模块和/或第一远距离通信模块。第一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或射频通信模块;第一远距离通信模块包括gprs通信模块。例如,基站通过第一近距离通信模块,如蓝牙通信模块或射频通信模块,持续发送一包含站点的可用停车架12数量的广播信号至进入站点范围内的车辆11;基站通过第一近距离通信模块,如蓝牙通信模块或射频通信模块,在触发感应模组13发生触发感应后,接收并收集车辆11发送的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基站通过第一远距离通信模块,例如gprs通信模块,将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或停车架12的数量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优选或可选地,车辆11包括设置于车辆11前叉上的触发装置131或感应装置132、设置于车辆11后叉附近的车锁。

以感应装置132设置于车辆11上、触发装置131设置于立柱上为例进一步介绍,在车辆11置入立柱时,立柱上的触发装置131与车辆11上的感应装置132形成触发感应,感应装置132读取触发装置131,同时向外发送一到位感应信号。

进一步地,感应装置132发送到位感应信号至车辆11的车锁,从而控制车辆11的车锁在一定时间内处于闭锁状态。此处,车锁的闭锁或开锁状态是指,车锁是否可以进行上锁的状态。车锁的闭锁状态是指,车锁可以进行上锁的状态;车锁的开锁状态是指,车锁维持开锁的状态,也就是车锁不能进行上锁的状态。或者,感应装置132发送到位感应信号至基站,方便基站收集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或者,感应装置132发送到位感应信号至后台服务器,方便后台服务器收集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感应装置132发送到位感应信号至后台服务器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如,感应装置132直接发送到位感应信号至后台服务器,或者感应装置132先发送到位感应信号至车锁或者基站,由车锁或者基站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感应装置132还包括提示模块,在触发模块与所述感应模块形成触发感应时,提示模块向外发出声音或者光线信号。

感应装置132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车辆11上的感应装置132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分别与基站、后台服务器等通信连接。例如,车辆11上的感应装置132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基站发出的广播信号;车辆11上的感应装置132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至车锁或基站;车辆11上的感应装置132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至后台服务器等。

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二近距离通信模块和/或第二远距离通信模块。在第二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或射频通信模块;第二远距离通信模块包括gprs通信模块。例如,车辆11通过第二近距离通信模块,如蓝牙通信模块或射频通信模块,接收基站发出的广播信号;车辆11通过第二近距离通信模块,如蓝牙通信模块或射频通信模块,发送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至基站;车辆11通过第二远距离通信模块,如gprs通信模块,发送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至后台服务器等。

以下继续以感应装置132设置于车辆11上、触发装置131设置于立柱上为例进一步介绍,其他实施例相互参照即可。

触发装置131包括触发模块,车辆11置入停车架12时,触发模块与感应模块形成触发感应,触发模块还可读取感应模块,以读取车辆11的身份信息。触发装置131还可包括第三通信模块,停车架12上的触发装置131可通过第三通信模块分别与基站、车辆11、后台服务器等通信连接。例如,停车架12的触发装置131通过第三通信模块与车辆11发生近场通讯,获得车辆11的位置信息;立柱上的触发装置131通过第三通信模块将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至车锁或基站;停车架12的触发装置131通过第三通信模块发送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至后台服务器。

第三通信模块包括第三近距离通信模块和/或第三远距离通信模块。在第三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或射频通信模块;第三远距离通信模块包括gprs通信模块。例如,立柱上的触发装置131通过第三近距离通信模块,,如蓝牙通信模块或射频通信模块,与车辆11发生近场通讯,获得车辆11的位置信息;立柱上的触发装置131通过第三近距离通信模块,如蓝牙通信模块或射频通信模块,发送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至车锁或基站;停车架12的触发装置131通过第三远距离通信模块,发送包含车辆11的身份信息的到位感应信号至后台服务器。

进一步地,感应装置132面向触发装置131的一侧为感应面,感应面为平面;触发装置131面向感应装置132的一侧为触发面,触发面为平面。触发面上设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由弹性材料制成。感应装置132背向触发装置131的一侧设有标签。感应装置132、触发装置131上设有安装凹槽。

通过上述配置,在车辆11置入立柱时,触发装置131与感应装置132发生触发感应,将带有到位信息的报文直接或者间接发送至车锁、站点基站或管理平台,极大地方便了管理;同时,将触发装置131、感应装置132分别设置在现有的车辆11(人力或者电动)、城市护栏的立柱上,就可以方便地规范停车和管理,不需要改变现有车辆11的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一些城市护栏,或者投放最简易的停车架12,成本低;触发装置131和感应装置132只需要同时使用即可,不限定哪一个设置在车辆11上,哪一个设置在立柱上,触发装置131成本低,感应装置132成本高,对于运营商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来说,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在自营车辆上加装感应装置132,在已有的立柱上加装触发装置131,或者在他营车辆上加装触发装置131,在城市护栏上设置感应装置132。

感应装置132实施例二

在另一不同的感应装置132的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32主要包括一前盖,一后盖,优选地,前盖与后盖形状相同,前盖与后盖固定连接后,在两者之间形成一封闭的存储空间。优选地,前盖及后盖可以通过紧固螺丝、铆接、卡扣等形式固定连接。比如,可在前盖上设置安装孔,在后盖上对应安装孔的位置设置定位孔,将紧固螺丝穿过定位孔可以准确的固定安装于安装孔中,从而,不仅简化了安装步骤,且提高了连接的紧固性。

在上述存储空间中,设置有一电路板,电路板固定连接于该前盖的内侧,该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未标出)、感应模块,其中,第一控制模块与感应模块电连接。

