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1423发布日期:2019-03-30 09:0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指环鼠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



背景技术:

虽然现有的指环鼠标解决了鼠标只能在水平面上滑动、使用空间距离局限和无法脱离键盘的问题。但是现有的指环鼠标只能通过手指活动来操控指环鼠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采用麦克风的语音输入操作,实现了语音功能操作的效果。旨在解决现有指环鼠标只能通过手指动作来操控指环鼠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包括壳体、PCB板和麦克风,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语音输入孔,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语音输入孔内,所述PCB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麦克风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指环鼠标包括显示屏,所述壳体具有顶端壁,所述顶端壁设有凹槽,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显示屏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端壁设有激光孔,所述指环鼠标包括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设于所述激光孔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第二、三、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四侧壁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倒圆角,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四侧壁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倒圆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设有多个功能按键。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壁设有USB接口。

优选地,所述多个功能按键包括多向开关,所述多向开关包括一个控制键和所述控制键控制方向相对应的多个控制触点。

优选地,所述多个功能按键包括多个单向控制按键和多个单向控制触点,每一个所述单向控制按键与每一个所述单向控制触点对应,多个所述单向控制按键呈横竖排列。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底侧壁,所述底侧壁设有环结构,所述环结构包括第一环块和第二环块,所述底侧壁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环块与所述底侧壁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块与所述底侧壁的第二侧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环结构包括转轴,所述第二环块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孔,所述底侧壁的第二侧设有第二转轴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孔、所述第二转轴孔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采用麦克风的语音输入操作,实现了语音功能操作的效果。旨在解决现有指环鼠标只能通过手指动作来操控指环鼠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一实施例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位于”、“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包括壳体1、PCB板(在图中未标注)和麦克风2,壳体1具有第一侧壁11,第一侧壁11设有语音输入孔111,麦克风2设于语音输入孔111内,PCB板设于壳体1内,麦克风2与PCB板电连接。

通过麦克风2的语音输入,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中,实现语音打字、语音键盘、语音命令、语音删除和语音确认功能的操作。解决了现有指环鼠标只能通过手指动作来操控指环鼠标的问题。

指环鼠标包括显示屏3,壳体1具有顶端壁15,顶端壁15设有凹槽151,显示屏3设于凹槽151内,显示屏3与PCB板电连接。具体地,显示屏3用于显示指环鼠标的工作模式和功能状态。凹槽151由四个槽侧壁构成,四个槽侧壁两两连接构成长方体状,相邻各槽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倒圆角。显示屏3设于凹槽151内,显示屏3与PCB板电连接。显示屏3设于凹槽151内,可减少外界物件对显示屏3的触碰和刮蹭。

顶端壁15上设有激光孔152,指环鼠标包括激光发射器4,激光发射器4设于激光孔152内。具体地,激光孔152是一个圆孔,指环鼠标包括激光发射器4,激光发射器4与PCB板电连接,激光发射器4安装于激光孔152内。当指环鼠标处于会议/教学模式时,按压激光键7,激光发射器4发射红外线激光,红外线激光透过激光孔152投映成一个光点或一条光线在投影屏幕上,相当于激光教鞭。

壳体1具有第二、三、四侧壁(12、13、14),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第四侧壁14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倒圆角,第三侧壁13与第二侧壁12、第四侧壁14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倒圆角。具体地,壳体1呈正方体状。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的连接处设有倒圆角,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4的连接处设有倒圆角,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13的连接处设有倒圆角,第一侧壁13与第二侧壁14的连接处设有倒圆角。壳体1设有四个侧壁,能有效地多方位布置指环鼠标实现功能相对应的部件和有效防止部件的拥挤。相邻各侧壁之间连接处设有倒圆角可减小包装空间和有效防止相邻各侧壁的连接处凸起尖角的磕碰。

第一侧壁11设有多个功能按键(6、7、8)。具体地,多个功能按键(6、7、8)与语音输入孔111设于同一侧壁上,多个功能按键(6、7、8)安装于第一侧壁11。多个功能按键(6、7、8)包括模式键5、多向开关6、激光键7。多个功能按键(6、7、8)用于实现指环鼠标的多个功能。

