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8888发布日期:2019-02-01 19:3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因外力可往复转动自如的枢轴或转轴,来配装在电子装置上,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电子书等,使其盖或显示屏幕可转动而具有开、闭作用,已为现有技术所得知。

这类枢轴或转轴仅提供机体相对枢转开阖的功能,但却未顾及使用上的实用性及美观。举例来说,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幕在通过转轴而相对于系统主机旋转并开启后,两者之间明显会产生结构间距(间隙),此举对使用者而言,无疑在使用时造成显示屏幕被拉远的相对状态,同时,所述结构间距也在视觉上造成缺陷而不利于电子装置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机体在进行开阖时除能维持紧凑配置状态外,还能据以提高散热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转轴模块、盖体以及盖体传动组件。转轴模块组装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以使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通过转轴模块而相对开阖。盖体枢接于第二机体,盖体传动组件连接转轴模块与盖体。当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开阖时,通过转轴模块驱动盖体传动组件,以连动盖体相对第二机体开阖。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盖体具有第一滑槽,所述盖体传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模块,所述盖体传动组件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耦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其中当所述第一机体相对所述第二机体开阖时,所述盖体传动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移动,而驱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开阖。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其中所述转轴模块包括:第一转轴,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移动且可旋转地组装于所述第二机体;以及第一传动组件,耦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机体之间,所述盖体传动组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端与第四端,所述第三端枢接所述第一端,所述盖体枢接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四端可移动地耦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在所述转轴模块转动时,所述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的转动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转换为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盖体传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的直线运动,以使所述第四端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而驱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开阖。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机体具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且可移动地耦接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而产生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的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机体还具有第三滑槽,平行所述第二滑槽且与所述第二滑槽位于同一基准,而所述盖体传动组件包括杆件,所述杆件具有所述第三端、所述第四端与导引部,所述导引部可移动地耦接于所述第三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导引部位于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与所述导引部沿所述第三滑槽移动是同步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相对于所述第二滑槽呈倾斜,所述第二段平行于所述第二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机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展开时,所述第四端从所述第一段移至所述第二段,而在所述第一机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闭阖时,所述第四端从所述第二段移至所述第一段。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彼此耦接的齿条与齿轮,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以随所述第一转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转轴模块还包括:第二转轴,组装于所述第一机体;以及第二传动组件,可切换地耦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转轴随所述第一机体而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转动的过程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转轴分离于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同步且同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容置于所述第一机体的顶推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局部外露于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之间,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盖体传动组件容置于所述第二机体,在所述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机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展开时,所述顶推部抵靠于平台而抬升所述第二机体,以在所述顶推部、所述第二机体与所述平台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机体展开而移入所述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转轴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二转轴可旋转地组装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第二端固接于所述连接件,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彼此平行地位于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三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移动路径上;以及切换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切换件的移动路径的相对两端,以使所述切换件干涉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转轴适于受力以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直至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干涉后,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连接件受力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以所述第一方向同步旋转,而驱动所述切换件脱离所述第二限位部并干涉所述第一限位部,以转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且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时,所述第二转轴适于受力与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以第二方向同步旋转,以驱动所述切换件移至对应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位置后,所述第二转轴受力而驱动所述切换件脱离所述第一限位部并干涉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以转换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二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随着所述第二转轴而旋转,所述第二限位部不随所述第一转轴而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具有不同轴径的第一轴面与第二轴面,且所述第一轴面与所述第二轴面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转轴具有不同轴径的第三轴面与第四轴面,且所述第三轴面与所述第四轴面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包括:轴部,可移动且可旋转地组装于所述第二机体;以及套件,套设于所述轴部,且所述轴部的局部与所述套件的局部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其中所述套件具有凸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机体的滑槽,所述轴部沿所述滑槽移动且旋转,所述套件通过所述凸部而与所述轴部同沿所述滑槽移动,且所述凸部阻挡所述套件随所述轴部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具有第一轴面与第二轴面,所述第一轴面的轴径小于所述第二轴面的轴径,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件,且使所述第三限位部接触所述第一轴面,当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时,所述切换件的侧面抵接所述第一轴面,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具有第三轴面与第四轴面,所述第三轴面的轴径小于所述第四轴面的轴径,当所述切换件干涉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切换件的另一侧面抵接于所述第三轴面,当所述切换件脱离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切换件的所述另一侧面抵接于所述第四轴面。