该触发装置131还包括一安装盒,该安装盒可以设置于立柱上或者车辆上,该安装盒内设置有触发模块(未标出)。

从而,基于上述设计,当一触发装置131靠近感应装置132至一定距离时,触发装置131可与该感应装置132发生近场通讯,则感应装置132中的感应模块感应到触发装置131中的触发模块,从而接通一驱动电路,利用该驱动电路启动上述感应装置132中的第一控制模块;该第一控制模块进而读取触发装置131;那么进一步优选地,感应装置132可以从相应的触发装置131中读取相应的如车辆号码信息、车辆位置等信息,从而生成一含有该信息的广播报文,利用该广播报文,向外发送上述信息。

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的感应装置132中还包括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包括一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可充电电池,及设置于前盖外侧的太阳能板。从而,可利用太阳能板为可充电电池充电,再通过可充电电池为电路板提供电能。本实施例通过太阳能为智能停车系统提供电能,节约能耗,提高了智能停车系统的环保效果。

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32还包括声光指示模块(未标出),该声光指示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从而,该声光指示模块可以接收第一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根据该控制指令向外发出声音或者光线信号,向用户提供已安全停车等的信息。

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的感应装置132中的感应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干簧管,则对应的触发装置131包括至少一块磁铁。利用干簧管与磁铁的相互作用原理,当干簧管感应到磁铁的磁场时,可接通一驱动电路,从而启动上述的第一控制模块读取触发装置131。

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32的后盖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一凹槽,可用于放置标签等车辆身份信息,从而,使用户及车辆管理人员识别车辆的身份,提高对车辆的管理效率。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触发装置131的安装盒上还包括一触发面。当安装盒设置于立柱时,触发面设置于安装盒上朝向车辆进入的方向的面上;对应地,当安装盒设置于车辆上时,该触发面则设置于安装盒上朝向停车架12的方向的面上。从而,提供一与感应装置132接触的面,提高触发装置131与感应装置132的有效感应,避免不良接触影响车辆与立柱的相互匹配。

更进一步地,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触发面上还设置有一防撞垫,该防撞垫由弹性材料制成,从而,可以防止车辆进入停车架12时,产生的外力对触发装置131及感应装置132的损坏。

基于上述的触发模组的设计,在立柱上设置触发模组时,立柱包括立柱本体,及上述的触发模组。

将触发模组中的感应装置132设置于立柱本体上后,触发装置131设置于车辆11上。则,当车辆11置入本实施例的停车架12中时,车辆11上的触发装置131被车辆带动靠近立柱本体上的感应装置132,则感应装置132中的感应模块感应到触发装置131,从而接通一驱动电路,利用该驱动电路启动上述感应装置132的第一控制模块;该第一控制模块进而读取触发装置131;那么进一步优选地,感应装置132可以从相应的触发装置131中读取当前车辆的身份信息如车辆号码、车辆当前地理位置等车辆身份信息,并生成一含有该车辆的身份信息的广播报文,并通过该广播报文将该车辆11的身份信息传送出去;

对应地,立柱的配置方式还可以为,将触发模组中的触发装置131设置于立柱本体上,感应装置132设置于车辆11上。则,当车辆11置入本实施例的停车架12中时,车辆11上的感应装置132被车辆带动靠近立柱本体上的触发装置131,则感应装置132中的感应模块感应到触发装置131,从而接通一驱动电路,利用该驱动电路启动上述感应装置132中的第一控制模块;该第一控制模块进而读取触发装置131;那么进一步优选地,感应装置132可以从相应的触发装置131中读取立柱的身份信息如立柱的地理位置、立柱的号码、有车辆11请求停靠等立柱的身份信息,并生成一含有该立柱的身份信息的广播报文,并通过该广播报文将该停车架12的身份信息传送出去。

综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立柱,可以实现先触发后读取的技术效果,仅在有车辆11进入立柱时,才启动感应装置132获取车辆11或者立柱的信息向外发送,提高立柱工作的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电能的浪费。

感应装置132实施例三

停放系统,主要包括:立柱,车辆11及一管理后台。因此,根据触发模组不同的配置方式,如将触发装置131设置于车辆11上,将感应装置132设置于立柱上,或者相互交换,将触发装置131设置于立柱上,将感应装置132设置于车辆11上,可实现不同的停车系统的配置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为了完善停车系统的工作,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车辆11上还设置有停车锁;感应装置132中还包括一第一通信模块;管理后台包括一第二通信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

则,根据上述设计,以在立柱的立柱本体上设置感应装置132,而在车辆上的相应位置设置触发装置131为例:当车辆11置入停车架12中时,车辆11上的触发装置131被车辆带动靠近停车架12的立柱本体上的感应装置132,则感应装置132中的感应模块感应到触发装置131,从而接通一驱动电路,利用该驱动电路启动上述感应装置132中的第一控制模块;该第一控制模块进而读取触发装置131;那么进一步优选地,感应装置132可以从相应的触发装置131中读取当前车辆的身份信息如车辆号码、当前车辆地理位置等,并生成一含有该车辆的身份信息的广播报文,并通过感应装置132中设置的第一通信模块将该广播报文传送出去,如传送至立柱附近的基站,借助基站的第三通信模块将该广播报文发送至管理后台;或者不依赖基站,而通过通信模块直接将广播报文发送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的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到上述广播报文后,将该广播报文发送至管理后台的第二控制模块,从而,管理后台通过第二控制模块等可以实现对停放车辆的统一规划管理,如统计在该区域停放车辆的数量,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各地区车辆的密度等等;另一方面,管理后台可以向车辆11上的停车锁反馈一指令信息,使得身份匹配的车辆得以停靠;或者感应装置132中的第一通信模块直接将广播报文反馈至车辆11上的停车锁,从而,控制身份匹配的车辆停靠在该立柱上。

