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6701发布日期:2019-05-21 20:5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外部结构通常会设置指纹采集区域,利用指纹采集区域采集用户指纹,以实现对手机的部分功能操控。然而,由于手机的外部结构受限制,导致指纹采集区域占比受限制,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模组和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具有显示面和与所述显示面相对的背面,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包括基板和排布于所述基板的多个感光像素单元,所述基板堆叠于所述显示屏模组靠近所述背面一侧,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位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显示屏模组一侧,每一所述感光像素单元包括光电二极管和连接所述光电二极管的薄膜晶体管开关。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背盖和中框,所述背盖与所述显示屏模组相盖合,所述中框固定于所述显示屏模组和所述背盖之间,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位于所述中框和所述显示屏模组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在所述显示屏模组的背面贴合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包括基板和排布于基板的多个感光像素单元,所述显示屏模组透过用户指纹光线至所述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以识别指纹,从而使得可检测用户指纹的检测区域不受限制,可以有效增大指纹识别区域,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感光芯片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后视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后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后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后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发光显示部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指纹识别模组、显示屏及移动终端,所述显示屏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媒体播放器等移动终端,也可以应用于自动柜员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等金融终端设备。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0,所述显示装置1000包括显示屏模组100和指纹识别模组200,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具有朝向用户的显示面101和与所述显示面101相对的背面102。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包括和感光芯片220。所述感光芯片220包括基板221和排布于所述基板221的多个感光像素单元222。所述基板221堆叠于所述显示屏模组100靠近所述背面102一侧。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位于所述基板221朝向所述显示屏模组100一侧。每一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包括光电二极管223和连接所述光电二极管223的薄膜晶体管开关224。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指纹的光线传导至所述光电二极管223,所述光电二极管223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至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利用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将用户指纹图像转换成中央处理器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以实现对用户指纹识别。所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通过在所述显示屏模组100的背面102贴合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包括感光芯片220,所述感光芯片220包括基板221和排布于基板221的多个感光像素单元222,所述显示屏模组100透过用户指纹光线至所述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以识别指纹,从而使得可检测用户指纹的检测区域不受限制,可以有效增大指纹识别区域,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可以透过用户指纹的光线,以使所述感光芯片220检测到用户指纹光线。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可以是在熄屏状态下透过用户指纹光线,也可以是在亮屏状态下,透过用户指纹光线。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完全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堆叠。所述显示面101为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出射光线的平面。当用户的手指抵触于所述显示面101,用户指纹的波峰01与所述显示面101之间无间隙,而用户指纹的波谷02与所述显示面102之间存在间距。检测指纹光线03照射至所述显示面101与用户指纹的波峰01相接触处,反射至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检测指纹光线04从所述显示面101射出照射至用户指纹的波谷02,产生漫反射,使得照射至用户指纹波谷02的光线无法传导至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即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可以识别出用户指纹的波峰01图像,进而识别出用户指纹图像。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可以为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提供指纹检测光线。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通过其他光源为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提供光线。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221包括第一基面2211和相对所述第一基面2211的第二基面2212。所述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成型于所述基板221的第一基面2211。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通过薄膜晶体管成型工艺成型。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在所述基板221上阵列排布。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可以通过导电走线相连接。每一所述像素单元222可以感应指纹图像的一像素点。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所感应的指纹图像像素点可以拼接成完整的指纹图像。所述光电二极管223可以对应感应指纹图像像素点的光线。每一所述光电二极管223根据用户指纹光线发送电流脉冲至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以触发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开启或关闭。当所述光电二极管223感应到指纹波峰01的光线,所述光电二极管223向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发送信号,使得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切换开关状态,以将指纹图像像素点的光线信息转化成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多个所述光电二极管223可以通过多根导电走线接收驱动信号。