基于上述,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除能通过转轴模块而相对旋转开阖之外,还能通过连接于第二机体的盖体,以及连接转轴模块与盖体的盖体传动组件,以在转动过程中让转轴模块、盖体传动组件与盖体产生连动关系,以驱动盖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开阖。

据此,转轴模块的驱动过程便能对机体产生转动与移动的效果,使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转动时,也一并造成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的移近或远离,进而让展开状态的机体得以呈现紧凑的结构配置。同时,还能在此过程中驱动盖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或闭阖,而能在展开时提高对第二机体内的热源的散热效益。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是电子装置于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电子装置在图1A状态的部分构件爆炸图;

图3A与图3B是以不同视角示出转轴模块的爆炸图;

图4A至图4E示出转轴模块的不同旋转状态;

图5A至图5C示出转轴模块的不同旋转状态;

图6A至图6D示出电子装置的不同开阖状态;

图7是依据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部分构件爆炸图;

图8是图7所示电子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310:第一机体;

111、311:支架;

112、312:固定件;

120、320:第二机体;

121:支架;

121a、121b:第二滑槽;

121c:第三滑槽;

122:凹陷;

130:转轴模块;

131:第二转轴;

131a:轴部;

131b:第一限位部;

132:第一转轴;

132a:轴部;

132b:套件;

132c:凸部;

132d:第二限位部;

133、134:扭力组件;

135:连接件;

135a、135b、135c:开口;

135d:第三限位部;

136:切换件;

136a、136b:侧面;

137:齿轮;

137a:凸部;

138:齿条;

139:盖体传动组件;

139a:杆件;

139b:凸件;

139c、139d:部件;

139e:间隔件;

140:遮盖;

150:盖体;

151:支架;

152:第一滑槽;

200:平台;

210:空间;

331:转轴;

A1:第一轴面;

A2:第二轴面;

A3:第三轴面;

A4:第四轴面;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E1:第一端;

E2:第二端;

E3:第三端;

E4:第四端;

E5:固定孔;

G2、G3:间距;

L1、L2、L3:轴;

S1:第一段;

S2:第二段;

TA1:第一传动组件;

TA2:第二传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C是电子装置于不同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电子装置在图1A状态的部分构件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1A至图1C以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其包括第一机体110(例如是显示屏幕)、第二机体120(例如是系统主机)、转轴模块130以及遮盖140。转轴模块130组装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以使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能通过双轴式的转轴模块130而相对地旋转开阖。转轴模块130的局部从第二机体120的凹陷122处暴露出的部分通过遮盖140提供遮蔽,以使电子装置100维持美观。

图3A与图3B是以不同视角示出转轴模块的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2、图3A与图3B,转轴模块130包括第二转轴131、第一转轴132、扭力组件133与134、第二传动组件TA2、第一传动组件TA1以及盖体传动组件139。第二转轴131通过固定件112而组装于第一机体110的支架111上,让第一机体110能通过第二转轴131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产生以轴L1进行转动的运动模式,同时在第二转轴131组装以扭力组件133,以提供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或开阖所需的支撑扭力。第一转轴132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第二机体120还具有支架121,第一端E1穿过支架121的第二滑槽121a、121b而组装至扭力组件134,因此第一转轴132能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产生以轴L2转动且沿第二滑槽121a、121b滑动的相对运动。

再者,第二传动组件TA2包括连接件135与切换件136,第二转轴131与第一转轴132彼此平行地连接于连接件135的相对两侧,以通过连接件135将第二转轴131与第一转轴132的运动模式连结起来。进一步地说,第二转轴131是沿轴L1穿过连接件135的开口135b而与扭力组件133连接,进而使第二转轴131能产生相对于连接件135的旋转运动。第一转轴132的第二端E2则是固接于连接件135的开口135c,因此连接件135能通过第一转轴132而产生相对于第二机体120的旋转运动模式及滑动运动模式。

此外,第二转轴131还具有第一限位部131b,而连接件135具有第三限位部135d,且第三限位部135d位于第一限位部131b的移动路径上,以让第二转轴131能相对于连接件135旋转特定行程后让第一限位部131b与第三限位部135d相互干涉,而产生阻挡第二转轴131继续转动的效果。需说明的是,在此所述特定行程可依据需求而适当地调整。

