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7787发布日期:2019-05-17 19:2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立式鼠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指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鼠标。



背景技术:

长时间使用外翻的姿势操作鼠标会对手腕造成压力和疼痛,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立式鼠标。现有的立式鼠标与普通的鼠标一样,通常将滚轮设置在左键和右键之间,并由食指同时承担滚轮和左键的操作,如此食指的负担较重,并且无法实现更灵活地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立式鼠标,旨在解决现有的立式鼠标使用时需要食指承担的任务比重偏多、并且无法实现更灵活操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式鼠标,包括:

握持部,具有顶端及底端,以及绕参考轴线延伸的周面所述参考轴线贯穿所述顶端及底端;

滚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握持部上;所述滚轮的轮面的一部分凸出所述握持部的周面,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参考轴线并行设置;以及

按键部,设置在所述握持部的周面上并位于所述滚轮的下方;所述按键部包括沿上下方向布置的至少两个按压区域。

优选地,所述按键部及滚轮均邻近所述握持部第一方向的前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参考轴线。

优选地,所述滚轮的轮面沿第二方向凸出所述周面并位于所述按键部的上侧,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优选地,所述滚轮的轮面还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反向凸出所述周面。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的顶端具有用以容置所述滚轮的容置槽;

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滚轮伸出、以使所述滚轮的轮面凸出所述握持部周面的过孔。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为一中空的壳体,所述握持部的顶壁设有与握持部内腔连通转轴孔;所述立式鼠标还包括:

线路板,设置在所述握持部内,并位于所述握持部顶壁的底侧;

连接轴,穿过所述转轴孔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

按压盖,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上并位于所述上盖与线路板之间;

按键开关,对应所述按压盖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用以在所述按压盖随滚轮沿所述参考轴线摆动时供所述按压盖触及。

优选地,所述按键部及滚轮均邻近所述握持部第一方向的前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参考轴线;

所述滚轮的轮面沿第二方向的正向及反向均凸出所述周面,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按键开关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按键开关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正向及反向布置,并且两所述按键开关位于所述连接轴在所述线路板的投影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的顶壁内凹而形成用以容置所述滚轮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朝上呈敞口设置,所述滚轮的顶面经所述容置槽的敞口外露;

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滚轮伸出、以使所述滚轮的轮面凸出所述握持部周面的过孔。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包括中空的壳身,以及盖合在所述壳身上端的上盖,所述上盖由上往下内凹设置以形成所述容置槽;

所述过孔包括开设在所述上盖侧壁的缺口,以及所述壳身上对应所述缺口设置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底壁开设有连通转轴孔及所述缺口的槽口,所述槽口的宽度与所述连接轴的外径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立式鼠标还包括手托部,所述手托部连接所述握持部的底端,所述手托部具有相对伸出所述握持部周面的托承面。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绕一水平纵轴可调节地与所述手托部固定;

所述按键部及滚轮均邻近所述握持部第一方向的前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参考轴线,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水平纵轴平行。

本实用新型立式鼠标通过将滚轮设置在按键部的上方,并使滚轮的轮面凸出握持部的周面,如此,用户在需要使用滚轮时,可通过食指和/或拇指操作滚轮,而与此同时食指和中指或中指和无名指可以分别操作上下方向相邻的两按压区域;在暂时不需要使用滚轮时,还可灵活地切换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操作上下方向相邻的两按压区域。不管用那种方式,均不需要食指频繁地在按压区域和滚轮之间切换,如此可以减轻食指的负担,并实现更为灵活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式鼠标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立式鼠标的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立式鼠标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移除了壳身与按键部;

图4为图1中立式鼠标的壳身与按键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立式鼠标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立式鼠标的转动机构与调节机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立式鼠标的一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立式鼠标的一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式鼠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该立式鼠标包括:

握持部10,具有顶端11及底端12,以及绕参考轴线延伸的周面13,所述参考轴线贯穿所述顶端11及底端12;

滚轮30,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握持部10上;

所述滚轮30的轮面的一部分凸出所述握持部10的周面13,所述滚轮3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参考轴线平行;以及

按键部20,设置在所述握持部10的周面13上并位于所述滚轮30的下方;所述按键部20包括沿上下方向布置的至少两个按压区域(21a,21b)。

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10用以供操作者握持,其外形一般呈上下延伸状,例如锥台状,或适应握持状手掌掌面的外形。

参考轴线可以为顶端11上的任意一点与底端12上任意一点的连线;举例而言,在顶端11具有朝上的顶面,且底端12具有朝下的底面时,参考轴线可以为该顶面内任意一点与该底面任意一点之间的连线,但该参考轴线优选地为顶端11顶面形心与底端12底面形心的连线;若顶端11具有朝上的顶面,而底端12仅具有一个居中的顶点,参考轴线可以为该顶面内任意一点与该顶点之间的连线,且该参考轴线优选地为该顶面的形心与该顶点的连线。

