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9285发布日期:2019-07-19 22:5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属于社交网络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的社交场景也越来越丰富,一个人的社交所涉及的人与群体也越来越多,常规的通讯软件的社交关系分类方法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社交需求:一是常规的通讯工具在建立两个用户的联系后,社交关系的分类太过依赖于两个用户的社交互动,这样是低效的,因为现实情况下两个用户的很多社交关系的建立并不依赖于两人间的社交互动;二是在常规的通讯工具中社交关系的分类需要用户手动进行分类,当用户的联系人越来越多时,社交关系也会越来越复杂,所以这种分类方法在操作成本太高的同时还无法进行自动更新,极容易造成越分类越乱的情况;三是在常规通讯工具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分类除了好友关系外并没有让社交双方达成共识,当用户的联系人越来越多时,就对信息的精准性要求越高,而没有达成共识的分类社交关系的社交互动无疑是低效的,同时也会间接地导致更多骚扰情况的发生。

因此,需要有一种新的社交关系分类方法来解决用户社交互动中的社交关系分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实现了多个用户之间无需进行社交互动即可快速建立多种社交关系的功能,在用户之间达成共识的情形下自动对用户间的社交关系进行分类的同时实时更新社交关系。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其包括用户和多个圈子单元,并由用户和圈子形成以消息、动静和聊天工具为载体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

该聊天工具为用户创建的多个圈子单元组成,每个所述圈子单元由圈子的唯一标识、圈子名称、圈子的管理成员、圈子中的普通成员、圈子的分类信息组成。

所述圈子单元分为公开和私密两种状态,公开状态的圈子可供所有用户发现并申请加入;私密状态的圈子通过用户转发的形式供其它用户申请加入。

所述消息包括一对一消息和群组消息,所述一对一消息基于该聊天工具的多场景分类,用户之间的同分类名的通讯场景与用户之间的共同分类相对应,消息分为未读消息、已读消息归类和免打扰消息归类,所述免打扰消息为非圈友、非通讯录的一对一消息,并且可设置某个已加入的圈子的全部圈友消息为免打扰消息,而如果这个圈友与用户有其他共同的未设置免打扰的圈子,则用户接收到该圈友消息不为免打扰消息。

所述圈子单元的圈子分类信息用于标识圈子单元本身和圈子单元中的任一成员,一个圈子单元包含多个分类名称。

该聊天工具中群聊的方式通过所述动静来承载,一条所述动静有多个圈子单元的群会话室进行会话,每个群会话室都是独立存在的,群会话室的唯一性根据的是动静唯一标识和圈子唯一标识。

所述动静形式分为公开动静和普通动静两种形态。

所述公开动静是动静参与者针对该条动静在自己的所有圈子群会话室中进行会话。

所述普通动静是动静参与者只能够在动静生产者指定的圈子中进行会话。

所述普通动静的生产者为使用该聊天工具产品的用户;公开动静的生产者为使用该聊天工具产品的用户或者除该聊天工具产品的用户外的任何人,所述公开动静和所述普通动静的参与者为使用该聊天工具产品的用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实现了多个用户之间无需进行社交互动即可快速建立多种社交关系的功能,在用户之间达成共识的情形下自动对用户间的社交关系进行分类的同时实时更新社交关系;

2、本发明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的圈子单元分为私密型和公开型两种形态的圈子单元,不同形态的圈子单元可自动为用户提供不同程度的社交关系隐私保护;

3、本发明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的圈子单元分为公开和私密两种状态,公开状态的圈子单元,用户在创建公开型圈子单元后,加入该圈子的用户可以看到其它与该圈子单元具有共同分类的公开型圈子单元的用户的共同分类标识,私密状态的圈子单元,用户在创建私密型圈子单元后,加入该圈子的用户才能互相看到其它用户的分类标识,而其它与该圈子单元具有共同分类的圈子单元的用户无法看到该圈子单元的用户的共同分类标识;

4、本发明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使得用户双方建立关系不再依赖于关系双方的确认,而依赖于圈子,而如果想同某一特定用户建立关系,则可将其添加至通讯录;

5、本发明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的一对一通讯方面,该聊天工具的多场景体现在分类上面,一个用户与另一个用户间有多少个共同的分类就会有多少个同分类名的通讯场景。这两个通讯场景互相独立的同时,用户还可以分别为自己在不同的场景设置身份;

6、本发明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对一条动静可以有多个圈子的群会话室进行会话,每个群会话室都是独立存在的,群会话室的唯一性根据的是动静唯一标识和圈子唯一标识;

7、本发明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的消息分为未读消息、已读消息归类和免打扰消息归类,便于用户更便捷地获取消息;

8、本发明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的群会话室设有快捷导航,导航显示某条动静下用户所有圈子的群会话的消息汇总,用户可以通过每条汇总消息导航到其所在群会话室的具体位置;

9、本发明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的动静为可修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一种基于圈子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其包括用户和多个圈子单元,并由用户和圈子形成以消息、动静和该聊天工具为载体的多场景社交网络系统。

该聊天工具为用户创建的多个圈子单元组成,每个圈子单元由圈子的唯一标识、圈子名称、圈子的管理成员、圈子中的普通成员、圈子的分类信息组成,其中圈子单元的唯一标识由处理单元生成,可以用一个唯一的字符串或数字表示,圈子单元的名称由圈子单元的管理成员进行编辑,圈子单元的分类信息由圈子的管理成员编辑,圈子单元的唯一标识,是用来标识圈子的唯一性和确定圈子单元的成员归属;圈子单元的圈子名称用于对该圈子单元进行说明,一个圈子单元有且仅有一个圈子名称;圈子单元的圈子分类信息用于标识圈子单元本身和圈子单元中的任一成员,一个圈子单元可以包含多个分类名称。

