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0587发布日期:2019-06-15 00:49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用卡,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卡。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信用卡支付方式往往通过中介进行交易,以致存在双方信息不对称、交易过程比较复杂、交易周期较长、交易成本过高、风险相对较大等问题。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在p2p对等网络的基础之上,它的每个网络节点都有数据库的一个副本,所有副本保持同步更新。区块链的新颖之处就在于,使素未谋面的人们可以在不借助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情况下建立信任关系并进行直接价值交换。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公开的簿记系统或公共账本,但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更加适合于互联网的簿记系统,可以用来为网络中的用户创建、维护、跟踪和永久保存全部交易记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强安全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信用卡。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卡,包含银行自身区块链账户的创建和信用卡用户账户的创建。其中,银行自身区块链账户的创建包括该银行总行区块链账户的创建、各省(直辖市)分行银行账户的创建、各市(县)分行银行账户的创建,基本原则分为a、b、c三级,由c至a,层层隶属。

优选的,所述区块链信用卡外部信息,包括区块链序列号和数字身份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区块链信用卡片支持以下三种支付方式:免密支付、密码支付、邮件支付、多重签名地址支付;信用卡用户可以选择免密支付的程度、密码支付和邮件支付的限额和多重签名地址支付的额度。

优选的,所述的区块链数字身份信息,指区块链信用卡运用密码学的手段为每个信用卡用户建立对应的数字身份。

优选的,所述区块链序列号的用户申请账户时的号码;所述公钥信息是识别信用卡用户的基础;所述hash函数是用于对输出数据执行散列函数行为以确认货币交易。

优选的,所述的大额支出多重签名技术,用于设置在信用卡用户在某一特定大额支出时使用,多重签名技术需要一个以上的密钥来授权交易,从而增加了一层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数字签名功能的个人安全邮件证书是用户证书的一种,是指单位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时采用证书机制保证安全所必须具备的证书。

进一步的,所述的区块链信用卡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个人信用报告相联系,所得到的信用值为初始信用值和发生信用值的总和。本人和通过本人的区块链账户申请的他人的每一笔支出和及时归还都会计入个人信用值,守信信用值增加,失信信用值减少。每一个区块链信用卡根据材料完整度给定初始信用值,初始信用值的计算方法为:按照申请材料完整度,c级账户给每位信用卡用户判定初始值。

进一步的,所述的区块链信用卡与征信系统相联系,实时更新用户的信用状况。征信就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或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信用卡的安全性,并降低交易成本;(2)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广泛使用,且一旦发生盗刷则能有效追溯,确保使用者的正当权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卡的申领过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卡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卡的反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卡,包含银行自身区块链账户的创建和信用卡用户账户的创建。其中,银行自身区块链账户的创建包括该银行总行区块链账户的创建、各省(直辖市)分行银行账户的创建、各市(县)分行银行账户的创建,基本原则分为a、b、c三级,由c至a,层层隶属。

如图1所示,对于区块链管理账户创建,所述区块链的创世区块即第一个区块为区块链银行总账户a,定义为a级账户。区块链银行各省(直辖市)分行银行账户b1、b2、b3、……、bn,定义为b级账户,仅能向该区块链某银行总账户a申请账户,且默认各省(直辖市)区块链内的所有用户信任区块链银行总账户a。区块链银行各市(县)分行银行账户c1、c2、c3、……、cn,定义为c级账户,仅能向自己所隶属区块链银行各省(直辖市)分行银行账户b1、b2、b3、……、bn申请账户,且默认区块链银行各市(县)分行银行账户c1、c2、c3、……、cn的所有用户信任区块链银行各省(直辖市)分行银行账户b1、b2、b3、……、bn。区块链银行总账户a拥有n个信用值,且n能够满足理论上最大的信用值要求,将a级账户的n个信用值平均分配b级账户,再由b级账户平均分配至c级账户。即区块链银行总账户a拥有n个信用值分配至区块链银行各省(直辖市)分行银行账户b1、b2、b3、……、bn中,再由区块链银行各省(直辖市)分行银行账户b1、b2、b3、……、bn将所拥有的信用值分配给区块链银行各市(县)分行银行账户c1、c2、c3、……、cn,确保每个分行都能够拥有满足要求的信用值。

对于区块链信用卡用户账户创建,本发明所述信用卡用户账户的创建,包括c1的所有用户:用户c11、用户c12、用户c13、……、用户c1n;c21的所有用户:用户c2、用户c22、用户c23、……、用户c2n;c3的所有用户:用户c31、用户c32、用户c33、……、用户c3n;cn的所有用户:用户cn1、用户cn2、用户cn3、……、用户cnn。

