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29476发布日期:2020-12-25 12:0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硬盘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硬盘托架,特别是指一种能缩减硬盘托架占用空间的硬盘托架。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蓬勃发展,服务器应用日趋广泛,服务器的硬设备(例如:运算设备、储存设备)也势必朝轻、薄、短、小发展,以满足用户使用或建置方便的需求。

其中,在储存设备方面,其构造是在一机箱内置放多个机壳,并在每一机壳内安装多个硬盘装置,每一硬盘装置包含一用于储存信息的硬盘及一用于承载该硬盘的硬盘托架,藉由该硬盘托架卡固于该机壳,使该硬盘能稳固地保持于该机壳内,该硬盘所储存的信息便能供使用者存取使用。值得探讨的是,在一个硬盘已经呈高密度置放的机箱中,如何进一步腾出空间提升硬盘安装的数量诚为目前业界所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能缩减硬盘托架占用空间的硬盘托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硬盘托架,适用于安装于一机壳,并承载一硬盘,该机壳形成一供该硬盘托架抽插的安装口,并具有一侧壁,该侧壁设有一邻近该安装口的卡制孔;该硬盘托架包含一框架及一把手。该框架可分离地由该安装口插入该机壳内,并用以容置该硬盘。该把手可枢转地固定于该框架的一前侧,该把手包括一把手本体及一固定器。该把手本体具有一枢接于该框架的该前侧一端的枢接端部,及一以该枢接端部为轴心转动的移动端。该固定器连接于该枢接端部,该固定器具有一弹性臂及一卡制端部。该弹性臂自该枢接端部向外弯折延伸且该框架的前侧进入该机壳的该安装口时,该弹性臂被该机壳的该侧壁压抵而内缩。该卡制端部由该弹性臂的末端向外凸伸且对应于该卡制孔,且该框架的前侧进入该机壳的安装口并使该卡制端部移动到该卡制孔时,该弹性臂将释压并复位而使该卡制端部进入并限位于该卡制孔内。

优选地,该侧壁具有一内表面、一相反于该内表面的外表面,及贯穿该内表面与该外表面的该卡制孔,其中,该固定器还具有一由该弹性臂与该卡制端部的连接处沿一高度方向延伸的挡止部,该卡制端部进入该卡制孔时,该挡止部靠抵于该内表面而限制该卡制端部位于该卡制孔内。

优选地,该挡止部具有二挡止结构,该等挡止结构分别位于该弹性臂与该卡制端部的连接处的两相反端。

优选地,各该挡止结构系朝远离该弹性臂与该卡制端部的连接处方向凸伸的定位凸点。

优选地,各该挡止结构的表面为圆角。

优选地,该弹性臂具有一第一弹性臂部、一第二弹性臂部及一第三弹性臂部,该第一弹性臂部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该枢接端部与该第二弹性臂部的一端,该第三弹性臂部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该卡制端部与该第二弹性臂部的另一端,该第一弹性臂部、该第二弹性臂部及该第三弹性臂部概呈u形。

优选地,该固定器还具有一第一限位臂及一第二限位臂。该第一限位臂具有一由该第一弹性臂部朝该第三弹性臂部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段,及一由该第一限位段的末端朝远离该第二弹性臂部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段。该第二限位臂具有一由该第三弹性臂部朝该第一弹性臂部的方向延伸且穿伸于该第二限位段与该枢接端部之间的第三限位段,及一由该第三限位段的末端朝该第二弹性臂部的方向延伸且末端位于该第一弹性臂部与该第二限位段之间的第四限位段,该第三限位段受该第二限位段与该枢接端部的限位而限制该第三弹性臂部在一垂直于该高度方向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移量,且该第四限位段受该第二限位段与该第一弹性臂部的限位而限制该第三弹性臂部在一垂直于该高度方向与该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移量。

优选地,该机壳还包括一邻近该框体另一端的后壁,及一设置于该后壁的内表面的第一连接埠,该硬盘具有一电连接该第一连接埠的第二连接埠,其中,该卡制端部进入该卡制孔后,该把手本体的该移动端被朝该机壳方向施力时,将使该卡制端部紧迫地靠抵于该卡制孔的孔壁并以该枢接端部为中心形成一力矩,进而推动该框架朝该机壳的该后壁移动而使该硬盘的该第二连接埠紧迫地电连接该第一连接埠。

