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5427发布日期:2019-03-15 20:3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单向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许多应用领域由于其特殊性,对数据安全有较高的要求。在一些应用领域中,数据交换和共享需严格遵守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例如,数据只能从一端设备向另一端设备传输,即在传输过程中,必须保证数据传输的单向性。例如,在数据保密级别(网络安全级别)不同的设备之间,数据仅能从低保密级别设备(网络安全级别低的设备)向高保密级别设备(网络安全级别高的设备)传输。

目前,一般采用“数据泵”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的单向性。采用“数据泵”技术的数据单向传输过程中,数据只能从低保密级别设备向高保密级别设备传输,即上述传输过程只允许单方向的传输数据;而控制信息(例如:数据的收到确认信息、差错控制信息以及流量控制信息等)却可以从高保密级别设备向低保密级别设备传输,即上述传输过程允许反向传输控制信息。

可见,采用“数据泵”技术的数据单向传输过程中,虽然数据是单向传输的,但控制信息可以双向传输,在上述传输过程中,对于高保密级别设备来说,仍存在安全隐患。

那么如何保证数据的单向传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可以实现数据的单向传输。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输入端电路和输出端电路;所述输入端电路包括输入接口、第一处理器和显示部件;所述输出端电路包括第二处理器、扫描部件和输出接口;

所述显示部件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将从所述输入接口获得的数据转化为图形码;所述显示部件,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转化的所述图形码;

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扫描部件连接;

所述扫描部件,用于扫描所述显示部件所显示的图形码,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解码所述扫描部件扫描所得的图形码,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并通过所述输出接口输出。

可选地,所述输出端电路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第二处理器所获得的解码所得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输出端电路还包括红外发射部件,所述输入端电路还包括红外接收部件;

所述红外发射部件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的控制命令后,发射红外信号;

所述红外接收部件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部件发射的红外信号,并向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其接收到所述红外信号的通知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输入端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输出端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显示部件对应的第一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扫描部件对应的第二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红外接收部件对应的第三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红外发射部件对应的第四孔;

所述扫描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扫描所述显示部件所显示的图形码;

所述红外接收部件通过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四孔接收所述红外发射部件发射的红外信号。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输入端电路和输出端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内部。

可选地,还包括电源部件;

所述电源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显示部件、所述第二处理器和所述扫描部件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显示部件、所述第二处理器和所述扫描部件供电。

可选地,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的接口类型包括:USB接口类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输入端电路和输出端电路;输入端电路包括输入接口、第一处理器和显示部件;输出端电路包括第二处理器、扫描部件和输出接口;显示部件与第一处理器连接;第一处理器,用于将从输入接口获得的数据转化为图形码;显示部件,用于显示第一处理器所转化的图形码;第二处理器与扫描部件连接;扫描部件,用于扫描显示部件所显示的图形码,第二处理器用于,解码扫描部件扫描所得的图形码,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并通过输出接口输出。

数据传输设备通过输入端电路所包括的显示部件、输出端电路所包括的扫描部件,实现数据的传输,并且由于显示部件和扫描部件之间数据传输的模式,即数据仅能从显示部件一侧,传输至扫描部件一侧,而不能从扫描部件一侧传输至显示部件一侧,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单向性,即实现了数据的单向传输。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可以实现数据的单向传输。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100,可以包括输入端电路110和输出端电路120;输入端电路110包括输入接口111、第一处理器112和显示部件113;输出端电路120包括第二处理器121、扫描部件122和输出接口123;

显示部件113与第一处理器112连接;

第一处理器112,用于将从输入接口111获得的数据转化为图形码;显示部件113,用于显示第一处理器112所转化的图形码;

第二处理器121与扫描部件122连接;

扫描部件122,用于扫描显示部件113所显示的图形码,第二处理器121用于,解码扫描部件122扫描所得的图形码,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并通过输出接口123输出。

可以理解的是,图1中所示的输入接口111与第一处理器112之间的连线、显示部件113与第一处理器112之间的连线、第二处理器121与扫描部件122之间的连线、第二处理器121与输出接口123之间的连线仅仅用于表明存在通信连接关系,并不代表实体连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处理器112和第二处理器121均可以为嵌入式处理器,例如:均可以为Cortex-A5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100可以通过输入接口111连接至数据发送设备,数据发送设备可以通过输入接口111将所要传输的数据输入数据传输设备100。后续的,数据传输设备100的第一处理器112可以通过输入接口111获得数据,并将所获得的数据转化为图形码。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图形码可以为二维码,第一处理器112可以采用现有的二维码生成技术,将所获得的数据转化为二维码。

