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热电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719发布日期:2019-01-08 21:2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热电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散热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热电散热器。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CPU及其他部件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掉将会大大影响计算机的性能和寿命。使用风扇进行风冷散热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散热技术。其缺点是噪音较大,有些情况下散热效率不高。

法国物理学家Jean Peltier发现,当电流通过热电偶时,其中一个结点散热而另一个结点吸热。上述发现被称为帕尔帖效应或者热电效应,之后很多人想将之用于散热技术,尤其是用于个人计算机的散热;这种散热装置具有无机械活动部件、散热速度较快、静音、体积小等优点。但是利用帕尔帖效应制成的散热器,当计算机运行温度不高时,其冷端会产生结露现象;冷凝的水会对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构成危害,严重时甚至可能会烧毁电子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计算机帕尔帖散热装置冷端结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热电散热器。包括半导体、导体、吸热端绝缘层、放热端绝缘层、直流电源,所述的半导体、导体、吸热端绝缘层、放热端绝缘层构成帕尔帖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温控开关;所述的温控开关位于CPU附近,温控开关动作温度为30—40℃,高于动作温度时开关闭合,低于动作温度时开关断开;所述的第二电阻和温控开关串联,串联之后再和第一电阻并联;并联之后的电路串联接入直流电源和帕尔帖散热结构之间;所述的吸热端绝缘层、放热端绝缘层采用氧化铍或氮化铝陶瓷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放热端绝缘层上安装铝制散热片。

作为优选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和延时关闭单元;当关闭计算机后,如果cup温度高于设定值,延时关闭单元会控制散热器继续运行,直到温度降至设定温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在帕尔帖散热装置中加入电流的自动控制,当cup温度低于温控开关动作温度时,温控开关断开,只有第一电阻中有电流通过,阻值较大、电流较小,从而避免了吸热端(冷端)过冷结露;而随着cup温度升高,温控开关闭合,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并联,通过帕尔帖散热装置中电流变大,散热装置功率随之增大。从而使散热装置在低温时避免结露,高温时又有足够的散热功率。

2、吸热端绝缘层和放热端绝缘层采用氧化铍或氮化铝陶瓷材料制造,氧化铍陶瓷的热导率高达243W/(m·K),超过了纯铝的热导率,氮化铝陶瓷的热导率也达到了175W/(m·K);上述陶瓷材料既满足帕尔帖散热装置的绝缘要求,又可以更好的实现热传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解决计算机帕尔帖散热装置冷端结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热电散热器。包括半导体1、导体2、吸热端绝缘层4、放热端绝缘层3、直流电源5,所述的半导体1、导体2、吸热端绝缘层4、放热端绝缘层3构成帕尔帖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6、第二电阻8、温控开关9;所述的温控开关9位于CPU7附近,温控开关9动作温度为30—40℃,高于动作温度时开关闭合,低于动作温度时开关断开;所述的第二电阻8和温控开关9串联,串联之后再和第一电阻6并联;并联之后的电路串联接入直流电源5和帕尔帖散热结构之间;所述的吸热端绝缘层4、放热端绝缘层3采用氧化铍或氮化铝陶瓷材料。由于氧化铍具有毒性,因此在个人电脑中应避免使用氧化铍,但是可以用在对散热要求更好的专用计算机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放热端绝缘层3上安装铝制散热片31。

作为优选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和延时关闭单元;当关闭计算机后,如果cup温度高于设定值,延时关闭单元会控制散热器继续运行,直到温度降至设定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