圈子单元的圈子分类信息用于标识圈子单元本身和圈子单元中的任一成员,一个圈子单元包含多个分类名称,圈子单元在创建的时候,圈子单元的管理用户要为圈子打上一个分类标签,而加入圈子单元的用户会自动打上该分类标签,这样我们使用分类标签既可以对圈子单元进行分类,又能将用户进行分类,这样子即使两个用户在不同的圈子单元,也能互相看到与对方的共同分类,当然也存在分类是否可见的这种隐私权限功能,如果用户关闭某个分类的可见性,那么其无法与该分类下任何非圈友互相看到该分类,圈子单元本身也分为公开和私密两种状态,公开状态的圈子可供所有用户发现并申请加入;私密状态的圈子通过用户转发的形式供其它用户申请加入。用户也有为其它用户打标签的权利,但是只有为其它用户打上朋友标签的权利,即我比较关注这些用户;用户双方建立关系不再依赖于关系双方的确认,而依赖于圈子,而如果想同某一特定用户建立关系,则可将其添加至通讯录,如何联系到一个用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联系,第一种为从圈子中找到用户联系,另外一种是通过手机号码搜索到用户。

该聊天工具中群聊的方式通过动静来承载,一条动静有多个圈子单元的群会话室进行会话,每个群会话室都是独立存在的,群会话室的唯一性根据的是动静唯一标识和圈子唯一标识,动静形式分为公开动静和普通动静两种形态,公开动静是动静参与者针对该条动静在自己的所有圈子群会话室中进行会话,普通动静是动静参与者只能够在动静生产者指定的圈子中进行会话,普通动静的生产者为使用该聊天工具产品的用户;公开动静的生产者为使用该聊天工具产品的用户或者除该聊天工具产品的用户外的任何人,可以是一个认证为公众号的该聊天工具产品用户,一个其它网站的网页链接或者其它应用中的一件商品的分享,公开动静和普通动静的参与者为使用该聊天工具产品的用户;普通动静形态中,动静只有在一个圈中可以进行会话时,该动静才能出现在该圈子中,且无论是什么时候进入圈子的用户都能看到这条动静,但是动静的群会话是根据用户进入对应圈子的时间线记录的;如果一个用户退出圈子,那么这个用户身为创建者的在该圈子中的普通动静都视为不可在该圈中进行群会话,即这些普通动静不会出现在该圈子中,也无法进行该群会话,但之前的群会话记录不会删除;用户删除自己生产的动静时,即整条动静删除,即删除了动静本身,也删除了群会话,动静为可修改式,比如发送一则某日某时参与某活动的动静,经动静内讨论若有时间地点的修改,可直接修改动静标题内容更新至最新消息,群会话室设有快捷导航,导航显示该动静下用户所有圈子的群会话的消息汇总,用户可以通过每条汇总消息导航到其所在群会话室的具体位置。

消息包括一对一消息和群组消息,一对一消息基于该聊天工具的多场景分类,一个用户与另一个用户间有多少个共同的分类就会有多少个同分类名的通讯场景,这两个通讯场景互相独立的同时,用户还可以分别为自己在不同的场景设置身份,比如你在篮球这个分类下的场景下设置你的称呼是“脚踝终结者”,那么你在该分类下的场景中与其他用户进行一对一聊天的时候就会用该身份与其沟通对话,如果产生用户间共同场景的变动导致共同场景的消亡,之前的场景设为不可用的,但是如果之前的场景有信息,则这些信息会被保留。

该聊天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下,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创建圈子单元。

步骤二:展示圈子的名称、分类信息以及圈子成员通讯录。

步骤三:通讯录单元中,添加展示属于某分类信息的子通讯录。

步骤四:在个人信息编辑中,添加分类信息可见状态设置功能。

消息的使用方法,消息分为一对一消息和群组消息,当想要发送一对一消息时,可以通过通讯录发送消息,通讯录联系人根据共同的场景进行分类,若加入共同场景可自动分类,一个用户与另一个用户间有多少个共同的分类就会有多少个同分类名的通讯场景,这两个通讯场景互相独立。当想要发群组消息时,首先编辑动静,然后选择圈子发送,不同圈子的人看到该动静,可选择是否加入对应的群会话室进行聊天。用户还可以分别为自己在不同的场景设置身份,发起一对一会话时,聊天场景中显示该联系人设置的场景身份;在群会话室中,通讯录联系人显示该联系人身份,非通讯录联系人显示该联系人在该群会话室第一场景中的身份,场景按场景名称的首字母排序。

同一个通讯录联系人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场景分类;也可以通过共同圈子发起一对一会话,会话框显示场景来源。

动静的使用方法:发送动静分为发送普通动静和发送公开动静,发送普通动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编辑动静,选择发送圈子,成功发布动静;发送公开动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编辑动静或者通过第三方应用分享自动生成动静,发送到聊天工具,参与者进入该动静后可选择自己所有的圈子中的任意圈子参与该动静的会话,参与者可选择自己所有的圈子中任意的圈子进行该会话,而不是由动静生产者选择动静发送的圈子中进行,即:发送公开动静形成唯一标识后,该动静与参与者选择的某个圈子的圈子唯一标识共同形成该群会话室唯一标识,一条动静根据不同的圈子可形成多个群会话室。普通动静则是由动静生产者完成动静唯一标识加指定圈子唯一标识;用户可通过动静和属于聊天工具用户的动静生产者展开一对一会话回复或直接进入该动静的群会话室。

尽管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