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通信模块为近距离通讯模块,如蓝牙通信模块。则,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将蓝牙模块产生广播报文发送至停车架12附近的基站,通过基站将该广播报文发送至管理后台;或者通过蓝牙通信模块直接将广播报文发送至车辆11上的停车锁。实现对车辆11的统一化管理,并避免不匹配车辆对停车架12的占用。

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通信模块为远距离通信模块,如gprs通信模块。则,可脱离基站的限制,直接通过gprs通信模块将广播报文发送至管理后台,或者发送至车辆上的停车锁。实现对车辆11的统一化管理,并避免不匹配车辆对停车架12的占用。

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停车系统还包括一安装板,通过该安装板,可以实现将至少一个城市护栏固定安装于地面上,从而,可以实现城市护栏的便捷安装,更提供了立柱固定的稳固性。

上述实施例,或另一实施例中,立柱可替换为停车架12,或是立柱之间插设有停车架12,车辆11停放时,其推入停车架12内以限位。

使用停车架12时,将触发模组中的感应装置132设置于停车架12的停车架12本体上,触发装置131设置于车辆11上。则,当车辆11置入本实施例的停车架12中时,车辆11上的触发装置131被车辆带动靠近停车架12本体上的感应装置132,则感应装置132中的感应模块感应到触发装置131,从而接通一驱动电路,利用该驱动电路启动上述感应装置132中的第一控制模块;该第一控制模块进而读取触发装置131;那么进一步优选地,感应装置132可以从相应的触发装置131中读取当前车辆的身份信息如车辆号码、车辆当前地理位置等车辆身份信息,并生成一含有该车辆的身份信息的广播报文,并通过该广播报文将该车辆11的身份信息传送出去;

相对地,当停车架12的配置方式为,将触发模组中的触发装置131设置于停车架12本体上,感应装置132设置于车辆11上时,车辆11置入本实施例的停车架12中,车辆11上的感应装置132被车辆带动靠近停车架12本体上的触发装置131,则感应装置132中的感应模块感应到触发装置131,从而接通一驱动电路,利用该驱动电路启动上述感应装置132中的第一控制模块;该第一控制模块进而读取触发装置131;那么进一步优选地,感应装置132可以从相应的触发装置131中读取当前停车架12的身份信息如停车架12的地理位置、停车架12的号码、有车辆11请求停靠等停车架12的身份信息,并生成一含有该停车架12的身份信息的广播报文,并通过该广播报文将该停车架12的身份信息传送出去。

在停车架12上,也可设有专用于与管理平台交互的通信装置。如车辆11的车锁内设有的通信用装置,通信用装置与停车架12上的通信装置交互,将停车信息发送至管理后台。在停车架12上安装通信装置,可省去在城市护栏的附近增设基站或站点控制器的辅助设备的建设,成本更低,城市基建更为方便。

参阅图7、图8,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城市护栏旁,设有一通信基站4,通信基站4与车辆11和/或城市护栏通信连接,并与管理平台通信连接,将停车信息转发至管理平台。且在停车架上,安装有信号收发单元,与通信基站4的通信装置14交互。在该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4包括形成外部轮廓的壳体,以及放置在壳体内部,用于向壳体的外部以广播的形式发送蓝牙信号的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发送蓝牙信号时,以蓝牙模块为中心,以周角的形式向外发送,传输距离视蓝牙模块的功率而定,通常在10米左右,形成一个蓝牙信号区域,如上文所述的,该蓝牙信号区域以蓝牙模块为中心,呈基本圆形。通常对于此类通信装置14与外部装置配合时,只要外部装置处于该蓝牙信号区域,即该圆内,均可接收到蓝牙信号,并根据蓝牙信号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而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的内表面,尤其是三个或至少三个相互邻接的面,如内表面或外表面上,贴设有信号屏蔽部141,当蓝牙模块广播处蓝牙信号时,信号屏蔽部141将屏蔽蓝牙信号,即蓝牙信号无法穿透信号屏蔽部141,传送至壳体的外部,而远离于信号屏蔽部141的蓝牙信号,可无碍地传送到壳体的外部,通过信号屏蔽来阻隔蓝牙信号的传输路径。可以理解的是,信号屏蔽部141的设置位置,应当是不会阻碍蓝牙信号传输至外部装置的位置。因此,通常贴设在远离于外部装置的三个内表面上。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壳体呈正方体,三个面分别是最为远离外部装置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顶面。若外部装置设置在通信装置14的右侧,则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顶面分别为通信装置14的左侧内表面、后侧内表面或前侧内表面及顶面,反之亦然。由此来控制蓝牙模块发出的蓝牙信号,仅向具有该外部装置的方向传播,而其他远离外部装置的方向上,基本无蓝牙信号,以实现定向蓝牙信号传播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缩小、限制或定向蓝牙信号的传播方向,在壳体的另一内表面上也贴设有信号屏蔽部141,该另一内表面为相对于第二侧面的第三侧面。在上述外部装置设置在通信装置14的右侧的实施例中,该第三侧面为壳体的前侧内表面,即通信装置14的左侧、前侧、后侧和上侧均设有信号屏蔽部141,蓝牙信号无法从上述方向传送而出。

信号屏蔽部141一般可由金属制成,直接贴附在三个内表面上,或是形成三个内表面的本体。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制成壳体后,单独制作金属制成的信号屏蔽部141,贴在内表面上,适用于现有的、已制造完成的通信装置14。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制作通信装置14时,可直接地将通信装置14上需要使用信号屏蔽功能的侧部利用金属加工制成,即制作成为一半金属半非金属的通信装置14。

