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4409发布日期:2019-05-31 20:3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



背景技术:

目前,随之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如自助取款机、自助征信查询机等等,大大的方便的人们的生活,省时省力,但是在一些智能设备上需要用到红外活体检测识别进行防伪操作,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照片伪造他人的信息进行诈骗等等,这就需要一种除了有摄像头拍照功能外的另一种红外活体检测的安全保障装置。

所以自助设备需要一个能检测活体的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体现智能化和方便性,还更加的人性化,进而提高设备智能化的同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能检测活体,在一些自助需要身份检测的设备上能避免用照片代替人像等伪造手段,本装置原理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多数的自助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包括机体1、红外摄像头2、人脸摄像头3、第一存储器、第二存储器、图像处理器、中央处理器、通信接口和显示屏,所述红外摄像头和人脸摄像头并排安装在机体上,所述红外摄像头输出端与第一存储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存储器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输入端连接,所述人脸摄像头输出端与图像处理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器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端与人脸摄像头输入端和通信接口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第二存储器双向连接。

进一步、在人脸摄像头进行拍照的时候,红外摄像头会对人体进行活体检测,如果红外摄像头检测不成功则人脸摄像头拍照不能继续进行,从而制止后续的一些列的操作流程。

进一步、所述人脸摄像头为自动聚焦的摄像头,人体在站位的时候距离有区别,本自动聚焦的摄像头能适应不同距离的人脸,方便快捷。

进一步、所述通信接口为USB接口、RS232接口、RS422接口或蓝牙接口,结构多样,能和不同的外设进行连接,而且安全方便。

进一步、所述中央处理器型号为MSP 430Fr 2310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内含有红外识别算法,该处理器能耗低,功能强大,结合红外识别算法能精确的识别人脸。

进一步、所述显示屏为外接显示屏,在一些自助设备上如征信机上可以接征信机内部的显示屏,在其他场所也可以接银幕,LED显示屏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检测活体,在一些自助需要身份检测的设备上能避免用照片代替人像等伪造手段,本装置原理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多数的自助检测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包括机体1、红外摄像头2、人脸摄像头3、第一存储器、第二存储器、图像处理器、中央处理器、通信接口和显示屏,所述红外摄像头2和人脸摄像头3并排安装在机体上,所述红外摄像头输出端与第一存储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存储器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输入端连接,所述人脸摄像头3输出端与图像处理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器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端与人脸摄像头3输入端和通信接口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第二存储器双向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人脸摄像头进行拍照的时候,红外摄像头会对人体进行活体检测,如果红外摄像头检测不成功则人脸摄像头拍照不能继续进行,从而制止后续的一些列的操作流程。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摄像头为自动聚焦的摄像头,人体在站位的时候距离有区别,本自动聚焦的摄像头能适应不同距离的人脸,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接口为USB接口、RS232接口、RS422接口或蓝牙接口,结构多样,能和不同的外设进行连接,而且安全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型号为MSP 430Fr 2310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内含有红外识别算法,该处理器能耗低,功能强大,结合红外识别算法能精确的识别人脸。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外接显示屏,在一些自助设备上如征信机上可以接征信机内部的显示屏,在其他场所也可以接银幕,LED显示屏等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