对于第二转轴131而言,其包括轴部131a与前述第一限位部131b,且第一限位部131b实质上是由不同轴径的第一轴面A1与第二轴面A2所形成,在此,第一轴面A1的轴径小于第二轴面A2的轴径。也就是说,第一轴面A1与第二轴面A2使第二转轴131的局部形成类凸轮结构,并以此对应切换件136与第三限位部135d而产生相关动作,其中第三限位部135d实质上接触于第一轴面A1,且因第一轴面A1与第二轴面A2之间的段差(step)结构而在第二转轴131旋转前述特定行程后会与第三限位部135d产生干涉。

对于第一转轴132而言,其包括轴部132a与套件132b,轴部132a具有前述的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套件132b套设于轴部132a且露出轴部132a的局部而形成第三轴面A3,并因此与套件132b的局部,即第四轴面A4,形成不同轴径的状态,也就是让第一转轴132在第三轴面A3与第四轴面A4所在的部分形成类凸轮结构。在此,第三轴面A3的轴径小于第四轴面A4的轴径。值得一提的是,套件132b还具有凸部132c,其会延伸至支架121的第二滑槽121b,因此在轴部132a沿第二滑槽121a、121b旋转且滑动的过程中,套件132b通过凸部132c而与轴部132a同沿第二滑槽121b移动,但凸部132c会阻挡套件132b随轴部132a旋转。也就是说,在第一转轴132以轴L2进行旋转时,套件132b上的第四轴面A4不会随之旋转而仍保持不动,如此,轴部132a将以其表面的不同部分作为第三轴面A3,也就是轴部132a以不同的局部和套件的局部形成第一转轴132的第二限位部132d。此举通过套件132b不随轴部132a以轴L2旋转的状态,而将第三轴面A3与第四轴面A4形成的第二限位部132d视为不随第一转轴132以轴L2旋转的结构。

另一方面,切换件136可移动地穿设于连接件135的开口135a,在此,开口135a的贯穿方向正交于开口135b的贯穿方向也会正交于开口135c的贯穿方向,也即切换件136的移动路径实质上是正交于第二转轴131(轴L1)与第一转轴132(轴L2)。更重要的是,第一限位部131b与第二限位部132d是位于切换件136的移动路径的相对两端,也就是切换件136会在第一限位部131b与第二限位部132d进行往复移动。如前述第二限位部132d被视为是不随轴部132a旋转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132d的凹口(即第三轴面A3)实质上恒朝向切换件132,而异于第一限位部131b是会随着轴部131a旋转的状态。

在此,切换件136具有彼此相对的侧面136a与136b,且侧面136a与136b的表面轮廓实质上与第二转轴131(第一限位部131b)的第一轴面A1的表面轮廓、第一转轴132(第二限位部132d)的第三轴面A3的表面轮廓一致。因此,当切换件136移动而使其侧面136a与第一轴面A1结构抵接时,切换件136会对第二转轴131造成干涉,而使第二转轴131无法再以轴L1进行旋转,而当切换件136移动并使其侧面136b与第三轴面A3结构抵接时,切换件136会对第一转轴132造成干涉,而使第一转轴132无法再以轴L2进行旋转。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第一传动组件TA1包括彼此耦接的齿条138与齿轮137,齿条138设置于第二机体120的支架121的内表面而位于第二滑槽121a、121b之间,齿轮137套设于第一转轴132的轴部132a并随第一转轴132以轴L2进行旋转。同时,齿轮137的凸部137a可旋转地耦接于第二滑槽121a并连接扭力组件134。据此,当第一转轴132相对于第二机体120转动时,通过齿轮137与齿条138的搭配,便能产生第一转轴132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支架121)之间是沿着第二滑槽121a、121b进行相对直线运动的状态。

