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务用车的智能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76304发布日期:2019-08-20 21:08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务用车的智能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调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务用车的智能调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公务车辆调度方式是由车队调度员根据属地化服务对象范围和所辖车辆,由车队长(或调度员)进行权限范围内的自主调度,在超出权限范围的需求时,提请中心总调度协调调度;

传统公务车辆调度方式有其自主性强、机动性强、管理半径受控、用户联系紧密等优点;但也存在成本管理粗放、用户需求随性、车队之间标准执行差异较大、资源分配不均衡等缺点,特别是,依靠电话人工调度、各自为政的方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公务车辆精益化管理的要求,特别是针对企业用户的不同需求,无法实现车辆调度资源的优化调配、调度流程的标准化、调度程序响应的敏捷性要求;

具体的,公务车辆的调度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公务车辆传统公务车辆管理的车辆台帐管理以手工记帐方式,适合在车辆/司机资源较少的情况,一旦该数量超过人工处理方式能承受的工作量时,效率会大大降低。

2.传统公务车辆调度的方式是基于人工选择,对车辆资源、司机资源的调配效率非常低,信息错误对调度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很大,容易导致资源冲突。

3.传统公务车辆调度的方式通常不能有效考虑特定行程情况下的资源复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4.传统公务车辆调度的方式只考虑派车,不考虑成本问题。

5.传统公务车辆调度的方式不考虑车辆待命状态下的资产素质评估情况,无法对行程需求和车辆资源的匹配程度进行有效评估,从而作出科学的资源调配建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公务用车的智能调度系统,以达到提高效率、准确性、降低成本的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务用车的智能调度系统,包括:

用车申请模块:用于用车申请,接收用车人提出的用车申请,用车人可选择的采用不拼车或拼车;

部门审批模块:与用车申请模块相连,用于获取用车申请信息,并进行审批;若部门审批通过,则触发调度任务许可模块,若不通过,则结束,并将结果反馈至用车申请模块;

调度接单审核模块:与用车申请模块相连,根据接收的用车人的位置和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匹配,从数据库中自动筛选推荐可用车辆及可用驾驶员,可用车辆为待命车辆、油量可用车辆,可用驾驶员为在岗、准驾要求的驾驶员;后台以“待命车辆”、“油量可用”、“用车人所在服务区”为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符合条件的车辆,读取的每辆车的数据中包含了对应的“出单服务满意率”、“复用率”、“资产周期残值”;读取成功后根据优先级使用排序算法进行排序推荐,优先级:①出单服务满意率高的车;②复用率低的车,以确保每车每周的合理出车次数;③资产周期残值高的车,选择车辆后,开始筛选驾驶员;若车型为“特种车”,后台以“在岗”、“准驾”、“用车人所在服务区”为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符合条件驾驶员并以出单服务满意率从大到小排序;若车型为其他车型,后台以“在岗”、“用车人所在服务区”为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符合条件驾驶员并以出单服务满意率从大到小排序,选择对应的驾驶员;若未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车辆或驾驶员,通过socket发送消息给总调度员,进行人工跨区调度,后台在其他距离用车人最近的服务区筛选车辆和驾驶员,其筛选方式与用车人所在服务区的筛选方式相同;

调度派单模块:与车辆待命状态确认模块相连,同步通知司机、用户申请人、用车人,并启动远程监控,进行司机是否确认、车辆是否抵达出地、乘客是否已上车判断,若司机确认、车辆抵达出发地、乘客已上车则判断调度派单成功,或否,则判断调度派单失败,若用户结束等待,则安排回程车,若车辆未抵达出发地时,则车辆不能进入下一轮出车单调度;

车辆出发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车辆是否抵达出发地点,进行车辆出发判断;

乘客状态判断模块:用于乘客上车判断;

行程结束判断模块:用于行程结束判断,当乘客下车,则认为行程结束;

服务评价模块:用于评价判断,当评价结束时,进行合并考核,若评价未结束,则进行评价催办,若服务中设诉,则触发服务稽查模块;

车辆入库模块:用于车辆入库判断,其与行程结束判断模块、评价服务模块相连;当车辆入库后,获取行程结束判断模块、评价服务模块数据,当行程结束、评价结束时,则触发合并计费,调度结束;当车辆未入库时,则继续等待。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调度接单审核模块包括调度任务许可子模块和车辆待命状态确认子模块;

