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媒体交互的自然人信用算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8711发布日期:2019-05-17 21:5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个人信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自媒体交互的自然人信用算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个人与银行间借贷往来的增多,“个人信用”一词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要了解这个词,首先应知晓的是,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是一国信用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等授信机构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基础,准确地说,“个人信用”应被称为“个人信用的历史记录”或“个人信用记录”,它是指人们在同银行往来时,在银行贷款及还款行为的记录,它是银行决定愿否借钱、借钱多少及借钱期限长短的重要依据之一。

目前的自然人都不并了解个人信用制度,而个人的信用额度一般是由个人参与授信机构或者金融投资等活动,才了解到个人的信用信息,这样的信息传输相对封闭,自然人不了解个人的信用信息和信用额度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自媒体交互的自然人信用算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自媒体交互的自然人信用算法,具备共生、共识、共创以及共享等优点,解决了目前的自然人都不并了解个人信用制度,而个人的信用额度一般是由个人参与授信机构或者金融投资等活动,才了解到个人的信用信息,这样的信息传输相对封闭,自然人不了解个人的信用信息和信用额度的经济效益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共生、共识、共创以及共享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自媒体交互的自然人信用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客户端登录,自然人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登录;

2)信息登记和录入,个人信用录入模块进行自然人信用信息的登记和收录;

3)信息存储,个人信用录入模块将收录的信用信息传输到个人信用存储模块;

4)信用信息处理,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从个人信用存储模块对应自然人信用值的计分标准进行采集数据并对数据排列,计算自然人的信用额度;

5)信用信息输出,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将计算完成的数值通过个人信用信息输出模块输出到自然人浏览的界面。

优选的,所述客户端登录采用身份验证登录,并通过个人信用录入模块辅助登录。

优选的,所述个人信用录入模块包括存储模块、信用信息收录模块和筛选对比模块,所述信用信息收录模块从各个认证机构对自然人的信用信息进行收录,所述存储模块将自然人登记的相关信用信息和从各个认证机构收录的信用信息进行存储,所述筛选对比模块对登记的信息和收录的信息进行对比和筛选。

优选的,所述个人信用存储模块包括基础数据库和加密数据库,所述基础数据库存储的数据直接公布在浏览平台供人们浏览,所述加密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加码处理,相关人员和自然人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才可查询。

优选的,所述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排列模块、分析模块和权限模块,所述个人信用存储模块将信息传输到排列模块,所述排列模块将排列的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运算,所述分析模块摄取自然人相关的信息对中央处理器的运算数据进行辅助分析和核实,所述存储模块将运算出来的自然人信用额度进行存储,而自然人信用值的计分标准可以在网值app进行了解,让人们更好的认识信用值。

优选的,所述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个人信用信息输出模块向通过客户端登录的自然人输出个人信用信息,所述个人信用信息输出模块传输的信息为加码传输。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自媒体交互的自然人信用算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自媒体交互的自然人信用算法,通过设置客户端,自然人通过客户端登录平台,使用者可通过手机和pc端连接平台,方便使用者查看平台,通过个人信用录入模块辅助作用进行自然人的身份信息的录取,而个人信用录入模块通过平台将记录在互联网上的自然人信息进行录取,由筛选对比模块对自然人登记的信息进行筛选对比,最终获取个人精确的信息,然后将信息存储到存储模块,而个人信用存储模块从个人信用录入模块提取存储信息,把提取的信息一部分通过存储到基础数据库,另外一部分通过加码储存到加密数据库,而基础数据库可以提供给浏览的网民进行查询浏览,而加密数据库必须通过信息验证才可查询,这样提高了信息存储的安全性,然后进过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依照个人信用制度中经济状况、个人稳定情况、保障支持和个人背景等参照标准运算,结合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在互联网内进行个人动态信息进行预算,最终得到自然人的信用信息,然后将信用信息储存到存储模块内,再由个人信用信息输出模块提取信息传输到自然人阅读的页面,达到了共生、共识、共创以及共享的优点。