此外,还需提及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盖体150,枢接于第二机体120且实质上位于第二机体120的底部。盖体150的内部设置有支架151与位于支架151上的第一滑槽152,而盖体传动组件139包括杆件139a、凸件139b、导引部与间隔件139e,其中杆件139a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端E3与第四端E4,第三端E3枢接于第一转轴132的第一端E1,如图3A与图3B所示,第三端E3被夹持在扭力组件134与支架121之间,且通过间隔件139e而避免直接接触支架121,以确保当第一转轴132相对于第二机体120(的支架121)沿轴L2转动时,杆件139a不会随之转动。再者,凸件139b设置于杆件139a的第四端E4且伸入第一滑槽152,也就是杆件139a能通过凸件139b而与第一滑槽152存在滑动的耦接关系。另一方面,第二机体120的支架121还具有第三滑槽121c,平行第二滑槽121a与第二滑槽121a位于同一基准,而杆件139a的导引部是由部件139d与部件139c结合至固定孔E5所构成,且导引部可视为位于第三端E3与第四端E4之间,通过部件139d穿过第三滑槽121c、部件139c而固定于杆件139a的固定孔E5,杆件139a的导引部得以与支架121的第三滑槽121c存在可滑动的耦接关系,也就是杆件139a能通过其导引部而沿着第三滑槽121c移动。

经上述构件对应关系之后,以下先行描述第二转轴131与第一转轴132的转动关系,而后再进一步描述依据所述转动关系对盖体150所造成的进一步动作特征。

图4A至图4E示出转轴模块的不同旋转状态。图5A至图5C示出转轴模块的不同旋转状态。图6A至图6D示出电子装置的不同开阖状态。请先参考图4A至图4E并对照图6A至图6D,其中图4A至图4D的状态可分别对应图6A至图6D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方向D1(即图6A至图6D的转换过程,图示顺时针方向)表示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并展开的方向,而以第二方向D2(即图6D至图6A的过程,图示逆时针方向)作为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并闭阖的方向,其中第一方向D1相反于第二方向D2。

当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如图6A所示闭阖状态时,转轴模块130则如图4A所示,切换件136的侧面136b抵接于第一转轴132的第三轴面A3,因此切换件136与第一转轴132相互干涉而造成第一转轴132无法以轴L2进行旋转。此时,第一转轴132的轴部132a与套件132b的凸部132c实质上位于第二滑槽121b的一端(如图6A所示第二滑槽121a的右端)。相对地,切换件136的侧面136a则与第二转轴131的第一轴面A1保持间距G2,此即代表着切换件136与第二转轴131的第一限位部131b处于脱离状态而互不影响,因此第二转轴131仍能顺利地相对于连接件135而以轴L1进行旋转。

接着,如图6A至图6B的过程所示,使用者适于施力第一机体110而使其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以第一方向D1进行旋转并展开,此时转轴模块130则如图4A至图4B所示的过程,第二转轴131会相对于连接件135而以轴L1进行旋转特定行程,直至第一限位部131b的段差结构(即第一轴面A1与第二轴面A2之间的段差结构)与连接件135的第三限位部135d相互干涉。需注意的是,此时切换件136仍与第一转轴132保持干涉,因此使用者的施力仅会造成第二转轴131进行前述的旋转动作,第一转轴132仍维持不旋转的状态。

接着,请参考图6B至图6C,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至接近90度的位置,同时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会形成间隙,而转轴模块130则如图4B至图4C的过程,由于第二转轴131的第一限位部131b已经与连接件135的第三限位部135d相互干涉,此即代表当第一机体110仍持续以前述第一方向D1进行旋转时,第二转轴131不再相对于连接件135旋转,取而代之的是,第二转轴131会与连接件135形成一体结构而一同沿第一方向D1旋转。如此一来,此时使用者的施力在无法使第二转轴131以第一方向D1旋转的前提下,第二限位部132d的段差结构,即第三轴面A3与第四轴面A4之间的段差结构,便成了所述施力需克服的对象。也就是说,相较于第二转轴131会与连接件135之间因干涉而让第二转轴131无法以第一方向D1继续旋转,使用者若继续施力而使第一机体110沿第一方向D1旋转,便会让切换件136克服第三轴面A3与第四轴面A4之间的段差结构,因而让切换件136的侧面136b得以从结构抵接第三轴面A3的状态(因使用者的施力)而脱离第一转轴132的第二限位部132d的段差结构,并移至抵接第四轴面A4的位置,如图4C所示,此时第二轴面A2实质上被夹置于切换件136与第三限位部135d之间,以达到让第一限位部131b与第三限位部135d干涉而使第二转轴131无法旋转的效果。