调度任务许可子模块与部门审批模块相连,当用车申请通过部门审批时,获取用车申请数据,进行调度任务许可,判断是否出车任务许可,若出车任务许可,则触发车辆待命状态确认模块,若出车任务未许可,则则结束,并将结果反馈至用车申请模块。

车辆待命状态确认子模块与调度任务许可子模块相连,在调度任务许可后,进行车辆待命状态确认,车辆待命状态确认包括车辆待命确认和拼车单车辆状态确认;当确认车辆已待命时,则根据用车人所在服务区,筛选可用车辆及驾驶员并将情况反馈给调度派单模块;若车辆未待命,则判断用车人所在服务区无可用车辆或驾驶员,需采取人工跨区调度,进行再次车辆待命状态确认。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调度接单审核模块的优先级使用排序算法为:出单服务满意率×50%+(1-复用率)×30%+资产周期残值×20%,根据计算结果将车辆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排序完成后后台将最终的车辆筛选结果以json格式发送给客户端,在调度员客户端将json数据格式化后展示筛选后的车辆列表,由调度员点击选择。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驾驶员筛选成功后后台将筛选结果以json格式发送给客户端,在调度员客户端将json数据格式化后展示筛选后的驾驶员列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在用车申请模块中,用车申请信息包括出车任务类型、车型选择、时间选择、出发地、目的地,出车任务类型包括常规和紧急,如果是紧急用车,则不需要填写时间和地点,点击下单后通过js将这些数据以json格式传给后台,后台将收到的json数据格式化后插入数据库,此时新增了一条订单记录,同时通过socket发送消息提醒用车单位负责人进行审批。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调度接单审核模块和调度派单模块根据调度算法模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模型能对不同情形下的流程状态进行变量设置,通过不同的变量赋值实现对各种调度流程的转向控制;对公务车调度任务进行典型的变量设置和算法设置;

调度状态设置与变量设置为:

对每一个调度任务设置一组状态变量,既px矩阵变量;状态变量px由主变量pi和子变量pjj组成,既px=[pi,pij],其中:

1)调度允许p1=任务许可p11×车辆待命状态p12;

2)调度成功p2=任务发布p21×车辆出发状态p22×乘客上车状态p23;

3)调度结束p3=行程结束p31×评价完成p32×车辆入库p33;

其中,p33状态=p12状态;p12为在车场内静止待命状态的车辆,或是上一单已出发、但在本单计划启动时间内预计回场车辆,或是单程被遣返途中、具备出车状态的车辆;

每个变量pi=0或者pi=1代表车辆调度处于不同的状态;

当p1=1指调度允许,p1=0指调度不允许,p1=0包括的情况为:调度任务未完成许可、无待命车辆;

当p2=1指调度成功,p2=0指调度不成功,p2=0包括的情况为调度任务还未完成发布或取消发布、车辆未抵达出发地点、乘客未上车;

当p3=1指调度结束,p3=0指调度未结束,p3=0包括的情况为行程未完成、评价未完成客户未结束行程的标志、车辆未入库;

一个调度任务的全部完成标记是px=p1×p2×p3=1;

特殊规则包括:

处于p3=0状态的车辆,不能进入下一流程;

当p31=(-1)时,p33自动调整=1,此时p3=(-1),代表用户不愿等待、结束单程行程、遣返车辆、用户评价完成,同时,本订单有追加回程调度任务触发给调度系统,调度员需要在客户通知的预计回程时间内调配其它车辆资源或本车回目的地接回客户;此关联回程调度任务的任务许可值为p11(-1);当两关联调度任务px×py=(-1)×(-1)=1,表示本组调度任务的完成;

如果p33=0,则p1=p12=0即调度不允许,则为需要重新安排车辆,当调度单通知的计划派出车辆为已出单车辆,且按计划应在本单出发前回场的未按时回程,导致p33=p12=0,即调度不允许,如果p11=1,即任务许可的状态,则调度任务需重新启动、更换状态变量p12=1的车辆,重新发布调度任务;

px矩阵变量设置表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公务用车的调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用车申请信息:获取用车人的用车申请信息,用车申请信息包括出车任务类型、车型选择、时间选择、出发地、目的地,出车任务类型包括常规和紧急,如果是紧急用车,则不需要填写时间和地点,点击下单后通过js将这些数据以json格式传给后台,后台将收到的json数据格式化后插入数据库,此时新增了一条订单记录,同时通过socket发送消息提醒用车单位负责人进行审批;

