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3692发布日期:2019-03-05 17:3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显示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装配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组件。



背景技术:

全贴合触摸屏组件是一种用特制胶水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粘接在一起的组件。此时加工方式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屏组件上各处的厚度公差大,而且屏组件对厚度方向的装配应力较为敏感,通过双面胶安装屏组件的方式,容易由于装配应力引起双面胶与屏组件的贴合区域产生撕裂或气泡,进而造成屏组件的脱落,并且一旦屏幕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现象,需要对胶水进行清理,但胶水的清理使得后续维修变得异常繁琐,浪费人工成本;或者采用专门的零件防止屏组件脱落,但专门的零件制造、安装较为复杂,材料及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安装、可降低成本的显示组件。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组件,包括屏幕、连接件及壳体,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屏幕的一侧匹配的嵌入槽,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壳体设于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

上述显示组件,通过连接件将屏幕及壳体连接,其中屏幕部分嵌入连接件上的嵌入槽内,连接件远离屏幕的一侧与壳体连接,连接件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减少制造及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屏幕与所述连接件的安装槽,所述屏幕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之间设有缓冲件。

进一步地,所述屏幕包括相贴合的显示屏与触摸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嵌入槽匹配,所述触摸屏设于所述显示屏远离所述嵌入槽的一侧,所述触摸屏的外边缘伸出所述显示屏并形成连接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匹配的台阶面。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面包括相连接的侧壁及底壁,所述侧壁与所述显示屏的端面相对设置,所述底壁与所述显示屏靠近所述触摸屏的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缓冲件的一端设于所述侧壁与所述显示屏的端面之前,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底壁与所述显示屏靠近所述触摸屏的侧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外边缘向同一侧弯折围成所述嵌入槽。

进一步地,所述嵌入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显示屏的厚度。

进一步地,上述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二装配孔连通,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所述第一装配孔并与所述第二装配孔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二装配孔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二装配孔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嵌入槽的侧面上设有第三装配孔,所述显示屏上设有第四装配孔,所述第三装配孔与所述第四装配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设所述第三装配孔及并与所述第四装配孔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为硅胶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显示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显示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屏幕,110、显示屏,120、触摸屏,200、连接件,210、嵌入槽,300、壳体,310、安装槽,400、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本具体实施例中,显示组件主要安装于监护器等医疗设备上,但上述显示组件也可用于电脑、平板等设备。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组件,包括屏幕100、连接件200及壳体300,连接件200上设有与屏幕100的一侧匹配的嵌入槽210,连接件200与壳体300连接,壳体300设于连接件200远离屏幕100的一侧。

上述显示组件,通过连接件200将屏幕100及壳体300连接,其中屏幕100部分嵌入连接件200上的嵌入槽210内,连接件200远离屏幕100的一侧与壳体300连接,连接件200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减少制造及人工成本。

可选地,连接件200可为钣金件;也可为塑料件。其中钣金件的强度较高;塑料件的质量较轻,成本较低,可根据使用要求使用不同材料制作连接件200。

进一步地,壳体300上设有用于安装屏幕100与连接件200的安装槽310,屏幕100与安装槽310的内壁之间设有缓冲件400。此时屏幕100及连接件200均安装于安装槽310处,装配更简单,同时缓冲件400可减少屏幕100与壳体300之间的装配应力,防止屏幕100受到损伤。

进一步地,如图2及图3所示,屏幕100包括相贴合的显示屏110与触摸屏120,显示屏110与嵌入槽210匹配,触摸屏120设于显示屏110远离嵌入槽210的一侧,触摸屏120的外边缘伸出显示屏110并形成连接部,安装槽310的内壁上设有与连接部匹配的台阶面。此时安装槽310上的台阶面可方便屏幕100的对位及安装,使装配更简单。

在其他实施例中,屏幕100也可为单层的显示屏110或触摸屏120,屏幕100的侧面上具有与嵌入槽210匹配的一凸部,实现屏幕100与连接件200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台阶面包括相连接的侧壁及底壁,侧壁与显示屏110的端面相对设置,底壁与显示屏110靠近触摸屏120的侧面相对设置,缓冲件400的一端设于侧壁与显示屏110的端面之间,缓冲件400的另一端设于底壁与显示屏110靠近触摸屏120的侧面之间。此时显示屏110与壳体30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并利用缓冲件400填充上述间隙,可防止显示屏110与壳体300之间接触时,装配应力对屏幕100造成损伤。

具体地,缓冲件400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

可选地,根据屏幕100与壳体300之间的装配关系,缓冲件400可为与屏幕100的形状匹配的环状结构,或也可为屏幕100的一侧匹配的条状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3所示,连接件200的外边缘向同一侧弯折围成嵌入槽210。此时连接件200的加工工艺较为简单,可降低加工成本及物料成本。

可选地,上述嵌入槽210可由连接件200相对的两侧外边缘向同一侧弯折形成;或上述嵌入槽210由连接件200的至少三个侧边的外边缘向同一侧弯折形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连接件200的侧面上设置竖板,围成上述嵌入槽210。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嵌入槽210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显示屏110的厚度。上述结构,在安装时,嵌入槽210的槽口不会对触摸屏120靠近显示屏110的侧面产生压力,可防止触摸屏120受到连接件200的装配应力。

进一步地,上述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连接件200上设有第一装配孔,壳体300上设有第二装配孔,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连通,第一固定件穿设第一装配孔并与第二装配孔螺纹配合。此时可通过第一固定件实现连接件200与壳体3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方便在出现故障时拆开进行检修。同时由于屏幕100的结构较为脆弱,因此在装配时,第一固定件由连接件200远离壳体300的一侧穿入第一装配孔,并与第二装配孔螺纹配合,第一固定件对屏幕100的影响较小。

可选地,第一固定件可为螺钉或螺栓等。

可选地,连接件200上设有凹陷,第一装配孔设于凹陷的底部。此时可防止螺钉或螺栓等的头部抵触屏幕100,对屏幕100造成损伤。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200与壳体300之间也可通过焊接或卡扣配合等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的数量均为多个,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对应设置。此时连接件200与壳体300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可防止连接件200与壳体300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导致屏幕100与壳体300之间发生抵触进而对屏幕100造成损伤。

可选地,第一装配孔及第二装配孔的数量可为至少五个。此时连接件200与壳体300之间的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上述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嵌入槽210的侧面上设有第三装配孔,显示屏110上设有第四装配孔,第三装配孔与第四装配孔连通,第二固定件穿设第三装配孔及并与第四装配孔螺纹配合。此时可防止显示屏110由嵌入槽210内脱出,进而导致屏幕100的脱落,使上述显示组件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进一步地,缓冲件400为硅胶件。硅胶件为较为常见的缓冲材料,成本低,缓冲效果,同时材料性质稳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件400可为海绵、泡沫等材料。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