优选地,该硬盘托架还包含一开关件,其设置于该框架的前侧的另一端并与该移动端相配合,该开关件可释放地扣住该移动端而使该框架固定在机壳内。

优选地,该枢接端部具有一基座结构,及二分别在该基座结构的两相反侧面且向外延伸的凸轴结构,该等凸轴结构枢设于该框架的该前侧。

在将该硬盘托架安装于该机壳的过程中,首先安装人员先握持该把手本体的该移动端,并以该枢接端部为轴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该第三弹性臂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大致位于该支撑架体与该把手本体之间。随后,将该硬盘托架经由该安装口插入机壳内,在此情况下,该第三弹性臂部被该机壳的该侧壁压抵而内缩,直到该枢接端部的该基座结构靠抵于该侧壁的前侧缘时,将该把手本体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该卡制端部移动到该卡制孔,在此情况下,该第三弹性臂部将因弹性回复力复位而使该卡制端部进入并藉由该挡止部限位于该卡制孔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硬盘托架,硬盘托架藉由该固定器的该卡制端部在确保能卡固于卡制孔的同时,还保持于该卡制孔内,以缩小机壳与机壳之间的空隙,进而为机箱争取更多的空间供增加硬盘的安装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硬盘托架的一实施例的一不完整的剖视图,说明该硬盘托架安装于一机壳,以及多数个机壳安装于一机箱的状态。

图2为该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3为该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4为该实施例的一局部放大图。

图5为该实施例的一剖视示意图。

图6为该实施例的一俯视示意图。

图7为类似图5视角的另一状态的一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硬盘托架的一实施例,适用于安装于一机壳8,并承载一硬盘9,该硬盘托架包含一框架1、一把手2及一开关件3。且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数个机壳8能彼此邻接地安装于一机箱7,且如图2所示,每一机壳8可供容置多数个硬盘托架,例如两个硬盘托架(图2只显示一个硬盘托架为例)及多数个分别置放于该硬盘托架上的硬盘9(图2未示)。由于每一硬盘托架的结构以及安装于该机壳8的方式均相同,故以其中一者举例说明其细部结构及安装方式如下。

在详述之前,于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硬盘托架、该机壳8及该硬盘9是在彼此垂直的一高度方向d1、一长度方向d2及一宽度方向d3的空间坐标中,但实际方向仍须视当下的装设情况而定,并不以本实施例所述为限。

参阅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机壳8概呈矩形,该机壳8形成一供该硬盘托架抽插的安装口81,并具有两个侧壁82、一后壁83、连接该等侧壁82及该后壁83的一顶壁84及一底壁85及一设置于该后壁83的内表面的第一连接埠86。而且各该侧壁82具有一内表面821、一相反于该内表面821的外表面822,及一邻近该安装口81且贯穿该内表面821与该外表面822的卡制孔823。该硬盘9具有一电连接该第一连接埠86的第二连接埠91,当该硬盘9随着该硬盘托架插入该机壳8内并推入至该机壳8后端时,该硬盘9的该第二连接埠91能与该第一连接埠86电连接,以让与该第一连接埠86电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图未示)能透过该第一连接埠86存取该硬盘9。

参阅图2与图3,该框架1是可分离地由该安装口81插入该机壳8内,并用以容置该硬盘9。在本实施例中,该框架1包括一概呈矩形且用于承载该硬盘9的承载架体11,及一连接该承载架体11的前侧的支撑架体12。

参阅图3与图4,该把手2可枢转地固定于该框架1的一前侧121,该把手2包括一把手本体21及一固定器22。更清楚地说,该把手本体21具有一枢接于该框架1的该前侧121一端的枢接端部23,及一以该枢接端部23为轴心转动的移动端24。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器22连接于该枢接端部23,且该固定器22与该把手本体21是一体成型,且是以成本较金属低的塑胶材料制作而成,藉此可降低生产成本。该枢接端部23具有一基座结构231及二分别在该基座结构231的两相反侧面且概呈圆柱状地沿该高度方向d1延伸的凸轴结构232,该等凸轴结构232对应穿设于形成在该支撑架体12上的轴孔122、123,以使得该把手2能相对于该支撑架体12转动。

参阅图3与图4,该固定器22具有一弹性臂25、一卡制端部26、一挡止部27、一第一限位臂28及一第二限位臂29。该弹性臂25自该枢接端部23向外弯折延伸,使得当该框架1的前侧121进入该机壳8的该安装口81时,该弹性臂25会被该机壳8的邻近该固定器22的该侧壁82压抵而内缩。更清楚地说,该弹性臂25具有一第一弹性臂部251、一第二弹性臂部252及一第三弹性臂部253,该第一弹性臂部251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该枢接端部23与该第二弹性臂部252的一端,该第三弹性臂部253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该卡制端部26与该第二弹性臂部252的另一端,并与该第一弹性臂部251及该第二弹性臂部252共同形成一概呈u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臂部251的厚度较该第二弹性臂部252及该第三弹性臂部253厚,藉此提升该固定器22与该枢接端部23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在长时间弯折之下造成断裂的情况发生。且由于该弹性臂25具备弹性性质而存在横向伸缩的余裕,因此,当同一尺寸的不同机壳8的宽度误差不同时,该硬盘托架能藉由该弹性臂25的压缩弹性,在其前侧121进入机壳8的该安装口81后能与机壳8的侧壁82保持紧迫接触,而能安装于具有不同宽度误差的不同机壳8,因而对于机壳8的宽度误差具有较高的容许度,进而提升该硬盘托架的使用弹性与便利性,并可节省因为机壳8的宽度误差而需更换硬盘托架或机壳的购买成本。因此,该第三弹性臂部253在该框架1的该前侧121进入该机壳8的该安装口81时,将被该侧壁82压抵而朝向该第一弹性臂部251内缩。

