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0697发布日期:2019-06-15 00:4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公交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公交车的发展,乘客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已有技术下,公交车的支付方式已存在二维码支付,来实现业务延伸和提升业务体验。

然而,已有技术下,公交车的工作模式相对固定,功能简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乘客的乘车体验,降低了公交车作为公共交通的可扩展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交车,用以提供乘客个性化的乘车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交车,包括:设置于公交车入口的第一掌脉仪,设置于乘客所在区域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和推广设备,及设置于公交车内的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掌脉仪,用于采集乘客的第一掌脉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掌脉信息获取所述乘客的用户信息;

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乘客的人脸图像并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确定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用户信息,并确定所述匹配的用户信息对应的推广信息;

所述推广设备,用于展示所述推广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公交车还包括通讯设备;

所述通讯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掌脉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并将从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的所述第一掌脉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推广设备为显示终端,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设置于所述推广设备上;

所述显示终端设置于乘客座位的后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还用于采集乘客对所述显示终端播放的推广信息的反馈图像并将所述反馈图像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所述用户的反馈图像;并根据所述用户的反馈图像确定所述推广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推广信息为针对所述乘客的问候语;

所述显示终端,还用于与所述乘客进行语音交互。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和所述推广设备设置于乘客站立区域;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在确定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用户信息为多个时,根据多个匹配的用户信息确定推广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公交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乘客所在区域的第二图像采集设备;

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将采集的用户的行为图像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行为图像确定异常行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公交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公交车下车区的第二掌脉仪;

所述第二掌脉仪,用于采集乘客的第二掌脉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确定获取所述第一掌脉信息时的第一站点信息,及获取所述第二掌脉信息对应的第二站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站点信息和所述第二站点信息,确定所述乘客的乘车费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公交车还包括自动驾驶系统;所述自动驾驶系统包括传感器、第二处理器、车辆控制装置;

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公交车所处的环境信息,并将所述环境信息传输至所述第二处理器;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判断当前的驾驶模式,并将所述驾驶模式传输至所述车辆控制装置;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用于执行所述驾驶模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公交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乘客所在区域中的售卖设备;

所述售卖设备包括第三掌脉仪;

所述第三掌脉仪,用于获取乘客的第三掌脉信息,从而确定完成售卖支付。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交车能够通过设置于公交车入口的第一掌脉仪获取乘客的第一掌脉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掌脉信息获取所述乘客的用户信息;通过采集乘客的人脸图像确定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用户信息,并确定所述匹配的用户信息对应的推广信息。通过推广设备与乘客进行个性化交互,在不需要耗费大数据量的计算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交车,包括:设置于公交车上车区的第一掌脉仪103,设置于乘客所在区域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和推广设备104,及设置于公交车内的第一处理器101;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设置于公交车上车区的第一掌脉仪103可以根据公交车的具体需要设置,例如,若仅需要上车扫描确认,可以在公交车的上车区设置;若需要上下车都需要扫描确认,则可以在公交车的上车区和下车区设置,在此不做限定。第一处理器可以设置于公交车的内部电路系统中。

所述第一掌脉仪103,用于采集乘客的第一掌脉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掌脉仪103,可以为扫描掌脉信息的交通支付设备,是指可以扫描掌脉信息以获得掌脉支付特征图像的设备,掌脉仪可以通过摄像头以扫描的方式得到用户掌脉的特征图像。

根据掌脉支付的使用场景的不同,交通支付设备也可以区分为进站扫描设备和出站扫描设备,以地铁为例,在进站时扫描进站的掌脉信息的交通支付设备可以理解为是进站扫描设备,以及在出站时扫描出站的掌脉信息的交通支付设备可以理解为是出站扫描设备。还有另外一种交通场景,比如公交车,由于没有明显的进站出站的区分,所以公交车上的交通支付设备可以只有一个,当然也可以有多个,用于多站不同计费的场景。根据交通场景的不同,交通支付设备可以对应于不同的设备,例如在地铁、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brt)、轻轨等交通场景中,交通支付设备可以是闸机(包括进站闸机和出站闸机),又例如在公交车等交通场景中,交通支付设备可以是设置于公交车上的扫描工具。

另外,为了使得能够适用于多种方式的乘车,在某些情形下例如也可以与现有的扫码设备、扫码枪、验票机具、支付设备结合,实现多功能的支付。在交通支付设备中还可以集成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功能,通过nfc功能来感应识别常规的实体公交卡或临时地铁票,以及还可以设置有车票投递口以便于回收临时车票,以交通支付设备是地铁里的闸机为例,一种可能的交通支付设备(即地铁闸机),以及用户使用该交通支付设备的摄像头扫描手掌。

所述第一处理器1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掌脉信息获取所述乘客的用户信息;