进一步的,第一处理器112可以将所转化的图形码传输至显示部件113,显示部件113显示第一处理器112所转化的图形码。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部件113可以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扫描部件122可以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使得当显示部件113显示图形码时,扫描部件122可以及时扫描到显示部件113所显示的图形码,避免图形码的丢失。上述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可以理解为:当数据传输设备100通过输入接口111连接至数据发送设备后,扫描部件122立即处于工作状态(即扫描状态)。

扫描部件122每扫描完成一图形码后,将扫描得到的图形码传输至第二处理器121,第二处理器121解码所获得的图形码(扫描部件122扫描得到的图形码),即从图形码中识别出图形码所携带的数据。后续的,第二处理器121可以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图形码可以为二维码,第二处理器121可以采用与二维码生成方式对应的解码方式,解码上述二维码。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扫描部件122可以为一个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镜头,通过上述CCD镜头可以扫描出上述显示部件113(例如LCD)所显示的图形码。

第二处理器121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后,可以将所获得的解码所得的数据通过输出接口123输出,此时,数据传输设备可以已通过输出接口123连接至数据接收设备。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处理器”中的“第一”和“第二处理器”中的“第二”仅仅用于从命名上区分不同的处理器,并不具有任何限定意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设备100可以通过输入接口111所连接的数据发送设备,和/或通过输出接口123所连接的数据接收设备,为自身(数据传输设备100)供电。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数据传输设备中包括输入端电路和输出端电路;输入端电路包括输入接口、第一处理器和显示部件;输出端电路包括第二处理器、扫描部件和输出接口;显示部件与第一处理器连接;第一处理器,用于将从输入接口获得的数据转化为图形码;显示部件,用于显示第一处理器所转化的图形码;第二处理器与扫描部件连接;扫描部件,用于扫描显示部件所显示的图形码,第二处理器用于,解码扫描部件扫描所得的图形码,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并通过输出接口输出。数据传输设备通过输入端电路所包括的显示部件、输出端电路所包括的扫描部件,实现数据的传输,并且由于显示部件和扫描部件之间数据传输的模式,即数据仅能从显示部件一侧,传输至扫描部件一侧,而不能从扫描部件一侧传输至显示部件一侧,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单向性,即实现了数据的单向传输。

在一种情况中,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100的输入接口111连接至低保密级别设备,并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100的输出接口123连接至高保密级别设备,以实现低保密级别设备与高保密级别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100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单向性。低保密级别设备与高保密级别设备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100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数据仅能从低保密级别设备向高保密级别设备传输,而不能从高保密级别设备向低保密级别设备传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保密级别设备以及高保密级别设备所存储的数据的安全性。其中,上述“低保密级别设备”中的“低”与“高保密级别设备”中的“高”是相对而言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基于图1所示的结构,如图2所示,输出端电路1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4,存储器124与第二处理器121连接,用于存储第二处理器121所获得的解码所得的数据。

其中,上述存储器124可以为Flash芯片。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情况中,数据传输设备100的输入接口111和输出接口123可能未同时连接至设备(包括输入接口111连接至的数据发送设备,输出接口123连接至的数据接收设备)。当数据传输设备100的输入接口111连接至数据发送设备,而输出接口123未连接至数据接收设备,且数据发送设备需要通过数据传输设备100传输数据时,数据传输设备100的第一处理器112通过输入接口111获得数据发送设备需要传输的数据,并将上述数据转化为图形码,进一步的,显示部件113显示上述图形码,扫描部件122扫描显示部件113所显示的上述图形码,第二处理器121解码扫描所得的上述图形码,并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后,第二处理器121可以先将解码所得的数据传输至存储器124中,存储器124存储上述解码所得的数据。当数据传输设备100通过输出接口123连接至数据接收设备,且数据接收设备需要获得上述解码所得的数据时,第二处理器121从存储器124中获取所存储的数据,并所获取的数据通过输出接口123输出至上述数据接收设备,即数据接收设备从数据传输设备100的存储器124获得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基于图1所示的结构,如图3所示,输出端电路120还可以包括红外发射部件125,输入端电路110还可以包括红外接收部件114;

红外发射部件125与第二处理器121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二处理器121发送的控制命令后,发射红外信号;

红外接收部件114与第一处理器112连接,用于接收红外发射部件125发射的红外信号,并向第一处理器112发送其接收到红外信号的通知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在一种情况中,数据传输设备100的第二处理器121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后,可以向红外发射部件125发送的控制命令,该控制命令为:控制红外发射部件125发送红外信号的命令。红外发射部件125在接收到第二处理器121发送的控制命令后,发射红外信号。在另一种情况中,数据传输设备100的第二处理器121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并验证所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未出错后,可以向红外发射部件125发送的控制命令,红外发射部件125在接收到第二处理器121发送的控制命令后,发射红外信号。其中,第二处理器121可以通过现有技术,验证所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是否出错,例如:在传输数据时同时传输数据的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值,此时,第一处理器112可以先获得所获得的数据的MD5值,并将数据的MD5值与数据均转化为图形码并传输。第二处理器121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以及解码所得的数据的MD5值后,计算解码所得的数据的MD5值,并比较上述两个MD5值。当上述两个MD5值相同时,可以确定所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未出错;当上述两个MD5值不同时,可以确定所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出错。

