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模型库、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79111发布日期:2019-04-20 06:1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模型库、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系统仿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模型库、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复杂系统的仿真而言,通常会包含大量的实体,实体内又包含多个组件模型,且这些组件模型往往涉及众多专业,需要和众多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同时,随着仿真应用的不断深入,复杂系统仿真组件模型呈现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交互复杂的趋势。为此,人们往往希望将开发好的仿真组件模型放入仿真组件模型库之中,从而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从仿真组件模型库中取出这些组件模型,并基于这些组件模型构建仿真系统;例如,将某预警雷达组件模型应用到不同的复杂仿真实验系统中。

为了保证仿真组件模型能够用于构建不同的仿真应用系统,一方面需要构建仿真组件模型库设备,用于存储这些仿真组件模型;另一方面还需要保证仿真组件模型的可重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模型库、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入库模型携带的信息进行检测;

当检测到所述待入库模型携带所有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且各所述模型文件均满足与所述模型文件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时,检测所述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

当检测到所述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将所述待入库模型存入所述模型库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包括:

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和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所述模型文件遵循与所述模型文件对应的模型文件模板时,或者所述模型文件满足仿真组件模型的开发规范,判定所述模型文件满足与所述模型文件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型库中已有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存储于所述模型库的交互数据结构文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满足下述情形时,判定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所述待入库模型的所有交互数据结构的交互数据结构名称在所述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均未被定义;

或者,所述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的交互数据结构名称在所述模型库中已被定义,但交互数据结构名称已被定义的所述交互数据结构中各成员变量与所述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这一交互数据结构的各成员变量均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待入库模型存入所述模型库,包括:

将所述待入库模型携带的模型文件存入所述模型库,将所述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存入所述交互数据结构文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互数据结构包括:初始化数据、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一种模型库,用于存储仿真组件模型,所述模型库包括:与存储于所述模型库的各仿真组件模型对应的文件夹、交互数据结构文件;

所述仿真组件模型对应的文件夹中包括: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和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

所述交互数据结构文件用于存储所述模型库中的所有仿真组件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模型库、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模型入库之前通过检测待入库模型是否携带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模型文件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确定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待入库模型需要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才能存入模型库中,因此存入模型库的模型的可重用性较高,可以应用于不同系统的仿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模型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型库,用于存储仿真组件模型,模型库包括:与存储于模型库的各仿真组件模型对应的文件夹110、交互数据结构文件120。

其中,仿真组件模型对应的文件夹110中包括: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和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交互数据结构文件120用于存储模型库中所有仿真组件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如图1所示,模型库中存储有a、b、c、d四个模型,因此包括a、b、c、d四个模型的模型文件夹,每一个模型文件夹中均包括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三个文件,以及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的文件夹。图中具体示出了模型a的文件夹下包含的内容。可以理解地,模型b、c、d的文件夹也同样包含相同类型的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将仿真组建模型存入图1中的模型库中,包括以下步骤s210至步骤s230。

步骤s210,对待入库模型携带的信息进行检测。

其中,待入库模型为需要存入模型库中的仿真组件模型。系统仿真(systemsimulation)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统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的、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的仿真模型,据此进行试验或定量分析,以获得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系统仿真通常包含多个实体,而实体则通常包含多个仿真组件模型。在仿真组件模型存入模型库时,需要提交该仿真组件模型的相关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入库前对待入库模型携带的信息进行检测。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待入库模型携带的信息可以包括对待入库模型的概念描述、模型名称、工作参数的设置、结构数据结构的定义、对外交互关系的描述、模型的代码等等的信息。

步骤s220,当检测到待入库模型携带所有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且各模型文件均满足与模型文件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时,检测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

其中,待入库模型需要携带的模型文件的预设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包括: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和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表示对各个模型文件预先设定的应当满足的条件,每一个模型文件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主要描述仿真组件模型的基本组成与功能、与外部实体的交互关系、使用方式、行动描述、效果描述、输出结果、数据需求、参数及验证方法综合列表,如图3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主要描述仿真组件模型功能、初始化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工作参数设置、接口数据结构定义、对外交互关系图说明及其它相关说明。如图4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定义了仿真组件模型的名称、名字空间、组件模型功能、调用时机、组件模型成员变量、初始化参数集、工作参数集、输入参数集、输出参数集以及自定义数据类型描述集合。如图5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定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在模型入库前,对待入库模型携带的信息进行检测,只有当检测到待入库模型携带的信息中包含所有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时,并且检测各模型文件均符合模型文件模板时,才对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进行检测。具体地,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以及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可以通过模型文件模板检测是否满足与模型文件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模型文件遵循与模型文件对应的模型文件模板时,判定该模型文件满足与该模型文件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模型文件为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或者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时,检测到遵循各自对应的模板时,判定模型文件满足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