握持部10的倾角可供调节,因此,其参考轴线既可以与竖直轴线平行,也可以与竖直轴线形成特定的夹角。

按键部20可以弹性的按键可以为触摸按键,通常按键部20与握持部10一体设置,例如在自由状态时与平滑过渡对齐。优选地,按键部20包括两个按压区域(21a,21b),且分别对应左键和右键。

滚轮30的转动轴线与参考轴线并行设置,是为了方便沿大致垂直于参考轴线的一方向拨动滚轮30。由此,滚轮30的转动轴线可以与参考轴线平行或两者之间形成一夹角。

滚轮30通过转动的方式触发输入信号,例如设置一随滚轮30转动的编码器35,在滚轮30的滚动的过程中检测编码器35即可转换为所需的输入信号。滚轮30既然可以内嵌至握持部10的顶端11,也可以仅安装在握持部10顶端11的上端面上,只要方便供操作者拨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立式鼠标通过将滚轮30设置在按键部20的上方,并使滚轮30的轮面凸出握持部10的周面13,如此,用户在需要使用滚轮30时,可通过食指和/或拇指操作滚轮30,而与此同时中指和无名指可以分别操作上下方向相邻的两按压区域(21a,21b);在暂时不需要使用滚轮30时,还可灵活地切换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操作上下方向相邻的两按压区域(21a,21b)。不管用那种方式,均不需要食指频繁地在按压区域(21a,21b)和滚轮30之间切换,如此可以减轻食指的负担,并实现更为灵活的操作。

进一步地,为了操作者使用靠近指尖的指关节操作,所述按键部20及滚轮30均邻近所述握持部10第一方向的前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参考轴线。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8,为了方便操作者使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操作,所述滚轮30的轮面沿第二方向凸出所述周面13并位于所述按键部20的上侧,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30的轮面还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反向凸出所述周面13。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者还可以替换地使用于食指相对的拇指操作滚轮30。从而更进一步地,减轻食指的操作负担。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7和图8,所述握持部10的顶端11具有用以容置所述滚轮30的容置槽151;所述容置槽151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滚轮30伸出、以使所述滚轮30的轮面凸出所述握持部10周面13的过孔111。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30设置在容置槽151内在不影响滚动操作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更好地保护,从而提升立式鼠标的抗跌落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10为一中空的壳体,所述握持部10的顶壁设有与握持部10内腔连通转轴孔112;所述立式鼠标还包括:

线路板31,设置在所述握持部10内,并位于所述握持部10顶壁的底侧;

连接轴32,穿过所述转轴孔112与所述滚轮30固定连接;

按压盖33,固定在所述连接轴32上并位于所述上盖15与线路板31之间;

按键开关34,对应所述按压盖33设置在所述线路板31上,用以在所述按压盖33随滚轮30沿所述参考轴线摆动时供所述按压盖33触及。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者沿参考轴线翻动滚轮30时,按压盖33将随之翻动,进而触动或释放按键开关34,从而相应地产生开关信号,例如,对应普通鼠标滚轮30按压的中键操作。可以理解的是,立式鼠标的编码器35可以安装在连接轴32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部20及滚轮30均邻近所述握持部10第一方向的前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参考轴线;

所述滚轮30的轮面沿第二方向的正向及反向均凸出所述周面13,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按键开关34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按键开关34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正向及反向布置,并且两所述按键开关34位于所述连接轴32在所述线路板31的投影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滚轮30的轮面沿第二方向的正向和反向均突出周面13,由此,操作者的食指和拇指均可以翻动滚轮30,而相应地按键开关34也设置两个,从而无论操作者是翻动食指还是翻动拇指均可以产生相应开关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10的顶壁内凹而形成用以容置所述滚轮30的容置槽151,所述容置槽151朝上呈敞口设置,所述滚轮30的顶面经所述容置槽151的敞口外露;

