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70294发布日期:2019-07-27 09:36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公民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态文明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公民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引导公众参与,传播生态文化,普及绿色生活方式,广大公民的参与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采集公民绿色痕迹行为,累加计算个人绿色痕迹行为数据,形成生态文明评价指数,并采取激励措施进而引导全民参与生态创建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提供一种方式合理、便于推广应用的公民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式合理、便于推广应用的公民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公民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绿色痕迹行为数据;

步骤2):对绿色痕迹行为进行评分计算,并生成生态文明评价指数;

步骤3):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对公民采取激励措施。

所述的绿色痕迹行为包括垃圾分类行为、低碳出行行为、能源消费行为、节约行为、公益行动行为、其他绿色行为。

所述的低碳行为包括步行行为、自行车出行行为,所述的能源消费行为包括家庭用水、用电、用气行为,所述的节约行为包括光盘行动,所述的公益行动行为包括捐献行为、帮扶行为、志愿行动行为。

所述的[对绿色痕迹行为进行评分计算,并生成生态文明评价指数]的具体步骤包括:

令生态文明评价指数为w,设定基准生态文明评价指数为w1,设定区间生态文明评价指数w2,w3,w4;w1<w2<w3<w4;

设定垃圾分类行为数据为an,设定低碳出行行为数据为bn,设定能源消费行为数据为cn,设定节约行为数据为xn,设定公益行动行为数据为yn,设定其他绿色行为数据为zn;n的取值范围为(1,2,3,4,5,6……);

当w1<w≤w2时,式中f11,f21,f31,f41,f51,f61均为设定的系数;

当w2<w≤w3时,式中f12,f22,f32,f42,f52,f62均为设定的系数;

当w3<w≤w4时,式中f13,f23,f33,f43,f53,f63均为设定的系数;

当w>w4时,式中f14,f24,f34,f44,f54,f64均为设定的系数;

上述公式中,f11>f12>f13>f14>0;f21>f22>f23>f24>0;f31>f32>f33>f34>0;f41>f42>f43>f44>0;f51>f52>f53>f54>0;f61>f62>f63>f64>0。

所述的[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对公民采取激励措施]包括: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w的数值,给于不同数值情况下的下列对应的激励措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入学升学措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就医措施,消费折扣措施。

所述的[获取绿色痕迹行为数据]的方式包括:

采用手机记录垃圾分类数据,具体包括垃圾分类行为的次数、重量;

采用手机记录低碳出行行为数据中的步行数据、骑行数据;

采用手机中的生活缴费记录获得家庭人均用水、用电、用气数据;

采用手机记录光盘行动,具体包括图片、位置、场景判断等方式记录;

采用手机记录捐献行为数据,帮扶行为数据、志愿行动行为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获取绿色痕迹行为数据,并进行评分计算,生成生态文明评价指数,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给于公民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创建中来,从而推动生态文明进步,使得人、自然、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本发明具有方式合理、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公民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公民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方法的绿色痕迹行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公民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绿色痕迹行为数据;

步骤2):对绿色痕迹行为进行评分计算,并生成生态文明评价指数;

步骤3):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对公民采取激励措施。

所述的绿色痕迹行为包括垃圾分类行为、低碳出行行为、能源消费行为、节约行为、公益行动行为、其他绿色行为。

所述的低碳行为包括步行行为、自行车出行行为,所述的能源消费行为包括家庭用水、用电、用气行为,所述的节约行为包括光盘行动,所述的公益行动行为包括捐献行为、帮扶行为、志愿行动行为。

所述的[对绿色痕迹行为进行评分计算,并生成生态文明评价指数]的具体步骤包括:

令生态文明评价指数为w,设定基准生态文明评价指数为w1,设定区间生态文明评价指数w2,w3,w4;w1<w2<w3<w4;

设定垃圾分类行为数据为an,设定低碳出行行为数据为bn,设定能源消费行为数据为cn,设定节约行为数据为xn,设定公益行动行为数据为yn,设定其他绿色行为数据为zn;n的取值范围为(1,2,3,4,5,6……);

当w1<w≤w2时,式中f11,f21,f31,f41,f51,f61均为设定的系数;