2)获取部门审批信息:接收到审批消息后,js从后台获取从数据库中读取的用车申请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审批,若审批未通过,则结束调度,后台通过socket发送消息给用车人提醒审批未通过,审批通过后开始调度接单审核;

3)调度接单审核:与用车申请模块相连,根据接收的用车人的位置和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匹配,从数据库中自动筛选推荐可用车辆及可用驾驶员,可用车辆为待命车辆、油量可用车辆,可用驾驶员为在岗、准驾要求的驾驶员;后台以“待命车辆”、“油量可用”、“用车人所在服务区”为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符合条件的车辆,读取的每辆车的数据中包含了对应的“出单服务满意率”、“复用率”、“资产周期残值”;读取成功后根据优先级使用排序算法进行排序推荐,优先级:①出单服务满意率高的车;②复用率低的车,以确保每车每周的合理出车次数;③资产周期残值高的车,选择车辆后,开始筛选驾驶员;若车型为“特种车”,后台以“在岗”、“准驾”、“用车人所在服务区”为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符合条件驾驶员并以出单服务满意率从大到小排序;若车型为其他车型,后台以“在岗”、“用车人所在服务区”为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符合条件驾驶员并以出单服务满意率从大到小排序,选择对应的驾驶员;若未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车辆或驾驶员,通过socket发送消息给总调度员,进行人工跨区调度,后台在其他距离用车人最近的服务区筛选车辆和驾驶员,其筛选方式同上;

4)调度派单:调度员完成车辆和驾驶员选择后,进行派单,js将车辆和驾驶员数据传给后台,后台获取数据后更新数据库中当前订单的驾驶员和车辆信息,同时通过socket向相应的驾驶员发送派单信息,向用车人发送消息通知;司机确认接单后开始行程,若接单失败,则结束调度;

5)开始行程,车辆出发判断:行程开始后启动远程监控,并通过js生成行程开始时间传给后台,后台更新数据库中当前订单记录的开始时间;车辆到达出发地点并将乘客送至行程终点后,结束行程;

6)结束行程:结束行程后,js生成行程结束时间传给后台,后台更新数据库中当前订单记录的结束时间;用车人将对此次行程进行评价;

7)服务评价:用车人客户端弹出服务评价窗口,填写评价信息后提交,js将评价数据传给后台,后台在数据库中更新当前订单的评价记录;若用户选择投诉,js将投诉信息传给后台,后台在数据库中更新当前订单的投诉记录;若用户未作任何评价,用户在下次登陆用车人客户端时将提醒其进行评价;

8)车辆入库:驾驶员完成订单返回车库后,系统记录行程的里程,js将数据传给后台,后台更新当前订单记录的里程;所有所需数据记录完毕,依据这些数据进行计费;

9)计费:系统根据司机接单后记录的行程的开始时间和乘客下车时记录的结束时间计算服务时间,并根据服务时间和里程计费,js将计费数据传给后台,后台更新当前订单记录的计费数据。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在步骤3)中,优先级使用排序算法为:出单服务满意率×50%+(1-复用率)×30%+资产周期残值×20%,根据计算结果将车辆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排序完成后后台将最终的车辆筛选结果以json格式发送给客户端,在调度员客户端将json数据格式化后展示筛选后的车辆列表;调度员点击选择车辆后,开始筛选驾驶员,客户端通过js向后台发送所选择车辆的车型。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在步骤3)中,调度接单审核包括:

调度任务许可:车辆待命状态确认:当用车申请通过部门审批时,获取用车申请数据,进行调度任务许可,判断是否出车任务许可,若出车任务许可,则触发车辆待命状态确认模块,若出车任务未许可,则则结束,并将结果反馈至用车人;

调度任务许可:在调度任务许可后,进行车辆待命状态确认,车辆待命状态确认包括车辆待命确认和拼车单车辆状态确认;当确认车辆已待命时,则根据用车人所在服务区,筛选可用车辆及驾驶员并将情况反馈给调度派单模块;若车辆未待命,则判断用车人所在服务区无可用车辆或驾驶员,需采取人工跨区调度,进行再次车辆待命状态确认。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在步骤3)和步骤4)中根据调度算法模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模型能对不同情形下的流程状态进行变量设置,通过不同的变量赋值实现对各种调度流程的转向控制;对公务车调度任务进行典型的变量设置和算法设置;

