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机构及传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4590发布日期:2019-03-02 01:5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扫码机构及传送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扫码机构及传送线。



背景技术:

扫码器是一种读取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的机器,其自身发射出红外线光线,然后根据反射的结果,利用芯片来译码,最后得到条形码或二维码所代表的信息,例如产品信息、产地信息、批次信息等。

现有技术中的扫码器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将扫码器固定在一个位置的,然后对经过扫码器扫描位置的产品进行条码扫描;另一种是手持式扫码器,需要工作人员手拿扫码器对产品的条码进行扫描。

但是,发明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固定式的扫码器在扫描产品上的条码时扫码率较低,常出现漏扫的情况,尤其是在传送线上使用固定式扫码器时,更加容易出现漏扫现象;其次,使用手持式扫码器对产品上的条码时,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尤其是对传送线上传输的产品进行扫码工作时,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会成倍的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依据实用新型请提供的一种扫码机构,其包括:架体;

扫码器,所述扫码器与所述架体活动连接;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扫码器在所述架体上运动,使所述扫码器的扫描端按照预设轨迹运动,形成一个用于扫描条码的条码扫描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扫码机构,其中所述架体与靠近所述扫码器的扫描端的侧壁转动连接。

可选的,前述的扫码机构,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装置和凸轮薄片,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凸轮薄片的一端连接,能够驱动所述凸轮薄片转动;

其中,所述凸轮薄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扫码器的尾端相抵触,所述扫码器的尾端与所述扫码器的扫描端相对;

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凸轮薄片转动时,所述凸轮薄片能够驱动所述扫码器在所述架体上转动预设角度,使所述扫描端按照圆弧形轨迹往复运动。

可选的,前述的扫码机构,其中所述凸轮薄片的另一端设置有转轮,并通过转轮与所述尾端相抵触;

或,所述凸轮薄片的另一端为圆弧状。

可选的,前述的扫码机构,其中靠近所述凸轮薄片的另一端的两侧边沿交错相对的设置有开口。

可选的,前述的扫码机构,其中所述凸轮薄片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部件,并通过所述弹性部件连接一顶持块,所述顶持块与所述尾端抵触。

可选的,前述的扫码机构,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风轮、转轴以及与气源连接的电磁阀;

其中,所述电磁阀的出气阀口与所述风轮的叶片相对,用于驱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风轮与所述凸轮薄片通过转轴进行同轴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凸轮薄片转动。

可选的,前述的扫码机构,其中所述架体与所述扫码器滑动连接;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连杆,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驱动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扫码器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较所述第二连杆短;

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通过所述驱动连杆驱动所述扫码器在所述架体上往复滑动,使所述扫描端按照直线轨迹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传送线,其包括:

传送线主体和扫码机构;

所述扫码机构包括:架体;

扫码器,所述扫码器与所述架体活动连接;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扫码器在所述架体上运动,使所述扫码器的扫描端按照预设轨迹运动,形成一个用于扫描条码的条码扫描区域;

所述扫码机构用于对所述传送线上传输的产品进行扫码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传送线,其中所述扫码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线主体的底部;

或,所述扫码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线主体的上方;

或,所述扫码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线主体的侧方;

使所述扫码机构的扫码器的扫描端运动产生的条码扫描区域位于所述传送线主体上表面的上方。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扫码机构及传送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扫码机构中的扫码器是活动连接在架体上的,并通过驱动结构进行控制,能够使扫码器能够都相对架体运动,并使扫码器的扫描端按照预设的轨迹运动,并形成一个条码扫描区域,该条码扫描区域相对扫码器自身产生的扫描区域要大很多,相比于固定式的扫码器,能够有效的提高扫码率,相比于手持式扫码器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且当扫码机构设置在传送线上时,能够在传送线上形成一个较大面积的条码扫描区域,可保证扫码的成功率,并在传送线的自动输送产品的运动配合下,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扫描产品的条码,进而在保证扫码率的同时,能够自动化的运行。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扫码机构的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扫码机构的凸轮薄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扫码机构及传送线,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扫码机构,其包括:架体1、扫码器2以及驱动结构3;所述扫码器2与所述架体1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3驱动所述扫码器2在所述架体1上运动,使所述扫码器2 的扫描端21按照预设轨迹运动,形成一个用于扫描条码的条码扫描区域。