当w2<w≤w3时,式中f12,f22,f32,f42,f52,f62均为设定的系数;

当w3<w≤w4时,式中f13,f23,f33,f43,f53,f63均为设定的系数;

当w>w4时,式中f14,f24,f34,f44,f54,f64均为设定的系数;

上述公式中,f11>f12>f13>f14>0;f21>f22>f23>f24>0;f31>f32>f33>f34>0;f41>f42>f43>f44>0;f51>f52>f53>f54>0;f61>f62>f63>f64>0。

所述的[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对公民采取激励措施]包括: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w的数值,给于不同数值情况下的下列对应的激励措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入学升学措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就医措施,消费折扣措施。

本发明通过获取绿色痕迹行为数据,并进行评分计算,生成生态文明评价指数,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给于公民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创建中来,从而推动生态文明进步,使得人、自然、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本发明具有方式合理、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公民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绿色痕迹行为数据;

步骤2):对绿色痕迹行为进行评分计算,并生成生态文明评价指数;

步骤3):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对公民采取激励措施。

所述的绿色痕迹行为包括垃圾分类行为、低碳出行行为、能源消费行为、节约行为、公益行动行为、其他绿色行为。

所述的低碳行为包括步行行为、自行车出行行为,所述的能源消费行为包括家庭用水、用电、用气行为,所述的节约行为包括光盘行动,所述的公益行动行为包括捐献行为、帮扶行为、志愿行动行为。

所述的[对绿色痕迹行为进行评分计算,并生成生态文明评价指数]的具体步骤包括:

令生态文明评价指数为w,设定基准生态文明评价指数为w1,设定区间生态文明评价指数w2,w3,w4;w1<w2<w3<w4;

设定垃圾分类行为数据为an,设定低碳出行行为数据为bn,设定能源消费行为数据为cn,设定节约行为数据为xn,设定公益行动行为数据为yn,设定其他绿色行为数据为zn;n的取值范围为(1,2,3,4,5,6……);

当w1<w≤w2时,式中f11,f21,f31,f41,f51,f61均为设定的系数;

当w2<w≤w3时,式中f12,f22,f32,f42,f52,f62均为设定的系数;

当w3<w≤w4时,式中f13,f23,f33,f43,f53,f63均为设定的系数;

当w>w4时,式中f14,f24,f34,f44,f54,f64均为设定的系数;

上述公式中,f11>f12>f13>f14>0;f21>f22>f23>f24>0;f31>f32>f33>f34>0;f41>f42>f43>f44>0;f51>f52>f53>f54>0;f61>f62>f63>f64>0。

所述的[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对公民采取激励措施]包括: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w的数值,给于不同数值情况下的下列对应的激励措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入学升学措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就医措施,消费折扣措施;所述的激励措施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激励措施,还可以包括出行优先或优惠激励措施,生活缴费奖励或红包等激励措施。

所述的[获取绿色痕迹行为数据]的方式包括:

采用手机记录垃圾分类数据,具体包括垃圾分类行为的次数、重量;

采用手机记录低碳出行行为数据中的步行数据、骑行数据;

采用手机中的生活缴费记录获得家庭人均用水、用电、用气数据;

采用手机记录光盘行动,具体包括图片、位置、场景判断等方式记录;

采用手机记录捐献行为数据,帮扶行为数据、志愿行动行为数据。

本发明通过获取绿色痕迹行为数据,并进行评分计算,生成生态文明评价指数,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给于公民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创建中来,从而推动生态文明进步,使得人、自然、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本发明获取的绿色痕迹行为数据的方式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获得,随着互联网通信的发展,很多公民行为和数据都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来记录,利用智能终端记录的绿色痕迹行为数据,生成生态文明评价指数,生态文明,进而可以形成绿色征信体系;依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数的高低,给于公民相应的有层次的激励措施,从而激励公民践行绿色行为,对于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较大的意义,长期的评价和激励可以培养公民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丰富公民生态文敏建设内容,将形成以追求公民生态文明评价指数为荣的新的公序良俗和绿色生活方式;本发明具有方式合理、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