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及网络化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06939发布日期:2019-09-17 23:5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及网络化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及网络化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2012年,浙江省气象局推出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通过相关数据采集、实地调查、对比分析,建立认证模式,并结合专家经验,将农作物从萌芽到采收期间的气象条件,按农产品气候品质优劣顺序划分等级。这项工作的开展为农产品注入了全新的气象科技含量,农业生产者通过认证,达到生产投入低、见效快、增收的明显效果;消费者通过查看气候品质认证标识,方便快捷地判断该农产品的气候环境认证品质。该项工作既推动了农业气象服务方式变革、增强了气象部门为农服务的工作力度,也为企业农产品树品牌,增效益提供了支撑。

然后,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推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消费者,对加速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呼声日趋强烈。为建立健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家和农产品生产销售相关管理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监督管理的政策措施,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开展优质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标认证)。但由于缺少强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撑和便捷的信息披露与追溯手段,少数不法生产经营者假冒优质农产品的现象依然突出,既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何进一步提高防范与打击假冒优质农产品的手段和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度,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高度关注的命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目前的缺少强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撑和便捷的信息披露与追溯手段,获取的对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信用信息不准确,而且由于缺少强有力的数据信息披露与追溯,造成消费者与生产者不能实时进行农产品信用数据共享。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难度:农作物关键气候要素确定在评价模型中占有非常重的比例,气象要素的选择会直接对农产品品质产生决定性影响,这就需要在不同种类的农产品的专家进行分析确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及网络化管理方法。通过建设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信息追溯系统,既为解决和彰显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本身信用支撑问题,也为开展气候品质认证的企业及其农产品树品牌、防假冒和提信用提供保障。更为消费者与生产者搭起一座直通与互信的桥梁,提振消费信心。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所述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包括:

农产品生长周期模块,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搭载的农产品生长周期服务器对农产品生长周期进行划分;

数据分析模块,与农产品生长周期模块连接,通过气象数据统一服务器集成的气象数据统一服务接口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的农产品在不同的生长周期环节中影响农产品品质的气象要素;所述气象数据统一服务器搭载在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上;

权重比较模块,与数据分析模块连接,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搭载的气象要素处理服务器对影响农产品品质的气象要素按权重进行列举;

认证评价模块,与权重比较模块连接,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搭载的气象要素认证终端挑选比重高的气象要素纳入认证模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的网络化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一: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收集各种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气象要素数据;

步骤二:两级专家组使用平台的模型管理系统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模型;

步骤三: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建立一套基于气候适应性评价的农产品生长气象要素数据指标库。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收集各种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气象要素数据具体包括:

通过研究气候适宜性分析,运用pearson(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的关键气象要素及其指标,以此为气候品质认证条件指标,构建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评价系统。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两级专家组使用平台的模型管理系统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具体包括:

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收集各种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气象要素数据,两级认证专家组使用平台的模型管理模块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并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建立一套基于气候适应性评价的农产品生长气象要素数据指标库。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建立一套基于气候适应性评价的农产品生长气象要素数据指标库具体包括:

关键气候要素的确定:首先要研究历年某农产品质量、该地区气象数据(气温、光照、降水量和积温),以及该地区历年气象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其不同生育期对光照、气温、水分的生理需求,将从实际质量中分离出来的气象质量与某农作物各生长期敏感气象要素进行pearson(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计算出历年间某农作物气象质量与当年各旬(月)日照、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相关度,从而识别出某农作物生产关键气象要素。

进一步,气象要素数据的确定方法包括:

在分析历年农产品质量、该地区气象数据,以及该地区历年气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不同生育期对光照、气温、水分的需求;

将从实际质量中分离出来的气象质量与农作物各生长期敏感气象要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出历年间某农作物气象质量与当年各旬日照、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相关度,识别出农作物生产关键气象要素。

进一步,所述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可以获取当前农产品的认证申请时间,采摘时间,以及农产品的产地信息、商家信息,并且可以查看农产品的全生育期气候的气象要素数据走势,结合专家对气象要素的注解了解该农产品在此气象要素下的品质情况。

本发明提供评定气候品质等级的方法,具体为:

(1)针对每个生育期的不同气象要素进行定量评价,依据专家设置的气象要素分值范围,对该要素进行打分;

(2)针对每个生育期综合气象田间进行定量评价。由专家设置不同要素的权重系数,系统依据赋值进行评定;

