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型服务器的防噪音硬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0285发布日期:2018-12-25 20:0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微型服务器的防噪音硬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微型服务器的防噪音硬盘架。



背景技术:

硬盘架是电脑硬盘或服务器硬盘必不可少的一种载体,对于硬盘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硬盘架可以保护硬盘防止意外事故导致硬盘损伤。硬盘在运行过程中会因内部的读取装置转动而产生震动噪音,为了降低这种噪音,有很多硬盘架都加入了降噪这一功能,目前大部分的硬盘架都采用隔音材料包裹的方法,但这种包裹隔音的降噪效果并不好,且过于紧密的包裹又会使硬盘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导致硬盘过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型服务器的防噪音硬盘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型服务器的防噪音硬盘架,包括安装架、插接在安装架内的散热架、放置在散热架上的硬盘本体和用来固定的螺丝,

还包括降噪装置;

所述降噪装置包括:连接弹簧、转动杆、压紧弹簧、受压垫、压板、安装板,所述散热架的上端面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限位块,所述安装架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螺纹孔中螺纹插接有螺丝,螺丝处于安装架内侧的一端抵触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若干连接弹簧与安装架的内侧壁连接,安装板远离连接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若干压紧弹簧的一端,压紧弹簧的另一端与硬盘本体相抵触,硬盘本体的上端面抵触有两个对称的压板,压板的上端面铰接有若干转动杆,多个转动杆均铰接在安装架的内顶壁上,所述硬盘本体的下端面抵触有受压垫,受压垫的下端面与安装架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架的下端面边缘与安装架的内底壁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弹簧的数目不少于八个。

优选的,多个所述转动杆之间互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散热架上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受压垫的表面覆盖有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此用于微型服务器的防噪音硬盘架,

1、采用连接弹簧和压紧弹簧联合安装的方式,充分降低了硬盘本体的震动,削弱噪音的根源。

2、采用在受压垫表层覆盖橡胶层的方法,对硬盘本体的噪音进行缓冲,隔断噪音的传播途径。

3、采用在散热架底部开孔的方式来加快散热,防止了因硬盘过热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架1、散热架2、硬盘本体3、降噪装置4、螺丝5、限位块21、连接弹簧41、转动杆42、压紧弹簧43、受压垫44、压板45、安装板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型服务器的防噪音硬盘架,包括安装架1、插接在安装架1内的散热架2、放置在散热架2上的硬盘本体3和用来固定的螺丝5,还包括降噪装置4。

降噪装置4包括:连接弹簧41、转动杆42、压紧弹簧43、受压垫44、压板45、安装板46,散热架2的上端面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限位块21,安装架1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螺纹孔中螺纹插接有螺丝5,螺丝5处于安装架1内侧的一端抵触有安装板46,安装板46通过若干连接弹簧41与安装架1的内侧壁连接,安装板46远离连接弹簧41的一侧固定连接若干压紧弹簧43的一端,压紧弹簧43的另一端与硬盘本体3相抵触,硬盘本体3的上端面抵触有两个对称的压板45,压板45的上端面铰接有若干转动杆42,多个转动杆42均铰接在安装架1的内顶壁上,硬盘本体3的下端面抵触有受压垫44,受压垫44的下端面与安装架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散热架2的下端面边缘与安装架1的内底壁相抵触。

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连接弹簧41的数目不少于八个,多个转动杆42之间互相平行,散热架2上开设有散热孔,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受压垫44的表面覆盖有橡胶层,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降噪效果。

本案中:安装硬盘本体3时,将硬盘本体3放置在散热架2上,分别向两侧推动两个压板45,使压板45与受压垫44之间的距离大于硬盘本体3的厚度,将散热架2插入到安装架1内,使用螺丝刀拧动螺丝5,螺丝5会向安装架1内侧挤压安装板46,安装板46运动时会带动压紧弹簧43和压板45运动,压板45在运动时会因为转动杆42的作用而逐渐压紧硬盘本体3,同时,两侧的压紧弹簧43也会在安装板46的作用下压紧硬盘本体3,降低硬盘本体3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从而降低了噪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