调度状态设置与变量设置为:

对每一个调度任务设置一组状态变量,既px矩阵变量;状态变量px由主变量pi和子变量pjj组成,既px=[pi,pij],其中:

1)调度允许p1=任务许可p11×车辆待命状态p12;

2)调度成功p2=任务发布p21×车辆出发状态p22×乘客上车状态p23;

3)调度结束p3=行程结束p31×评价完成p32×车辆入库p33;

其中,p33状态=p12状态;p12为在车场内静止待命状态的车辆,或是上一单已出发、但在本单计划启动时间内预计回场车辆,或是单程被遣返途中、具备出车状态的车辆;

每个变量pi=0或者pi=1代表车辆调度处于不同的状态;

当p1=1指调度允许,p1=0指调度不允许,p1=0包括的情况为:调度任务未完成许可、无待命车辆;

当p2=1指调度成功,p2=0指调度不成功,p2=0包括的情况为调度任务还未完成发布或取消发布、车辆未抵达出发地点、乘客未上车;

当p3=1指调度结束,p3=0指调度未结束,p3=0包括的情况为行程未完成、评价未完成客户未结束行程的标志、车辆未入库;

一个调度任务的全部完成标记是px=p1×p2×p3=1;

特殊规则包括:

处于p3=0状态的车辆,不能进入下一流程;

当p31=(-1)时,p33自动调整=1,此时p3=(-1),代表用户不愿等待、结束单程行程、遣返车辆、用户评价完成,同时,本订单有追加回程调度任务触发给调度系统,调度员需要在客户通知的预计回程时间内调配其它车辆资源或本车回目的地接回客户;此关联回程调度任务的任务许可值为p11(-1);当两关联调度任务px×py=(-1)×(-1)=1,表示本组调度任务的完成;

如果p33=0,则p1=p12=0即调度不允许,则为需要重新安排车辆,当调度单通知的计划派出车辆为已出单车辆,且按计划应在本单出发前回场的未按时回程,导致p33=p12=0,即调度不允许,如果p11=1,即任务许可的状态,则调度任务需重新启动、更换状态变量p12=1的车辆,重新发布调度任务;

px矩阵变量设置表为:

有益效果:

1、实现车辆台帐的自动管理,满足在车辆/司机资源多的情况,有效提高效率。

2、公务车辆调度的方式是基于自动选择,对车辆资源、司机资源的调配效率高,有效提高调度速度和准确性,避免资源冲突。

3、本技术方案有效考虑特定行程情况下的资源复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4、本技术方案不仅考虑派车,考虑成本问题,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5、本技术方案考虑车辆待命状态下的资产素质评估情况,能对行程需求和车辆资源的匹配程度进行有效评估,从而作出科学的资源调配建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调度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拼车调度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

用车申请模块:用于用车申请,接收用车人提出的用车申请,用车人可选择的采用不拼车或拼车;

部门审批模块:与用车申请模块相连,用于获取用车申请信息,并进行审批;若部门审批通过,则触发调度任务许可模块,若不通过,则结束,并将结果反馈至用车申请模块;

调度接单审核模块:与用车申请模块相连,根据接收的用车人的位置和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匹配,从数据库中自动筛选推荐可用车辆及可用驾驶员,可用车辆为待命车辆、油量可用车辆,可用驾驶员为在岗、准驾要求的驾驶员;后台以“待命车辆”、“油量可用”、“用车人所在服务区”为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符合条件的车辆,读取的每辆车的数据中包含了对应的“出单服务满意率”、“复用率”、“资产周期残值”;读取成功后根据优先级使用排序算法进行排序推荐,优先级:①出单服务满意率高的车;②复用率低的车,以确保每车每周的合理出车次数;③资产周期残值高的车,选择车辆后,开始筛选驾驶员;若车型为“特种车”,后台以“在岗”、“准驾”、“用车人所在服务区”为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符合条件驾驶员并以出单服务满意率从大到小排序;若车型为其他车型,后台以“在岗”、“用车人所在服务区”为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符合条件驾驶员并以出单服务满意率从大到小排序,选择对应的驾驶员;若未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车辆或驾驶员,通过socket发送消息给总调度员,进行人工跨区调度,后台在其他距离用车人最近的服务区筛选车辆和驾驶员,其筛选方式与用车人所在服务区的筛选方式相同;

