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药品数据库实时判断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44063发布日期:2019-09-21 02:0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监控药品数据库实时判断分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数据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监控药品数据库实时判断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医院或者诊所智能化药房技术的成熟,现已在全球发达国家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这项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传输手段,可极大地提高药品在零售终端储运的效率,减少差错率,节约宝贵的营业面积,继而引发零售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带来经营方式的转变和运营模式的升级。通常,智能化药房会对药品的库存进行数量统计,并在某种药品的数量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给出提示,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药品补充。由于药房内药品的种类较多,导致工作人员需要经常将不同的药品补充到药房中。由于疾病的诊治和药物的使用容易受外界影响,导致不同药品在不同时期的消耗速度不同,因此,会出现一些药品需要频繁补充,而另外一些药品积压过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监控药品数据库实时判断分析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控药品数据库实时判断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入库药品包装上设置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将所述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所对应的药品信息录入数据库;所述药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贮藏、产品批号、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S2,利用扫描终端扫描待出库药品包装上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判断数据库内药品是否需要补充,若需要补充,则预测补充药品量;

S3,根据步骤S2获取的结果将药品数据信息提示给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扫描终端为具有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扫描功能的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利用扫描终端扫描药品包装上设置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判断待入库药品是否由合法正规企业生产的药品:

若该药品不是由合法正规企业生产的药品,则对该药品做不入库处理,对下一药品进行判断,执行步骤S11;

若该药品是由合法正规企业生产的药品,则可以对该药品做入库处理;执行步骤S12;

S12,判断本地贮藏环境是否符合该药品的贮藏要求:

若本地贮藏环境不符合该药品的贮藏要求,则对该药品做不入库处理,对下一药品进行判断,返回步骤S11;

若本地贮藏环境符合该药品的贮藏要求,则可以对该药品做入库处理;执行步骤S13;

S13,判断入库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有效第一时间阈值:

若入库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有效第一时间阈值,则对该药品做不入库处理,对下一药品进行判断,返回步骤S11;其中,入库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的计算方法为:

T=T1-(T2-T3),

T为入库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T1为药品有效期,T2为当前入库时间,T3为药品生产日期;

若该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大于预设有效第一时间阈值,则对该药品做入库处理;执行步骤S14;

S14,判断数据库中是否有该药品名称:

若数据库中有该药品名称,则记录该药品入库后的总数量;

其中,数据库中有该药品名称,该药品入库后的总数量的计算方法为:

Pk=Pk′+Pk″,

Pk为数据库中药品名称为k,该药品入库后的总数量;Pk′为入库扫描前药品名称为k的总数量;Pk″为扫描入库药品名称为k的总数量;

若数据库中没有该药品名称,则建立该药品名称,并记录该药品入库后的总数量;

其中,数据库中没有该药品名称,该药品入库后的总数量的计算方法为:

Pk=Pk′+Pk″,Pk′=0。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利用扫描终端扫描药品包装上设置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判断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有效第二时间阈值,或者判断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有效第三时间阈值:

若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小于预设有效第二时间阈值,所述预设有效第二时间阈值小于预设有效第一时间阈值,且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有效第三时间阈值;所述预设有效第三时间阈值小于预设有效第二时间阈值,则扫描终端发出报警第一提示,该报警第一提示为该药品有效期邻近;其中,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的计算方法为:

T′=T1-(T2′-T3),

T′为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T1为药品有效期,T2′为当前待售药品时间,T3为药品生产日期;

若该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有效第二时间阈值,则可以对该药品做售卖处理;

若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小于预设有效第三时间阈值,则扫描终端发出报警第二提示,该报警第二提示为该药品已到有效期,禁止售卖;

S32,记录药品数据库中各种药品数量,药品数据库中各种药品数量的计算方法为:

pk=pk′-pk″-pk″′,

其中,pk为售卖药品后数据库中药品名称为k的总数量,pk′为售卖药品前药品名称为k的总数量,pk″为售卖药品名称为k的数量,pk″′为禁售药品名称为k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51,对数据库内有效药品进行统计:

S511,每隔S天获取数据库中各种药品所对应的有效期和药品生产日期,所述S为预设检查天数阈值,且S为正整数;令Uk=0,Uk为药品名称为k的过期药品数量;

S512,判断数据库中各种药品截止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有效期:

若数据库中各种药品截止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有效期,则将过期药品从数据库中筛除;并将过期药品从贮藏室下架;Uk=Uk+1;

其中药品截止时间的计算方法为:

Tk=(Tk′+S)-Tk″,

Tk为药品名称为k的截止时间,Tk′为上一次药品名称为k检查的日期,Tk″为药品名称为k的生产日期;

若数据库中各种药品截止时间小于有效期,则Uk=Uk+0;

S513,计算数据库中剩余有效药品数量,其数据库中剩余有效药品数量的计算方法为:

Uk′=Uk″+Uk,

其中,Uk′为数据库中药品名称为k剩余有效药品数量,Uk″为上一次检查药品名称为k有效药品数量;

S52,对数据库内药品进行补充:

S521,数据库内品规药品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对应的预设品规药品补充阈值,则统计过去X天内品规药品的用量情况,所述X为大于或者等于15的正整数;

S522,根据过去X天内品规药品的用量情况以及使用品规药品的病人数量,预测补充品规药品的数量;

S523,判断贮藏药品名称为k的当前贮藏空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补充药品名称为k后的贮藏空间:

若贮藏药品名称为k的当前贮藏空间小于补充药品名称为k后的贮藏空间,则提示贮藏室空间不足;

贮藏药品名称为k的当前贮藏空间大于或者等于补充药品名称为k后的贮藏空间,则对药品名称为k的药品进行贮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22中,预测补充品规药品的数量包括以下步骤:

S5221,利用拟合函数预测使用品规药品的病人数量;其拟合函数f(x)为:

其中,m为拟合形函数的数量;i为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m的正整数;x是自变量;β为待解参数向量,β的值通过公式JTJβ=JTY求解,Y为待拟合值向量,y1、y2、…、yn分别为第一个、第二个、…、第n个样本的函数值,J为拟合参数矩阵,JT是矩阵J的转置矩阵,x1、x2、…、xn分别为第一行、第二行、…、第n行自变量,γ1(x1)、γ2(x1)、…、γm(xn)为不同的拟合形函数;

S5221,过去X天内品规药品的用量情况以及使用品规药品的病人数量利用多元回归函数计算每种品规药品的预测用药量;其多元回归函数y为:

其中,j为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p的正整数;ω0为权重参数,p为选取的参数数量减1,αj为参数,ωj为向量,ωj通过公式ATAω=ATB计算得出,A为参数矩阵,q为回归样本量,B为品规药品的总使用量的向量,b1、b2、…、bq分别为第一种、第二种、…、第q种品规药品的总使用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将药品信息提示给用户以文字或者图片形式发送到用户移动终端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为具有SIM卡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对出入库药品的有效期进行筛选提示,以及对品规药品数量进行补充,满足医院或者诊所的需求。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控药品数据库实时判断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入库药品包装上设置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将所述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所对应的药品信息录入数据库;所述药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贮藏、产品批号、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S2,利用扫描终端扫描待出库药品包装上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判断数据库内药品是否需要补充,若需要补充,则预测补充药品量;

S3,根据步骤S2获取的结果将药品数据信息提示给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扫描终端为具有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扫描功能的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利用扫描终端扫描药品包装上设置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判断待入库药品是否由合法正规企业生产的药品:

若该药品不是由合法正规企业生产的药品,则对该药品做不入库处理,对下一药品进行判断,执行步骤S11;

若该药品是由合法正规企业生产的药品,则可以对该药品做入库处理;执行步骤S12;

S12,判断本地贮藏环境是否符合该药品的贮藏要求:

若本地贮藏环境不符合该药品的贮藏要求,则对该药品做不入库处理,对下一药品进行判断,返回步骤S11;

若本地贮藏环境符合该药品的贮藏要求,则可以对该药品做入库处理;执行步骤S13;

S13,判断入库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有效第一时间阈值:

若入库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有效第一时间阈值,则对该药品做不入库处理,对下一药品进行判断,返回步骤S11;其中,入库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的计算方法为:

T=T1-(T2-T3),

T为入库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T1为药品有效期,T2为当前入库时间,T3为药品生产日期;

若该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大于预设有效第一时间阈值,则对该药品做入库处理;执行步骤S14;

S14,判断数据库中是否有该药品名称:

若数据库中有该药品名称,则记录该药品入库后的总数量;

其中,数据库中有该药品名称,该药品入库后的总数量的计算方法为:

Pk=Pk′+Pk″,

Pk为数据库中药品名称为k,该药品入库后的总数量;Pk′为入库扫描前药品名称为k的总数量;Pk″为扫描入库药品名称为k的总数量;