所述容置槽151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滚轮30伸出、以使所述滚轮30的轮面凸出所述握持部10周面13的过孔111。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30设置在容置槽151内在不影响滚动操作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更好地保护,从而提升立式鼠标的抗跌落能力;而滚轮30的顶面经容置槽151的敞口外露则使得用户可以经敞口按压滚轮30。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10包括中空的壳身14,以及盖合在所述壳身14上端的上盖15,所述上盖15由上往下内凹设置以形成所述容置槽151;所述过孔111包括开设在所述上盖15侧壁的缺口153,以及所述壳身14上对应所述缺口153设置的通孔14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握持部10设置分体的壳身14和上盖15,使得滚轮30及其相关零部件的组装更为容易。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15的底壁开设有连通转轴孔112及所述缺口153的槽口154,所述槽口154的宽度与所述连接轴32的外径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30,连接轴32以及压盖一体设置或预先装配好时,通过将连接轴32经槽口154卡入转轴孔112,可以很方便地将滚轮30和压盖分别装配至压盖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7和图8,所述立式鼠标还包括手托部40,所述手托部40连接所述握持部10的底端12,所述手托部40具有相对伸出所述握持部10周面13的托承面4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手托部40,并以托承面41支撑手部,可以避免手部直接与支撑立式鼠标的支撑面例如桌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10绕一水平纵轴可调节地与所述手托部40固定;所述按键部20及滚轮30均邻近所述握持部10第一方向的前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参考轴线,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水平纵轴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握持部10的倾角,可以让用户调整出最适合自己的角度,从而更好地滚轮30,及按压部的各按压区域(21a,21b),进而更好地实现预防操作劳损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2所示,该立式鼠标还包括:

转动机构50,包括与所述握持部10固定连接的第一构件51及与所述手托部40固定连接的第二构件52,所述第一构件51绕一水平纵轴与所述第二构件52枢接,所述水平纵轴沿前后方向延伸;

锁止机构60,包括外露于所述手托部40前端的调节件61,所述调节件61可活动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构件51及第二构件52在绕所述水平纵轴的方向上相对锁止或释放。

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10用以供操作者握持,其外形一般呈上下延伸状,例如锥台状,或适应握持状手掌掌面的外形。握持部10的倾角可供调节,因此,其参考轴线既可以与竖直轴线平行,也可以与竖直轴线形成特定的夹角。

优选地,按键部20设置在所述握持部10的周面13上;所述按键部20包括至少两个沿上下方向布置的按压区域(21a,21b);按键部20可以弹性的按键可以为触摸按键,通常按键部20与握持部10一体设置,例如在自由状态时与平滑过渡对齐。优选地,按键部20包括两个按压区域(21a,21b),且分别对应左键和右键。

优选地,滚轮30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握持部10的顶端11;所述滚轮30的轮面凸出所述握持部10的周面13并位于所述按键部20的上方,所述滚轮3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参考轴线平行。通过将滚轮30设置在按键部20的上方,并使滚轮30的轮面凸出握持部10的周面13,如此,用户在需要使用滚轮30时,可通过食指或拇指操作滚轮30,而与此同时中指和无名指可以分别操作上下方向相邻的两按压区域(21a,21b);在暂时不需要使用滚轮30时,还可灵活地切换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操作上下方向相邻的两按压区域(21a,21b)。不管用那种方式,均不需要食指频繁地在按压区域(21a,21b)和滚轮30之间切换,如此可以减轻食指的负担,并实现更为灵活的操作。

滚轮30通过转动的方式触发输入信号,例如设置一随滚轮30转动的编码器35,在滚轮30的滚动的过程中检测编码器35即可转换为所需的输入信号。滚轮30既然可以内嵌至握持部10的顶端11,也可以仅安装在握持部10顶端11的上端面上,只要方便供操作者拨动即可。

转动机构50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活页、套筒,转轴与轴孔配合等,这样能实现相互枢转手段有很多。锁止机构60的外露于手托部40如此便于用户触及以调整转动机构50的状态,如是锁止还是释放。锁止机构60可以通过增加第一构件51与第二构件52之间摩擦力的方式实现锁止,也可以通过限位的方式实现锁止;例如调节件61可以为插销,而第一构件51和/或第二构件52上设置多个绕水平轴线布置的插销孔,比如当调节件61与手托部40固定时,可以仅在第一构件51上设置插销孔;而当调节件61与握持部10固定时,可以仅在第二构件52上设置插销孔等。此外调节件61可以通过滚珠与凹孔弹性配合的方式锁止第一构件51和/或第二构件52。

本实用新型立式鼠标通过使用转动机构50的第一构件51和第二构件52对应地分别连接握持部10和手托部40,而第一构件51与第二构件52枢接,在需要调整握持部10的角度时,可以先操作调节件61以使第一构件51及第二构件52在绕水平纵轴的方向上相对释放,然后改变握持部10的倾角,即握持部10相对手托部40的角度位置;然后在握持部10的角度确定后,再操作调节件61以使第一构件51及第二构件52在绕水平纵轴的方向上相对锁止以方便用户正常操作。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立式鼠标,通过调节握持部10的倾角,可以让用户调整出最适合自己的角度,从而更好地实现预防操作劳损的目的。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图6及图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构件51包括第一连接板511,所述第二构件5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11邻近并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板521;

所述第一连接板511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连接板521设有与所述第一轴孔对应的第二轴孔;