调度派单模块:与车辆待命状态确认模块相连,同步通知司机、用户申请人、用车人,并启动远程监控,进行司机是否确认、车辆是否抵达出地、乘客是否已上车判断,若司机确认、车辆抵达出发地、乘客已上车则判断调度派单成功,或否,则判断调度派单失败,若用户结束等待,则安排回程车,若车辆未抵达出发地时,则车辆不能进入下一轮出车单调度;

车辆出发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车辆是否抵达出发地点,进行车辆出发判断;

乘客状态判断模块:用于乘客上车判断;

行程结束判断模块:用于行程结束判断,当乘客下车,则认为行程结束;

服务评价模块:用于评价判断,当评价结束时,进行合并考核,若评价未结束,则进行评价催办,若服务中设诉,则触发服务稽查模块;

车辆入库模块:用于车辆入库判断,其与行程结束判断模块、评价服务模块相连;当车辆入库后,获取行程结束判断模块、评价服务模块数据,当行程结束、评价结束时,则触发合并计费,调度结束;当车辆未入库时,则继续等待。

其中,调度接单审核模块包括调度任务许可子模块和车辆待命状态确认子模块;

调度任务许可子模块与部门审批模块相连,当用车申请通过部门审批时,获取用车申请数据,进行调度任务许可,判断是否出车任务许可,若出车任务许可,则触发车辆待命状态确认模块,若出车任务未许可,则则结束,并将结果反馈至用车申请模块。

车辆待命状态确认子模块与调度任务许可子模块相连,在调度任务许可后,进行车辆待命状态确认,车辆待命状态确认包括车辆待命确认和拼车单车辆状态确认;当确认车辆已待命时,则根据用车人所在服务区,筛选可用车辆及驾驶员并将情况反馈给调度派单模块;若车辆未待命,则判断用车人所在服务区无可用车辆或驾驶员,需采取人工跨区调度,进行再次车辆待命状态确认。

同时还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中设置调度算法模型和公务车辆调本技术方案的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用车申请信息:获取用车人的用车申请信息,用车申请信息包括出车任务类型、车型选择、时间选择、出发地、目的地,出车任务类型包括常规和紧急,如果是紧急用车,则不需要填写时间和地点,点击下单后通过js将这些数据以json格式传给后台,后台将收到的json数据格式化后插入数据库,此时新增了一条订单记录,同时通过socket发送消息提醒用车单位负责人进行审批;

2)获取部门审批信息:接收到审批消息后,js从后台获取从数据库中读取的用车申请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审批,若审批未通过,则结束调度,后台通过socket发送消息给用车人提醒审批未通过,审批通过后开始调度接单审核;

3)调度接单审核:与用车申请模块相连,根据接收的用车人的位置和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匹配,从数据库中自动筛选推荐可用车辆及可用驾驶员,可用车辆为待命车辆、油量可用车辆,可用驾驶员为在岗、准驾要求的驾驶员;后台以“待命车辆”、“油量可用”、“用车人所在服务区”为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符合条件的车辆,读取的每辆车的数据中包含了对应的“出单服务满意率”、“复用率”、“资产周期残值”;读取成功后根据优先级使用排序算法进行排序推荐,优先级:①出单服务满意率高的车;②复用率低的车,以确保每车每周的合理出车次数;③资产周期残值高的车,选择车辆后,开始筛选驾驶员;若车型为“特种车”,后台以“在岗”、“准驾”、“用车人所在服务区”为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符合条件驾驶员并以出单服务满意率从大到小排序;若车型为其他车型,后台以“在岗”、“用车人所在服务区”为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符合条件驾驶员并以出单服务满意率从大到小排序,选择对应的驾驶员;若未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车辆或驾驶员,通过socket发送消息给总调度员,进行人工跨区调度,后台在其他距离用车人最近的服务区筛选车辆和驾驶员,其筛选方式同上;其中,优先级使用排序算法为:出单服务满意率×50%+(1-复用率)×30%+资产周期残值×20%,根据计算结果将车辆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后台将最终的车辆筛选结果以json格式发送给客户端,在调度员客户端将json数据格式化后展示筛选后的车辆列表;调度员点击选择车辆后,开始筛选驾驶员,客户端通过js向后台发送所选择车辆的车型。

