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场景教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6235发布日期:2019-06-19 02:3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多场景教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系统,特别指一种便携式多场景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教室的装备也与时俱进,各种教学器材也进行了更新换代,多媒体教学成为了每个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目前的教室中,都会安装一套多媒体设备以及对应的教学终端,每个教学终端对应控制一个教室的一套多媒体设备下的各种子设备,由此产生了教学终端的管理问题。

针对教学终端的管理问题,传统的做法是指定班级的一名同学对其进行管理,不同的老师针对同间教室使用相同的教学终端。

但是,传统的做法存在有如下问题:1、不同的老师针对同间教室使用相同的教学终端,即教学终端作为公共设备,导致教学终端保养不到位,摔坏率高,需经常维修升级;2、作为公共设备,易滋生细菌,从而引发卫生安全问题;3、损坏的教学终端进行升级后,导致每个教室的教学终端版本会有差异,导致老师的学习成本上升,甚至不爱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场景教学系统,用于实现一个教学终端控制不同教室的多媒体设备,降低教学终端的损坏率、提升设备的卫生情况以及降低老师的学习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多场景教学系统,包括一云服务器、一集控装置、一多媒体设备组、一配对器、一配卡器以及一教学终端;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集控装置连接;所述多媒体设备组与所述集控装置连接;所述配卡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集控装置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教学终端连接;所述配对器的一端与所述集控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教学终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教学终端包括一第二MCU、一第三近场通信模块、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一拾音处理模块、一按键组、一电源模块、一显示屏以及一激光发射器;所述第三近场通信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MCU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对器以及配卡器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MCU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对器连接;所述拾音处理模块、按键组、电源模块、显示屏以及激光发射器均与所述第二MCU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近场通信模块为NFC模块或者RFID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或者2.4G射频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配对器包括一第一MCU、一第二近场通信模块以及一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MCU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教学终端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 MCU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教学终端连接;所述第一MCU与所述集控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为NFC模块或者RFID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或者2.4G射频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配卡器设有一第一近场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为NFC模块或者RFID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多媒体设备组包括一投影机、一照明设备组、一音响组、一电动窗帘组、一鼠标以及一键盘;所述投影机、照明设备组、音响组、电动窗帘组、鼠标以及键盘均与所述集控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实现了一个教学终端控制不同教室的多媒体设备,降低教学终端的损坏率、提升设备的卫生情况以及降低了老师的学习成本;

2、通过所述教学终端集成所述拾音处理模块,实现通过所述教学终端进行扩音教学;

3、通过所述教学终端集成所述激光发射器,实现激光教鞭功能;

4、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实现不同班级的所述多媒体设备组进行联网管理,设置权限;

5、通过所述配卡器,实现将老师的身份信息录入所述教学终端;

6、通过所述配对器,实现与所述教学终端的授权配对,防止非授权人员随意使用所述多媒体设备组,从而造成设备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多场景教学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

100-教学系统,1-云服务器,2-集控装置,3-多媒体设备组,4-配对器, 5-配卡器,6-教学终端,41-第一MCU,42-第二近场通信模块,43-第一无线通信模块,51-第一近场通信模块,61-第二MCU,62-第三近场通信模块, 6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64-拾音处理模块,65-按键组,66-电源模块,67-显示屏,68-激光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多场景教学系统100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云服务器1、一集控装置2、一多媒体设备组3、一配对器4、一配卡器5以及一教学终端6;所述云服务器1与所述集控装置2连接;所述多媒体设备组3与所述集控装置2连接;所述配卡器5的输入端与所述集控装置2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教学终端6连接;所述配对器4的一端与所述集控装置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教学终端6连接;所述云服务器1用于管理各间教室的所述多媒体设备组3,并依据不同老师分别设置权限;所述配对器5用于对所述教学终端6进行身份识别;所述配卡器5用于将老师的身份信息录入所述教学终端6;所述集控装置2包括一PC(未图示)以及一控制模块电路(未图示),所述控制模块电路用于连接控制所述多媒体设备组 3。

所述教学终端6包括一第二MCU61、一第三近场通信模块62、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63、一拾音处理模块64、一按键组65、一电源模块66、一显示屏67以及一激光发射器68;所述第三近场通信模块6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MCU6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对器4以及配卡器5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6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MCU6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对器4连接;所述拾音处理模块64、按键组65、电源模块66、显示屏67以及激光发射器68均与所述第二MCU61连接;所述拾音处理模块64用于扩音教学;所述按键组65可自定义功能,可实现PPT的无线翻页等功能;所述电源模块 66给所述教学终端6供电,也可给外置电子设备供电;所述显示屏67用于指示所述多媒体设备组3的工作状态;所述激光发射器68用于充当激光教鞭;所述第二MCU61用于实现控制所述教学终端6下的各个模块,只要能达到此目的的MCU都可行,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获得,例如STM32F103系列的MCU;所述电源模块66用于实现给所述教学终端6供电,可实现给所述教学终端供电6的电源模块均可以,不限定具体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获得。

所述第三近场通信模块62为NFC模块或者RFID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63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或者2.4G射频模块。

所述配对器4包括一第一MCU41、一第二近场通信模块42以及一第一无线通信模块43;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MCU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教学终端6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MCU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教学终端6连接;所述第一MCU41与所述集控装置2连接;所述第一MCU2用于实现控制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42以及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43,只要能达到此目的的MCU都可行,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获得,例如STM32F103系列的 MCU。

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42为NFC模块或者RFID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43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或者2.4G射频模块。

所述配卡器5设有一第一近场通信模块51,用于将老师的身份信息录入所述教学终端。

所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51为NFC模块或者RFID模块。

所述多媒体设备组3包括一投影机(未图示)、一照明设备组(未图示)、一音响组(未图示)、一电动窗帘组(未图示)、一鼠标(未图示)以及一键盘(未图示);所述投影机、照明设备组、音响组、电动窗帘组、鼠标以及键盘均与所述集控装置2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将所述教学终端放置于所述配卡器上,利用所述集控装置编辑好老师的身份信息以及权限,并保存在所述云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通过所述配卡器写入所述教学终端,也可以利用别的计算机连接所述配卡器写入老师的身份信息以及权限。所述教学终端与所述配对器配对成功后,通过所述按键组对所述多媒体设备组进行操作,例如准备用所述投影机上课时,控制所述电动窗帘组关闭窗帘,控制所述照明设备组关闭灯光,控制所述投影机投影教学内容至幕布上,控制所述音响组播放教学内容的音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实现了一个教学终端控制不同教室的多媒体设备,降低教学终端的损坏率、提升设备的卫生情况以及降低了老师的学习成本;

2、通过所述教学终端集成所述拾音处理模块,实现通过所述教学终端进行扩音教学;

3、通过所述教学终端集成所述激光发射器,实现激光教鞭功能;

4、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实现不同班级的所述多媒体设备组进行联网管理,设置权限;

5、通过所述配卡器,实现将老师的身份信息录入所述教学终端;

6、通过所述配对器,实现与所述教学终端的授权配对,防止非授权人员随意使用所述多媒体设备组,从而造成设备损坏。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