具体地,模型文件为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当检测到该文档满足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模板时,判定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这一个模型文件满足与其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若模型文件为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当检测到该文档遵循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模板时,判定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这一个模型文件满足与其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若模型文件为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档,当检测到该文档遵循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文档模板时,判定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文档这一个模型文件满足与其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模型文件满足仿真组件模型的开发规范时,判定该模型文件满足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开发规范规定了组件模型与外界交互的标准服务接口,包括组件模型初始化操作、参数输入操作、组件模型状态恢复操作、工作参数及状态调整操作、数据输出操作、组件模型状态获取操作和组件模型解算操作共七种标准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待入库模型的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检测是否满足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时,具体是检测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是否满足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的开发规范。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包括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和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一共四个模型文件。在本实施例中,在入库前首先需要检测待入库模型是否携带这四个模型文件;若待入库模型携带这四个模型文件,还需要对检测各个模型文件是否满足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具体地,对于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这三个模型文件是否满足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的检测,具体是分别判断这三个模型文件是否遵循各自对应的模板;而对于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检测是否满足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具体是判断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是否符合开发规范。当检测到这四个模型文件均各自满足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时,进入下一步的步骤。即只有当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遵循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模板、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遵循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模板、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遵循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模板,并且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符合开发规范,才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模型文件是否满足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的检测的先后顺序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即可以最先检测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是否满足相应条件,也可以最先检测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是否满足相应条件,只需要最后完成对所有的模型文件的检测即可。

步骤s230,当检测到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将待入库模型存入模型库中。

在本实施例中,对待入库模型所携带的模型文件的内容进行检测,首先待入库模型提交的文件需要包括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其次,这些模型文件需要满足各模型文件的模型文件模板。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先检测待入库模型是否携带了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然后检测模型文件是否满足与各自对应的模型文件模板。当检测到待入库模型携带了所有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且各模型文件均满足与各自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时,则进入检测交互数据结构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互数据结构包括:初始化数据、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仿真组件模型的初始化数据描述的是该模型的初始化时的参数信息,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描述的是该模型在运用在系统仿真时与其它仿真组件模型之间的交互关系等信息。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仿真组件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存储在待入库模型所携带的一个模型文件中,例如,待入库模型携带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该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存储在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中;而已经存储在模型库中的仿真组件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均存储在模型库的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

检测交互数据结构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待入库模型的所有交互数据结构的交互数据结构名称在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均未被定义,判定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例如,首先检测待入库模型的初始化数据结构,检测初始化数据结构的数据结构名在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是否有定义,若没有定义,则继续检测待入库模型的输入数据结构的数据结构名是否已有定义,若没有定义,再检测待入库模型的输出数据结构的数据结构名是否已有定义,若输出数据结构名也在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没有定义则判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检测初始化数据、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顺序可以按照其它顺序检测。

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的交互数据结构名称在模型库中已被定义,但交互数据结构名称已被定义的交互数据结构中各成员变量与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这一交互数据结构的各成员变量均一致,判定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初始化数据结构名在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已有定义时,检测初始化数据结构的每一项成员变量是否与文件中定义的成员变量一致,若均一致,则可以继续检测输入、输出数据的数据结构名在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是否有定义,同理,若在检测到输入数据结构名已有定义时,检测输入数据的每一项成员变量与文件中的每一成员变量是否一致。

可以理解地,对于交互数据结构的检测,若交互数据结构的数据结构名在模型库中没有定义,检测通过;或者数据结构名已有定义的情况下,已有定义的数据结构的每一项成员变量与模型库中定义的该数据结构名下的每一成员变量均一致,也认为检测通过;否则检测不通过。