在使用单独制作的金属信号屏蔽部141的实施例中,为确保蓝牙信号不会从多个相接的侧面的相接处干涉出,信号屏蔽部141的大小基本相当于三个内表面的尺寸大小,三个内表面相接的同时,三个金属信号屏蔽部141也基本相接,无缝连接。

具有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14后,该停车系统包括了通信基站4,及设置在通信基站4的一侧,停放有多辆车辆11的停车区域5,通信装置14放置在通信基站4的顶部,向外部装置(该实施例中为所停放的车辆11)发送蓝牙信号。由于停车区域5在规划时,通常将其设置在通信基站4的某一侧,用户在停放车辆11时,车辆11与通信基站4交互,将关锁闭锁的状态信息、车辆11编号等信息发送至通信基站4,或为实现其他功能,如自通信基站4接收闭锁信号、开锁信号等。此时,通常该通信装置14与通信基站4连接,通信基站4的交互以借助通信装置14为主,则具有了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14后,可控制蓝牙信号的发送方向,均指向于车辆11的停车区域5,当用户需要停放车辆11时,若其未将车辆11推至指定的停车区域5,在上述通信装置14的配置下,将无法接收到蓝牙信号,也即无法使得车辆11与通信装置14及通信基站4交互,可能造成手动闭锁后,锁具弹回无法上锁。用户一旦发现无法上锁后,结合可在通信基站4上的引导指示,引导用户将车辆11推至停车区域5处,在停车区域5处便可接收到蓝牙信号,完成车辆11上锁。通过上述配置,实现车辆11、共享单车的有序、可控停放,提高用户行为素质,使得城市环境更为整洁。

进一步地,通信装置14中所指的三个内表面为远离停车区域5的三个或以上内表面,使得蓝牙信号尽可能地全部发送至停车区域5。且基于蓝牙信号的短距离传输的特性,停车区域5可划分地在蓝牙信号可传播的距离,更好地控制可接受到蓝牙信号的区域即为该停车区域5。

参阅图9,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为节省城市护栏或停车架对城市道路的占用面积,对城市护栏或停车架配置为可折叠式的。具体地,例如停车架为可折叠式时,停车架包括:

–底座100

停车架的底座100通常设置在地面上,起到固定作用,对停车架的整体结构起到支撑作用。现有的停车架一般采用整体的金属架结构,直接通过螺钉等固定在地面上,整体结构除了底座100以外,最主要的是由特定形状的钢管构成的容纳车辆前轮的停车架。通常停车架为了能够比较好的限定住车辆,设计高度高,也就造成了整体停车架的占用空间,特别时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占用大。本实施例中,将停车架原有的不可拆解的钢结构通过拆分成连个停车架段,并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使得停车架段可以转动,完成对停车架结构的收缩折叠。

–第一停车架段200

第一固定端210与底座100通过第一铰接模块400连接,使得第一停车架段200围绕底座100转动。第一停车架段200的存在使得整个停车架可以“立”在地面上,此时供停车之用,在无车辆停靠时,将第一停车架段200转动到与地面平行的角度,使得整个停车架“倒伏”在地面上,起到节省空间的设计效果。

–第二停车架段300

第二固定端310与第一自由端220通过第二铰接模块500连接,使得第二停车架段300围绕第一自由端220转动。第二停车架段300的加入使得停车架可以“齐腰”折叠,相当于现有停车架的中断可以实现折叠,第二停车架段300在第一停车架段200的基础上,进一步可以将停车架整体长度上缩减。除了第二停车架段300,停车架还可以增设更多的停车架段,并将这些停车架段之间通过铰接方式实现连接,停车架的停车架主体因此将具备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收缩折叠的次数更多,可以节省的空间也将更多。

–触发模块

分别与第一铰接模块400、第二铰接模块500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停车架段200及第二停车架段300转动。触发模块的设置使得停车架可以自动折叠或者打开,折叠是指,即第一停车架段200平行于地面,第二停车架段300同时叠放在第一停车架段200上,此时整个停车架占用空间最小,打开是指,第一停车架段200垂直于地面设置,第二停车架段300同时疏离在第一停车架段200之上,以供车辆停靠。停车架的使用状态取决于第一停车架段200与第二停车架段300的位置设置,而第一停车架段200、第二停车架段300通过铰接模块实现转动,因此控制铰接模块的触发模块就可以控制停车架的使用状态,实现自动化。

进一步地,第一铰接模块400、第二铰接模块500均包括齿轮驱动器与驱动电机,齿轮驱动器与驱动电机齿轮连接,齿轮驱动器用于带动第一铰接模块400、第二铰接模块500转动。触发模块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正向或者反向旋转。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为一双向电机,电机不同的两种旋转方向对应打开或者折叠停车架。驱动电机中设置有反向模块,触发模块每一次被触发,反向模块跟随使得电机转动方向改变,从而只需要一个触发模块完成两种功能。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触发模块设置在底座100,触发模块为一压力感应器600,在压力感应器600上设置有指示标识,使用者可以通过脚或者通过车辆前轮碾压该压力感应器,完成对停车架的折叠或者打开。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触发模块设置在底座100,触发模块为一红外光幕700,只要使用者的身体或者车辆体经过该红外光幕,便会对停车架的发出折叠或者打开的指令。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触发模块设置在第一停车架段200或者第二停车架段300上,触发模块为压力感应器600或者红外光幕700,使用者在取车时,触发模块感应到压力消失或者红外光幕连通,停车架自动折叠;反之,使用者停车时,触发模块感应到来自车辆车体的外力或者红外光幕被遮断,停车架自动打开。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触发模块设置在距离底座100正后方2cm的地面上,触发模块为压力感应器600或者红外光幕700,车辆的取用和停放时,车辆的前轮都会经过该触发模块,从而完成对停车架的信号控制。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立柱上或是城市护栏的本体上设有锁车装置,锁车装置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对应于每一需要停放的车辆而设。当车辆推入到城市护栏,或是推入到城市护栏的立柱间时,设置在城市护栏或立柱上的锁车装置将扣合住车辆的前轮或后轮,锁车装置闭锁后便可将车辆限制及停放在城市护栏所在的位置。相对地,若锁车装置在受外部控制从闭锁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时,锁车装置将从车辆的前轮或后轮处解锁,则车辆可脱离锁车装置的限制,从而脱离城市护栏。