4)调度派单:调度员完成车辆和驾驶员选择后,进行派单,js将车辆和驾驶员数据传给后台,后台获取数据后更新数据库中当前订单的驾驶员和车辆信息,同时通过socket向相应的驾驶员发送派单信息,向用车人发送消息通知;司机确认接单后开始行程,若接单失败,则结束调度;

5)开始行程,车辆出发判断:行程开始后启动远程监控,并通过js生成行程开始时间传给后台,后台更新数据库中当前订单记录的开始时间;车辆到达出发地点并将乘客送至行程终点后,结束行程;

6)结束行程:结束行程后,js生成行程结束时间传给后台,后台更新数据库中当前订单记录的结束时间;用车人将对此次行程进行评价;

7)服务评价:用车人客户端弹出服务评价窗口,填写评价信息后提交,js将评价数据传给后台,后台在数据库中更新当前订单的评价记录;若用户选择投诉,js将投诉信息传给后台,后台在数据库中更新当前订单的投诉记录;若用户未作任何评价,用户在下次登陆用车人客户端时将提醒其进行评价;

8)车辆入库:驾驶员完成订单返回车库后,系统记录行程的里程,js将数据传给后台,后台更新当前订单记录的里程;所有所需数据记录完毕,依据这些数据进行计费;

9)计费:系统根据司机接单后记录的行程的开始时间和乘客下车时记录的结束时间计算服务时间,并根据服务时间和里程计费,js将计费数据传给后台,后台更新当前订单记录的计费数据。

在本技术方案中,调度结合调度算法模型和车辆调度规则进行,其中车辆调度规则包括:

(一)基本规则

1.系统自动判定用车人所在服务区和对应可用车辆。

2.系统自动筛选推荐可用车辆(待命车辆、油量可用)及可用驾驶员(在岗、准驾要求)。(优先级:①出单服务满意率高的车和驾驶员;②复用率低的车——尽量确保每车每周的合理出车次数;③资产周期残值高的车——例如新车)。

3.调度员确认符合需求的车辆及驾驶员(按优先级顺序显示车辆及其主人)。

4.如果本服务区没有可用车辆,总调统一调度(跨区调度)。

5.如果没有可用驾驶员,总调统一调度。

6.行程服务里程和服务时间的核算,包含驾驶员驾车驶离服务区车库接到客户前及服务结束送达车辆回场期间的路程。(讨论项)

7.车辆标记:集体用车不能用主业产权的车辆(在用车人标记、车辆产权标记上做好对应关系)。

8.原则上要求每单一申请,对于部分车辆因业务性质,无法做到一单一申请的,也需要做到一日一申请。

(二)拼车规则

1.拼车规则的激发模式

当用车人录入申请信息后,系统自动根据出发地、目的地、用车时间吻合、用车人数许可(两单合计人数<车辆限载人数)的条件自动判断,有可拼车的情况,建议用车人选择拼车模式,当没有空闲车辆的情况只能选择拼车模式。

当调度人员发现出车任务的出发地、目的地、用车时间吻合、用车人数许可,调度流程将自主激发拼车规则。

2.拼车单的支付方式与奖励

乘客采用拼车方式,是节能环保、减能增效的有效措施,公司应给予鼓励。在用车服务费用结算时,行程费用按拼车人数平均分摊。此外,对采用拼车的单位,给予1分=10公里的绿色节能奖励分,用作年终部门考核冲抵考核额度超计划部分。

(三)等待规则

等待规则是指客户在安排出车行程时,车辆在现场等待的调度管理规定。

1.跨地区行程(出差)。跨地区差旅出车单,分两种情形。

(1)第一种是司机不住勤,通常是将客户送达目的地,司机立刻返回,则完全按基本调度规则执行订单,对服务工时和等待工时按实际情况登记,司机按相关补贴政策享受激励。

(2)第二种是司机住勤,则等待期间司机通常是在宾馆酒店休息,休息时间按8小时工作时间内记为等待时间。

2.本地行程。

本地行程有可能发生较长等待时长时,对等待规则进行如下设置。

(1)单车里程核算方法设置了等待工时费用,利用经济手段约束用户的长时间等待行为,以解放调度成功订单中的闲置资源。等待规则赠送客户每单行程15分钟的免费等待时间,超过15分钟的,从15分钟以后开始记算等待工时。建议客户在能够准确预估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多考虑提前结束等待、放回车辆。