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用于采集乘客的人脸图像并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101,还用于确定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用户信息,并确定所述匹配的用户信息对应的推广信息;

公交车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第一处理器101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的图像,识别所述图像中每一位乘客的用户信息;例如性别、年龄、乘客的乘车的路线信息,也可以为乘客在客户端中查询路线、预约等信息,也可以为乘客在公交车中选择观看的推广信息的历史记录等,确定乘客的感兴趣信息,进而根据乘客实现个性化推送信息。

所述推广设备104,用于展示所述推广信息。

其中,推广设备104可以为公交车内的显示屏、交互屏、语音播放设备等,也可以为乘客的终端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交车能够通过设置于公交车入口的第一掌脉仪获取乘客的第一掌脉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掌脉信息获取所述乘客的用户信息;通过采集乘客的人脸图像确定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用户信息,并确定所述匹配的用户信息对应的推广信息。通过推广设备与乘客进行个性化交互,在不需要耗费大数据量的计算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如图2所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公交车还包括通讯设备201;

所述通讯设备201,用于将所述第一掌脉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202并将从云端服务器202接收的所述第一掌脉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发送给第一处理器101。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乘客的掌脉信息;所述乘客的掌脉信息是所述乘客乘坐的车辆中的掌脉仪采集的;

步骤二:从所述云端服务器的全库掌脉信息中查询匹配的掌脉信息;

步骤三:若确定出与所述乘客的掌脉信息匹配的掌脉信息,则确定所述乘客乘车验证成功。

通过掌脉支付的方式,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解决了乘客乘车仍需携带手机终端等设备才能进行支付的不便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乘客的乘车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不仅支持基本的移动通信技术,还可以兼容多种通信技术,即能够采用多种通信技术实现通信功能。可选的,通讯设备采用的通信系统可以为目前各种制式的通信系统,例如第四代(the4thgeneration,4g)通信系统、第五代(the5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以及基于上述通信系统演进后的其他通信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定。

如图3所示,以推广设备104为设置于乘客座位的后部的显示终端301为例,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可以设置于所述推广设备104的显示终端301上;也可以为单独设置的,在此不做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还用于采集乘客对所述显示终端301播放的推广信息的反馈图像并将所述反馈图像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器101;

所述第一处理器101,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所述用户的反馈图像;并根据所述用户的反馈图像确定所述推广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交车可以设置有多个显示终端301,例如,在乘客的座椅区设置显示设备,用于播放视频以及广告等推送信息,每块显示设备上都可以配置有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第一处理器101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的图像,识别所述图像中每一位乘客的性别、年龄、表情、观看推送信息的时间、时长、次数等特征,确定乘客的感兴趣信息,进而根据乘客实现个性化推送信息。

如图4所示,以推广设备104为设置于乘客站立区的显示终端401为例,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和所述推广设备104设置于乘客站立区域;由于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到的乘客通常不止一个,因此,所述第一处理器101,可以在确定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用户信息为多个时,根据多个匹配的用户信息确定推广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交车可以设置有多个显示终端401,例如,在乘客的上车区、下车区、站立区等区域设置显示设备,用于播放视频以及广告等推送信息,每块显示设备上都可以配置有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第一处理器101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采集的图像,识别所述图像中每一位乘客的性别、年龄、表情、观看推送信息的时间、时长、次数等特征,确定乘客的感兴趣信息,进而根据乘客实现个性化推送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推广信息为针对所述乘客的问候语;所述显示终端,还用于与所述乘客进行语音交互。

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所述显示终端501为设置于驾驶位的后方站立区和/或乘客座椅后方;显示终端501可以设置有语音交互功能,通过显示终端501,可以使得司机避免了在开车过程中分心回答乘客的问题的可能,由于通过识别出乘客的用户信息,因此,显示终端501针对所述乘客的问候语,可以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并提示乘客通过显示终端501获得路线信息、换乘信息、乘车方向错误预警等信息。

另外,显示终端501可以通过识别出的乘客的用户信息,快速显示乘客的感兴趣的功能模块,有效提高了用户使用语音交互设备的便利性,乘客只需简单的语音操作或点击触摸操作,即可获得路线信息、换乘信息、乘车方向错误预警等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所述乘客登录的终端上报的所述乘客的历史操作记录,包括:

根据所述乘客的历史操作记录,确定所述乘客的感兴趣内容;

根据所述乘客的感兴趣内容,设置所述功能模块属性信息以及界面配置信息;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公交路线查询、地图查询、附近公共设施查询、附近活动查询、娱乐模块中的一项或多项。

乘客可以在用户界面中创建多个功能模块,并针对每个功能模块设置相应的头像图片、声纹信息以及工作模式,这样,公交车便可以根据不同的乘客身份,在不同功能模块对应的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具体的,当第一处理器101确定乘客的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会按照对应功能模块设定的工作模式运行。