若数据库中没有该药品名称,则建立该药品名称,并记录该药品入库后的总数量;

其中,数据库中没有该药品名称,该药品入库后的总数量的计算方法为:

Pk=Pk′+Pk″,Pk′=0。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利用扫描终端扫描药品包装上设置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判断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有效第二时间阈值,或者判断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有效第三时间阈值:

若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小于预设有效第二时间阈值,所述预设有效第二时间阈值小于预设有效第一时间阈值,且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有效第三时间阈值;所述预设有效第三时间阈值小于预设有效第二时间阈值,则扫描终端发出报警第一提示,该报警第一提示为该药品有效期邻近;其中,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的计算方法为:

T′=T1-(T2′-T3),

T′为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T1为药品有效期,T2′为当前待售药品时间,T3为药品生产日期;

若该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有效第二时间阈值,则可以对该药品做售卖处理;

若待售药品剩余有效期时间小于预设有效第三时间阈值,则扫描终端发出报警第二提示,该报警第二提示为该药品已到有效期,禁止售卖;

S32,记录药品数据库中各种药品数量,药品数据库中各种药品数量的计算方法为:

pk=pk′-pk″-pk″′,

其中,pk为售卖药品后数据库中药品名称为k的总数量,pk′为售卖药品前药品名称为k的总数量,pk″为售卖药品名称为k的数量,pk″′为禁售药品名称为k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51,对数据库内有效药品进行统计:

S511,每隔S天获取数据库中各种药品所对应的有效期和药品生产日期,所述S为预设检查天数阈值,且S为正整数;令Uk=0,Uk为药品名称为k的过期药品数量;

S512,判断数据库中各种药品截止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有效期:

若数据库中各种药品截止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有效期,则将过期药品从数据库中筛除;并将过期药品从贮藏室下架;Uk=Uk+1;

其中药品截止时间的计算方法为:

Tk=(Tk′+S)-Tk″,

Tk为药品名称为k的截止时间,Tk′为上一次药品名称为k检查的日期,Tk″为药品名称为k的生产日期;

若数据库中各种药品截止时间小于有效期,则Uk=Uk+0;

S513,计算数据库中剩余有效药品数量,其数据库中剩余有效药品数量的计算方法为:

Uk′=Uk″+Uk,

其中,Uk′为数据库中药品名称为k剩余有效药品数量,Uk″为上一次检查药品名称为k有效药品数量;

S52,对数据库内药品进行补充:

S521,数据库内品规药品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对应的预设品规药品补充阈值,则统计过去X天内品规药品的用量情况,所述X为大于或者等于15的正整数;

S522,根据过去X天内品规药品的用量情况以及使用品规药品的病人数量,预测补充品规药品的数量;

S523,判断贮藏药品名称为k的当前贮藏空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补充药品名称为k后的贮藏空间:

若贮藏药品名称为k的当前贮藏空间小于补充药品名称为k后的贮藏空间,则提示贮藏室空间不足;

贮藏药品名称为k的当前贮藏空间大于或者等于补充药品名称为k后的贮藏空间,则对药品名称为k的药品进行贮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22中,预测补充品规药品的数量包括以下步骤:

S5221,利用拟合函数预测使用品规药品的病人数量;其拟合函数f(x)为:

其中,m为拟合形函数的数量;i为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m的正整数;x是自变量;β为待解参数向量,βi为第i个拟合形函数的待解参数向量,γi(x)为第i个拟合形函数,β的值通过公式JTJβ=JTY求解,Y为待拟合值向量,y1、y2、…、yn分别为第一个、第二个、…、第n个样本的函数值,J为拟合参数矩阵,JT是矩阵J的转置矩阵,x1、x2、…、xn分别为第一行、第二行、…、第n行自变量,γ1(x1)、γ2(x1)、…、γm(xn)为不同的拟合形函数;

S5221,过去X天内品规药品的用量情况以及使用品规药品的病人数量利用多元回归函数计算每种品规药品的预测用药量;其多元回归函数y为:

其中,j为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p的正整数;ω0为权重参数,p为选取的参数数量减1,αj为参数,ωj为向量,ωj通过公式ATAω=ATB计算得出,A为参数矩阵,ω为向量矩阵,q为回归样本量,α11,α12,α13,…,αqp为参数矩阵A中的元素值,B为品规药品的总使用量的向量,b1、b2、…、bq分别为第一种、第二种、…、第q种品规药品的总使用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将药品信息提示给用户以文字或者图片形式发送到用户移动终端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为具有SIM卡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