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仓库的补货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29302发布日期:2019-05-22 02:44阅读:28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仓库的补货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子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仓库的补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产品配送的主要设备为高架库、备货系统以及与备货系统相连的分拣系统,分拣系统一般由多个分拣子系统独立进行订单分拣,每个分拣子系统均包括补货系统、订单分拣系统和塑包系统。

产品整个分拣配送流程为整托盘分拣→整箱分拣→产品分拣,产品在进入配送中心后,先整托盘存储在高架库中,然后根据备货系统的要货请求由传送装置输送到备货系统入口进行整托盘分拣,件烟托盘经过人工拆垛或机器拆垛成件烟后,再通过传送装置、叠垛机等设备输送到备货系统的备货道进行缓存;分拣系统的各条分拣线根据配送订单事先优化好的顺序向备货系统要货,整个过程,均是靠订单驱动,即根据当日销售订单计算出计划备货的卷烟品牌、件烟顺序和备货数量,然后整个配送系统根据已设置好的订单计划出库、备货、分拣;采用上述订单驱动方式,主要存在如下缺点:备货系统需要在当天所有的订单订完以后,进行数据优化,生成补货计划,在补货分拣过程中,就会按照补货计划的顺序进行实时补货,这样不仅补货的方式不灵活,也大大降低了补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仓库中的补货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补货的方式不灵活,也大大降低了补货效率高的问题。

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仓库中的补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仓库当前的存储状态是否满足补货条件;

在满足补货条件下,确定当前的补货方式;

当补货方式为闲时补货时,则在指定时间段内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

当补货方式为按需补货时,则在请求的货位库存不足时,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

可选的,检测仓库当前的存储状态是否满足补货条件,包括:

获取仓库中当前所有货箱的存储饱和值;

检测所有货箱中的存储饱和值小于阈值的货箱是否大于指定值。

可选的,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包括:

根据生成所述补货任务,确定当前的补货策略;

若当前的补货策略为补满策略时,则确定补满需要的商品量,并根据补满需要的商品量进行补货。

可选的,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包括:

根据生成所述补货任务,确定当前的补货策略;

若当前的补货策略为向下补货策略时,则确定补满需要的商品量,确定所述补货量对应的正整数,根据所述正整数进行补货。

可选的,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包括:

根据生成所述补货任务,确定当前的补货策略;

若当前的补货策略为向上补货策略时,则确定补满需要的商品量,确定所述补货量对应的进一位正整数,根据进一位的正整数进行补货。

一种仓库的补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仓库当前的存储状态是否满足补货条件;

处理单元,用于在满足补货条件下,确定当前的补货方式;当补货方式为闲时补货时,则在指定时间段内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当补货方式为按需补货时,则在请求的货位库存不足时,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

可选的,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获取仓库中当前所有货箱的存储饱和值;检测所有货箱中的存储饱和值小于阈值的货箱是否大于指定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生成所述补货任务,确定当前的补货策略;若当前的补货策略为补满策略时,则确定补满需要的商品量,并根据补满需要的商品量进行补货。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生成所述补货任务,确定当前的补货策略;若当前的补货策略为向下补货策略时,则确定补满需要的商品量,确定所述补货量对应的正整数,根据所述正整数进行补货。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生成所述补货任务,确定当前的补货策略;若当前的补货策略为向上补货策略时,则确定补满需要的商品量,确定所述补货量对应的进一位正整数,根据进一位的正整数进行补货。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检测仓库当前的存储状态是否满足补货条件;在满足补货条件下,确定当前的补货方式;当补货方式为闲时补货时,则在指定时间段内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当补货方式为按需补货时,则在请求的货位库存不足时,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通过该方法可以根据仓库当前的存储状态触发补货,并且在触发补货时,可以根据对应的补货方式来进行补货,从而增加了补货的灵活性,也较大程度的提升了补货效率。

另外,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在补货的条件下,进一步的确定补货策略,从而可以按照对应的需求进行补货,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补货的方式,也可以提升补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仓库中的补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仓库中的补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特征只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说明,而不是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仓库中的补货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检测仓库当前的存储状态是否满足补货条件;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中,该系统会定期的检测仓库中的当前的存储状态是否满足补货条件。