2、该基于自媒体交互的自然人信用算法,通过设置个人信用录入模块,自然人在通过客户端登录平台时,会定期的进行个人信息的登记,并且通过互联网重新收录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实时性,而重新收录的信息传输到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重新计算,将更新的数据进行存储,再通过个人信用信息输出模块传输到个人登录的界面,而个人信用录入模块和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更新的数据并不会直接覆盖掉前次的数据,而是存储到存储模块内,当自然人在查询数据时,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变动的情况,并且让他人理解数据的变动,对个人信用信息的影响,达到了诚信和互助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基于自媒体交互的自然人信用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客户端登录,自然人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登录;

2)信息登记和录入,个人信用录入模块进行自然人信用信息的登记和收录;

3)信息存储,个人信用录入模块将收录的信用信息传输到个人信用存储模块;

4)信用信息处理,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从个人信用存储模块对应自然人信用值的计分标准进行采集数据并对数据排列,计算自然人的信用额度;

5)信用信息输出,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将计算完成的数值通过个人信用信息输出模块输出到自然人浏览的界面。

步骤1中客户端与个人信用录入模块通过信号连接,个人信用录入模块与个人信用存储模块通过信号连接,个人信用存储模块与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信号连接,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与个人信用信息输出模块通过信号连接,个人信用信息输出模块与客户端通过信号连接。

客户端登录采用身份验证登录,客户端与个人信用录入模块辅助登录。

个人信用录入模块包括存储模块、信用信息收录模块和筛选对比模块,信用信息收录模块从各个认证机构对自然人的信用信息进行收录,存储模块将自然人登记的相关信用信息和从各个认证机构收录的信用信息进行存储,筛选对比模块对登记的信息和收录的信息进行对比和筛选。

个人信用存储模块包括基础数据库和加密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存储的数据直接公布在浏览平台供人们浏览,加密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加码处理,相关人员和自然人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才可查询。

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排列模块、分析模块和权限模块,个人信用存储模块将信息传输到排列模块,排列模块将排列的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运算,分析模块摄取自然人相关的信息对中央处理器的运算数据进行辅助分析和核实,存储模块将运算出来的自然人信用额度进行存储,而自然人信用值的计分标准可以在网值app进行了解,让人们更好的认识信用值。

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个人信用信息输出模块向通过客户端登录的自然人输出个人信用信息,个人信用信息输出模块传输的信息为加码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自媒体交互的自然人信用算法,通过设置客户端,自然人通过客户端登录平台,使用者可通过手机和pc端连接平台,方便使用者查看平台,通过个人信用录入模块辅助作用进行自然人的身份信息的录取,而个人信用录入模块通过平台将记录在互联网上的自然人信息进行录取,由筛选对比模块对自然人登记的信息进行筛选对比,最终获取个人精确的信息,然后将信息存储到存储模块,而个人信用存储模块从个人信用录入模块提取存储信息,把提取的信息一部分通过存储到基础数据库,另外一部分通过加码储存到加密数据库,而基础数据库可以提供给浏览的网民进行查询浏览,而加密数据库必须通过信息验证才可查询,这样提高了信息存储的安全性,然后进过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依照个人信用制度中经济状况、个人稳定情况、保障支持和个人背景等参照标准运算,结合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在互联网内进行个人动态信息进行预算,最终得到自然人的信用信息,然后将信用信息储存到存储模块内,再由个人信用信息输出模块提取信息传输到自然人阅读的页面,达到了共生、共识、共创以及共享的优点,通过设置个人信用录入模块,自然人在通过客户端登录平台时,会定期的进行个人信息的登记,并且通过互联网重新收录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实时性,而重新收录的信息传输到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重新计算,将更新的数据进行存储,再通过个人信用信息输出模块传输到个人登录的界面,而个人信用录入模块和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系统更新的数据并不会直接覆盖掉前次的数据,而是存储到存储模块内,当自然人在查询数据时,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变动的情况,并且让他人理解数据的变动,对个人信用信息的影响,达到了诚信和互助的目的,解决了目前的自然人都不并了解个人信用制度,而个人的信用额度一般是由个人参与授信机构或者金融投资等活动,才了解到个人的信用信息,这样的信息传输相对封闭,自然人不了解个人的信用信息和信用额度的经济效益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