锁车装置与城市护栏的结构使用,对于车辆管理商及政府部门而言,可通过利用已有的城市护栏,加装锁车装置的方式,以成本最为低廉、效率最为高效的方式实现停放系统的快速建立。

在不同实施例中,锁车装置的结构不尽相同,以锁车装置的结构为机械型锁具为例。锁车装置包括闭锁元件及锁扣,外部包裹有锁具壳体,闭锁元件部分伸出锁具壳体,供用户拨动,而锁扣与闭锁元件连接,一旦闭锁元件被用户拨动后,触发锁扣,通过环绕车辆车身某处的方式闭锁后,将车辆锁定。可以理解的是,机械型锁车装置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可用于车辆停放管理系统的机械型锁车装置均可适用。

以锁车装置为电子型锁具为例。锁车装置包括有感应元件及锁扣,外部包裹有锁具壳体,感应元件部分伸出锁具壳体,或是完全设于锁具壳体内,但可感应在锁具壳体的外部,用户对锁具壳体的触发感应。例如,感应元件为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而锁扣与感应元件连接,一旦感应元件感应到车辆被推入立柱间的停放位置后,触发锁扣,通过环绕车辆车身某处的方式闭锁后,将车辆锁定。可以理解的是,电子型锁车装置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可用于车辆停放管理系统的电子型锁车装置均可适用。

此外,不论使用何种类型的锁车装置,锁车装置的设置位置也可不限于城市护栏上,例如,利用车身上设置的锁具实现对车辆的闭锁和解锁,也可适用。具体地,锁车装置可以是智能锁,智能锁应用在基于互联网机制的共享单车下,共享单车在使用时由用户骑行,不使用时则停放在城市护栏间。智能锁包括:智能锁壳体、设置在智能锁壳体壳体内的锁具模块和与锁具模块连接并控制锁具模块的锁具控制模块,智能锁壳体内还设置一与锁具控制模块连接的芯片感应模块,用于感应一感应范围内与芯片感应模块相匹配的芯片,当芯片感应模块在感应范围内感应到匹配的芯片时,向锁具控制模块发出启动指令;锁具控制模块接收到启动指令后,控制锁具模块闭锁或解锁。

更加具体地,智能锁为一体化的装置,具有一智能锁壳体,各个部件、装置和模块的主要部分都设置于该壳体内部,类似于芯片感应模块的用于感应的部分和锁具模块的锁部分设置于智能锁壳体的外部。为了提供一种更为可靠的控制车辆,甚至共享单车的智能锁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增加通过芯片卡来控制智能锁的方式,一方面,芯片卡内部的电路不会因断电,网络不佳而导致无法控制智能锁,另一方面实用芯片卡也给了一部分还没有配有可以联网的智能终端的人群,例如学生和老人等,使用共享单车的方式,在提升控制智能锁方式的可靠度的同时,也潜在地,开拓了共享单车的市场范围。基本地实施方式是,在原有的控制指令传达到锁具控制模块,锁具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控制与其相连接的锁具模块的闭锁或解锁的方式上,增加一芯片感应模块和与芯片感应模块相匹配的芯片,芯片感应模块在其设定好的感应范围内感应到芯片的存在后,向锁具控制模块发送一启动指令,锁具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启动指令后,控制与其相连接的锁具模块的闭锁或解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需要,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可以调整,以应对误刷、错刷等情况。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锁的主要改进点在于在现有的智能锁上增加芯片感应模块,增加了通过芯片卡控制智能锁的这一方式。此外在芯片卡控制智能锁的方式外,智能锁还需要其他的控制方式,仅仅以芯片卡的控制方式过于单一,无法适应现在人们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高要求,因此在提出了贴设在所述壳体表面的二维码及在锁具控制模块上增加一通信设备,基于网络通信来控制锁具模块,具体过程是,通信设备基于网络通信,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后生成的一通信指令与通信设备取得数据连接,通信设备基于网络通信传送通信指令,在收到通信指令后,锁具控制模块开始对锁具模块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现有的扫码使用共享单车的方式,扫码使用共享单车局限在需要使用智能移动设备在启动与车锁的连接,而上述的方式可以在任何智能设备,包括固定设备上实现,这一设计的目的在于完善了共享单车的客户服务,应用场景在于当用户出于网络通信不佳的位置,或者手机连不上网,同时没有携带芯片卡的时候,可以拨打客服电话,由客服远程解锁单车,提供了新的一种解锁方式。此外,将通信模块设置在锁具控制模块而不是芯片感应模块的目的在于,提高了智能锁的工作稳定度,在芯片感应模块出故障的时候,无线感应模块可以跳过芯片感应模块独立工作,不会因此丧失所有对于智能锁的控制手段。这一设计也是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即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共享单车使用方式,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所达到的。