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型库对交互数据结构进行检测包括步骤:加载模型库中的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以及待入库模型的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以检测待入库模型的初始化数据结构为例,首先检测待入库模型的初始化数据结构的结构名在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是否有定义,若没有定义,则将待入库模型的初始化数据存入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若初始化数据结构名在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已有定义,则进一步检测交互数据结构的每一项成员变量与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这一定义的数据结构的每一项成员变量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表示检测不通过,待入库模型不能存入模型库。同理,输入数据结构、输出数据结构的检测过程与初始化数据结构的检测类似。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初始化数据结构对应initialize接口参数,输入数据结构对应setinputdata接口参数,输出数据结构对应的是getoutputdata接口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过程中,若待入库模型没有包含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或者所包含的模型文件不满足各自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即概念文档、设计文档或者描述文档不符合模型文件模板,或者可执行文件不满足开发规范),又或者交互数据结构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与模型库中已有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有冲突),检测结果均为检测不通过,此时不能将该待入库模型存入模型库。

上述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中,在模型入库之前通过检测待入库模型是否携带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模型文件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确定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待入库模型需要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才能存入模型库中,因此存入模型库的模型的可重用性较高,可以应用于不同系统的仿真。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待入库模型存入所述模型库,包括步骤:将待入库模型携带的模型文件存入模型库,将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存入交互数据结构文件。具体地址,在本实施例中,将模型文件存入模型库,可以是将各模型文件存入以待入库模型的名称命名的文件夹中。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以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包括:(1)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可以是后缀名为.doc/.docx格式的文件);(2)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可以是后缀名为.doc/.docx格式的文件);(3)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可以是后缀名为.xml格式的文件);(4)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可以是后缀名为.h格式,或者.cpp格式,或者.so格式的文件)为例,对一个仿真组件模型入库的检测过程进行完整的描述。其中,.h格式文件表示头文件,.cpp格式文件表示c++语言的源程序格式的文件,.so表示linux下的程序函数库。

首先检测待入库模型是否携带了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检测到待入库模型携带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时,检测待入库模型是否携带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检测到待入库模型携带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时,检测待入库模型是否携带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检测到待入库模型携带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时,检测待入库模型是否携带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检测到待入库模型携带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时,检测待入库模型是否携带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其中,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和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的检测顺序可以调换。

当检测到待入库模型包含所有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时,对各模型文件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其中,对于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具体为检测是否满足各自的模型文件模板。

具体地,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模板主要描述仿真组件模型的基本组成与功能、与外部实体的交互关系、使用方式、行动描述、效果描述、输出结果、数据需求、参数及验证方法综合列表。因此,在检测待入库模型的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时,需要检测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是否包含上述内容(即检测是否遵循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模板),若是则通过这一步的检测。具体检测步骤可以与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的检测过程类似。

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模板主要描述仿真组件模型功能、初始化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工作参数设置、接口数据结构定义、对外交互关系图说明及其它相关说明。在检测待入库模型的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时,需要检测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是否包含上述内容(即检测是否遵循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模板),若是则通过这一步的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待入库模型的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的检测具体包括步骤:

s1自动加载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doc);

s2搜索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是否包含仿真模型功能描述;

s21若包含,则继续s3;否则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检测不通过;

s3搜索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是否包含仿真模型初始化数据描述;

s31若包含,则继续s4;否则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检测不通过;

s4搜索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是否包含仿真模型输入数据描述;

s41若包含,则继续s5;否则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检测不通过;

s5搜索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是否包含仿真模型工作参数描述;

s51若包含,则继续s3;否则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检测不通过;

s6搜索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是否包含仿真模型输出数据描述;

s61若包含,则继续s7;否则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检测不通过;

s7搜索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是否包含仿真模型接口数据结构定义描述;

s71若包含,则继续s8;否则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检测不通过;

s8搜索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是否包含仿真模型对外交互关系说明;

s81若包含,则进入交互数据结构的检测步骤;否则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检测不通过。

可以理解地,检测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中是否包含上述内容的检测顺序可以按照其它顺序。

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档模板规范定义了仿真组件模型的名称、名字空间、组件模型功能、调用时机、组件模型成员变量、初始化参数集、工作参数集、输入参数集、输出参数集以及自定义数据类型描述集合。在检测待入库模型的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时,需要检测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是否包含上述内容(即检测是否遵循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档模板),若是则通过这一步的检测。具体检测步骤可以与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的检测过程类似。