上述红外接收部件114可以接收红外发射部件125发射的红外信号,并向第一处理器112发送其接收到红外信号的通知信息,即通知第一处理器112其接收到红外信号,此时,第一处理器112可以确认第二处理器121已解码完成扫描部件122扫描所得的图形码,获得解码所得的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红外发射部件125可以为红外线发射器,红外接收部件114可以为红外线接收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100中,还包括红外发射部件125和红外接收部件114的同时,还可以包括上述存储器124,这也是可以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4。其中,红外接收部件114可以与第一处理器112连接,红外发射部件125和存储器124可以分别与第二处理器121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100中的输入端电路110与输出端电路120可以设置于同一壳体内,也可以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壳体内。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两个壳体,分别为第一壳体(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壳体(图中未示出);

输入端电路110设置于第一壳体内部,输出端电路120设置于第二壳体内部;

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显示部件113对应的第一孔,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扫描部件122对应的第二孔;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红外接收部件114对应的第三孔,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红外发射部件125对应的第四孔;

扫描部件122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扫描显示部件113所显示的图形码;

红外接收部件114通过第三孔和第四孔接收红外发射部件125发射的红外信号。

其中,输入端电路110设置于第一壳体内部,即上述输入接口111、第一处理器112和显示部件113均设置于第一壳体内部,另外,当输入端电路110中还包括红外接收部件114时,红外接收部件114也设置于第一壳体内部。

输出端电路120设置于第二壳体内部,即上述第二处理器121、扫描部件122和输出接口123均设置于第二壳体内部,当输出端电路120还包括存储器124和红外发射部件125时,存储器124和红外发射部件125也设置于第二壳体内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表面可以分别设置有卡扣,此时,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通过分别设置的卡扣进行卡接,以便于用户携带。当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分别设置的卡扣进行卡接时,扫描部件122仍可以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扫描显示部件113所显示的图形码;红外接收部件1142仍可以通过第三孔和第四孔接收红外发射部件125发射的红外信号

另外,第一孔的尺寸可以大于或等于显示部件113的尺寸,第二孔的尺寸可以大于或等于扫描部件122的尺寸以使扫描部件122能够扫描到完整的显示部件113所显示的图形码。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一个壳体,为第三壳体(图中未示出),输入端电路110和输出端电路120设置于第三壳体内部。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中的“第一”、“第二壳体”中的“第二”和“第三壳体”中的“第三”仅仅用于从命名上区分不同的壳体,并不具有任何限定意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100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电源部件;

电源部件分别与第一处理器112、显示部件113、第二处理器121和扫描部件122连接,用于为第一处理器112、显示部件113、第二处理器121和扫描部件122供电。

在一种情况中,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100的输入接口111连接至数据发送设备和/或输出接口123连接至数据接收设备后,电源部件即为数据传输设备100的各部件(包括第一处理器112、显示部件113、第二处理器121和扫描部件122,以及后续提到的红外发射部件125和红外接收部件114)供电。在另一种情况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与上述电源部件对应的电源控制部件,该电源控制部件用于控制上述电源部件是否处于供电模式,当电源控制部件控制上述电源部件处于供电模式时,上述电源部件为数据传输设备100的各部件供电,当电源控制部件控制上述电源部件处于未供电模式时,上述电源部件不为数据传输设备100的各部件供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数据传输设备100中的输入端电路110与输出端电路120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壳体内时,上述电源部件可以存在两个,一个可以用于为输入端电路110的各部件(包括第一处理器112和显示部件113,以及后续提到的红外接收部件114)供电,另一个用于为输出端电路120(包括第二处理器121和扫描部件122,以及后续提到的红外发射部件125和存储器124)供电,此时,数据传输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与每一电源部件对应的电源控制部件,即可以包括两个电源控制部件,分别控制所对应的一电源部件是否处于供电模式。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100还包括红外发射部件125和红外接收部件114,此时,上述电源部件还可以为红外发射部件125和红外接收部件114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部件可以为:现有的任一种能够供电的部件,并不对电源部件的类型进行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100中的输入接口111和输出接口123的接口类型可以包括: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类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输入接口111和输出接口123的接口类型还可以包括IEEE1394火线接口类型。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上述的输入接口111和输出接口123的接口类型进行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