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条码的进销存业务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4929发布日期:2019-07-10 11:34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基于条码的进销存业务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进销存业务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条码的进销存业务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一维条码以及二维码的推广,在进销存业务方面,一维条码及二维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商品选择上面国家制定了统一的一维条码能够使用扫描枪快速选择,而二维条码(又称二维码)的普及让商品选择设备从扫描枪扩展到了手机及手持终端,用途也从商品选择,单据流转扩展到了移动支付等领域。

然而,在传统的进销存及零售等erp软件上。一维条码及二维码的应用只是起到了一个局部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操作员还是需要进行打开软件,登录,打开具体的业务功能,然后再使用扫描枪扫条码进行工作,当切换业务类型,如从进货变成销售,那么需要在软件上面使用鼠标或键盘等其他输入设备将当前业务功能从进货切换到销售,存在使用软件操作键盘,鼠标与扫描枪之间反复切换的问题,这种制约在无线扫描枪出现及车辆装载直接出入库出现后被放大。无线扫描枪出现后意味着操作员能够在远离电脑20米半径内进行操作,操作员拿上扫描枪登上车辆就可以完成出入库扫码工作,而切换业务功能需要操作员不断在工作区域与电脑之间来回,或者扫描枪操作员与电脑操作员分开,增加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条码的进销存业务管理系统,本发明将操作员在进销存过程中的所有操作都进行条码化,转换成扫描枪能识别的一维条码或二维码,简化操作员的操作及远距离操作来回奔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条码的进销存业务管理系统,所述条码为一维条码或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统包括:

登录模块,用于操作员采用扫描枪扫描与其身份对应的条码登录进入该管理系统;

操作功能选择模块,包括多个操作条码,多个所述操作条码与进销存业务的相关操作功能一一对应,用于当操作员需要进入其中一个操作功能时,采用扫描枪扫描预先打印的与该操作功能所对应的操作条码即可进入相应的操作状态;

信息模块,包括用于记录与进销存业务的相关操作流程中的基本信息条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业务管理系统还包括输入数字模块,所述输入数字模块包括0-9及小数点的替代条码,用于在需要修改商品价格时,采用扫描枪扫描预先打印的替代条码即可实现数字的输入。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业务管理系统还包括条码操作手册,将操作员在进销存业务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扫描的条码装订成册,用于指导操作员,使操作员根据条码操作手册即可用扫描枪进行相应的操作。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登录模块包括无终端登录模式和有终端登录模式;其中,

所述无终端登录模式具体包括:当操作员正常登录管理系统后,选择与其身份对应的信息并生成条码,操作员将该条码打印或下载到移动终端设备中,当操作员需再次登录管理系统时,在登录界面采用扫描枪扫描该条码即可完成登录;

所述有终端登录模式具体包括:当操作员正常登录管理系统后,选择与其身份对应的信息并生成条码,操作员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上的app扫描该条码后生成对应的信息并记录到app中,当操作员再次打开app时,app根据时间及其记录的信息将操作员编号及验证信息再次生成条码,且再次生成的条码根据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当操作员需再次登录管理系统时,在登录界面采用扫描枪扫描app上当前时间的条码即可完成登录。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本信息条码包括商品信息条码、仓库信息条码、往来单位信息条码和职员信息条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针对传统进销存操作过程中操作空间及操作效率上面做了改进,原来操作空间是电脑周围半径1米范围,现在结合无线扫描枪,操作员操作半径扩展到30米,操作效率上,原来开单需要录入业务员及往来单位等信息大概耗时大,现在通过全码扫描简单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条码的进销存业务管理系统,所述条码为一维条码或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统包括:

登录模块,用于操作员采用扫描枪扫描与其身份对应的条码登录进入该管理系统;

根据安全性分为无终端模式及有终端模式两种:所述无终端登录模式具体包括:当操作员正常登录管理系统后,选择与其身份对应的信息并生成条码,操作员将该条码打印或下载到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中,当操作员需再次登录管理系统时,在登录界面采用扫描枪扫描该条码即可完成登录,进入初始界面;

所述有终端登录模式具体包括:当操作员正常登录管理系统后,选择与其身份对应的信息并生成条码,操作员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上的app扫描该条码后生成对应的信息并记录到app中,当操作员再次打开app时,app根据时间及其记录的信息将操作员编号及验证信息再次生成条码,且再次生成的条码根据时间的不同而不同,每分钟都会变化,当操作员需再次登录管理系统时,在登录界面采用扫描枪扫描app上当前时间的条码即可完成登录,自动进入初始界面,可见,在进销存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操作流程中可以选择有终端登录模式,对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操作流程中可以选择无终端登录模式,操作员直接用扫描枪扫描与自己身份信息对应的条码即可登录,提高工作效率。