具体的,所述架体1的结构可以根据所要支撑以及连接的扫码器2的需要而具体的设置,例如可以是相对设置的分体式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体式的预留有安装扫码器2空间的结构,其可以是使用型材连接制得,也可以是通过钢材焊接制得;另外,架体1的结构还可以根据扫码机构所要服务的机械设备或者传送线的机构进行设置,或者可以直接使用机械设备或者传送线的架体结构作为连接扫码器2的架体1。扫码器2是能够用于扫描条形码、二维码的扫码器,其中条形码和二维码可以统称为条码,扫码器2 需要能够通过扫码获得条码所代表的产品的信息,例如产品的制造商、产地、产品种类、生产日期等信息,扫码器2的型号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要进行选择;扫码器2可以直接与外部设置的控制中心连接,或者与机械设备、传送线的控制中心连接,以将扫描产品条码获得的信息传送给控制中心,便于后续的记录以及统计工作,扫码器2的电源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进行连接。驱动结构3可以是多种驱动方式,例如电动驱动方式、气动驱动方式,驱动结构3驱动扫码器2所形成的条码扫描区域,需要大于扫码器2自身的扫描区域,驱动结构3驱动扫码器2的运动可以是转动运动也可以是移动运动,只要能够通过驱动扫码器2的运动使扫码器2的扫描端21扫描一个较大的区域即可,即获得一个较大的条码扫描区域;驱动结构3可以与扫码器2设置在同一个架体1上,也可以单独设置架体,或者直接设置在机械设备、传送线上;其中,扫码器2的扫描端21运动的预设轨迹可以是直线型的可以是弧形的,但扫码器2最好为往复的运动,即在一定的条码扫描区域往复循环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扫码机构中的扫码器是活动连接在架体上的,并通过驱动结构进行控制,能够使扫码器能够都相对架体运动,并使扫码器的扫描端按照预设的轨迹运动,并形成一个条码扫描区域,该条码扫描区域相对扫码器自身产生的扫描区域要大很多,相比于固定式的扫码器,能够有效的提高扫码率,相比于手持式扫码器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且当扫码机构设置在传送线上时,能够在传送线上形成一个较大面积的条码扫描区域,可保证扫码的成功率,并在传送线的自动输送产品的运动配合下,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扫描产品的条码,进而在保证扫码率的同时,能够自动化的运行。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架体1与靠近所述扫码器2的扫描端21的侧壁转动连接。

具体的,将扫码器2的扫描端21附近的两侧与架体1转动连接后,在驱动结构3的驱动下,扫码器2可以相对架体1进行转动,使扫描端21能够转动一定的角度,即扫描一定的区域,进而实现对较大区域的扫描;将扫码器2的两侧与架体1转动连接就是为了使扫码器2能够相对架体1转动,所以还可以使扫码器2靠近扫描端21的一侧与架体1转动连接,也可以使扫描器2远离扫描端21靠近尾端的位置的两侧与架体1转动连接,即只要能够实现扫码器2相对架体1进行往复转动或摆动即可;另外,上述扫码器2的两侧最好为扫码器2宽度方向的两侧,尤其是扫码器2为扁平的长方体时;在实现上述的扫码器2的转动扫描形式的前提下,可以对应的设置驱动结构3的结构形式。也可以将架体1与扫码器2滑动连接后,通过驱动结构3的驱动,扫码器2可以在架体1上往复的滑动,使扫描端 21能够扫过一定的区域,即形成一个较大的条码扫描区域,此时扫码器2 可以是往复的直线运动;在实现上述的扫码器2的往复直线扫描的前提下,可以对应的设置驱动结构3的结构形式。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驱动装置31和凸轮薄片32,所述驱动装置31的驱动端与所述凸轮薄片32的一端连接,能够驱动所述凸轮薄片32转动;其中,所述凸轮薄片32的另一端与所述扫码器2的尾端22相抵触,所述扫码器2的尾端22与所述扫码器2的扫描端 21相对;当所述驱动装置31驱动所述凸轮薄片32转动时,所述凸轮薄片 32能够驱动所述扫码器2在所述架体1上转动或摆动预设角度,使所述扫描端21按照圆弧形轨迹往复运动。

