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依存数据管理的控制方法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85790发布日期:2019-10-29 04:2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依存数据管理的控制方法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依存数据管理的控制方法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管理平台中,存在有其管理平台本身的数据源数据,其被称之为主数据,而这些主数据是由工作人员编辑而成(或者通过公认的第三方api接口读取,或者通过爬虫采集,来自数据最源头的数据),目前无法涉及对其的更改,只能通过更新的方式来逐步完善其主数据,而其管理平台下的,并非来自于管理平台本身的数据都会进入到另外的数据库中,例如各大企业的数据,这些数据本身不是其管理平台自身的数据,企业将通过在另外的数据库中对其自身的信息进行提取使用。

而现在,我们常常需要将从第三方或者其他数据来源的数据在经过一定的验证手段后,将其转变为主数据库中的数据,从而可以供平台使用,但目前的做法,常常是人工手动的编辑、更新,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进而增加了企业成本。

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并没有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具体地,缺少一种依存数据管理的控制方法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依存数据管理的数据控制方法,通过验证数据库以及待验数据库协同响应外部数据交换指令,包括如下步骤:a.通过所述验证数据库以及所述待验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响应外部数据交换指令;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控制指令被触发后将所述待验数据库中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中。

优选地,在满足如下条件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被触发:

-一条或多条鉴定指令被接收到;

-一条或多条管理员指令被接收到;

-所述待验数据库中的一条数据被进行数据交换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且没有收到针对所述数据的证伪指令;以及

-所述待验数据库中的一条数据的关联数据被转移到所述验证数据库中。

优选地,在所述待验数据库中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后,还包括如下步骤中的任一种:

iii.将所述被转移数据的关联数据从所述待验数据库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或

iv.对所述被转移数据的关联数据进行验证操作,以确定所述关联数据是否可以从所述待验数据库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

优选地,将所述待验数据库中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中的步骤通过如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完成:

-物理转移方式;以及

-逻辑转移方式。

优选地,与所述被转移数据的验证数据标记被修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依存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用于通过验证数据库以及待验数据库协同响应外部数据交换指令,至少包括:

所述验证数据库,

所述待验数据库,

一验证控制引擎,所述验证控制引擎在第一控制指令被触发后将所述待验数据库中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中。

优选地,所述验证数据库与所述待验数据库被存储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

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依存数据管理的数据控制方法,通过验证数据库以及待验数据库协同响应外部数据交换指令,通过所述验证数据库以及所述待验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响应外部数据交换指令;其中,在第一控制指令被触发后将所述待验数据库中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中,然后,将所述被转移数据的关联数据从所述待验数据库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或对所述被转移数据的关联数据进行验证操作,以确定所述关联数据是否可以从所述待验数据库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强大,能有效的对验证数据库以及待验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依存数据管理的数据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依存数据管理的数据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依存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清晰的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依存数据管理的控制方法以及与所述控制方法相配套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依存数据管理的数据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本发明中的依存数据管理的数据控制方法通过验证数据库以及待验数据库协同响应外部数据交换指令,即所述验证数据库以及所述待验数据库共同对外部数据的交互指令进行响应,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进入步骤s101,通过所述验证数据库以及所述待验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响应外部数据交换指令,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验证数据库为主数据库,其为数据源数据,不能修改、编辑,只能更新,而待验数据库中的数据则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者第三方传输亦或者根据待验数据库的分析运算而获取的数据,其可以在所述待验数据库中进行输入、存储、转移或者修改,而通过所述验证数据库以及所述待验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响应外部数据交换指令即意味着验证数据库可以通过外部数据的响应而进行数据的自动转移,即在本发明中,如果待验数据库中的数据在经过验证后满足一定条件,则可以将其转移至验证数据库中,作为所述验证数据库中的主数据。

