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唛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9319发布日期:2018-12-11 21:01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唛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唛标签。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端品牌商品的仿冒品猖獗,消费者很难分辨,很多厂商的产品不具备高级的防伪防盗功能,这样对消费者和商家的权益和利益就很难得到保障。现在市场大多采用铝蚀刻天线标签和织唛一起封装的标签,但是不防水,不可熨烫,反复水洗后容易损坏,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商品标签。

中国专利号:201620748568.6公开一种织唛标签,包括织唛面料基层、胶浆、RFID标签,织唛面料基层印一层胶浆,RFID标签覆盖在胶浆上,在RFID标签层上再印刷一层胶浆,RFID标签含导电银浆天线和芯片组成信号电路,该织唛标签防水耐磨,抗弯曲性强,经过反复熨烫、反复水洗仍可正常读取信息;但是,通过胶浆将RFID标签粘贴在织唛面料基层上,造成织唛面料基层的厚度、硬度增加,降低其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唛标签,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胶浆粘附的织唛标签的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织唛标签,包括织唛本体,所述织唛本体的长度方向两侧边固定连接设置有连接部,通过缝线将连接部固定在服饰上,所述织唛本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面层、蜡光纸层以及底层,所述蜡光纸层的背面喷涂有显示服饰信息的喷涂区以及防伪条形码,所述底层与蜡光纸层的长度方向两侧边固定连接,两者之间的中部分离,所述面层上位于喷涂区与防伪条形码处相对应处设置有通槽,所述面层粘胶在蜡光纸层的上表面上,所述面层与蜡光纸层之间粘胶有RFID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为经编层,所述经编层的上表面上植入有绒毛。

进一步的,所述RFID标签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导电环、连接于所述导电环的开口处的标签芯片以及耦合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RFID标签与面层之间设置有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为软性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织唛商标,通过将显示服饰信息的喷涂区以及防伪条形码喷涂在蜡光纸层的背面,通过蜡光纸层的特性显示出来,并且信息不易掉落,通过设置底层隔绝与服饰之间摩擦,防止喷涂信息刮花,RFID标签粘胶在面层和蜡光纸层,避免与皮肤接触,增加舒适性;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经编层,且其表面植入绒毛,增加皮肤接触的舒适性,具有极好的体验效果;进一步的,耦合方式将耦合天线和标签芯片构成电子标签,可以简化该服装电子标签的生产工艺,易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RFID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

参考图1、图2与图3,一种织唛标签,包括织唛本体1,所述织唛本体1的长度方向两侧边固定连接设置有连接部2,通过缝线将连接部2固定在服饰上,所述织唛本体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面层11、蜡光纸层12以及底层13,所述蜡光纸层12的背面喷涂有显示服饰信息的喷涂区3以及防伪条形码4,所述底层13与蜡光纸层12的长度方向两侧边固定连接,两者之间的中部分离,所述面层11上位于喷涂区3与防伪条形码4处相对应处设置有通槽5,所述面层11粘胶在蜡光纸层12的上表面上,所述面层11与蜡光纸层12之间粘胶有RFID标签6,所述RFID标签6与面层11之间设置有包覆层7,所述包覆层7为软性材料制成,所述RFID标签6包括基板61、设置于所述基板61上的导电环62、连接于所述导电环62的开口处的标签芯片63以及耦合天线64,所述面层11为经编层,所述经编层的上表面上植入有绒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本织唛商标,通过将显示服饰信息的喷涂区3以及防伪条形码4喷涂在蜡光纸层12的背面,通过蜡光纸层12的特性显示出来,并且信息不易掉落,通过设置底层13隔绝与服饰之间摩擦,防止喷涂信息刮花,RFID标签6粘胶在面层11和蜡光纸层12,避免与皮肤接触,增加舒适性;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经编层,且其表面植入绒毛,增加皮肤接触的舒适性,具有极好的体验效果;进一步的,耦合方式将耦合天线64和标签芯片63构成电子标签,可以简化该服装电子标签的生产工艺,易于批量生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