(3)针对全生育期的气候品质的定量评价,专家设置各生育期的权重系数,系统依据赋值进行打分评定。

本发明提供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的网络化管理方法,该方法为:

首先通过防止仿冒农产品品牌的技术确保经过气候品质认证的农产品,不被假冒或仿冒,每个农产品都有一个唯一的二维码,用户通过手机扫描该二维码,从中可以获得该商品的厂家、产地信息,提供当年重要气象要素数据分析报告,并对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品质影响做介绍;

此外还可以从扫描的页面中获取该商品条码被扫码的时间、ip地点、次数,为用户提供判别;如果该产品的扫描地点、时间和厂家的地址、出厂日期不一致,可以证明该商品为假冒商品,如果该商品二维码被同期异地扫描,平台后台即会自动报警提示此件产品涉嫌假冒,企业可通过此平台决定是否消除此枚标签,一旦消除,仿冒此枚标签的产品扫描将被提示涉嫌假冒,谨慎消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认证模型管理子系统,根据认证农产品的生育期气象指标体系构建的认证模型,对不同生育期的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并由参与认证的专家对不同生育期内不同气象要素给出定量评价,最终给出该农产品全生育期内的气候品质等级评价,是开展认证工作的核心业务系统,通过不断完善农作物气象指标体系,构建完整的认证模型,这些重要的基础信息通过平台的加工与整理,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为农气象服务产品,开展作物生育关键期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本发明利用信息溯源技术,以二维码作为介质建立防伪信息判别要素指标进行溯源,有效地提高了标签仿冒难度与消费者的快速甄别力,用认证信息防伪查询功能,载入并公开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证书及认证报告内容,采购商和消费者均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便捷查询到认证信息、证书、报告和产品其他相关信息,有效地消除了供需双方信息盲点。

本发明实现了认证工作的流程的整合,能较好的满足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的业务需求,为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提供了完善的业务平台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气象要素信息、认证流程信息、认证信息和产品溯源信息的整合,增强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的可操作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基层气象局、认证专家、认证企业的时间成本,促进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工作的持续发展。

本发明的认证标签管理子系统,提供开放的、多终端的溯源查询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产地和生产过程的信息,提升了消费信心。企业通过信息溯源提升产品的透明度,降低了农产品生产企业在产品防伪领域的投入,对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影响。溯源查询也保证了认证工作的真实性与权威性。

本发明的认证模型管理子系统,根据认证农产品的生育期气象指标体系构建的认证模型,对不同生育期的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并由参与认证的专家对不同生育期内不同气象要素给出定量评价,最终给出该农产品全生育期内的气候品质等级评价。该子系统是开展认证工作的核心业务系统,通过不断完善农作物气象指标体系,构建完整的认证模型。这些重要的基础信息通过平台的加工与整理,成为我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为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本发明的模式也为全国各省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既以“认证+溯源”的方式提升农产品防伪能力,帮助企业快速树立品牌,帮助消费者透明消费,获取放心农产品,提升消费信心。

本发明的模式将气象观测站与农产品产地进行绑定用于农产品信息溯源,这是气象物联网实际应用的一次有益探索,为如何使用气象物联网发展气象经济提供新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品生长周期模块;2、数据分析模块;3、权重比较模块;4、认证评价模块。

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的的网络化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农作物关键气候要素确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包括:品生长周期模型1、数据分析模型2、权重比较模型3、认证评价系统4。

农产品生长周期模块1,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搭载的农产品生长周期服务器对农产品生长周期进行划分;

数据分析模块2,与农产品生长周期模块连接,通过气象数据统一服务器集成的气象数据统一服务接口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的农产品在不同的生长周期环节中影响农产品品质的气象要素;所述气象数据统一服务器搭载在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上;

权重比较模块3,与数据分析模块连接,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搭载的气象要素处理服务器对影响农产品品质的气象要素按权重进行列举;

认证评价模块4,与权重比较模块连接,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搭载的气象要素认证终端挑选比重高的气象要素纳入认证模型。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通过气象要素的获取通过自动站进行获得,此数据来源于气象要素采集设备。对于农产品的认证评价模型的核心依据来源气象要素的数据采集,该数据的好坏,决定了该农产品的气候品质。并且专家根据一定的方法,对农产品进行评价。

气象要素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在全国各县级部署的气象自动站进行采集,并按照统一的格式,上传至国家气象局数据中心,平台直接跟中国气象局的cimiss系统进行对接。气象数据统一服务接口(music:meteorologicalunifiedserviceinterfacecommunity),基于国省统一的数据环境(cimiss),面向气象业务和科研,提供全国统一、标准、丰富的数据访问服务和应用编程接口(api),为国、省、地、县各级应用系统提供唯一权威的数据接入服务。