进一步优选地,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芯片感应模块具有一长方形凹槽,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设置在长方形凹槽的内部及周围。将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限定在长方形凹槽的内部及周围,这样的实施方式的好处在于,一是体现在将感应范围限定在长方形凹槽这个较小且集中的范围内,可以提升感应的速度、敏感度和准确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整个控制智能锁的流程时间,提升了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二是在于应对误刷、错刷等情况,主要考虑的情况是,在用户正在骑车的过程中,如若出现芯片卡从口袋中掉落,与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接触,触发了对于智能锁的控制流程,那么用户正在骑车的过程中,智能锁突然的关闭,其后果不言而喻,因此在芯片感应模块上设置一长方形凹槽,并将感应范围限定在长方形凹槽中,能在最大程度上,限制了上述情况的发生,用户骑车时的安全度会有一定的提升。

可选地,芯片感应模块配置为:当芯片处在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内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感应时间,芯片感应模块向锁具控制模块发出启动指令。对于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时间进行限定,也是出于对安全性的考量,在芯片卡不慎掉落后,感应时间的设定在原本长方形凹槽的设定的基础上,对于用户的保护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感应时间的设定可以通过实验芯片卡掉落时,经过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的时间的长短确定,感应时间应稍长于芯片卡掉落时经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的时间,但也不应过长,过长的感应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体验,因此感应时间的具体设定,需要一个较好的把握,例如,时间的长短应在1.5s~2s为佳。能够在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基础上,保证了设计的初衷,提高了用户在骑车过程中的安全度。

此外,在芯片内预设一数值数据,当芯片处在感应范围内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感应时间,芯片感应模块向芯片发出一修改数值数据的修改指令,发出修改指令后,向锁具控制模块发出启动指令。为了能够达到使用芯片感应模块修改芯片卡内预设的数值数据,应用ic卡技术,即集成电路卡,它是将一个微电子芯片嵌入符合iso7816标准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方式可以是接触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根据通讯接口把ic卡分成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和双界面卡,ic卡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射频读写器向ic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这样在电磁波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作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受读写器的数据。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好地用户体验选择非接触式ic,该类卡与ic卡设备无电路接触,而是通过非接触式的读写技术进行读写(例如光或无线技术)。其内嵌芯片除了cpu、逻辑单元、存储单元外,增加了射频收发电路。国际标准iso10536系列阐述了对非接触式ic卡的规定。设计芯片感应模块更改芯片卡内预设的数值数据的目的在于建立完整的芯片卡刷卡付费使用共享单车的模式,由用户预付费,相对应修改芯片卡的数值数据,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将芯片卡置于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内,芯片感应模块使用与芯片卡相匹配的数据码与芯片卡取得连接,发出指令修改芯片卡内的数值数据,指令修改的是使用一次单车的价格,在指令发出后,芯片感应模块再向锁具控制模块发出启动指令,进而控制智能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芯片感应模块修改芯片卡内的预设数值这一方式,是刷卡使用共享单车模式的基础,模式的更多框架,例如如何判断芯片感应模块已成功修改了芯片卡内的预设数值,如对于不同的用户修改指令修改的数值不同,这些方法均由刷卡使用共享单车这一最初基本点发展而来。

此外,智能锁还包括一键位单元,键位单元与芯片感应模块连接,激活键位单元,芯片感应模块开启芯片感应。更加具体地,在原本读卡控制智能锁的基础上,增加一键位单元,丰富了读卡解锁的方式。键位单元可以是传统的按键、触摸式键位或者非接触型感应键位等,用户激活所述键位单元,芯片感应模块从不开启芯片感应的工作状态到开启芯片感应,此时,将匹配的芯片放入感应范围内,芯片感应模块通过锁具控制模块控制锁具模块。芯片感应模块在一段时间后关闭芯片感应,该段时间的长度长于上述感应时间,这里增加键位单元的目的在于,芯片感应模块在随时均开启芯片感应时十分耗电,为了缓解耗电情况,增加此设计。该设计还可以应用为,直接激活键位单元,所述锁具控制模块开锁控制所述锁具模块。键位单元可以为0-9数字键位,按照预设的数字顺序输入,键位单元被激活。

当智能锁设置于城市护栏上时,可将无桩车辆锁于城市护栏上的固定点。更加具体地,除“无栓”的使用机制外,共享单车还设置有“有栓”的使用机制,将智能锁设置于固定点,共享单车使用的开启或结束都需要在指定点完成,好处在于,不需要为了智能锁的电力供给做额外的设计,但同时也牺牲了用户的方便和自由度,因此提出一种“有栓”和“无栓”相结合的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用户可以选择开启或结束共享单车使用是指定点或任意位置,随共享单车移动的智能锁在被停在“有栓”的指定点时,将设置在无桩车辆上的智能锁移动到“栓”上的固定位置,同时位于指定点的固定电源会为移动电源充电;或者“栓”上设置一固定锁,使用该锁来给共享单车上锁。相对应的使用模式是,当用户将共享单车停靠在指定点时,会有使用费用上的减免。

除上述类型的智能锁外,锁车装置还可使用设置在车辆车身上的另一种智能锁,从而实现对在使用时的车辆的中途锁车。具体地,智能锁,还包括具有判断单元的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与智能锁控制设备连接,接收智能锁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闭锁指令或第二闭锁指令,在信号输入输出装置接收第一闭锁指令的情况下,智能锁完全闭锁,在智能锁处于完全闭锁状态中,信号输入输出装置根据智能锁控制设备发送的解锁指令使得智能锁解锁,在信号输入输出装置接收第二闭锁指令的情况下,智能锁暂时闭锁,在智能锁处于暂时闭锁状态中,判断单元判断接收的解锁指令是否为智能锁控制设备发送的,在是智能锁控制设备发送的解锁指令的情况下,智能锁解锁。