多个功能按键(6、7、8)包括多向开关6,多向开关6是多个功能按键(6、7、8)中的一个功能按键,多向开关6包括一个控制键61和控制键61控制方向相对应的多个控制触点。具体地,多个控制触点包括一个中央控制触点和四个控制触点,四个所述控制触点设于所述中央控制触点的四周,四个所述控制触点对称分布。四个控制触点分别为:上触点、右触点、下触点和左触点。向上推拨控制键61,上触点连通;向右推拨控制键61,右触点连通;向下推拨控制键61,下触点连通;向左推拨控制键61,左触点连通。控制键61的中央位置设有呈正方形的标识,标识上标有字母“L”,呈正方形的标识的位置与中央控制触点的位置相对饮应。在第一侧壁11上,控制键61的四周设有四个呈三角形的标识,四个呈三角形的标识的位置分别与上触点、右触点、下触点和左触点的位置相对应,左触点和右触点对应的三角形的标识旁边分别设有字母“M”、“R”。一个中央控制触点和四个控制触点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多向开关6实现了通过一位物理按键实现多个功能,手指只需在一个按键上操作便可实现指环鼠标的多个功能。

语音输入孔111位于模式键5与激光键7之间。

按压一下模式键5,指环鼠标处于标准模式;按压两下模式键5,指环鼠标处于语音模式;按压三下模式键5,指环鼠标处于会议/教学模式。其工作模式显示在显示屏3上。

当指环鼠标处于标准模式时,垂直按压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左键;向上推拨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滚轮向上;向下推拨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滚轮向下;向左推拨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中键;向右推拨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右键。

当指环鼠标处于语音模式时,垂直按压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语音打字键,将输入的语音信息识别转化为文字信息,一端以语音形式输入,另一端则以文字形式显示,即指环鼠标端以语音输入,连接鼠标的设备端的屏幕以文字形式显示语音输入的内容;向上推拨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删除键;向下推拨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语音命令键,通过语音输入即可执行“打开网页”、“打开文件夹”等命令,具体示例如下:语音输入“打开我的电脑”,设备便会打开“我的电脑”;向左推拨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语音键盘键,通过语音操控键盘的所有功能,即通过语音输入替代有线连接键盘的手指轻敲或软件键盘的移动鼠标点击;向右推拨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确认键。

当指环鼠标处于会议或教学模式时,垂直按压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左键;向上推拨,然后单按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向上翻页键;向上推拨,然后长按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全屏/退出全屏键,用于当前页面不是全屏时,使其全屏,当前页面处于全屏状态时,使其退出全屏;向下推拨,然后单按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向下翻页键;向下推拨,然后长按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播放/暂停键,用于PPT、音频等文件的播放或暂停播放;向左推拨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音量减键;向右推拨控制键61,其功能作用为音量加键。

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功能按键包括多个单向控制按键(17、18、19、20、21、22)和多个单向控制触点,每一个所述单向控制按键(17、18、19、20、21、22)与每一个所述单向控制触点对应,多个所述单向控制按键(17、18、19、20、21、22)呈横竖排列。具体地,单向控制按键仅设有一个控制触点,垂直按压单向控制按键,控制触点连通。多个功能按键为6个单向控制按键(17、18、19、20、21、22),分别为模式切换键17、功能键18、功能键19、功能键20、语音输入键21、功能键22。模式切换键17、功能键18、功能键19、功能键20、语音输入键21和功能键22呈三横两列排列。按压一下模式切换键17,指环鼠标处于标准模式,按压两下模式切换键17,指环鼠标处于会议/教学模式。其工作模式显示在显示屏3上。语音输入孔111位于功能键22左侧。

当指环鼠标处于标准模式时,功能键18的功能作用为鼠标的右键,功能键19的功能作用为左键;按住功能键20不松开,指环鼠标向上移动,功能作用为滚轮向上;按住功能键20不松开,指环鼠标向下移动,功能作用为滚轮向下;功能键22的功能作用为中键。

当指环鼠标处于会议/教学模式时,单按功能键18,向上翻页,长按功能键18,音量增大;单按功能键19,向下翻页,长按功能键19,音量降低;按压功能键20,激光发射器4发射红外线激光,红外线激光透过激光孔152投映成一个光点或一条光线在投影屏幕上,相当于激光教鞭;单击功能键22,当前页面处于全屏状态,双击功能键22,指环鼠标连接的设备屏幕呈黑屏状态,长按功能键22,退出当前页面返回桌面。