换句话说,一体结构的第二转轴131与连接件135此时将能通过第一转轴132而以第一方向D1同步旋转,并驱动切换件136脱离第二限位部132d,简单来说,第一转轴132的类凸轮结构会因此将切换件136顶离,而这个动作即代表着切换件136会朝向第二转轴131移动,进而使切换件136的抵接至第一限位部131b,也就是改以侧面136a结构抵接于第二转轴131的第一轴面A1。如此一来,切换件136解除与第一转轴132的干涉关系,且改以和第二转轴131产生干涉关系。

基于上述,在从图6B、图6C至图6D的过程中,转轴模块130便如图4B、图4C至图4D的过程,也就是第一转轴132以轴L2进行旋转的过程中,通过第一传动组件TA1的助而从第二滑槽121a、121b的一端移至相对的另一端,直至图4D的状态,也就是图4D两个局部放大图所示,凸部137a抵接于第二滑槽121a的左端,凸部132c抵接于第二滑槽121b的左端,而使第二滑槽121a、121b对第一转轴132产生止挡的状态,进而停止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的展开动作。也就是说,第二滑槽121a、121b与第一转轴132的止挡关系提供了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展开时的限位效果,而使图6D所示为本实施例电子装置100的最大展开角度。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滑槽121a、121b能通过适当的尺寸设计而改变电子装置100的最大展开角度。

反过来说,当使用者欲将第一机体110闭阖于第二机体120时,则施力于第一机体110并以相反手段执行上述动作,即以第二方向D2执行从图6D至图6A的过程,以及图4D至图4A的过程,其动作一如上述展开过程的反向动作,故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提及的是,在从图6C转换至图6B(从图4C转换至图4B)的过程中,转轴模块130会先进行如图4E所示的状态,也就是第一转轴132会抵接于第二滑槽121a、121b的一端(图4E所示以第二滑槽121b的右端为例,第二滑槽121a也同但予以省略)而产生干涉,此即代表转轴模块130无法继续以第二方向D2旋转,然此时因为第二转轴131与连接件135的同步旋转,而使切换件136移至对应第一转轴132的第三轴面A3的位置,侧面136b正对于第三轴面A3但保持间距G3,此时切换件136仍以其侧面136a结构抵接第一轴面A1。故,使用者持续施力于第一机体110而使其沿第二方向D2旋转时,受到第一转轴132与第二滑槽121a、121b干涉的影响,第一转轴132便不再旋转,而是改以让施力驱动第一限位部131b,即第一轴面A1与第二轴面A2之间的段差结构将切换件136顶离,以使侧面136a与第一轴面A2脱离。如此一来,切换件136便会因此而脱离第一限位部131b并移向第一转轴132,如图4E至图4B的过程,使侧面136b再次抵接于第三轴面A3,而恢复切换件136与第一转轴132的第二限位部132d彼此干涉的状态。最终,使用者持续施力于第一机体110以驱动其继续沿第二方向D2旋转(图6B至图6A),便能让转轴模块130从图4B的状态恢复至图4A的状态,而使电子装置100恢复闭阖状态。

整体而言,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的过程中,两者间会形成间隙,若以现有技术的转轴结构,将会造成所述间隙一直存在,而不利于电子装置100的整体美观性。相反地,本新型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转轴模块130,其通过相关构件的对应关系,而在展开过程中将第二机体120朝向第一机体110移动,便能顺利地消除前述间隙,而形成紧凑配置,此举除能消除构件远离的视觉差异外,由于第二机体120还能进一步地遮蔽第一机体110(显示屏幕)于底部的结构框架,因此还能让显示装置具备窄边框的视觉效果。

接着,请再参考图5A至图5C与图6A至图6D,并同时对照图1B与图1C,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50是用以对第二机体120内的热源(诸如CPU或GPU等电子元件)提供额外散热气流之用,以利于在使用电子装置100时能达到有效散热的效果。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通过转轴模块130而相对旋转的过程中,也一并带动盖体15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开阖。在此,图5A、图5B与图5C分别对应图6A、图6C与图6D的状态,其中图6C还能对应图1B,图6D还能对应图1C。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对于盖体传动组件139及盖体150的结构配置与对应关系的描述,在此将图6A至图6B的状态定义为第一状态,而从图6B至图6D的状态定义为第二状态,其中差异即在于,在图6A至图6B的过程中,由于第二转轴131与第一转轴132是彼此分离的状态,即如前述,此时第二转轴131随着第一机体110而转动,但第一转轴132仍处于未转动状态,直至图6B至图6D的过程中,第一转轴132进行转动,也因此(受第一传动组件TA1的影响)带动第一转轴132沿着第二滑槽121a、121b移动的直线运动,而此过程方是盖体传动组件139作动的时机。

