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69202发布日期:2019-09-13 20:4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跨行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技术中跨行收单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在传统的跨行收单数据处理系统中,完成一笔跨行业务,需要经过终端1、本行前置2、主机3、跨行前置4、卡组织装置5等多个处理节点,其中终端负责客户数据采集,本行前置负责对端机上送的数据与行内标准的报文进行转换,主机负责交易记录及账务登记,跨行前置负责对行内标准的报文与卡组织装置规范的报文进行转换。此类处理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在整个业务处理流程中,主机需要处理两次交易数据,第一次为发起请求时的业务信息记录,第二次为接收发卡行应答时的账务处理。在第一次处理后,需要一直保存业务场景信息直到开始第二次数据处理,在此期间,主机宝贵的资源将一直被占用而无法释放。加之何时接收到业务受理结果取决于卡组织装置及发卡行处理速度,从而导致主机资源被占用的时长不可预估,数据处理压力也相应增大。

2、在整个业务处理流程中,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四次格式转换。第一次为终端将业务数据收集完成后上传给本行前置时,本行前置将数据转换为行内的报文格式;第二次为跨行前置接收到主机下传的行内报文时,将行内报文转换为卡组织格式的报文;第三次为跨行前置接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应答报文时,将卡组织格式的报文转换为行内报文;第四次为本行前置接收到应答报文时,需要将该报文转换为终端可受理的数据格式。四次格式转换,不仅流程多,也会增加各环节的系统资源消耗,增加业务受理时间,影响客户体验。

3、当端机或本行前置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接收到业务受理结果时,为保证账务正确,会主动发起冲正交易。若流程受阻的原因是因为跨行前置发生故障,导致业务请求无法发送给卡组织装置及发卡行进行处理,则此时终端或本行前置发起的大量冲正交易不仅无助于解决账务问题(因为此时卡组织装置及发卡行未收到业务请求,便不存在扣帐问题),而且会导致主机需要处理的交易量增大,消耗大量系统资源。

综上所述,目前银行普遍采用的跨行收单数据处理系统不利于在交易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今天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可靠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以减少主机系统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缩短交易流程,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可靠性、稳定性和客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终端的跨行数据处理请求;

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

记录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中的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并将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

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

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

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

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跨行数据处理请求;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中的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并将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

处理单元,用于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

冲正单元,用于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终端的跨行数据处理请求;

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

记录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中的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并将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

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

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

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

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终端的跨行数据处理请求;

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

记录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中的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并将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

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

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

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

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跨行收单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终端、主机、卡组织装置和如上所述的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

终端、主机和卡组织装置均通过网络通信协议与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先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然后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接着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并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可以减少主机系统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缩短交易流程,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可靠性、稳定性和客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跨行收单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冲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跨行收单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鉴于现有技术消耗大量系统资源,不利于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可靠性及稳定性,影响客户体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以减少主机系统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缩短交易流程,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可靠性、稳定性和客户体验。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s101:接收来自终端的跨行数据处理请求。

s102: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

在执行s102之前,需要对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进行合法性检查,若数据非法数则向终端发送拒绝受理的数据处理结果。若数据合法则执行s102。

s103:记录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中的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并将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

s104: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s105: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

其中,当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卡组织返回的数据处理结果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s106: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

s107: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

s108: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

其中,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为失败且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为成功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图2所示的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计算机。由图2所示的流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先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然后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接着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并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可以减少主机系统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缩短交易流程,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可靠性、稳定性和客户体验。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冲正处理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包括:

s201: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得到恢复数据。

s202:根据恢复数据生成失败应答数据,发送失败应答数据至终端。

s203:将恢复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第一冲正数据处理请求;将恢复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得到第二冲正数据处理请求。

s204:发送第一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至卡组织装置,发送第二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至主机装置。

s205:接收并登记来自卡组织装置的第一冲正数据处理结果,接收并登记来自主机装置的第二冲正数据处理结果。

另外,现有技术的所有数据处理请求不区分本行业务或跨行业务,会将所有数据处理请求均上送至主机进行数据处理,浪费主机系统资源,增大主机处理压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包括:根据数据处理请求的发卡行归属来判断数据处理请求类型。数据处理请求类型包括跨行数据处理请求和行内数据处理请求。当数据处理请求为跨行数据处理请求时,执行s102,当数据处理请求为行内数据处理请求时,执行下述流程:

将行内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得到主机数据处理请求;记录主机数据处理请求中的主机场景数据信息,并将主机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根据主机数据处理请求处理主机数据:当主机数据处理成功时,将主机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当主机数据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主机场景数据,对主机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对主机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的流程如下:

1、对主机场景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得到恢复数据。

2、根据恢复数据生成失败应答数据,发送失败应答数据至终端。

3、将恢复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得到第三冲正数据处理请求。

4、发送第三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至主机装置。

5、接收并登记来自主机装置的第三冲正数据处理结果。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如下:

1、根据数据处理请求的发卡行归属来判断来自终端的数据处理请求类型。

2、当数据处理请求为行内数据处理请求时,将行内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得到主机数据处理请求。

3、记录主机数据处理请求中的主机场景数据信息,并将主机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以对主机场景数据进行持久化处理。

4、根据主机数据处理请求处理主机数据:当主机数据处理成功时,将主机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当主机数据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主机场景数据,对主机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对主机场景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得到恢复数据,根据恢复数据生成失败应答数据,发送失败应答数据至终端;将恢复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得到第三冲正数据处理请求,发送第三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至主机装置,接收并登记来自主机装置的第三冲正数据处理结果。

