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唛架分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52720发布日期:2019-08-06 22:39阅读:1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服装制造行业,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唛架分配方法。

[

背景技术:
]

目前服装行业中,在同一订单中,存在不同规格尺寸,因此,在生产时就要考虑唛架编排,以达到裁剪下料过程中省料的目的,进而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和节约生产材料。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唛架的编排计算和分配、裁剪方案均由人工完成,且是凭靠经验完成。由于经验的局限性,其效率较低,且不一定能得出唛架编排的最优方案;另外,在人工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重复利用率低、漏码、错码、多用、多裁布等问题,这也是成为了成衣成本增高的主要原因。

针对现有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特此研究而提出。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唛架分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智能化唛架分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设定平均每件衣服用布量和唛架最大拉布长度值,计算出单个唛架最多的件面数值,设定大床最小倍数值、大床件数值、允许差异件数值;

s2、输入订单衣服尺码类别,并按数量由多到少排序生成各尺码剩余量列表;

s3、先查找列表各尺码剩余量中大于大床件数值的尺码类别,若不存在大于大床件数值的尺码类别则跳到s8;

s4、取步骤s3尺码类别中的最大尺码数量/大床最小倍数值,得到与最大尺码类别排同一个唛架的最小尺码数量,步骤s3中大于最小尺码数量的尺码类别,并按数量由多到少排序;

s5、在步骤s4中尺码类别数量少于件面数值时,步骤s4中尺码数量-最小尺码数量后大于200的尺码类别,并按照尺码数量多到少在同一个唛架上调一个单位,步骤s4中尺码类别数量+上调一个单位尺码类别数量不超过件面数值;

s6、计算步骤s4中各尺码的拉布层数,拉布层数值=尺码剩余数量/件面数值,取最小拉布层数值为唛架层数,生成一个唛架分配;

s7、步骤s4中各尺码扣除数量=唛架层数×尺码件面数值,并在各尺码剩余量=各尺码剩余量列表-列表s4对应尺码扣除数量,按数量由多到少列表各尺码剩余量,生成新的各尺码剩余量列表,当各尺码剩余量大于0时,执行s3,直到各尺码剩余量不大于0;

s8、将各尺码剩余量由低到高列表;

s9、依次查找每个尺码有1倍、2倍、3倍关系的信息列表,或按相加规则查找是否存在倍数尺码信息,否则依次排比例1,逐一清剩各尺码余数量;

s10、计算各个尺码的拉布层数值=尺码剩余数量/件面数值,取最小拉布层数值为唛架层数,生成一个唛架分配;

s11、步骤s13中各尺码扣除数量=唛架层数×件面数值,并在各尺码剩余量=步骤s8各尺码剩余量列表-步骤s13中各尺码扣除数量,按数量由多到少列表各尺码剩余量,生成新的各尺码剩余量列表,当各尺码剩余量大于0时,执行s8,直到各尺码剩余量不大于0;

s2、计算生成最优省布裁剪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唛架分配方法,步骤s2包括有s21、列表各生成唛架,并分别计算各唛架拉布层数及选用最优唛架;

s22、取各尺码剩余数量最大值/尺码件面总数作为增长基数,以各唛架中各尺码件面数值分别作为扣除倍数,得到各尺码剩余数量=各尺码剩余数量-增长基数×扣除倍数,直到各尺码剩余数量小于0,且差异件数少于允许差异件数值;

s23、各裁剪方案根据(总唛架长度×拉布层数)/总可裁剪衣服数量,计算最优裁剪方案用布量,并取最优裁剪方案用布量最小值方案为最优省布裁剪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唛架分配方法,步骤s7中各尺码剩余量差异数小于允许差异件数值。