所述锁止机构60包括调节配合件62,所述调节配合件62包括沿所述水平纵轴延伸的轴部以及设于轴部远离所述调节件61一端的头部;

所述轴部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而与所述调节件61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板511和第二连接板521在所述调节件61的内端面与头部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配合件62的头部与调节件61相向夹紧调整,如此逐步缩小第一连接板511与第二连接板521之间的距离,第一连接板511与第二连接板521之间接触后。又逐步增加两者之间的正压力,最后通过第一连接板511与第二连接板521之间静摩擦力实现两者的锁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构件52还包括沿所述水平纵轴延伸的底板522;

所述底板522与所述手托部4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21设置有两个,分别自所述底板522的两端向上延伸形成;

所述第一构件51对应两所述第二连接板521设置有两个,所述调节配合件62连接在靠近所述调节件61的所述第一连接板511和第二连接板521上;

所述转动机构50还包括枢接轴53,所述枢接轴53穿设在远离所述调节件61的所述第一连接板511的第一轴孔,和远离所述调节件61的第二连接板521的第二轴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构件52通过设置底板522,可以方便地与手托部40固定连接,例如分别在手托部40和底板522上开设固定孔,再利用螺钉等紧固件装入固定孔即可实现两者的固定。第一构件51对应两第二连接板521设置两个,远离调节件61的第一构件51还通过枢接轴53与邻近的第二连接板521枢接,可以增加握持部10与手托部40之间可转动连接的强度,并保证了转动调节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所述手托部40的顶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构件52安装的第一安装槽42,所述底板522与所述第一安装槽4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构件51的所述第一连接板511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42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11枢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槽42并将第二构件52安装在第一安装槽42内,如此充分利用了手托部40的内部空间,提高了立式鼠标的结构紧凑型。优选地,为了便于手托部40本身的组装,以及第二构件52的装配,所述手托部40为一中空的壳体,包括上下盖16合的顶盖43与底座44,所述顶盖43由上往下内凹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42。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5,所述握持部10的底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构件51安装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构件51还包括自所述第一连接板511的上边缘水平延伸的顶板512,所述顶板512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面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相似地,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槽供第一构件51安装,可以充分利用握持部10的内部空间,提高的结构的紧凑性,有利于降低立式鼠标整体的高度。第一构件51通过设置顶板512,可以方便地与握持部10固定。具体地,例如分别在握持部10和顶板512上开设固定孔,再利用螺钉等紧固件装入固定孔即可实现两者的固定,此外,顶板512与安装槽的顶面贴合也可以形成较大支撑面。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10为一中空的壳体,包括中空的壳身14,以及盖合在所述壳身14底端12的下盖16,所述下盖16由下往上内凹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握持部10设置为分体结构,可以方便往握持部10内部安装零部件,也同样方便第一构件51的安装;例如可以先将第一构件51或转动机构50安装至下盖16后,在将下盖16与壳身14固定。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1、图5及图8,所述握持部10的底面包括第一止挡面17,所述手托部40的顶面包括与所述第一止挡面17对应的第二止挡面45;所述第一止挡面17和第二止挡面45均位于参考平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止挡面17与第二止挡面45之间形成避位空间70,所述参考平面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轴线和所述水平纵轴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避位空间70,可以使得握持部10在尽量缩小与手托部40之间的距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缩小或扩大避位空间70以调整握持部10的倾角。同时通过第一止挡面17和第二止挡面45的抵接可以限制握持部10沿设定周向绕水平纵轴调节的范围,避免过度调节而损坏转动机构50和/或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10的底面还包括第三止挡面18,所述手托部40的顶面还包括与第三止挡面18对应的第四止挡面46;所述第三止挡面18及第四止挡面46均位于所述参考平面的另一侧;在所述避位空间70的最大时,所述第三止挡面18与第四止挡面46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止挡面18和第四止挡面46,可以定位握持部10的初始位置,例如从统计学的角度适于绝大多数操作的这的初始倾角位置。第三止挡面18和第四止挡面46配合可以限制握持部10沿设定周向的反向绕水平纵轴的调节方向。优选地,为了方便形成第一止挡面17和第二止挡面45,所述握持部10为一中空的壳体,包括中空的壳身14,以及盖合在所述壳身14底端12的下盖16,所述第一止挡面17和第三止挡面18均形成在下盖16上。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8,所述第一止挡面17和第二止挡面45均为平面,所述第二止挡面45呈水平延伸,所述第一止挡面17和第二止挡面45之间的夹角α范围为[0,2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面17和第二止挡面45平面化,有利于简化结构,方便生产成形。而将第一止挡面17和第二止挡面45限制在优选的范围内,可以防止过度调节而降低防止劳损的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挡面17和第二止挡面45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