每一所述光电二极管223的一端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的一端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可以是二极管开关或者是三极管开关。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为薄膜晶体管开关(Thin-film transistor)。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包括栅极2241、源极2242和漏极224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每一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的源极2242与每一所述光电二极管223的一端连接。每一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的栅极2241可以与信号扫描线连接,每一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的漏极2243可以与数据线连接。每一列或每一行的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的栅极2241可以连接至一根信号扫描线上。所述光电二极管223可以采用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相同工艺成型,即所述光电二极管223可以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一同采用蒸镀蚀刻等工艺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的漏极2243与所述光电二极管223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的源极2242与数据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包括准直层210,所述准直层210贴合于所述背面102,所述准直层102将经所述显示屏模组100透射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感光芯片220,所述感光芯片220堆叠于所述准直层210背离所述显示屏模组100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准直层210位于所述背面102远离所述显示面101一侧。所述准直层210包括朝向所述背面102的第一表面211和与所述第一表面211相对的第二表面212。由用户指纹的波峰01处反射至所述准直层210的指纹检测光线经所述第一表面211传导至所述第二表面212,并从所述第二表面212出射至所述感光芯片220上,在所述感光芯片220上聚焦,以使得所述感光芯片220上可以获得用户指纹的波峰01的图像。所述准直层210的边缘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101上。所述准直层210的第一表面211与所述背面102之间设置第一光学胶层213。所述第一光学胶层213可以将所述准直层210粘接于所述显示屏模组100,所述第一光学胶层213还可以透过指纹光线至所述准直层210。所述准直层210的第二表面212与所述感光芯片220之间设置第二光学胶层214,所述第二光学胶层214将所述准直层210与所述感光芯片220粘接,并且还可以透过指纹光线至所述感光芯片220。所述准直层210完全覆盖所述感光芯片220的感光区域。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显示面101具有显示区1011,所述准直层210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1011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101还具有连接所述显示区1011的非显示区1012。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在所述显示区1011显示图像画面。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在正对所述非显示区1012内设置驱动芯片和封装结构。为了增大所述显示区1011的面积,提高所述显示区1011的占比,使得所述非显示区1012占比减小。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与所述显示屏模组100的显示区1011正对,可以使得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的指纹采集区域面积增大,有效提高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的指纹采集区域占比。所述感光芯片220的边缘大致与所述准直层210的边缘对齐。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在所述基板221的排布区域构成所述感光芯片220的指纹采集区域。具体的,多个所述光电二极管223的连线区域大致构成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的指纹采集区域。所述准直层210覆盖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在所述基板221的排布区域。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1011。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在所述显示区1011的部分具有透光性能,使得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在所述显示区1011可以透过用户指纹光线至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的指纹采集区域可以是完全占据所述显示区1011,也可以是部分占据所述显示区101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在所述非显示区1012可以透过用户指纹光线,则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也可以部分位于所述非显示区1012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1012内,并与所述非显示区1012重合。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包括玻璃盖板103和贴合于玻璃盖板103的显示屏104。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贴合于所述玻璃盖板103,并正对所述非显示区1012。通过在所述显示屏模组100的另一端设置红外光源209,红外光源209的光线入射至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内玻璃盖板103,并在所述显示屏模组100的玻璃盖板103内经全反射至所述非显示区1012,以及透过所述非显示区1012入射至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可以实现全面屏指纹采集。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所述显示区1011具有第一长边1013和相对所述第一长边1013设置的第二长边1014。所述基板221具有第一边缘2213和相对所述第一边缘2213设置的第二边缘2214。所述第一边缘2213和所述第二边缘2214在所述显示区1011的正投影分别靠近两个所述第一长边1013和所述第二长边1014。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缘2213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可以是与所述第一长边1013相重合,也可以是位于所述显示区1011内与所述第一长边1013存在缝隙,还可以是位于所述显示区1011外与所述第一长边1013存在缝隙。所述第一边缘2213平行所述第一长边1013。所述第二边缘2214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可以是与所述第二长边1014相重合,也可以是与所述第二长边1014存在缝隙,还可以是位于所述显示区1011外与所述第二边缘2214存在缝隙。利用所述第一边缘2213和所述第二边缘2214分别靠近所述第一长边1013和所述第二长边1014,使得所述基板221的面积可以有效增大,以有效增大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的指纹采集区域占比。所述第二边缘2214平行所述第二长边1014。所述第一边缘2213至所述第一长边1013的距离大致等于所述第二边缘2214至所述第二长边1014的距离。所述第一长边1013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长边1014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边缘2213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边缘2214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边缘221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长边1013的长度,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长边1013的长度。所述第二边缘2214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边1014的长度,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长边1014的长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缘2213的长度也可以与所述第二边缘2214的长度不等。

