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2893发布日期:2019-07-24 09:0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显装置。



背景技术:

墨水屏相比于传统的计算机和手机显示屏,其优势在于电子墨水看起来更像印刷文字,阅读时眼睛更为轻松;另外,墨水屏在阅读的时候并不耗电,只有在翻页或者是刷新的时候才需要耗电,墨水屏相比于传统的LCD屏更加省电,具有较高的续航能力,且使用寿命长。由于具有以上优点,墨水屏非常适合应用用于手机和平板等移动终端。

然而,市面上设置有背光的墨水屏装置存在厚度较好的问题,不便于携带,不符合当前移动终端的越来越薄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改进触显装置,使得触显装置的厚度变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触显装置,包括有电子墨水显示屏、触控组件和盖板,所述触控组件设置在所述电子墨水显示屏和盖板之间,所述触控组件包括有上触控电路层和下触控电路层,所述下触控电路层设置在所述电子墨水显示屏靠近所述盖板一侧的表面上,所述上触控电路层设置在所述盖板靠近所述电子墨水显示屏一侧的表面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触控电路层为在所述电子墨水显示屏的表面涂覆或蒸镀透明导电层后刻蚀而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导电层为铟锡氧化物 (ITO)、纳米银线、碳纳米管、石墨烯或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 (PEDOT)。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触控电路层为镀在所述盖板表面上的铟锡氧化物层(ITO)刻蚀而成的。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前光组件,所述前光组件包括有LED灯条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上触控电路层与下触控电路层之间,所述LED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光组件分别通过第一光学透明胶层、第二光学透明胶层贴附在所述下触控电路层和上触控电路层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上触控电路层的一侧的周向边缘还贴附有黑色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下触控电路层直接设置在电子墨水显示屏上,上触控电路层直接设置在盖板上,相比于传统的触控电路,减少了一层基材和一层光学透明胶层的厚度,由此可直接减少触显装置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光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光组件9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触显装置包括有电子墨水显示屏1、下触控电路层2、第一柔性电路板3、第一光学透明胶层4、第二光学透明胶层5、第二柔性电路板6、上触控电路层7、盖板8和前光组件9。

触控组件包括有下触控电路层2和上触控电路层7,下触控电路层2直接制作在电子墨水显示屏1的上表面上,下触控电路层2与第一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上触控电路层7直接制作在盖板8的下表面上,上触控电路层7与第二柔性电路板6 电连接,前光组件9设置在下触控电路层2和上触控电路层7 之间,前光组件9包括有黑色胶条901、第三柔性电路板902、 LED灯条903和导光板904,LED灯条903与第三柔性电路板 902电连接,通过设置前光组件9,可使得触显装置在夜间等黑暗环境中也可进行阅读。

具体制造时,可先在电子墨水显示屏1上制作下触控电路层2。首先,在电子墨水显示屏1的上表面涂覆或蒸镀透明导电物质层,透明导电物质层可以是铟锡氧化物(ITO)、纳米银线、碳纳米管、石墨烯或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PEDOT) 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实施例选用了铟锡氧化物(ITO),制作时可采用黄光工艺或激光工艺,本实施例选用了激光工艺,完成下触控电路层2的制作后,将下触控电路层2与第一柔性电路板3热压绑定。

其次,在盖板8的下表面制作上触控电路层7,盖板8的下表面镀有铟锡氧化物层(ITO),制作上触控电路层7时,可采用黄光工艺或激光镭射工艺,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制作效率,选用了黄光工艺,通过附干膜、曝光、显影、蚀刻和退膜等工序实现上触控电路层7的制作,完成上触控电路层7的制作后,将上触控电路层7与第二柔性电路板6热压绑定。

再次,将带有LED灯条903的第三柔性电路板902贴合在导光板904的入光侧,为防止导光板904的四周边缘漏光,在导光板904的四周边缘贴附有黑色胶条901。

第四,将完成上触控电路制作的盖板8通过翻板真空滚压的方式贴合第二光学透明胶层5,其中,盖板8的材质可选用陶瓷、玻璃、蓝宝石、PI、PSA、PMMA、PC和PET等材质,本实施例选用了玻璃材质。将盖板8设置有第二光学透明胶层5 的一侧与前光组件9贴合,贴合后进行脱泡处理和UV处理。最后将盖板8和前光组件9的组合件通过第一光学透明胶层4 贴合在制作有下触控电路层2的电子墨水显示屏1上,完成触显装置的制造。

参照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为减少触显装置的厚度,直接在盖板8的下表面制作有单层触控电路11,单层触控电路11为毛毛虫结构或搭桥结构,单层触控电路11制作完成后,与第四柔性电路板10热压绑定。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