更加具体地,为了将“中途锁车”的概念应用于共享单车的智能锁,围绕着这一点的改进,于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锁,增加了中途控制单元,用于进行中途锁车的控制,考虑到中途锁车通常在,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而在使用过程中,智能锁均处于解锁状态中,其只有在解锁状态中才能应用中途锁车这一功能,符合用户的使用场景。在下达第二闭锁指令时,判断单元会记录下达第二闭锁指令的来源用于以后来对下解锁指令的控制设备进行辨别,完成闭锁的动作,在用户使用场景中,此时用户可以离开共享单车,去完成需要完成的事情。在中途闭锁的过程中,智能锁受到判断单元的控制。且在判断单元已收到第二闭锁指令后,判断单元判断指令的来源是否与第二闭锁指令的来源相同,具体解释为,当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通过与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建立连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软件下达指令,那么只有用户通过相同手机扫描相同二维码才能成功控制智能锁,下达更多的指令;当用户使用的是芯片卡,通过芯片感应模块下达第二闭锁指令,那么用户只能通过相同的芯片卡才能对智能锁进行控制;类似的方式还有通过按键下达命令等方式。在用户使用场景中,在用户返回,需要结束中途锁车这一过程时,使用与开启中途锁车相同的控制方式,便可与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下达解锁指令,控制智能锁解锁,用户继续使用共享车辆。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收第一闭锁指令的时候,智能锁完全闭锁,后根据任意智能锁控制设备解锁,是指在智能锁接收第一闭锁指令闭锁后,不应用“中途锁车”,而是正常锁车途径,在闭锁后,只能是能与智能锁建立连接的用于控制智能锁的设备均可以解锁智能锁,完全闭锁,指在闭锁状态中,智能锁不对下达指令的控制设备进行判断和挑选,接收任意的设备的指令控制。在接收第二闭锁指令闭锁后,智能锁暂时闭锁,在智能锁处于暂时闭锁状态中,判断单元判断接收的解锁指令是否为智能锁控制设备发送的,在是智能锁控制设备发送的解锁指令的情况下,智能锁解锁。在接收第二闭锁指令后,智能锁暂时闭锁,指智能锁应用“中途锁车”,而暂时闭锁指,智能锁在等待下达第二闭锁指令的智能锁控制设备下达解锁指令,不接受其他控制设备的解锁指令,具体的方案是,在智能锁控制设备下第二闭锁指令后,智能锁在闭锁的同时会记录下达闭锁指令的智能锁控制设备的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可以是ip地址,可以是设备序列号,即用于将该智能锁控制设备与其他设备分别的信息,在识别到解锁指令是下达第二闭锁指令的智能锁控制设备时,智能锁解锁。可以看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智能锁的实质是,在设备下达“中途锁车”指令时,智能锁的判断单元记录该设备的信息,在下一次接收到解锁指令时,使用该设备信息来判断,发送解锁指令的是否为设备,在判断是设备的情况下,智能锁解锁。当然,考虑到实际的用户场景,暂时闭锁的持续时间自然不能是无限,这样会出现当一用户“暂时锁车”后,长时间不用,那么该辆车便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导致了资源浪费,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发生,设置一机制,在一定时间后,暂时闭锁状态会变为完全闭锁状态,判断单元所忘记记录的智能锁控制设备的设备信息,例如在设定暂时闭锁状态仅持续24小时,在暂时闭锁状态持续24小时后,自动转变为完全闭锁状态,供所有的用户使用。

具体地,智能锁控制设备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通过应用软件扫描贴设在智能锁上的二维码,移动终端与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基于网络通信连接。更加具体地,当智能锁控制设备是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等等,在使用移动终端时,通过移动终端内的应用软件,扫描设备在智能锁上的二维码,据此与智能锁的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基于网络通信建立连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与智能锁内的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建立连接方式不限于通过二维码的扫描,还可以通过类似扫描其他条码与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建立连接,或者通过在应用软件输入智能锁信号输入输出装置所对应的条码完成连接,此外,移动终端与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建立连接可基于网络通信,也可以基于类似蓝牙通信的其他通信方式。具体地,应用软件设有第一闭锁指令选项和第二闭锁指令选项;移动终端通过应用软件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发送第一闭锁指令或第二闭锁指令。更加具体地,在移动终端与智能锁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建立连接后,移动终端上的移动软件会进入指令下达界面,在指令下达界面内,至少包括第一闭锁指令后第二闭锁指令,其中,第一闭锁指令对于完全闭锁,第二闭锁指令对于暂时闭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可以下第一闭锁指令或第二闭锁指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达第一闭锁指令后,智能完全闭锁,在闭锁状态中,接收任意智能锁控制设备的指令解锁,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内的判断单元不记录智能锁控制设备的设备信息,也不进行工作,智能锁可供所有的共享单车用户使用。