进一步地,所述感光芯片220包括扫描控制芯片225和扫描线226,所述扫描控制芯片225固定于所述基板221,并邻近所述第一边缘2213,所述扫描线226连接所述扫描控制芯片225和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扫描控制芯片225经所述扫描线226向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发送扫描信号。所述扫描控制芯片225和所述扫描线226成型于所述基板221的第一基面2211。所述感光芯片220包括多条所述扫描线226。每一所述扫描线226大致沿垂直所述第一边缘2213方向延伸。每一所述扫描线226连接每一排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的栅极2241。所述扫描控制芯片225可以通过所述基板221电连接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和电源,以经所述基板221获取电信号和电能。所述扫描控制芯片225呈条状。所述扫描控制芯片225大致平行所述第一边缘2213。所述扫描控制芯片225对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发送扫描信号,以使得每一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可以在光电二极管223的作用下发送数据信号。利用所述扫描控制芯片225靠近所述基板221的第一边缘2213,可以方便所述扫描控制芯片225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之间的线路减少,充分利用所述基板221的使用面积。所述显示面101还具有连接所述第一长边1013的侧边非显示区1015。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在所述侧边非显示区1015的位置可以设置侧边封装结构。所述扫描控制芯片225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可以位于所述侧边非显示区1015内,使得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在所述显示区1011的占比增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光芯片220可以设置多个所述扫描线226分别连接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区1011还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长边1013和所述第二长边1014的第一短边1016,所述基板221还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边缘2213和所述第二边缘2214的第三边缘2215,所述第三边缘2215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靠近所述第一短边1016。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边缘2215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可以是与所述第一短边1016相重合,也可以是位于所述显示区1011内与所述第一短边1016存在缝隙,还可以是位于所述显示区1011外与所述第一短边1016存在缝隙。所述第三边缘2215平行所述第一短边1016。利用所述第三边缘2215靠近所述第一短边1016,使得所述基板221的面积可以有效增大,并且方便所述指纹模组200的指纹采集区域靠近所述第一短边1016,以有效增大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的指纹采集区域占比,以及方便用户在竖屏状态采集指纹。所述第三边缘2215沿直线延伸。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边缘2215也可以是沿圆弧曲线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区101还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长边1013和所述第二长边1014的第二短边1017,所述第二短边1017与所述第一短边1016相对设置。所述基板221还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边缘2213和所述第二边缘2214的第四边缘2216。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边缘2216的芯片电路板23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边缘2216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距离所述第二短边1017存在间距1018,所述芯片电路板230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间距1018内。所述第四边缘2216与所述第三边缘2215相对设置。所述第四边缘2216平行所述第三边缘2215。利用所述第四边缘2216与所述第二短边1017之间设置所述间距1018,方便在所述显示屏模组100上排布所述芯片电路板230,使得所述芯片电路板230与所述感光芯片220并排。所述芯片电路板230的宽度与所述感光芯片220的宽度大致相同,方便通过所述芯片电路板230将所述感光芯片220的感应信号传递至电子设备的主板,以及方便所述感光芯片220的多根排线引导于所述感光芯片220。所述芯片电路板230可以是柔性电路板,也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所述芯片电路板230上可以排布数据处理芯片,或者设置信号驱动芯片,或者设置电源驱动芯片。所述芯片电路板230远离所述第四边缘2216的一侧边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靠近所述第四边缘2216,以使得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的指纹采集区域占比最大化。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芯片电路板230远离所述第四边缘2216一侧边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至所述第四边缘2216存在间距。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第四边缘2216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靠近所述第二短边1017,所述芯片电路板230相对所述基板221折弯。所述第四边缘2216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可以是与所述第二短边1017相重合,也可以是位于所述显示区1011内与所述第二短边1017存在缝隙,还可以是位于所述显示区1011外与所述第二短边1017存在缝隙。所述第四边缘2216平行所述第二短边1017。所述芯片电路板230为软硬结合电路板。所述芯片电路板230连接所述第四边缘2216的部分为柔性部分,所述芯片电路板230连接所述第四边缘2216的部分可以相对所述基板221折弯。所述芯片电路板230与所述基板221堆叠的部分为硬质部分,所述芯片电路板230与所述基板221堆叠的部分上可以设置芯片,以增加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的结构稳固,以及使得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的指纹采集区域可以大致与所述显示区1011相同,方便用户采集指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第三边缘2215和所述第四边缘2216在所述显示面101的正投影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短边1016和所述第二短边1017。