5、当数据处理请求为跨行数据处理请求时,对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进行合法性检查。若数据非法数则向终端发送拒绝受理的数据处理结果;若数据合法则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

6、记录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中的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并将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以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持久化处理。

7、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得到恢复数据,根据恢复数据生成失败应答数据,发送失败应答数据至终端,将恢复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第一冲正数据处理请求;将恢复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得到第二冲正数据处理请求。发送第一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至卡组织装置,接收并登记来自卡组织装置的第一冲正数据处理结果。发送第二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至主机装置,接收并登记来自主机装置的第二冲正数据处理结果。

8、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当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卡组织返回的数据处理结果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9、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

10、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为失败且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为成功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先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然后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接着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并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可以减少主机系统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缩短交易流程,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可靠性、稳定性和客户体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跨行收单数据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跨行数据处理请求;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中的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并将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

处理单元,用于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

冲正单元,用于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

其中,接收单元,第一转换单元,记录单元,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冲正单元和第二转换单元之间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协议连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冲正单元还用于:

当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卡组织返回的数据处理结果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为失败且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为成功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冲正单元具体用于:

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得到恢复数据;

根据恢复数据生成失败应答数据,发送失败应答数据至终端。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冲正单元具体用于:

将恢复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第一冲正数据处理请求;

将恢复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得到第二冲正数据处理请求;

发送第一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至卡组织装置,发送第二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至主机装置;

接收并登记来自卡组织装置的第一冲正数据处理结果,接收并登记来自主机装置的第二冲正数据处理结果。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先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然后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接着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并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可以减少主机系统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缩短交易流程,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可靠性、稳定性和客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终端的跨行数据处理请求;

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

记录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中的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并将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

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

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

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

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先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然后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接着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并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可以减少主机系统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缩短交易流程,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可靠性、稳定性和客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终端的跨行数据处理请求;

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

记录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中的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并将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

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

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

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

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先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然后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接着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并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可以减少主机系统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缩短交易流程,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可靠性、稳定性和客户体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行收单数据处理系统。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跨行收单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跨行收单数据处理系统包括终端10、主机20、卡组织装置30和如上所述的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40。终端10、主机20和卡组织装置30均通过网络通信协议与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40连接,终端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跨行收单数据处理系统的具体流程如下:

1、终端采集客户卡片信息,根据客户卡片信息生成并发送数据处理请求至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

2、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根据数据处理请求的发卡行归属来判断来自终端的数据处理请求类型。

3、当数据处理请求为行内数据处理请求时,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将行内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得到主机数据处理请求。

4、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记录主机数据处理请求中的主机场景数据信息,并将主机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以对主机场景数据进行持久化处理。

5、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根据主机数据处理请求处理主机数据:当主机数据处理成功时,将主机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当主机数据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主机场景数据,对主机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对主机场景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得到恢复数据,根据恢复数据生成失败应答数据,发送失败应答数据至终端;将恢复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得到第三冲正数据处理请求,发送第三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至主机装置。

6、主机对主机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进行账务登记,并对第三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进行处理,生成并发送第三冲正数据处理结果至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

7、终端接收来自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的失败应答数据。

8、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接收并登记来自主机装置的第三冲正数据处理结果。

9、当数据处理请求为跨行数据处理请求时,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对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进行合法性检查。若数据非法数则向终端发送拒绝受理的数据处理结果;若数据合法则将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

10、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记录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中的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并将卡组织场景数据信息加入缓冲池中以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持久化处理。

11、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处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当处理成功时,将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卡组织装置;当处理失败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得到恢复数据,根据恢复数据生成失败应答数据,发送失败应答数据至终端,将恢复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卡组织数据格式,得到第一冲正数据处理请求;将恢复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得到第二冲正数据处理请求。发送第一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至卡组织装置,发送第二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至主机装置。

12、卡组织装置对卡组织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进行账务清算,并对第一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进行处理,生成并发送第一冲正数据处理结果至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

13、主机对第二冲正数据处理请求进行处理,生成并发送第二冲正数据处理结果至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

14、终端接收来自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的失败应答数据。

15、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接收并登记来自卡组织装置的第一冲正数据处理结果,接收并登记来自主机装置的第二冲正数据处理结果。

16、当预设时间内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时,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将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当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卡组织返回的数据处理结果时,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17、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将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

18、主机对转换为主机数据格式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进行账务登记,同时生成并发送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

19、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接收主机返回的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成功,或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均为失败时,发送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至终端。当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为失败且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为成功时,从缓冲池中获取卡组织场景数据,对卡组织场景数据进行冲正处理。

20、终端接收来自跨行收单数据处理装置的卡组织数据处理结果和主机数据处理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跨行收单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减少主机系统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缩短交易流程,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可靠性、稳定性和客户体验。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行收单数据处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跨行交易仅在接收到卡组织装置返回的数据处理结果时才发送主机进行数据处理。对于一次数据处理流程,本发明的主机仅需进行一次处理,不再因等待数据处理结果而占用大量系统资源。

2、在一次完整的数据处理流程中,仅需经过两次数据报文格式转换,相较于传统系统中的四次数据报文格式转换,简化了数据处理流程,大大降低了系统资源的消耗。

3、在需要进行冲正处理时,主机仅需对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进行账务登记,不再需要等待卡组织的数据处理结果,极大的降低了主机的数据处理量及资源占用。

4、本发明会区分行内数据处理请求和跨行数据处理请求,从而达到减少跨行数据处理请求经主机处理的次数,达到为主机减压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