检测待入库模型的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根据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的开发规范来检测,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的开发规范规定了组件模型与外界交互的标准服务接口,包括组件模型初始化操作、参数输入操作、组件模型状态恢复操作、工作参数及状态调整操作、数据输出操作、组件模型状态获取操作和组件模型解算操作共七种标准操作。具体地,检测待入库模型的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时,检测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中是否包含了上述内容(即检测是否符合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开发规范),若是则通过这一步的检测。

可以理解地,对于各模型文件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文件的检测,检测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模型文件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的检测,仅仅只检测模型文件是否包含模板规定的内容,对于具体内容的正确性不做检测。

当检测到所有模型文件均满足与各自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时,即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档都遵循各自对应的模板,以及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符合开发规范时,加载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以及模型库中的交互数据结构文件(common.xml文件),对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进行检测。假设待入库模型为a,步骤如下:

s1自动加载common.xml文件;

s2自动加载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a.xml文件;

s3搜索初始化数据结构(对应initialize接口参数),检测该数据结构名是否在common.xml中有定义;

s31若有定义,则继续s311;若没有定义,继续s32;

s311检测该数据结构中的每一项成员与common.xml文档中定义的数据结构的每一项成员变量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s4;若不一致,则a的交互数据结构检测不通过;

s32将模型a的初始化数据结构加入到common.xml中,继续s4;

s4搜索输入数据结构(对应setinputdata接口参数),检测该数据结构名是否在common.xml中有定义;

s41若有定义,则继续s411;若没有定义,继续s42;

s411检测该数据结构中的每一项成员与common.xml文档中定义的数据结构的每一项成员变量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s5;若不一致,则a的交互数据结构检测不通过;

s42将模型a的输入数据结构加入到common.xml中,继续s5;

s5搜索输出数据结构(对应getoutputdata接口参数),检测该数据结构名是否在common.xml中有定义;

s51若有定义,则继续s511;若没有定义,继续s52;

s511检测该数据结构中的每一项成员与common.xml文档中定义的数据结构的每一项成员变量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s6;若不一致,则a的交互数据结构检测不通过;

s52将模型a的输出数据结构加入到common.xml中,继续s6;

s6将仿真组件模型a的模型文件的文件夹上传至仿真模型库,仿真组件模型a入库结束。

上述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在入库前,检测待入库模型是否包含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且检测各模型文件是否符合模板和仿真组件开发规范,以及检测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与模型库中已有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是否有冲突,只有当待入库模型的文件齐全,符合模板以及按照可重用仿真模型开发规范构建,数据结构没有冲突才可入库,从而保证了模型库中的模型的可用于多个系统的仿真,提高模型库中模型的可重用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仿真组件模型的模型文件、交互数据结构。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仿真组件模型入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待入库模型携带的信息进行检测;

当检测到待入库模型携带所有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且各模型文件均满足与模型文件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时,检测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

当检测到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将待入库模型存入模型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包括: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和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检测到模型文件遵循与模型文件对应的模型文件模板,或者模型文件满足仿真组件模型开发规范时,判定模型文件满足与模型文件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模型库中已有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存储于模型库的交互数据结构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待入库模型的所有交互数据结构的交互数据结构名称在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均未被定义,判定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的交互数据结构名称在模型库中已被定义,但交互数据结构名称已被定义的交互数据结构中各成员变量与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这一交互数据结构的各成员变量均一致,判定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待入库模型存入模型库,包括:

将待入库模型携带的模型文件存入模型库,将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存入交互数据结构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交互数据结构包括:初始化数据、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待入库模型携带的信息进行检测;

当检测到待入库模型携带所有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且各模型文件均满足与模型文件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时,检测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

当检测到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将待入库模型存入模型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预设类型的模型文件,包括:仿真组件模型概念文档、仿真组件模型设计文档、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描述文件和可重用仿真组件模型可执行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检测到模型文件遵循与模型文件对应的模型文件模板,或者模型文件满足仿真组件模型开发规范时,判定模型文件满足与模型文件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模型库中已有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存储于模型库的交互数据结构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待入库模型的所有交互数据结构的交互数据结构名称在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均未被定义,判定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的交互数据结构名称在模型库中已被定义,但交互数据结构名称已被定义的交互数据结构中各成员变量与交互数据结构文件中这一交互数据结构的各成员变量均一致,判定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待入库模型存入模型库,包括:

将待入库模型携带的模型文件存入模型库,将待入库模型的交互数据结构存入交互数据结构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交互数据结构包括:初始化数据、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