具体地,第二闭锁指令包含移动终端的终端信息,在信号输入输出装置接收第一闭锁指令的情况下,使得智能锁完全闭锁,信号输入输出装置根据移动终端通过应用软件发送的解锁指令使得智能锁解锁,在信号输入输出装置接收第二闭锁指令的情况下,使得智能锁暂时闭锁,判断单元记录移动终端的终端信息,移动终端通过应用软件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发送解锁指令;信号输入输出装置接收解锁指令,判断单元根据终端信息判断是否为移动终端发送的解锁指令,在是移动终端发送的解锁指令的情况下,智能锁解锁。更加具体地,根据用户需要下达第二闭锁指令,智能锁“中途锁车”,在信号输入输出装置接收到第二闭锁指令后,在智能锁闭锁的同时,为了能够有信息用以判断下达解锁指令的设备是否为移动终端,判断单元记录移动终端的终端信息,终端信息可以移动终端的ip地址,同时,也不限于是移动终端的信息,也可以是应用软件的内部编码,用于辨别其他移动终端的信息数据即可,在记录完毕后,在接收解锁指令时,判断单元均进行解锁指令的来源的终端判断,只有终端信息与暂时闭锁时记录的终端信息,判断单元判断下达解锁指令的终端为移动终端,智能锁解锁。这里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资源的浪费,设置一机制,在一定时间后,暂时闭锁状态会变为完全闭锁状态,判断单元所忘记记录的终端信息,例如在设定暂时闭锁状态仅持续24小时,在暂时闭锁状态持续24小时后,自动转变为完全闭锁状态,供所有的用户使用。

结构上,智能锁设有芯片感应模块和具有第一键位、第二键位和第三键位的键位单元,智能锁控制设备为与芯片感应模块相匹配的芯片卡,在激活第一键位的情况下,芯片卡置于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芯片卡向智能锁发送第一闭锁指令,智能锁接收第一闭锁指令后完全闭锁,激活第三键位,芯片卡置于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芯片卡向智能锁发送解锁指令,智能锁接收解锁指令,智能锁解锁。键位单元可以是按键、触摸键位,还可以是非接触式感应键位,在这种优选实施例中,下达第一闭锁指令的方式是,激活第一键位,将芯片卡置于芯片感应模块的范围内,芯片卡下达第一闭锁指令。智能锁接收第一闭锁指令后完全闭锁,根据任意控制设备的发送的解锁指令解锁。使用芯片卡解锁的方式是,激活第三键位,将芯片卡置于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内,芯片卡下达解锁指令,智能锁解锁。其中“激活”这一动作为上位概况,在键位具体体现按键时表现为“按下”,在键位具体体现为触摸键位时表现为“触摸”。在激活第二键位的情况下,芯片卡置于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芯片卡向智能锁发送第二闭锁指令,智能锁接收智能锁接收第二闭锁指令,智能锁暂时闭锁并记录芯片卡的芯片信息,激活第三键位,芯片卡置于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芯片卡向智能锁发送解锁指令,智能锁接收解锁指令,智能锁根据芯片卡信息判断是芯片卡发送的解锁指令,智能锁解锁。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下达第二闭锁指令的方式是,激活第二键位,将芯片卡置于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内,芯片卡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下达第二闭锁指令指令,在信号输入输出装置接收第二闭锁指令后,在智能锁暂时闭锁的同时,判断单元记录芯片卡的芯片信息,用以将该芯片卡与其他芯片卡区分。解锁暂时闭锁状态的智能锁的方式是,激活第三键位,将芯片卡置于芯片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内,芯片卡下达解锁指令,判断单元判断芯片信息是否与记录的相同,在相同的情况下,智能锁解锁。当然,为了防止资源的浪费,设置一机制,在一定时间后,暂时闭锁状态会变为完全闭锁状态,判断单元所忘记记录的终端信息,例如在设定暂时闭锁状态仅持续24小时,在暂时闭锁状态持续24小时后,自动转变为完全闭锁状态,供所有的用户使用。键位单元同样也有优选的变形方式,键位单元可以是0-9的数字键位,预设有三种不同的数字顺序,每种数字顺序对应着上文的第一键位、第二键位和第三键位。输入不同的数字顺序相当于激活对应的键位。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车辆上设有单独的通信模块,而在城市护栏的立柱上、城市护栏的横杆上,固定有交互模块,通信模块与交互模块及管理平台连接,车辆停入城市护栏内后,将自身的停车信息发送至城市护栏上的交互模块,并继续由交互模块转发停车信息至管理平台。在城市护栏上设置单独的交互模块的好处在于,可无需在停车位置附近再安装控制基站,节省成本。

在城市护栏侧,为方便用户将车辆停入,城市护栏包括了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连接在立柱的上下两侧,将立柱并列排布。通常设于上方的为第一横杆,设于下方的为第二横杆,在设于下方的第二横杆夹设在两立柱之间的部分设有引导部,引导部作为城市护栏的延伸部分,车辆推入城市护栏时,可沿着引导部的表面提供的引导路径推入,不需要提起车辆后架在第二横杆上才可停车,节省用户的停车时间和停车耗力。引导部的具体结构,于以下两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引导部实施例一

引导部包括第一引导条和第二引导条及横跨在第一引导条和第二引导条之间的承托条,第一引导条和第二引导条的一端与第二横杆连接,而另一端延伸到安装有城市护栏的地面,延伸的长度不宜过程,影响建设有城市护栏的地面的原有功能。承托条横跨在第一引导条和第二引导条的位置,应靠近于第一引导条及第二引导条与地面连接的端部,使得车辆推入在第一引导条和第二引导条之间时,承托条承托车辆前轮或后轮,将其向上顶起,并继续推入后,车轮卡入立柱之间。

引导部实施例二

引导部包括引导端面,该引导端面一端与第二横杆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有城市护栏的地面上,整个引导端面都是地面路面的延伸,车辆可在引导端面上推行,直至推入到立柱之间。

在另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城市护栏为人行道护栏,设置在路牙的一侧,或是紧贴在路牙的一侧,用户停放车辆时,将停放在人行道上,并利用人行道护栏有序停车,可解决杂乱无章的共享单车的停放给城市带来的不雅观。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