具体的,驱动装置31可以是能够驱动凸轮薄片32转动的任意驱动装置,例如可以是驱动电机或者通过风能驱动的驱动轴等,凸轮薄片32可以是矩形的薄片,也可以是由两个不同心的圆形叠在一起构成的形状,或者其他能够起到凸轮作用的薄片,只要凸轮薄片32在驱动装置31的驱动下能够产生等同于凸轮驱动的效果即可。由于扫码器2的靠近扫描端21附件的侧壁与架体1转动连接,当凸轮薄片32与扫码器2的尾端22抵触时,扫码器2能够在凸轮薄片32的转动驱动下进行往复的摆动,且最好将该摆动角度或者扫描端21的圆弧形轨迹的角度设置为60-120度,即预设的转动角度最好为单侧转动0-60度,以保证能够形成足够大的扫描区域;另外,当扫码器2靠近尾端的两侧与架体1进行转动连接时,需要使凸轮薄片32 与扫码器2的靠近扫描端21的位置抵触,这样扫码器2能够在凸轮薄片32 的转动驱动下进行往复的摆动,同样单侧的往复摆动的角度最好设置为 0-60度。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31包括风轮311转轴4以及与气源连接的电磁阀312;其中,所述电磁阀312的出气阀口与所述风轮311 的叶片相对,用于驱动所述风轮311转动;所述风轮311与所述凸轮薄片 32通过转轴4进行同轴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凸轮薄片32转动。

具体的,风轮311的可以是轴套上设置有多个扇叶的结构,扇叶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保证在气体的吹动下能够发生连续的转动即可,这样风轮311与凸轮薄片32设置在同一转轴上,当风轮受气体的吹动发生转动时,能够带动凸轮薄片32同时转动,进而使凸轮薄片32顶持扫码器2的尾端,使扫码器2发生往复的摆动。其中,电磁阀 312可以是通过电信号控制出气阀口打开或者关闭的阀体,其连接的气源可以是工厂中常备的气源,也可以是单独为电磁阀312设置的气源。用于控制电磁阀312的出气阀口打开或者关闭的电信号可以来自控制中心,也可以是来自传送线的位置传感器,例如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扫码机构设置在传送线上时,可以在传送线的预定位置设置位置传感器,当有产品运行到该位置传感器检测的位置时,位置传感器发出信号给电磁阀312,使处于关闭状态的电磁阀312打开,即出气阀口打开,这样从出气阀口喷出的气体就可以驱动风轮311转动,进而带动凸轮薄片32转动,最终驱动扫码器2 进行往复的摆动,形成一个较大的条码扫描区域。另外,连接风轮311以及凸轮薄片32的转轴上最好通过轴承进行转动支撑。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凸轮薄片32的另一端设置有转轮321,并通过转轮321与所述尾端22相抵触;或,所述凸轮薄片32的另一端为圆弧状。

具体的,由于凸轮薄片32的一端是与驱动装置31连接的,即其一端是接收驱动力的,而凸轮薄片32的另一端是用于将驱动力作用在扫码器2 上的,为了防止凸轮薄片32的另一端抵触扫码器2时对扫码器2造成损伤,可以通过在凸轮薄片32的另一端设置转轮321,然后通过转动的方式抵触驱动扫码器2进行摆动;或者通过将凸轮薄片32的另一端设置为圆弧状也能够减少对扫码器2的损伤。

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靠近所述凸轮薄片32的另一端的两侧边沿交错相对的设置有开口322;或,所述凸轮薄片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部件,并通过所述弹性部件连接一顶持块,所述顶持块与所述尾端抵触。