进一步地,由于乘客的面部特征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如,体重变化,衰老、发育等等,或者,室内光线的不同也会导致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拍摄的乘客当前的面部图像所呈现的面部特征发生变化,因此,会存在一定的误判率。

此时,第一处理器101基于图像匹配结果确认匹配失败时,为了避免乘客无法顺利接收推广信息,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02可以进一步采集所述乘客的声音信息,如,指示乘客通过遥控器上输入指定内容的语音“认识你很高兴”,并将所述声音信息与对应用户信息中预存的声纹信息进行匹配,获得声音匹配结果,以及在基于声音匹配结果确定匹配成功时,确认对应所述功能模块设置的工作模式,并加载运行所述工作模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显示终端501,可以添加降噪模块,可在公交车嘈杂的环境中识别说话人的语音并给出回应,有效提高识别率,适应公交车的环境噪音。通过语音交互设备,可以有效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为提高乘客的乘车安全性,如图6所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公交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乘客所在区域的第二图像采集设备601;

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设备601,用于将采集的用户的行为图像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器101;

所述第一处理器101,还用于根据所述行为图像确定异常行为。

当然,第一处理器101,根据所述行为图像确定异常行为的方式可以通过上报至云端服务器202进行处理,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乘客异常行为,可以包括:偷窃行为、性骚扰行为、吸烟行为、逃票行为等异常行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针对确定出的异常行为进行预警。举例来说,若确定有可能的偷窃发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醒乘客或司机,同时还可以将记录的行窃行为实施人的体貌特征,自动上报至公安部门,提高乘客的乘车安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图像采集设备601可以对视频中的乘客人脸进行实时追踪采集;通过云端服务器202从公安等部门获取的重点布控的人脸数据库进行实时在线比对,实现对嫌疑人的及时报警监控。人脸识别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有效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通过云端服务器202的数据库中的生活照、艺术照、视频头像等照片与公交车中第二图像采集设备601采集的乘客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用于解决嫌疑人员、外来人员的身份的核实问题,为警方布控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公交车还可以使用分段式计费的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公交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公交车下车区的第二掌脉仪701;

所述第二掌脉仪701,用于采集乘客的第二掌脉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器101,还用于确定获取所述第一掌脉信息时的第一站点信息,及获取所述第二掌脉信息对应的第二站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站点信息和所述第二站点信息,确定所述乘客的乘车费用。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交车上的下车区,还设置有第二掌脉仪701,来采集需要下车的乘客的第二掌脉信息以及第二掌脉信息对应的站点信息。通过比对第一掌脉信息对应的站点信息以及第二掌脉信息对应的站点信息确定乘车费用,并扣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公交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乘客所在区域中的售卖设备;

所述售卖设备包括第三掌脉仪;

所述第三掌脉仪,用于获取乘客的第三掌脉信息,从而确定完成售卖支付。

如图8所示,售卖设备801中,第三掌脉仪802可以通过第一处理器101完成售卖支付的支付验证过程,当然,也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器202完成支付验证过程,在此不做限定。

为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减少支付流程,售卖设备801还可以包括图像采集设备,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识别进行消费的顾客,通过第一掌脉仪获取所述乘客的掌脉信息,进行支付,避免用于再次进行掌脉支付,简化了支付流程。

售卖设备中的商品可以来源于不同的零售商,在早高峰销售早点,晚高峰销售晚餐或半成品,给乘客更多的选择,丰富乘客的乘车体验。

为提高公交车的驾驶安全性和智能性,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公交车还包括自动驾驶系统;所述自动驾驶系统包括传感器901、第二处理器902、车辆控制装置903;

所述传感器901,用于获取所述公交车所处的环境信息,并将所述环境信息传输至所述第二处理器902;

其中,传感器901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传感器,例如,激光雷达、前向和后向毫米波雷达、视觉传感器、侧方超声波雷达、视觉传感器等,以实现对车辆周边行人、车辆和路况、车道线、红绿灯、限高限速等交通标志及信号等公交车所处的环境信息的探测。

为提高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误报,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多个传感器,可以互为冗余、互为校验。

所述第二处理器902,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判断当前的驾驶模式,并将所述驾驶模式传输至所述车辆控制装置903;

其中,第二处理器902可以通过多传感器综合判断,输出障碍物的类型、位置、速度等信息。也可以对障碍物实现跟踪和预测,输出下一时刻障碍物和行人可能的位置和运动信息。

驾驶模式可以包括自动驾驶模式、辅助驾驶模式、平稳驾驶模式、紧急制动模式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903,用于执行所述驾驶模式。

车辆控制装置903用于控制车辆的加速设备、制动设备、方向控制等设备,以执行所述驾驶模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