操作功能选择模块,包括多个操作条码,多个所述操作条码与进销存业务的相关操作功能一一对应,用于当操作员需要进入其中一个操作功能时,采用扫描枪扫描预先打印的与该操作功能所对应的操作条码即可进入相应的操作状态;具体的,将进销存业务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列出,提供手工输入或自动生成一维条码或二维码功能,并提供打印输出,完成设置后,操作员通过扫描枪扫描此一维条码或二维码后进入对应的操作功能状态,将操作功能条码化后,操作员不需要用键盘鼠标等操作电脑,只需要扫描预先打印的与相关操作功能对应的一维条码或二维码,就能进入相应的操作状态。

信息模块,包括用于记录与进销存业务的相关操作流程中的基本信息条码。传统进销存业务中,商品含有一维条码或二维码,但是其他基本信息如仓库,往来单位,职员未包含一维条码或二维码,信息模块中将这些基本信息手工设置或自动生成为仓库信息条码,往来单位信息条码和职员信息条码,在本实施例中可将仓库信息条码张贴在具体仓库,将往来单位信息条码制作成会员vip卡,职员信息条码制作成胸牌。具体业务操作时候,仓库一维条码或二维码,扫描往来单位的会员vip卡,扫描职员胸牌配合扫描商品条码等可以完全不用操作电脑就能完成单据处理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业务管理系统还包括输入数字模块,所述输入数字模块包括0-9及小数点的替代条码,用于在需要修改商品价格时,采用扫描枪扫描预先打印的替代条码即可实现数字的输入。条码最大的问题是处理修改价格问题,在碰到必须修改价格情况下,由于扫描枪不支持单个数字条码的扫描,系统会为0-9及小数点11个符号准备替代条码,当扫描替代条码后,系统自动换算成0-9及小数点符号,操作员能够扫描替代条码实现数字的输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业务管理系统还包括条码操作手册,将操作员在进销存业务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扫描的条码装订成册,用于指导操作员,使操作员根据条码操作手册即可用扫描枪进行相应的操作。由于在整个进销存业务系统中均采用条码代替输入设备,存在条码类型操作符号多的情况,所以系统会提供打印制作条码操作手册。具体的,在最前面页是操作员登录的一维条码或二维码用于登录操作,其次有专门页用于输入数字的替代条码页面,每个替代条码下面都有对应的数字符号,之后是操作功能的条码页,每个条码下面都有操作功能及简要介绍,最后是职员及其他基本信息操作的条码。这样只要有一本操作手册,操作员就能自如的用扫描枪扫码进行工作。

为了更好的使用条码进行业务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不同业务结束时会生成不同的业务条码打印出来,扫描条码会进入不同的业务状态,当不符合本业务状态的条码扫描是不会进行响应的。当系统启动后,进入登录等待状态,此状态只响应操作员登录二维码,当登录完成后进入销售等待状态,此状态响应功能操作一维条码或二维码,响应商品条码,响应往来单位条码,响应业务单据条码。当扫描商品条码后,进入商品结算等待状态,此状态响应商品条码,手机支付付款码等,当扫描手机支付付款码后自动结算并将商品,往来单位,日期等打印成二维码。可以支持卖家扫面此二维码自动将商品,价格,采购单位生成入库单据。

下面以仓库调拨、自助零售、门店补货等具体实例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仓库调拨:第一仓库操作员扫描条码操作手册中的出库操作条码,扫描车辆二维码,上车挨个扫描商品,完成后扫描条码操作手册中出库完成操作条码,打印机打印明细并打印出出库单详细信息二维码。车辆驾驶员将货物运送到第二仓库后,第二仓库操作员扫码出库单详细信息二维码,然后上车扫描商品条码,完成后扫描条码操作手册中入库完成操作条码,打印机打印入库明细,并打印入库详情二维码。

自助零售实例:顾客扫描会员卡二维码进入店铺,顾客选购完商品后,扫描会员卡二维码确认会员优惠,扫描商品条码完成后扫描手机支付码完成交易,收银机打印票据并打印支付二维码,顾客通过购物通道扫描支付二维码打开支付通道离开店铺。

门店补货:送货员将商品送到店铺,收银员直接扫描送货员送货单据上的二维码确定单据及送货员身份,收银员扫描所有本次送来商品完成收货,收银员扫描条码操作手册中入库完成操作条码,完成入库,并打印,打印完成后,自动回到零售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