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备忘录事件智能提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14503发布日期:2019-08-13 19:11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备忘录事件智能提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备忘录事件智能提醒方法。



背景技术:

备忘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备忘录可以记录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提醒人们需要处理的事件。现有的备忘录软件一般需要人们预先设定提醒日期和时间,若人们设置的提醒时间过早,经提醒后可能仍会忘记:若提醒时间较晚,可能来不及完成事件的处理:更甚者,当人们忘记设置提醒时间时,备忘录功能形同虚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备忘录事件智能提醒方法,在对备忘录事件进行语义分析后,智能设置提醒时间,提高了备忘录系统的智能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备忘录事件智能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系统接收用户的新建文本备忘录事件,对所述备忘录事件进行语义理解,抓取相关关键词信息;

步骤二、判断所述关键词信息是否模糊,若模糊,则查询数据库,搜索相关信息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将抓取的所述关键词信息替换为数据库中含义相同的信息,若不存在,则询问用户并将相关信息添加至数据库,若不模糊,则至步骤三;

步骤三、计算所述备忘录事件需要预留时间与备忘录数据库中的已有事件提醒时间进行对比,若冲突,则提醒用户进行调整,若不冲突,则计算所述预留时间,在所述预留时间内通知用户。

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备忘录事件智能提醒方法,根据步骤二中所述关键词信息是否模糊,所述关键词信息模糊包括模糊地点和模糊时间,所述模糊地点表示所述新建文本备忘录的地点信息不是具体的地址或者是可以在地图搜索到的地点,比如:“xx的家”,“家”,“学校”,“公司”等。模糊时间表示备忘录事件的时间信息不是具体的日期和时刻,而是比较模糊的描述,如“明天上班时”,“后天上学时”。经过语义分析抓取到的时间或地点信息模糊时,系统自动查询数据库是否有存储过相关的时间或地址信息,如果有则直接替换,若没有,则向用户询问,并将相关信息保存至数据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备忘录事件可以是用户手动输入的文字信息或者对用户短信,邮件,社交软件的文字信息或者用户通话和社交软件的语音识别后转化的文字信息进行语义理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预留时间为所述已有事件的提醒时刻到所述备忘录事件的开始时刻。

在本技术方案中,预留时间的计算融合时间、地点以及海量用户历史备忘事件内容数据等多维度信息,利用深度学习和语义分析模型智能计算预留时间。如,用户的新建文本备忘录信息是“明天下午3点在公司开会”,系统经过语义分析后,对用户当前位置进行定位,搜索公司所在位置,根据用户历史出行信息智能估算用户行程时间与准备时间,从而得到提前通知的时刻点。预留时间根据用户位置的变化实时更新。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到达所述提醒时刻后,系统以文字信息或者语音播报形式提醒用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系统对所述备忘录事件内容以及用户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后,生成附带提醒信息。

在本技术方案中,到达事件提醒时刻后,系统以文字信息或者语音播报的形式提醒用户。系统对备忘录事件内容进行语义分析以及学习用户历史数据后,智能生成关联的附带提醒信息,例如新建文本备忘录信息是:“早上10点去拜访爷爷”,附带提醒信息可以提醒用户携带看望老人的礼品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备忘录事件完成之后,用户可对预留时间进行评价。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备忘事件完成之后,系统将询问用户是否按时完成事件,用户可以对所述预留时间进行评价,系统根据用户的评价不断学习和修正,从而优化系统的性能,使得所述预留时间估算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备忘录事件智能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系统接收用户的新建文本备忘录事件,对备忘录事件进行语义理解,抓取相关关键词信息;

步骤二、判断关键词信息是否模糊,若模糊,则查询数据库,搜索相关信息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将抓取的关键词信息替换为数据库中含义相同的信息,若不存在,则询问用户并将相关信息添加至数据库,若不模糊,则至步骤三;

步骤三、计算备忘录事件需要预留时间与备忘录数据库中的已有事件提醒时间进行对比,若冲突,则提醒用户进行调整,若不冲突,则计算预留时间,在预留时间内通知用户。

步骤一中的新建文本备忘录事件可以是用户手动输入的文字信息或者对用户短信,邮件,社交软件的文字信息或者用户通话和社交软件的语音识别后转化的文字信息进行语义理解。根据步骤二中关键词信息是否模糊,关键词信息模糊包括模糊地点和模糊时间,模糊地点表示新建文本备忘录的地点信息不是具体的地址或者是可以在地图搜索到的地点,比如:“xx的家”,“家”,“学校”,“公司”等。模糊时间表示备忘录事件的时间信息不是具体的日期和时刻,而是比较模糊的描述,如“明天上班时”,“后天上学时”。经过语义分析抓取到的时间或地点信息模糊时,系统自动查询数据库是否有存储过相关的时间或地址信息,如果有则直接替换,若没有,则向用户询问,并将相关信息保存至数据库。步骤三中的预留时间为已有事件的提醒时刻到备忘录事件的开始时刻。预留时间的计算融合时间、地点以及海量用户历史备忘事件内容数据等多维度信息,利用深度学习和语义分析模型智能计算预留时间。例如,用户的备忘录信息是“明天下午3点在公司开会”,系统经过语义分析后,对用户当前位置进行定位,搜索公司所在位置,根据用户历史出行信息智能估算用户行程时间与准备时间,从而得到提前通知的时刻点。预留时间根据用户位置的变化实时更新。

到达事件提醒时刻后,系统以文字信息或者语音播报的形式提醒用户。系统对备忘事件内容进行语义分析以及学习用户历史数据后,智能生成关联的附带提醒信息,例如备忘录信息是:“早上10点去拜访爷爷”,附带信息可以提醒用户携带看望老人的礼品等。若用户备忘录信息不含有时间信息但含有地点信息时,如“xx文件在家里书房办公桌的抽屉里”。此时系统无法计算预留时间。因此系统提取备忘地址信息,与用户当前位置信息进行比对,若当前用户到达备忘地点,则提醒用户。

当已有事件的结束时刻大于预留时间的通知时刻时,说明新建备忘录事件与已有事件发生冲突,用户在完成以后事件之后可能没有足够的准备事件去处理新的事件,因此提醒用户取消新事件或者进行调整。

在本技术方案中,备忘事件完成之后,系统将询问用户是否按时完成事件,用户可以对预留时间进行评价,系统根据用户的评价不断学习和修正,从而优化系统的性能,使得预留时间估算更加准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