按压模式键5不松开,再按压语音输入键21,切换语音功能模式,麦克风2收集语音进行语音功能操作。其中按压一下语音输入键21,指环鼠标进入语音打字模式;按压两下语音输入键21,指环鼠标进入语音命名功能模式;按压三下语音输入键21,指环鼠标进入语音键盘功能模式。

其中,上述三种语音功能模式如下:

语音打字模式:将输入的语音信息识别转化为文字信息,一端以语音形式,另一端则以文字形式,即鼠标端以语音输入,连接鼠标的设备端的屏幕以文字形式显示语音输入的内容。

语音键盘功能模式:可通过语音操控键盘的所有功能,即通过语音输入替代有线连接键盘的手指轻敲或软件键盘的移动鼠标点击。

语音命令功能模式:通过语音输入即可执行“打开网页”、“打开文件夹”等命令,具体示例如下:语音输入“打开我的电脑”,设备便会打开“我的电脑”。

第二侧壁12设有USB接口8。具体地,USB接口8安装于第二侧壁12。USB接口8可通过USB数据线与指环鼠标连接的设备进行有线连接,也可通过连接电源给指环鼠标提供电能量。

第三侧壁13的中央位置设有电源开关9。电源开关9控制指环鼠标的工作状态,可开启或关闭指环鼠标。第四侧壁14不设有任何部件或部件接口,是一个平整光滑面。

壳体1具有底侧壁23,底侧壁23设有环结构10,环结构10包括第一环块101和第二环块102,底侧壁23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环块101与底侧壁23的第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环块102与底侧壁23的第二侧活动连接。具体地,环结构10是可活动、可调节活动弧度大小的结构。底侧壁23的第一侧与第一侧壁11相邻,底侧壁23的第二侧与第三侧壁13相邻。第一环块101与底侧壁23的第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环块102与底侧壁23的第二侧活动连接。壳体1的底侧壁23设有环结构10可使不同大小的手指套进指环鼠标。

环结构10包括转轴103,第二环块102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孔,底侧壁23的第二侧设有第二转轴孔,转轴103穿设于第一转轴孔、第二转轴孔中。具体地,第一转轴孔的数量为两个,第二转轴孔的数量为两个。第二环块102的一端设有两个转轴孔,底侧壁23的第二侧设有两个转轴孔,第二环块102的两个转轴孔分别与底侧壁23的两个转轴孔对应,底侧壁23的两个转轴孔分别位于第二环块102的两个转轴孔的外侧;转轴103分别插入第二环块102的两个转轴孔和对应的底侧壁23的两个转轴孔,把第二环块102的两个转轴孔和底侧壁23的两个转轴孔分别紧密地连接成可活动的结构。第一转轴孔和第二转轴孔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使环结构10的活动性更稳定。第一转轴孔和第二转轴孔分别插入转轴,可根据手指的大小调动其转动的弧度大小,并可恢复到使用前的位置,既可使环结构10具有活动性,又不破坏环结构10的活动调节性。

第二环块102的内侧壁设有USB接口104,接收器16通过USB接口104与第二环块102的内侧壁连接。接收器16可拔离第二环块102的内侧壁,插入连接指环鼠标的设备的USB接口中,使指环鼠标与指环鼠标连接的设备进行无线连接。当使用指环鼠标时,需拔开接收器16,当需要与指环鼠标连接的设备无线连接时,可将接收器16拔离第二环块102的内侧壁后插入连接指环鼠标的设备的USB接口中。指环鼠标内设有蓝牙无线发射和接收电路,用于与设备蓝牙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采用麦克风、显示屏和多向开关,解决了现有指环鼠标只能通过手指动作来操控指环鼠标的问题。实现语音功能操作、显示指环鼠标的工作模式和功能状态、一个物理按键实现多个按键功能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指环鼠标体积小巧,功能强大,使用方便,让用户操作包括不限于电脑、手机、VR和投影仪等相关产品更加方便,更加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