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第一控制指令被触发后将所述待验数据库中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指可以将一定的数据从待验数据库中转移到验证数据库的指令,即当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则将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相关联的数据从其本身所在的待验数据库中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在满足相应的条件时被触发,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当一条或多条鉴定指令被接收到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被触发,即当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一定的鉴定方法,鉴定出所述待验数据库中相应地数据满足可以被转移至验证数据库时,则发送所述鉴定指令,若需要被转移的数据为多条数据,则发送多条鉴定指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地实施例,当一条或多条管理员指令被接收到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被触发,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即当管理员手动认为其具有能够被转移至验证数据库的能力时,生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触发指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待验数据库中的一条数据被进行数据交换的次数超过第一阈值且没有收到针对所述数据的证伪指令,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若需要被转移的数据在之前曾经被交换过很多次,所述第一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5、10、50或者更多,则优选地认定所述数据具有被转移的可能性,且当所述数据没有收到针对所述数据的证伪指令,即当所述数据经过再次验证且通过的情况下,优先触发第一控制指令;而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待验数据库中的一条数据的关联数据被转移到所述验证数据库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若来自一个数据源的数,这些数据都被转移到了验证数据库,且这个数据源的剩下数据已经很少了,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若只有一条了,则会对剩下的数据做一个自动评估,若评估通过,则认为所述数据具有被转移至验证数据库的能力,则优选地触发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然后,进入步骤s102,将所述被转移数据的关联数据从所述待验数据库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在经过步骤s101中,对所述验证数据库以及所述待验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响应外部数据进行指令交换,且当第一控制指令被触发时,执行步骤s102,即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将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相关联的数据,即被转移数据的关联数据,从待验数据库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从而完成对数据的转移操作。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依存数据管理的数据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图2示出了另一种用以实现依存数据管理中数据控制的控制方法,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进入步骤s201,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步骤s201可以参考图1中示出的步骤s101,在此不予赘述。

然后,进入步骤s202,对所述被转移数据的关联数据进行验证操作,以确定所述关联数据是否可以从所述待验数据库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关联数据被转移之前,首选对所述关联数据进行验证操作,即可以通过管理者的手动确定,也可以通过验证数据库的主动授权,完成对于关联数据的验证操作,若验证不通过,则无法将所述关联数据从所述待验数据库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若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关联数据从所述待验数据库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

进一步地,将所述待验数据库中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中的步骤通过物理转移方式完成,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数据库以及所述待验数据库为两个独立的数据库,则当所述关联数据从待验数据库转移至验证数据库时,实际上是将所述关联数据从所述待验数据库中删除,并将所述关联数据生成于所述验证数据库。

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待验数据库中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中的步骤通过逻辑转移方式完成,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待验数据库以及所述验证数据库实际上为一个数据库,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只是从管理标记上存在不同,即当所述关联数据从待验数据库转移至验证数据库时,实际上是更改了管理标记,即将原来标记于待验数据库的数据,重新将所述数据进行标记,使其具有验证数据库的标记,即与所述被转移数据的验证数据标记被修改。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待验数据库中存在有多个不同来源来的数据,同时也会标记不同的来源,当验证数据库来调取的时候返回所述验证数据库不同的标记信息,进一步地,即所述验证数据库会得到不同的标记信息的数据,而当不同的标记信息中的数据中有可以被确定的信息后,每个所述被确定的标记信息所匹配的数据也同样被确定。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依存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结合本发明的图1以及图2,示出了两种用于依存数据管理的控制方法,而作为本发明的装置类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配合所述控制方法完成对于依存数据的数据信息管理,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依存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其用于通过验证数据库以及待验数据库协同响应外部数据交换指令,至少包括所述验证数据库1,其用于存储主数据,还包括所述待验数据库2,其用于存储以及接收来自于多方平台的数据,同时还包括一验证控制引擎3,所述验证控制引擎3在第一控制指令被触发后将所述待验数据库2中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至所述验证数据库1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控制引擎3分别连接所述验证数据库1以及所述待验数据库2,所述验证控制引擎3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前述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202,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验证数据库1与所述待验数据库2被存储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物理设备可以为电脑、手机终端亦或者其他终端设备,而所述物理设备中存在的所述验证数据库1与所述待验数据库2可以基于上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完成关联数据的转移,本发明区别于两个不同终端中数据的传输,通过数据指令触发、数据验证等多种形式完成对于转移数据的控制操作。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