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唛架分配方法,步骤s14中各尺码剩余量差异数小于允许差异件数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一种智能化唛架分配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根据订单各尺码衣服数量,通过预定规则逻辑自动产生不同衣身部位的唛架尺码比例分配,并计算产生较优且最省布的裁剪方案,可极大减轻人手计算和生成唛架分配、裁剪方案的工作量,解决传统靠经验排唛和建裁剪方案出现的重复利用率低、漏码、错码、多用、多裁布等问题;同时,计算数据为后续的大数据分析提供极大的参考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一种智能化唛架分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设定平均每件衣服用布量和唛架最大拉布长度值,计算出单个唛架最多的件面数值,设定大床最小倍数值、大床件数值、允许差异件数值;

s2、输入订单衣服尺码类别,并按数量由多到少排序生成各尺码剩余量列表;

s3、先查找列表各尺码剩余量中大于大床件数值的尺码类别,若不存在大于大床件数值的尺码类别则跳到s8;

s4、取步骤s3尺码类别中的最大尺码数量/大床最小倍数值,得到与最大尺码类别排同一个唛架的最小尺码数量,步骤s3中大于最小尺码数量的尺码类别,并按数量由多到少排序;

s5、在步骤s4中尺码类别数量少于件面数值时,步骤s4中尺码数量-最小尺码数量后大于200的尺码类别,并按照尺码数量多到少在同一个唛架上调一个单位,步骤s4中尺码类别数量+上调一个单位尺码类别数量不超过件面数值;

s6、计算步骤s4中各尺码的拉布层数,拉布层数值=尺码剩余数量/件面数值,取最小拉布层数值为唛架层数,生成一个唛架分配;

s7、步骤s4中各尺码扣除数量=唛架层数×尺码件面数值,并在各尺码剩余量=各尺码剩余量列表-列表s4对应尺码扣除数量,按数量由多到少列表各尺码剩余量,生成新的各尺码剩余量列表,当各尺码剩余量大于0时,执行s3,直到各尺码剩余量不大于0;

s8、将各尺码剩余量由低到高列表;

s9、依次查找每个尺码有1倍、2倍、3倍关系的信息列表,或按相加规则查找是否存在倍数尺码信息,否则依次排比例1,逐一清剩各尺码余数量;

s10、计算各个尺码的拉布层数值=尺码剩余数量/件面数值,取最小拉布层数值为唛架层数,生成一个唛架分配;

s11、步骤s13中各尺码扣除数量=唛架层数×件面数值,并在各尺码剩余量=步骤s8各尺码剩余量列表-步骤s13中各尺码扣除数量,按数量由多到少列表各尺码剩余量,生成新的各尺码剩余量列表,当各尺码剩余量大于0时,执行s8,直到各尺码剩余量不大于0;

s2、计算生成最优省布裁剪方案。

s21、列表各生成唛架,并分别计算各唛架上各尺码件面数值;

s22、取各尺码剩余数量最少值/2作为扣除基数,以各唛架中各尺码件面数值分别作为扣除倍数,得到各尺码剩余数量=各尺码剩余数量-扣除基数×扣除倍数,直到各尺码剩余数量小于0,且差异件数少于允许差异件数值;

s23、各裁剪方案根据(总唛架长度×拉布层数)/总可裁剪衣服数量,计算最优裁剪方案用布量,并取最优裁剪方案用布量最小值方案为最优省布裁剪方案。

其中步骤s7中各尺码剩余量差异数小于允许差异件数值,步骤s14中各尺码剩余量差异数小于允许差异件数值。

以下表1尺码数量信息为例:

表1

唛架一生成规则:

s1、设定平均每件衣服用布量为1.5和唛架最大拉布长度值为9,计算出单个唛架最多的件面数值6,设定大床最小倍数值为3、大床件数值为200、允许差异件数值为3;

s2、将尺码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列表;

s3、列表各尺码数量中大于大床件数值200的尺码类别,分别为24/aa、25/aa、26/aa、27/aa、28/aa、29/aa;

s4、取尺码数量最大值为27/aa数量802,尺码数量最大值802/大床最小倍数值为3,计算出与尺码27/aa排同一个唛架的最小尺码数量802/3=267,按数量多到少列表大于最小尺码数量267的尺码类别,分别为28/aa、26/aa、24/aa;

s5、在同一唛架中将尺码27/aa、28/aa、26/aa、24/aa件面排比数均为一个单位,得出总件面数为4,小于最大件面数6,列表s4中各尺码数量-最小尺码数量267后大于200的尺码类型,按数量大到小依次将尺码27/aa、28/aa件面排比数上调一个单位;

s6、计算每个尺码的拉布层数=制单数量/件面数值,即24/aa层数306/1=306、26/aa层数499/1=499、27/aa层数802/2=401、28/aa层数621/2=311,取最小拉布层数值306为唛架层数;

s6.1、查找是否存在允许差异范围的数量(对应画面中尺码差异件数3),各尺码层数差异值均大于3,得出最终唛架层数为306。

生成第一个唛架后,剩余尺码数量如表2:

表2

唛架二生成规则同上:

s3、列表各尺码剩余数量中大于大床件数值200的尺码类别,分别为25/aa、29/aa;

s4、取尺码数量最大值为29/aa数量266,尺码数量最大值266/大床最小倍数值为3,计算出与尺码29/aa排同一个唛架的最小尺码数量266/3=89,按数量多到少列表大于最小尺码数量89的尺码类别,分别为25/aa;

s5、在同一唛架中将尺码29/aa、25/aa件面排比数均为一个单位,得出总件面数为2,小于最大件面数6,列表s4中不存在各尺码数量-最小尺码数量89后大于200的尺码类型,无需上调件面排比数单位;

s6、计算每个尺码的拉布层数=制单数量/件面数值,即29/aa层数266/1=266、25/aa层数208/1=208,取最小拉布层数值208为唛架层数;

s6.1、查找是否存在允许差异范围的数量(对应画面中尺码差异件数3),各尺码层数差异值均大于3,得出最终唛架层数为208。

生成第二个唛架后,剩余尺码数量如表3:

表3

唛架三生成规则同上:

s3、列表各尺码剩余量中不存在大于大床件数值的尺码类别,跳到s8

s8、将各尺码剩余量由少到多排序列表;

s9、依次查找每个尺码有1倍、2倍、3倍关系的信息列表,或按相加规则查找是否存在倍数尺码信息,否则依次排比例1,逐一清剩各尺码余数量;

s10、计算各个尺码的拉布层数值=尺码剩余数量/件面数值,取最小拉布层数值为唛架层数,生成一个唛架分配,通过对比系统按唛架方案二排比。

生成第三个唛架后,剩余尺码数量如表4:

表4

唛架四生成规则同上:

生成第四个唛架后,剩余尺码数量如表5:

表5

唛架五生成规则同上:

生成第五个唛架后,剩余尺码数量如表6:

表6

唛架六生成规则同上:

生成第六个唛架后,剩余尺码数量如表7:

表7

唛架七生成规则同上:

生成第七个唛架后,剩余尺码数量如表8:

表8

唛架八生成规则同上:

生成第八个唛架后,剩余尺码数量如表9为:

表9

单件面处理方式:

a.逐层减少查找单件面数量;

b.找到符合单件面的唛架后,拆分单件面;

c.每生成一个唛架后,判断制单剩余数是否在单件面数量范围,如果范围内余下尺码都做单件面。

s2、计算生成最优省布裁剪方案:

s21、列表各生成唛架,并分别计算各唛架上各尺码件面数值;

s22、取各尺码剩余数量最大值/尺码件面总数作为增长基数,以各唛架中各尺码件面数值分别作为扣除倍数,得到各尺码剩余数量=各尺码剩余数量-扣除基数×扣除倍数,直到各尺码剩余数量小于0,且差异件数少于允许差异件数值;

s23、各裁剪方案根据(总唛架长度×拉布层数)/总可裁剪衣服数量,计算最优裁剪方案用布量,并取最优裁剪方案用布量最小值方案为最优省布裁剪方案。

最优省布裁剪方案运算过程:以下表10订单尺码数量分别为s码100、m码120,唛架分配分别为第一唛架m1的件面数为s码为1、m码为1;第二唛架m2的件面数为s码为1、m码为2;第三唛架m1的件面数为s码为0、m码为1。

表10

运算过程如下表11和表12:

表11

表12

根据算法进行循环计算,开始可设置一个最小拉布层数为尺码最大数量/可用唛架配比数,开始遍历唛架(如下),直到满足所有尺码裁剪计划数量完为止,直到找出答案;

在计算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任何尺码剩余数为负数(或者超出允许的数)则可停止计算下去。

依据此方案可找出很多种裁剪方案,系统最终推荐出最优裁剪方案用布量最小的裁剪方案。直到满足所有尺码所需的裁剪数量;可超裁一定比例用于损耗,各尺码之间裁剪数量不能差异很大,可接收1-3件差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