具体来讲,该补货条件可以是当前所有货箱的存储饱和值,也可以该仓库中的总体饱和值,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参数,本发明实施例中就不一一例举说明。

若是该补货条件为所有货箱的存储饱和值时,则获取货仓中当前所有货箱的存储饱和值,检测所有货箱中的存储饱和值小于阈值的货箱是否大于指定值。

简单来讲,首先在所有货箱中确定出存储饱和值小于阈值的货箱的总量,然后将该总量与指定值进行比较,也就是判断总量是否大于指定值。

若是当前的存储状态满足补货条件时,则执行s2,若若是当前的存储状态不满足补货条件时,则返回执行s1。

s2,确定当前的补货方式;

在仓库的当前存储状态满足补货条件时,则进一步的确定当前的补货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补货方式可以是闲时补货,也可以是按需补货,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补货方式,此处就不再一一举例。

在确定当前的补货方式为闲时补货时,则执行步骤s3;若是在确定当前的补货方式为按需补货时,则执行步骤s4。

s3,在指定时间段内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

在补货方式为的闲时补货时,则确定仓库的空闲时间段,该空闲时间段则为指定时间段,所以在闲时补货时,则在空闲时间段内进行补货。

s4,在请求的货位库存不足时,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

在确定为按需进行补货时,则确定需要补货的商品,然后根据确定出需要补货的商品,进行补货。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需要进行补货时,则还需要进一步的确定补货策略,具体来讲,该确定补货策略包括:补满策略、向下补货策略、向上补货策略。

具体来讲,若当前的补货策略为向下补货策略时,则确定补满需要的商品量,确定所述补货量对应的正整数,根据所述正整数进行补货。举例来讲,若是当前需要的补货量为1.75,则系统将补满为最终要求,也就是补货1.75。

若当前的补货策略为向下补货策略时,则确定补满需要的商品量,确定所述补货量对应的正整数,根据所述正整数进行补货。举例来讲,若是当前需要的补货量为1.75,则系统将补货量确定为1。

若当前的补货策略为向上补货策略时,则确定补满需要的商品量,确定所述补货量对应的进一位正整数,根据进一位的正整数进行补货。举例来讲,若是当前需要的补货量为1.75,则系统将补货量确定为2。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检测仓库当前的存储状态是否满足补货条件;在满足补货条件下,确定当前的补货方式;当补货方式为闲时补货时,则在指定时间段内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当补货方式为按需补货时,则在请求的货位库存不足时,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通过该方法可以根据仓库当前的存储状态触发补货,并且在触发补货时,可以根据对应的补货方式来进行补货,从而增加了补货的灵活性,也较大程度的提升了补货效率。

另外,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在补货的条件下,进一步的确定补货策略,从而可以按照对应的需求进行补货,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补货的方式,也可以提升补货的效率。

对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仓库中的补货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仓库中的补货系统,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仓库中的补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检测单元201,用于检测仓库当前的存储状态是否满足补货条件;

处理单元202,用于在满足补货条件下,确定当前的补货方式;当补货方式为闲时补货时,则在指定时间段内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当补货方式为按需补货时,则在请求的货位库存不足时,生成补货任务,进行补货。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201,具体用于获取仓库中当前所有货箱的存储饱和值;检测所有货箱中的存储饱和值小于阈值的货箱是否大于指定值。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202,还用于根据生成所述补货任务,确定当前的补货策略;若当前的补货策略为补满策略时,则确定补满需要的商品量,并根据补满需要的商品量进行补货。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202,还用于根据生成所述补货任务,确定当前的补货策略;若当前的补货策略为向下补货策略时,则确定补满需要的商品量,确定所述补货量对应的正整数,根据所述正整数进行补货。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202,还用于根据生成所述补货任务,确定当前的补货策略;若当前的补货策略为向上补货策略时,则确定补满需要的商品量,确定所述补货量对应的进一位正整数,根据进一位的正整数进行补货。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包括采用特定符号、标记确定顶点等变更方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