参阅图3至图5,该卡制端部26由该弹性臂25的末端向外凸伸且对应于该卡制孔823。在本实施例中,该卡制端部26是由该第三弹性臂部253未与该第二弹性臂部252连接的一端朝远离该第一弹性臂部251方向延伸。且当该框架1的该前侧121进入该机壳8的该安装口81并使该卡制端部26移动到相对于该卡制孔823的位置时,该第三弹性臂253将释压并复位而使该卡制端部26进入并限位于该卡制孔823内,而且,该挡止部27由该第三弹性臂部253与该卡制端部26的连接处沿该高度方向d1延伸。更明确地说,该挡止部27具有二挡止结构271,该等挡止结构271分别位于该第三弹性臂部253与该卡制端部26的连接处的两相反端,且各该挡止结构271系沿高度方向d1向外凸伸的定位凸点,且该挡止结构271的表面为圆角,当然该挡止结构271的表面并不以圆角为主。该卡制端部26进入该卡制孔823时,该等挡止结构271靠抵于该侧壁82的该内表面821而限制该卡制端部26定位于该卡制孔823内,亦即使该卡制端部26不能由该卡制孔823向外凸出,藉此,能进一步缩小图1所示的机壳8与机壳8之间的间隙,进而为机箱7争取更多的空间使能增加硬盘9的安装数量。

再参阅图3至图5,该第一限位臂28具有一由该第一弹性臂部251朝该第三弹性臂部253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段281,及一由该第一限位段281的末端朝远离该第二弹性臂部252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段282。该第二限位臂29具有一由该第三弹性臂部253朝该第一弹性臂部251的方向延伸且穿伸于该第二限位段282与该枢接端部23之间的第三限位段291,及一由该第三限位段291的末端朝该第二弹性臂部252的方向延伸且末端位于该第一弹性臂部251与该第二限位段282之间的第四限位段29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限位段282与该枢接端部23相间隔一第一间距d1,以限制该第三限位段291在该第一间距d1中移动,进而限制该第三弹性臂部253在该长度方向d2上的位移量,以防止该第一弹性臂部251、该第二弹性臂部252与该第三弹性臂部253的任一者因形变过度而发生断裂的状况。同理,该第二限位段282与该第一弹性臂部251亦相间隔一第二间距d2,以限制该第四限位段292在该第二间距d2中移动,进而限制该第三弹性臂部253在该宽度方向d3上的位移量,以在另一方向上防止该第一弹性臂部251、该第二弹性臂部252与该第三弹性臂部253的任一者因形变过度而发生断裂的状况。因此,藉由将该第一限位臂28与该第二限位臂29设置于该弹性臂25所界定出的空间内且产生相互限位的作用,不仅能避免该弹性臂25过度形变,且还能达到节省空间的功效。但是,上述的该限位结构并不以设置于该第一弹性臂部251与该第三弹性臂部253上为限。

再参阅图3与图5,该开关件3设置于该框架1的该前侧121的另一端并与该移动端24相配合,该开关件3可释放地扣住该移动端24而使该框架1固定在机壳8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关件3的结构为习知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特别要说明的是,限制该卡制端部26于该卡制孔823内的方式并不以该挡止部27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藉由该弹性臂25的弹性设计、该第三弹性臂部253的位移量以及该卡制端部26的宽度之间的相配合也能达到限制该卡制端部26于该卡制孔823内的功效。

另参阅图6及图7,该硬盘托架在插入于该机壳8内之前,需先施力于移动端24,使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使该固定器22移动至位于该支撑架体12与该把手本体21之间,随后如图6中平行于该长度方向d2的箭头方向所示并一并参阅图7,在该框架1的该前侧121进入该机壳8的该安装口81时,该固定器22的该第三弹性臂部253将被该侧壁82压抵而朝向该第一弹性臂部251内缩,同时使该枢接端部23靠抵于该侧壁82的前侧缘。接着如图5所示,再驱动该移动端24,使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使该卡制端部26紧迫地靠抵于该卡制孔823的前侧孔壁,进而使该第二连接埠91紧密地连接该第一连接埠86,而且该移动端24被该开关件3卡固而使该框架1固定在机壳8内。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的硬盘托架藉由该固定器22的该卡制端部26在确保能卡固于卡制孔823的同时,还保持于该卡制孔823内,以缩小机壳8与机壳8之间的空隙,进而为机箱7争取更多的空间供增加硬盘9的安装数量。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