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安装的嵌入式扫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0552发布日期:2019-03-27 10:45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安装的嵌入式扫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码器,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安装的防水型嵌入式扫码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地方(地铁口、公交站台、医院、工地实名制通道、银行自助排队等)都开始使用嵌入式扫码器。现市面上的嵌入式二维码扫描仪安装比较麻烦,用螺栓与设备连接的需要对设备钻孔攻丝安装支架等工序,如若用卡扣连接,对设备的材料的厚度又有要求。同时像工地实名制通道、快递收发柜这种需要将设备安装在户外的地方,往往环境比较恶劣 一般市面上的嵌入式二维码扫描仪不能做到防水,防尘,而且易老化,影响二维码扫描仪的识别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安装的嵌入式扫码器,其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美观大方,同时能做到防水,防尘,抗冲击老化,使用寿命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快速安装的嵌入式扫码器,包括安装面板、密封圈、扫码器本体,所述安装面板上设有容纳所述扫码器本体安装的通孔,所述扫码器本体与所述安装面板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所述扫码器本体包括壳体、卡扣、防护玻璃罩和扫码器组件,所述扫码器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安装面板卡接,所述防护玻璃罩固定在扫码器本体的外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面板的厚度为1-3mm。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放置在扫码器本体的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包括弧形的卡扣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卡扣本体上的梯形卡齿。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卡齿的阶数至少为三阶。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安装在扫码器本体的至少两侧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安装在扫码器本体的相对侧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玻璃罩采用物理钢化玻璃。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安装的嵌入式扫码器,其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美观大方,同时能做到防水,防尘,抗冲击老化,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扫码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扫码器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卡扣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扫码器安装完成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扫码器在闸机上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到图4所示的一种快速安装的嵌入式扫码器,包括安装面板1、密封圈2、扫码器本体3,所述安装面板1上设有容纳所述扫码器本体3安装的通孔5,所述扫码器本体3与所述安装面板1之间安装有密封圈2;所述扫码器本体3包括壳体31、卡扣32、防护玻璃罩33和扫码器组件,所述扫码器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31内,所述壳体31上固定连接有卡扣32,所述卡扣32与所述安装面板1卡接,所述防护玻璃罩33固定在扫码器本体3的外端部。

本实用新型中的扫码器组件采用市面上成熟的一体式组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面板1的厚度为1-3mm,其安装面板的厚度与卡扣相适配,使得卡扣能够紧紧的卡接在安装面板的边缘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2放置在扫码器本体3的凹槽内,具体的,凹槽设置在扫码器本体的端部凸台内侧,凸台作为限位结构,安装后处于安装面板1的外侧,这样就将密封圈2设置在凸台于安装面板1之间,阻断了外部水或尘等进入。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卡扣32包括弧形的卡扣本体321和设置在所述卡扣本体321上的梯形卡齿322;所述梯形卡齿322的阶数至少为三阶,且卡齿尺寸大小与安装面板1的厚度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32安装在扫码器本体3的至少两侧上,以保证卡扣与安装面板1连接的紧密型。优选地,所述卡扣32安装在扫码器本体3的相对两侧上,以保证连接的均衡性。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卡扣32不仅限于安装在相对的两侧,还可以安装在其中的三个侧部,或者四个侧部上,具体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玻璃罩33采用物理钢化玻璃,其抗冲击强度及耐磨性能强。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扫码器安装在闸机4中时,闸机前端的安装面板1倾斜一定角度安装,以适配最佳扫描角度。安装时,先在安装面板1上开孔,用来放置和定位二维码扫描器。然后将防水密封圈放入二维码扫描仪主体的凹槽处;直接将嵌入式二维码扫码器主体装入安装面板的开孔处,卡扣与面板相连接,面板压住密封圈可以做到防水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安装的嵌入式扫码器,其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美观大方,同时能做到防水,防尘,抗冲击老化,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