所述扫描芯片225在所述基板221上靠近所述第三边缘2215。所述第一边缘2213在所述显示面101上的正投影靠近所述第一长边1013,所述第二边缘2214在所述显示面101上的正投影至所述第二长边1014存在间距。所述芯片电路板230连接所述第二边缘2214,并与所述感光芯片220并排。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芯片电路板230的数据读取芯片240。所述感光芯片220还包括排布于所述基板221的数据线227,所述数据线227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以及经所述芯片电路板230连接所述数据读取芯片24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读取芯片240经所述芯片电路板230电连接所述多个感光像素单元222。所述数据读取芯片240获取所述感光新像素单元222的数据信号,以获得所述感光芯片220采集的指纹图像信息。所述感光芯片220包括多根所述数据线227,多根所述数据线227与多根所述扫描线226在所述基板221上纵横交错排布。每一根所述数据线227与每一列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的漏极2243连接。所述数据线227将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所述数据读取芯片240。所述数据线227延伸至所述芯片电路板230,在所述芯片电路板230上并排连接至所述数据读取芯片240,方便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走线排布,并利用所述芯片电路板230与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堆叠,提高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的结构稳固性。所述数据读取芯片240可以固定于所述芯片电路板230背离所述显示屏模组100一侧。所述芯片电路板230固定连接数据读取芯片240的部分可以经粘胶粘接于所述显示屏模组10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所述芯片电路板230相对所述基板221折弯,所述数据读取芯片240可以经粘胶粘接于所述感光芯片220背离所述显示屏模组100。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还包括连接所述芯片电路板230远离所述基板221一侧的柔性电路板250和固定于所述柔性电路板250的驱动芯片260,所述感光芯片220还包括排布于所述基板221的信号驱动线228,所述信号驱动线228连接所述光电二极管223,并经所述芯片电路板230和所述柔性电路板250连接所述驱动芯片26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250经所述芯片电路板230电连接所述感光芯片220,以实现与所述感光芯片220传导电信号。所述柔性电路板250实现所述感光芯片220与电子设备的主板传导电信号。所述柔性电路板250远离所述芯片电路板230的一端可以经板对板连接器与电子设备的主板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50可以是平整状态连接至电子设备的主板,也可以是相对所述芯片电路板230折弯后连接至电子设备的主板。所述柔性电路板250远离所述芯片电路板230一侧设有排线分支251,所述排线分支251远离所述芯片电路板230一端设有板对板连接器252。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52可以连接至电子设备的主板。所述驱动芯片260经所述柔性电路板250、芯片电路板230和所述信号驱动线228向所述光电二极管223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光电二极管223可以感应指纹光线。所述驱动芯片260可以与所述数据读取芯片240并排。每一所述信号驱动线228对应连接至每一所述光电二极管223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开关224的一端。多根所述信号驱动线228经所述芯片电路板230延伸至所述柔性电路板250,并经所述柔性电路板250连接至所述驱动芯片260。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柔性电路板250的信号处理芯片270,所述信号处理芯片270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260,以及经所述芯片电路板240和所述基板221电连接所述扫描控制芯片225。所述信号处理芯片270可以控制所述驱动芯片260发送驱动信号。所述信号处理芯片270还可以电连接所述数据读取芯片240,以对所述数据读取芯片240的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也可以是通过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芯片电路板230,所述驱动芯片260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并通过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电子设备的主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所述准直层210设有多个小孔215,多个所述小孔215用于将用户指纹光线聚焦于所述感光芯片220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小孔215由所述第一表面211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212。所述多个小孔215在所述准直层210上阵列排布。每一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对应至少一个所述小孔215,以使得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小孔215将用户指纹图像聚焦于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上。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每一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小孔215对应,以防止通过所述小孔215的指纹图像与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的光电二极管223偏离。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孔215与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对应,用户指纹图像对应于每一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排布更密集,提高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的光电二极管223指纹图像采集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准直层210可以凸透镜、或者是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1,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包括红外滤光片280,所述红外滤光片280贴合于所述准直层210背离所述感光芯片220一侧,用于过滤红外光线。所述光电二极管223采集可见光线。利用所述红外滤光片280过滤红外光线,提高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指纹采集效率。所述红外滤光片280经光学胶层贴合于所述显示屏模组100。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和图13,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包括透光盖板110和有机电致显示板120。所述有机电致显示板120包括依次层叠的阴极层121、有机发光层122、阳极层123和透光基层124。所述阴极层121固定连接所述透光盖板110,所述透光盖板110、阴极层121、有机发光层122、阳极层123和透光基层124依次透射用户指纹光线至所述准直层2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101设置于所述透光盖板110远离所述有机电致显示板120一侧。所述背面102设置于所述透光基层124背离所述阳极层123一侧。如图所示,所述透光盖板110与所述有机电致显示板120之间依次设置光学胶层111和偏光片112。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占据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板120一部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从所述有机电致显示板120宽度方向延伸出所述芯片电路板230和柔性电路板250。