具体的,通过在凸轮薄片32另一端的两侧边交错相对设置开口322的方式,能够使凸轮薄片32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弹性的结构,当凸轮薄片32的另一端与扫码器2抵触时,能够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避免硬性的磕碰造成损伤。另外,缓冲的结构还可以是在凸轮薄片的另一端设置弹性部件,然后在弹性部件的端部设置顶持块,这样当凸轮薄片的另一端与扫码器抵触时,弹性部件能够产生收缩变形,进而产生缓冲,也能够避免硬性的磕碰对扫码器造成损伤。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架体1与所述扫码器2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驱动电机33和驱动连杆34,所述驱动电机33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所述驱动连杆34包括第一连杆341和第二连杆342,所述第一连杆34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33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41 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4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42的第二端与所述扫码器2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杆341的长度较所述第二连杆342短;所述驱动电机33能够通过所述驱动连杆34驱动所述扫码器2在所述架体1上往复滑动,使所述扫描端21按照直线轨迹运动。

具体的,连杆驱动结构是运行平稳的一种驱动运动方式,所以可以通过连杆驱动方式使扫码器2进行往复的直线运动,即扫码器2的扫描端21 进行往复的直线运动,轨迹是一直线,这样扫码器2的条码扫描区域就是扫描端走过的区域。其中,第一连杆341和第二连杆342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进行设定,驱动电机22可以是普通的马达,其功率型号以及转速均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置。另外,上述的第一连杆341与第二连杆342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连杆342与扫码器2之间的连接均可以是铰接;且可以是在扫码器2的底部设置一支撑座后,通过支撑座与第二连杆342铰接,并通过支撑座载着扫码器2在架体1上往复滑动。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出一种传送线,其包括:传送线主体和扫码机构;如图1所示,所述扫码机构包括:架体1、扫码器2以及驱动结构3;所述扫码器2与所述架体1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3驱动所述扫码器2 在所述架体1上运动,使所述扫码器2的扫描端21按照预设轨迹运动,形成一个用于扫描条码的条码扫描区域;所述扫码机构用于对所述传送线上传输的产品进行扫码工作。

具体的,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扫码机构可直接使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扫码机构,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另外,传送线可以是用于输送产品的任何一种传送线,例如板式传送线、皮带式传送线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传送线上设置有扫码机构,而扫码机构中的扫码器是活动连接在架体上的,并通过驱动结构进行控制,能够使扫码器能够都相对架体运动,并使扫码器的扫描端按照预设的轨迹运动,并形成一个条码扫描区域,该条码扫描区域相对扫码器自身产生的扫描区域要大很多,相比于固定式的扫码器,能够有效的提高扫码率,相比于手持式扫码器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且当扫码机构设置在传送线上时,能够在传送线上形成一个较大面积的条码扫描区域,可保证扫码的成功率,并在传送线的自动输送产品的运动配合下,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扫描产品的条码,进而在保证扫码率的同时,能够自动化的运行。

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扫码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线主体的底部;或,所述扫码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线主体的上方;或,所述扫码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线主体的侧方;使所述扫码机构的扫码器的扫描端运动产生的条码扫描区域位于所述传送线主体上表面的上方。

具体的,扫码机构设置在传送线主体上的位置,可以根据传送线的工作状态以及其传送的产品而定,例如当传送线上传送的产品的条码位于产品的底部时,可以将扫码机构设置在传送线主体的底部,使扫码器的扫描端向上扫描,进而将产品的条码识别;其中,扫码机构可以直接设置在传送线的架体上,也可以直接设置在地面上只要保证扫码器的扫描端的位置即可;或者,传送线上传送的产品的条码位于产品的顶端时,可以将扫码机构设置在传送线的上方,其可以是通过架体与传送线的主体连接,也可以是单独的设置,仅保持位置相对,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扫码器的扫描端需要朝向传送线的表面;最后,传送线上传送的产品的条码位于产品的侧面时,可以将扫码机构设置在传送线的侧方,同样也可以将扫码机构设置在传送线主体上,也可以单独的设置,只要保证相对位置即可,此时需要扫码器的扫描端朝向传送线上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