所有信用卡用户只能向c级已有账户拥有者提出申请,包括c级分行账户和c级用户账户。本发明所述的c级n个市(县)分行银行账户的第1个信用卡申请者用户c11、c21、c31、……、cn1都仅能向各自所属的区块链c级银行账户c1、c2、c3、……、cn申请,所述区块链c级银行账户验证通过第1个信用卡用户信息后,通过自己的账户在区块链上为第1个信用卡用户创建区块链信用卡账户,第2个信用卡用户同样可以通过c级银行账户创建区块链信用卡账户,第2个信用卡用户同时也可以为第3个信用卡用户创建区块链信用卡账户,并将第2个信用卡用户的信用背书给第3个信用卡用户,第3个信用卡用户同时也可以为第4个信用卡用户创建区块链信用卡账户,并将第3个信用卡用户的信用背书给第4个信用卡用户,以此循环往复,最终的区块链信用卡将分布式信用传递第n个信用卡用户,创建区块链信用卡账户。

关于区块链信用卡数据来源,本发明所述的区块链信用卡数据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用户身份证姓名和号码、用户指纹、常用邮箱、手机号码、摄像头拍照、电子签名,通过以上公安信息、联系方式和生物特征确保办卡者的身份真实可靠,并固定在所述的区块链信用卡内部和外部。

本发明所述区块链信用卡包括卡片外部和卡片内部。

本发明所述区块链信用卡内部芯片,可使用的包括ic卡、tm卡、rf卡、m1卡在内的任一cpu芯片,支持中央账簿,支持区块链数字身份信息存储和识别,支持大额支出多重签名技术,支持个人安全邮件证书,保证了信用卡及用户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提高了区块链信息和个人征信的准确度。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区块链信用卡外部信息,包括区块链序列号和数字身份信息。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包括区块链信用卡公钥、hash函数、数字加密。所述区块链序列号的用户申请账户时的号码;所述公钥信息是识别信用卡用户的基础;如图3所示,所述hash函数是用于对输出数据执行散列函数行为以确认货币交易,本发明示例函数为sha-256和ripemd-160;所述通过公钥加密生成的数字代码,附加到电子传输的文档以验证其内容和发件人的身份

本发明所述的区块链信用卡片支持以下三种支付方式:免密支付、密码支付、邮件支付、多重签名地址支付。信用卡用户可以选择免密支付的程度、密码支付和邮件支付的限额和多重签名地址支付的额度。

本发明所述的区块链信用卡中央账簿,扮演信用户和交易信息保管员的角色,记录所有用户的交易信息和分类账,自动结算和清缴与不同账户的货币来往。用户可以随时查阅交易记录,区块链作为记录交易的总账本,其分布式特点为交易安全提供保障,交易记录无法删改,进一步保障用户权益。

本发明所述的区块链数字身份信息,指区块链信用卡运用密码学的手段为每个信用卡用户建立对应的数字身份。每个信用卡用户的数字身份由一对非对称公私钥对构成,其中公钥可通过私钥生成。信用卡用户利用私钥对信息签名后发送至区块链,区块链根据签名恢复出公钥,并基于公钥识别信用卡用户,进一步对信用卡用户的操作进行鉴权。私钥是一串数据,是允许访问特定钱包中的令牌,作为密码,除了地址的所有者之外,都被隐藏。

本发明所述的大额支出多重签名技术,用于设置在信用卡用户在某一特定大额支出时使用,多重签名技术需要一个以上的密钥来授权交易,从而增加了一层安全性。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数字签名功能的个人安全邮件证书是用户证书的一种,是指单位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时采用证书机制保证安全所必须具备的证书。使用个人安全邮件证书可以收发加密和数字签名邮件,保证电子邮件传输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确保电子邮件通信各方身份的真实性。

所述的区块链信用卡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个人信用报告相联系,所得到的信用值为初始信用值和发生信用值的总和。本人和通过本人的区块链账户申请的他人的每一笔支出和及时归还都会计入个人信用值,守信信用值增加,失信信用值减少。每一个区块链信用卡根据材料完整度给定初始信用值,初始信用值的计算方法为:按照申请材料完整度,c级账户给每位信用卡用户判定初始值。

所述的区块链信用卡与征信系统相联系,实时更新用户的信用状况。征信就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或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