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5164发布日期:2019-06-11 22:3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以其为交互窗口的信息传输系统能够直观、形象地把各种信息传递给人们,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触摸技术的发展,触摸屏也逐渐呈现多功能、多样化、大屏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大尺寸、窄边框的触摸屏以其具有较大的屏占比而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触摸屏的正常工作,通常在触摸屏的内部设有布线区域,以实现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递。现有技术中,往往在触摸屏的触摸面板上布设有导电的发射极和接收极,发射极和接收极分别通过发射极导线、接收极导线拉到一起并焊接在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软排线上。然而,在实施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发射极导线和接收极导线自身有线宽,随着触摸屏的尺寸越大,发射极和接收极的通道数量就会越多,相应的发射极导线和接收极导线就越多,而大量发射极导线和接收极导线需要排布在触摸屏的边框区域,因此势必会影响到触摸屏边框的宽度,从而导致触摸屏无法实现极窄边框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设备,其通过将发射极导线和接收极导线布设在柔性电路板上,并将柔性电路板沿触控面板边缘折叠在触控面板的背部,从而无须占用触摸屏的边框区域来进行布线,进而实现超窄边框,以提高整机产品的视觉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屏,包括触控面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面板上设置有发射极和接收极,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布设有发射极导线和接收极导线,所述发射极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发射极电连接,所述接收极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接收极电连接;

所述柔性电路板沿所述触控面板的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的背部上。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第一焊盘,所述发射极导线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焊盘上,所述发射极焊接在所述第一焊盘上。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还设有第二焊盘,所述接收极导线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焊盘上,所述接收极焊接在所述第二焊盘上。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子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子电路板,所述发射极导线布设在所述第一柔性子电路板上,所述接收极导线布设在所述第二柔性子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柔性子电路板沿所述触控面板的右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的背部上,所述第二柔性子电路板沿所述触控面板的底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的背部上。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柔性子电路板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宽度,所述第二柔性子电路板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触控面板的长度。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控制板以及上述的触摸屏,所述发射极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在所述控制板上,所述接收极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在所述控制板上。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发射极导线的另一端电插接在所述控制板上。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接收极导线的另一端电插接在所述控制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设备,所述触摸屏包括触控面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面板上设置有发射极和接收极,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布设有发射极导线和接收极导线,所述发射极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发射极电连接,所述接收极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接收极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沿所述触控面板的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的背部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射极导线和接收极导线布设在柔性电路板上,并将柔性电路板沿触控面板边缘折叠在触控面板的背部,从而无须占用触摸屏的边框区域来进行布线,进而实现超窄边框,以提高整机产品的视觉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触摸屏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触摸屏在柔性电路板未折叠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触摸屏;1、触控面板;2、柔性电路板;21、第一柔性子电路板;22、第二柔性子电路板;3、发射极;4、接收极;5、发射极导线;6、接收极导线;7、第一焊盘;8、第二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摸屏100,包括触控面板1和柔性电路板2,所述触控面板1上设置有发射极3和接收极4,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布设有发射极导线5和接收极导线6,所述发射极导线5的一端与所述发射极3电连接,所述接收极导线6的一端与所述接收极4电连接;

所述柔性电路板2沿所述触控面板1的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1的背部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屏100,包括触控面板1和柔性电路板2,所述触控面板1上设置有发射极3和接收极4,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布设有发射极导线5和接收极导线6,所述发射极导线5的一端与所述发射极3电连接,所述接收极导线6的一端与所述接收极4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沿所述触控面板1的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1的背部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射极导线5和接收极导线6布设在柔性电路板2上,并将柔性电路板2沿触控面板1边缘折叠在触控面板1的背部,从而无须占用触摸屏的边框区域来进行布线,进而实现超窄边框,以提高整机产品的视觉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触摸屏100可以是电容触摸屏、电磁电容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红外触摸屏等,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适用,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发射极3和所述接收极4交错布设在所述触控面板1上,以实现所述触摸屏100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递。

如图1-3所示,为了使结构更加合理化,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设有第一焊盘7,所述发射极导线5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焊盘7上,所述发射极3焊接在所述第一焊盘7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发射极导线5的一端可以通过热压焊接在所述第一焊盘7上,所述发射极3可以通过热压焊接在所述第一焊盘7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使结构更加合理化,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还设有第二焊盘8,所述接收极导线6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焊盘8上,所述接收极4焊接在所述第二焊盘8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接收极导线6的一端可以通过热压焊接在所述第二焊盘8上,所述接收极4可以通过热压焊接在所述第二焊盘8上。

如图1-3所示,为了使结构更加合理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2包括第一柔性子电路板21和第二柔性子电路板22,所述发射极导线5布设在所述第一柔性子电路板21上,所述接收极导线6布设在所述第二柔性子电路板22上;所述第一柔性子电路板21沿所述触控面板1的右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1的背部上,所述第二柔性子电路板22沿所述触控面板1的底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1的背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发射极导线5与所述接收极导线6可以通过刷胶等方式粘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以提高所述发射极导线5与所述接收极导线6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柔性电路板2沿所述触控面板1的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1的背部上具体还可以是所述柔性电路板2沿所述触摸屏100的上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摸屏100的背部;也可以是所述柔性电路板2沿所述触摸屏100的左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摸屏100的背部;还可以是所述柔性电路板2沿所述触摸屏100的四周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摸屏100的背部,具体根据所述发射极3和所述接收极4的出线方式对应设置相应的柔性电路板2,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柔性子电路板21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触控面板1的宽度,所述第二柔性子电路板22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触控面板1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子电路板21的长度等于所述触控面板1的宽度,所述第二柔性子电路板22的长度等于所述触控面板1的长度。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控制板以及上述的触摸屏100,所述发射极导线5的另一端电连接在所述控制板上,所述接收极导线6的另一端电连接在所述控制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通过将发射极导线5和接收极导线6布设在柔性电路板2上,并将柔性电路板2沿触控面板1边缘折叠在触控面板1的背部,从而无须占用触摸屏的边框区域来进行布线,进而实现超窄边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发射极导线5的另一端电插接在所述控制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发射极导线5的另一端还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连接在所述控制板上,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极导线6的另一端电插接在所述控制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接收极导线6的另一端还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连接在所述控制板上,不做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设备,所述触摸屏包括触控面板1和柔性电路板2,所述触控面板1上设置有发射极3和接收极4,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布设有发射极导线5和接收极导线6,所述发射极导线5的一端与所述发射极3电连接,所述接收极导线6的一端与所述接收极4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沿所述触控面板1的边缘折叠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1的背部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射极导线5和接收极导线6布设在柔性电路板2上,并将柔性电路板2沿触控面板1边缘折叠在触控面板1的背部,从而无须占用触摸屏的边框区域来进行布线,进而实现超窄边框,以提高整机产品的视觉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