访问接口提供全面的数据获取功能,包括:站点资料的检索、统计,格点资料的解析、裁剪和抽取,文件产品的查询、下载,台站信息的检索等。此外,不断发展和提供丰富的计算和应用服务,包括:历年同期的统计服务,等值线和色斑图的制作服务,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服务,等等。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的的网络化管理方法,采用气候适应性评价分析方法,具体为:

s101: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收集各种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气象要素数据;

s102:两级专家组使用平台的模型管理系统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模型;

s103: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建立一套基于气候适应性评价的农产品生长气象要素数据指标库。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收集各种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气象要素数据具体包括:

通过研究气候适宜性分析,运用pearson(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的关键气象要素及其指标,以此为气候品质认证条件指标,构建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评价系统。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两级专家组使用平台的模型管理系统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具体包括:

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收集各种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气象要素数据,两级认证专家组使用平台的模型管理模块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并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建立一套基于气候适应性评价的农产品生长气象要素数据指标库。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建立一套基于气候适应性评价的农产品生长气象要素数据指标库具体包括:

关键气候要素的确定:首先要研究历年某农产品质量、该地区气象数据(气温、光照、降水量和积温),以及该地区历年气象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其不同生育期对光照、气温、水分的生理需求,将从实际质量中分离出来的气象质量与某农作物各生长期敏感气象要素进行pearson(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计算出历年间某农作物气象质量与当年各旬(月)日照、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相关度,从而识别出某农作物生产关键气象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要素数据的确定方法为:

首先,在分析历年农产品质量、该地区气象数据,以及该地区历年气象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其不同生育期对光照、气温、水分的生理需求;

其次,将从实际质量中分离出来的气象质量与农作物各生长期敏感气象要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出历年间某农作物气象质量与当年各旬日照、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相关度,从而识别出农作物生产关键气象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可以获取当前农产品的认证申请时间,采摘时间,以及农产品的产地信息、商家信息,并且可以查看农产品的全生育期气候的气象要素数据走势,结合专家对气象要素的注解了解该农产品在此气象要素下的品质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评定气候品质等级的方法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评定,具体为:

(1)针对每个生育期的不同气象要素进行定量评价,依据专家设置的气象要素分值范围,对该要素进行打分;

(2)针对每个生育期综合气象田间进行定量评价。由专家设置不同要素的权重系数,系统依据赋值进行评定;

(3)针对全生育期的气候品质的定量评价,专家设置各生育期的权重系数,系统依据赋值进行打分评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认证评价系统的网络化管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首先通过防止仿冒农产品品牌的技术确保经过气候品质认证的农产品,不被假冒或仿冒,每个农产品都有一个唯一的二维码,用户通过手机扫描该二维码,从中可以获得该商品的厂家、产地信息,提供当年重要气象要素数据分析报告,并对气象要素对农产品的品质影响做介绍;

此外还可以从扫描的页面中获取该商品条码被扫码的时间、ip地点、次数,为用户提供判别;如果该产品的扫描地点、时间和厂家的地址、出厂日期不一致,可以证明该商品为假冒商品,如果该商品二维码被同期异地扫描,平台后台即会自动报警提示此件产品涉嫌假冒,企业可通过此平台决定是否消除此枚标签,一旦消除,仿冒此枚标签的产品扫描将被提示涉嫌假冒,谨慎消费。

下面以四川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平台运行情况

2014年2月,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投入业务运行。截止2016年12月30日,该平台已为我省25家农业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的31个批次的特色农产品提供认证与溯源服务,包括猕猴桃、茶叶、柑橘、柚、脐橙、银耳、葡萄、枇杷、花椒、金银花、蜂蜜等14个农产品品类,种植面积超过8万亩,共计发放19.5万枚二维码溯源标签。该平台是四川省气象局开展四川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的核心业务工作平台和服务平台。

在为农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通过开展认证工作,基层专家与省级专家又通过平台能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品质评价模型中包含的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气象要素指标保存在平台数据库中。农气人员可查看数据库中的相关农作物气象指标数据,并对指标进行科学评估和再分析,进一步完善评价模型。数据库中的农作物气象指标数据具有较高研究价值,为农气人员研发针对性强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开展作物各关键生育期针对性气象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与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