所述有机电致显示板120的底端延伸出显示屏电路板120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阴极层121设有多条并排的负电极1211,所述阳极层123设有多条并排的正电极1231。多条所述负电极1211和多条所述正电极1231纵横交叉排布。所述有机发光层122在所述负电极1211和所述正电极1231交叉处形成像素点122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像素点1221与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的光电二极管223相错开,以方便指纹光线经相邻两个所述像素点1221之间的间隙透射至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上,防止所述正电极1231和所述负电极1211阻挡指纹光线传导至所述感光像素单元222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包括触控盖板2110、像素滤光片2120、上偏光片2130、液晶层2140、下偏光片2150和背光板2160。所述显示面101设置于所述触控盖板2110背离所述像素滤光片2120一侧,所述背面102设置于所述背光板2160背离所述下偏光2150一侧。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经所述触控盖板2110、像素滤光片2120、上偏光片2130、液晶层2140、下偏光片2150和背光板2160获得指纹光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5,所述有机发光层122正对所述准直层210处设有发光显示部1222,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用于显示图像,以及向接触于所述透光盖板110的用户指纹发射光线。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发出的光线为可见光线。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形成于所述有机发光层122刚好覆盖所述准直层210的区域,即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刚好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的指纹采集区域对应,以方便利用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的像素点发出的光线照射至用户指纹,并反射至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的感光芯片220上。利用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位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相堆叠的位置,使得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发射的光线大致垂直所述显示面101,以方便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的光线反射至所述感光芯片220。具体的,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内阵列有多个所述像素点1221,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内的多个像素点1221可向所述透光盖板110发射可见光。当用户指纹05抵触于所述透光盖板110的显示面101,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内的像素点1221发出的光线06在用户指纹与所述显示面101相接触处产生反射,并依次透过所述透光盖板110和有机电致显示板120反射至所述感光芯片220。当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不需要进行指纹识别时,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控制下利用所述像素点1221实现显示图像功能。所述有机发光层122在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之外的区域也可以通过其他像素点1221显示图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层122也可以在与所述准直层210相错开的位置设置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通过调整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发射光线的角度,满足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发射的光线可根据用户指纹反射至所述感光芯片220。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1000也可以是通过设置其他光源发射可见光或不可见光,并在用户指纹的作用下改变在所述显示屏模组100的传导路径,使得所述感光芯片220接收改变传导路径的光线,以识别用户指纹图像。可以理解的是,发射光线以检测用户指纹的光源在所述显示装置1000中并不限定排布位置,通过在显示装置1000中设置光线传导结构将光源传导至所述显示面101,经用户指纹改变传导路径后被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接收,实现识别用户指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具有多个像素单元1223,每一所述像素单元1223具有红色像素1224、绿色像素1225和蓝色像素1226,所述红色像素1224、绿色像素1225和蓝色像素1226的其中至少一种向接触于所述透光盖板110的用户指纹发射光线。所述红色像素1224、绿色像素1225和蓝色像素1226并排设置。所述红色像素1224、绿色像素1225和蓝色像素1226形成三个像素点1221。每一所述像素单元1223通过所述红色像素1224、绿色像素1225和蓝色像素1226组合发光实现显示多种颜色图像。所述利用所述红色像素1224、绿色像素1225和蓝色像素1226的其中至少一种向用户指纹发射光线,可以省掉在所述显示装置1000中设置光源,以简化所述显示装置1000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所述所述发光显示部1222具有阵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223,每一所述像素单元1223具有红色像素1224、绿色像素1225、蓝色像素1226和指纹光线像素1227。所述红色像素1224、绿色像素1225和蓝色像素1226用于显示图像,所述指纹光线像素1227用于向接触于所述透光盖板110的用户指纹发射光线。每一所述像素单元1223中,所述红色像素1224、绿色像素1225、蓝色像素1226和指纹光线像素1227以2乘2方式阵列排布。所述红色像素1224、绿色像素1225和蓝色像素1226形成三个像素点1221。每一所述像素单元1223通过所述红色像素1224、绿色像素1225和蓝色像素1226组合发光实现显示多种颜色图像。在所述显示装置1000仅显示图像而不需要采集用户指纹时,所述指纹光线像素1227可以不用发射光线。在所述显示装置1000仅需要采集用户指纹时,所述指纹光线像素1227发射光线,而所述红色像素1224、绿色像素1225和蓝色像素1226不需要发射光线,以提高所述像素单元1223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0,所述电子设备2000包括所述显示装置1000,所述电子设备2000还包括背盖300、中框400、主板500和功能器件600,所述背盖300与所述显示屏模组100相盖合,所述中框400固定于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和所述背盖300之间,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00位于所述中框400和所述显示屏模组100之间。所述主板400固定于所述中框400朝向所述显示屏模组100一侧。所述主板400经板对板连接器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50连接。所述主板400还经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显示屏模组100。所述功能器件600固定于所述中框400。所述功能器件600可以电池、扬声器、受话器、摄像头、天线等。所述电子设备2000通过采用所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省掉在所述电子设备2000外观结构上排布指纹识别模组,简化所述电子设备2000的外观结构,以及方便采集用户指纹。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