正如前述,杆件139a的第三端E3枢接于第一转轴132的第一端E1,也因此第三端E3能被视为是随着第一转轴132而沿着第二滑槽121a、121b移动,同时,杆件139a也因其导引部(部件139d、139c与固定孔E5)造成杆件139a能沿第三滑槽121c移动,而第三滑槽121c与第二滑槽121a、121b是彼此平行且位于同一基准,由此即能产生让杆件139a与第一转轴132能同向且同步地相对于第二机体120的支架121进行相对直线运动。因此,在第二状态时,盖体传动组件139便能随着其相对于第二机体120移动,而让第四端E4沿着第一滑槽152移动,以驱动盖体15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开阖。

进一步地说,第一滑槽152包括第一段S1与第二段S2,第一段S1相对于第二滑槽121a、121b是呈倾斜,第二段S2则平行于第二滑槽121a、121b。在第二状态且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时,第四端E4从第一段S1移至第二段S2,而在第二状态且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闭阖时,第四端E4从第二段S2移至第一段S1。如此一来,在从图6B至图6C的过程中,第四端E4通过凸件139b在第一段S1移动的结果,便是造成盖体15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的动作特征,而在图6C至图6D的过程中,由于第四端E4是通过凸件139b在第二段S2移动,因此盖体150不会持续展开,而保持与图6C相同的状态。在此并未限制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尺寸与斜率,其可依据机体及盖体的开阖需求而予以适当地调整。

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131被视为容置于第一机体110的顶推部113,第二传动组件TA2局部外露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而第一转轴132、第一传动组件TA1与盖体传动组件139被视为容置于第二机体120。据此,在第二状态且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时,顶推部113会抵靠于平台200而抬升第二机体120,也因此在顶推部113、第二机体120与平台200之间形成空间210,所述空间210即能让盖体15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时移入,以利于对第二机体120内的热源提供所需的散热气流。

图7是依据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部分构件爆炸图。图8是图7所示电子装置的局部侧视图。请同时参考图7与图8,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在其转轴模块中仅包括转轴331,也就是电子装置的转轴模块是单轴式的转轴模块,将前述实施例的轴L1、L2合并为同一轴L3。在此,转轴331的一侧通过固定件312而组装于第一机体310的支架311,而转轴331的另一侧则如同前述实施例的第一转轴132,因此当第一机体310相对于第二机体320进行转动开阖时,其同样能通过第一传动组件TA1而将运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进而通过盖体传动组件139而驱动盖体150相对于第二机体320产生开阖动作,而达到与前述实施例类似的效果,也就是通过第一机体310的顶推部313抵接于平台200而将第二机体320抬升,以利盖体150相对于第二机体320展开,而对第二机体320内的热源提供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除能通过双轴式的转轴模块而相对旋转开阖之外,转轴模块通过将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同时组装于连接件上,并于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搭配以可移动的切换件,以让切换件随着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的行程差异而在两者间往复移动,并产生干涉于第二转轴或干涉于第一转轴的状态。据此,在机体相互闭阖时使切换件干涉于第一转轴,而在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的过程中,先通过第二转轴与连接件形成干涉,以使第二转轴与连接件同步以第一转轴旋转,进而驱动切换件脱离第一转轴的限位部,并改以干涉于第二转轴的限位部,同时通过设置于第一转轴与第二机体之间的传动偶件,而使第一转轴与第二机体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能被传动偶件转换为两者之间的相对直线运动,进而在第一转轴旋转过程中造成驱动第二机体移向第一机体的动作。

如此一来,转轴模块的驱动过程便能产生旋转与移动的效果,使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旋转时,也一并造成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的移近或远离,进而让展开状态的机体得以呈现紧凑的结构配置,以提高电子装置于使用时的美观程度。

更重要的是,随着上述转轴与机体的相对运动,也能一并驱动第二机体底部的盖体相对于第二机体产生旋转开阖,因此随着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而将第二机体局部顶推,让第二机体的底部腾空时,所述盖体能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而据以对第二机体内的热源提供所需的散热气流,因此也有助于提高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