(2)行驶时间(含目的地回程及路耗合计)低于2小时,但预计等待时间明确会高于2小时的,建议客户结束单趟行程,放回原有车辆。返程订单由调度自动安排回程专车、免除回程起步费,如拼车成功的按拼车标准计算(同时免除回程起步费)。对客户因无法预计等待时间导致的长期等待,平台对小车收取双倍超时等待工时(超过往返行驶工时两倍以上工时的部分按双倍收取等待工时费)。

(3)行驶时间(含回程)高于2小时的,由用户按支付标准支付等待工时,但不征收双倍超时工时。

(4)对所有工程用车及特种车辆,因在现场等候生产作业必须涉及到车上物资、特种车辆某型号只有一两台并无替代周转必要的,及其它存在不可抗力的因素的车辆,不征收双倍超时等待工时。

(5)以上规则数据的统计由调度系统自动分析并提前给出建议,但是否选择等待都不强制,最终由乘客选择出行方式。相关统计数据由调度系统自动获取、自动计算,例外情况接受申诉复议。

建议生产用车、公务车之外的其他车辆,对于行程距离30公里之内的,送到即结束行程,返程用车需“一键返程”申请用车(不需要走审批流程)。有效减少车辆等待时间,提高车辆使用率。

调度算法模型能对不同情形下的流程状态进行变量设置,通过不同的变量赋值实现对各种调度流程的转向控制;对公务车调度任务进行典型的变量设置和算法设置;

调度状态设置与变量设置为:

对每一个调度任务设置一组状态变量,既px矩阵变量;状态变量px由主变量pi和子变量pjj组成,既px=[pi,pij],其中:

1)调度允许p1=任务许可p11×车辆待命状态p12;

2)调度成功p2=任务发布p21×车辆出发状态p22×乘客上车状态p23;

3)调度结束p3=行程结束p31×评价完成p32×车辆入库p33;

其中,p33状态=p12状态;p12为在车场内静止待命状态的车辆,或是上一单已出发、但在本单计划启动时间内预计回场车辆,或是单程被遣返途中、具备出车状态的车辆;

每个变量pi=0或者pi=1代表车辆调度处于不同的状态;

当p1=1指调度允许,p1=0指调度不允许,p1=0包括的情况为:调度任务未完成许可、无待命车辆;

当p2=1指调度成功,p2=0指调度不成功,p2=0包括的情况为调度任务还未完成发布或取消发布、车辆未抵达出发地点、乘客未上车;

当p3=1指调度结束,p3=0指调度未结束,p3=0包括的情况为行程未完成、评价未完成客户未结束行程的标志、车辆未入库;

一个调度任务的全部完成标记是px=p1×p2×p3=1;

特殊规则包括:

处于p3=0状态的车辆,不能进入下一流程;

当p31=(-1)时,p33自动调整=1,此时p3=(-1),代表用户不愿等待、结束单程行程、遣返车辆、用户评价完成,同时,本订单有追加回程调度任务触发给调度系统,调度员需要在客户通知的预计回程时间内调配其它车辆资源或本车回目的地接回客户;此关联回程调度任务的任务许可值为p11(-1);当两关联调度任务px×py=(-1)×(-1)=1,表示本组调度任务的完成;

如果p33=0,则p1=p12=0即调度不允许,则为需要重新安排车辆,当调度单通知的计划派出车辆为已出单车辆,且按计划应在本单出发前回场的未按时回程,导致p33=p12=0,即调度不允许,如果p11=1,即任务许可的状态,则调度任务需重新启动、更换状态变量p12=1的车辆,重新发布调度任务;

px矩阵变量设置表为:

常规调度实例:如图2所示,

常规调度实例是指企业用户在正常情况下申请调度,车辆调度部门按上述算法执行常规流程过程中,管理流程和算法模型的执行情况。为方便说明情况,以表格的形式进行阐述。

拼车单调度实例,如图3所示:

与常规调度实例相同处不在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拼车单调度实例是指车辆调度系统及调度员在获取企业部门用车需求后,根据用车人意愿,在确认车辆待命状态时参考拼车单任务的出发地、目的地、用车时间吻合、用车人数许可情况,判断拼车允许条件,并派出拼车的实例。拼车单的算法规则见上表,主要体现在用车申请时p01=-1,车辆待命状态p12=-1,行程单结束后按人数和对应里程分别计费(差分计费)。

以上图1-3所示的一种公务用车的智能调度系统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发明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