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87769发布日期:2019-11-20 01:40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智能设备的应用的普及,用户对于便携式智能设备的高效办公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一般来讲,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上实现触控功能是目前大部分便携式智能设备均有的功能。但是,在相关技术方案中,主要是通过在电脑的键盘上预留一定区域作为触控板区域来实现触控;但由于键盘和触控板的存在都需要占据空间,并且用户在使用搭载了触控板的键盘时,手会无意识地触碰到触控板区域造成误操作。这就需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人为地在触控板模式和键盘模式之间手动进行切换,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用户需要不断的进行切换,在操作上带来了不便。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设置有触控板和键盘的智能设备中,其键盘和触控板的操作的切换中,操作复杂、效率较低,由此影响了用户使用便携式智能设备的键盘及触控板的效率和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介质。

一种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触控式键盘,所述触控式键盘在键盘区域设置有覆盖所述键盘区域的触控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针对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一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作为第一触控参数,所述第一触控参数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点;

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参数确定对应的预设的控制模式作为目标控制模式设置为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

每隔预设时长,获取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获取第二触控参数,判断所述第二触控参数是否与所述目标控制模式匹配;

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触控参数对应的预设的控制模式。

一种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针对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一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作为第一触控参数,所述第一触控参数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点;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参数确定对应的预设的控制模式作为目标控制模式设置为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

判断单元:用于每隔预设时长,获取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获取第二触控参数,判断所述第二触控参数是否与所述目标控制模式匹配;

切换单元:用于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触控参数对应的预设的控制模式。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一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作为第一触控参数,所述第一触控参数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点;

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参数确定对应的预设的控制模式作为目标控制模式设置为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

每隔预设时长,获取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获取第二触控参数,判断所述第二触控参数是否与所述目标控制模式匹配;

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触控参数对应的预设的控制模式。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一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作为第一触控参数,所述第一触控参数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点;

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参数确定对应的预设的控制模式作为目标控制模式设置为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

每隔预设时长,获取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获取第二触控参数,判断所述第二触控参数是否与所述目标控制模式匹配;

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触控参数对应的预设的控制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触控式键盘的键盘区域预先设置一个覆盖该键盘区域的触控区域,在触控区域检测到触控操作时,获取该触控操作对应的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点的触控参数,并根据上述触控参数与预设各项参数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触控式键盘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同时每隔预设时长,通过对再次获取的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参数是否仍然与已确定的控制模式相匹配进行判断,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将当前的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为匹配的控制模式。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需要手动选择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和自行进行切换的设置,可以自动对用户的操作进行检测从而确定用户需要的操作模式并进行切换,提高了触控式键盘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中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参数确定预设的控制模式作为目标控制模式设置为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的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中判断所述第二触控参数是否与所述目标控制模式匹配的流程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中在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为预设的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触控参数判断对应的触控手势并执行触控手势对应的目标触控操作的流程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中根据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思考时间判断进行是否切换触控方式的流程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在“用户在使用触控式键盘时改变触控手势”的应用场景下的具体流程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可以基于一个包含触控式键盘1012和计算机设备1014的系统,其中触控式键盘1012可以预先包含于计算机设备1014,或者,触控式键盘1012也可以通过预设的有线或无线方式与计算机设备1014相连接,以使得触控式键盘1012可以作为计算机设备1014的输入装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触控式键盘1012具备有利用键盘或触控板实现控制的双重可选方式。即可以通过用户在触控式键盘1012上通过触控操作输入或者通过键盘输入,然后将相应的输入信息发送给计算机设备1014,以实现对计算机设备1014的输入和控制。

具体的,针对触控式键盘1012的控制的双重可选方式的实现可通过将设置了若干个与预定位置相对应的弹性压力传感元件作为键盘模块的预设区域作为键盘区域,与此同时,在上述键盘区域下设置一个覆盖该键盘区域的预设的触控模块,具体的,可以是通过在前述键盘区域下面设置一层可以感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膜而构造出触控区域,因而,对触控式键盘1012的控制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两种:通过按下键盘对应的弹性压力传感元件,或是通过在触控区域进行对应的触碰操作。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本方法既可以应用于触控式键盘终端,也可以应用于一个包含触控式键盘与外部设备的系统。考虑到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应用触控式键盘的场所广泛以及需要与键盘连接以实现外部输入和控制的设备类型种类繁多,在应用本方法完成了对触控式键盘的配置之后,就可以通过将该触控式键盘连接到不同的外部设备上实现触控输入。另一方面,考虑到能够与触控式键盘连接的设备的构造和功能通常较为复杂,要对其进行配置和改进会使得应用本方法的软硬件成本大幅增加,而若直接根据触控式键盘包含的触控模块接收和处理数据而省去中间传输到外部设备对触控参数进行处理和反馈的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用户控制体验,故而本方法选择将此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应用在触控式键盘端,通过触控式键盘包含的处理模块和触控模块进行实现,这样在实施成本和运行效率上都更为合适。

本发明中所述的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至少包括如图2所示的步骤s1022-s1028,详细介绍如下:

在步骤s1022中,检测针对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一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作为第一触控参数,所述第一触控参数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点。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触控参数还应该包括:触控轨迹、触控点数目、至少一个触控点的触控信号量、至少一个触控点的触控坐标、至少一个触控点的触控时长中的至少一个。这些参数的含义、作用和应用方法将结合后续步骤具体一一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24中,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参数确定对应的预设的控制模式作为目标控制模式设置为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

具体的,上述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参数确定其对应的预设的控制模式作为目标控制模式设置为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的过程还至少包括步骤s1032-s1036,下面结合图3进行说明。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中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参数确定预设的控制模式作为目标控制模式设置为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32中,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参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触控点的触控信号量,将所述触控信号量大于预设信号量阈值的触控点作为第一目标触控点;

具体的,此步骤的目的在于排除人为原因以外造成的触控信号数据,如由于水渍、灰尘等其他非生物接触触控区域或者周围环境中的电波信号干扰等噪声造成的报点等。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上述噪声产生的触控信号量都会远小于人为进行触控操作时所产生的信号量大小,其原因在于,这里的触控信号量是由触控板内的预设的电容式感应电路感应到的电容值的变化量决定,而在触控物体对预设的触控模块施加的触控压力变化,或是与预设的触控模块的接触面积变化时,该电容电容式感应电路的电压也随之以相同趋势变化,从而所接收到的触控信号量会随之成正比地变化。所以将触控点对应的触控信号量作为评判标准,即可筛选出人为触压对应的目标触控点,可以避免将因外界环境的干扰噪声当做对实现触摸控制具有意义的人为触控点,以免造成后续对触控参数对应的控制模式的判定的不准确和失效。

更进一步的,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精准判断,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去除触控数据中的上述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在触控区域有了触控输入时,置于其下的触控模块芯片接受到的电信号具体又可以分为自电容信号和互电容信号两种信号类型,悬浮的金属(与大地没有接触的)或者液体之类实体在触控区域上产生的自电容信号的信号量是逐渐增大的,而其对应的互电容信号的信号量是逐渐减小的,但由于触控和感测原理的不同,如果是因人的手指或者匹配的触控笔等在触控区域的接触而产生的电信号,其对应的自电容信号量是逐渐增大,互电容的信号量也是逐渐增大。同时在人手或电容笔触碰时,如果触控区域存在其它干扰,比如电源干扰或射频干扰,这些干扰出现的信号量的变化率也是陡增的,很容易被识别出来,因此通过上述各触控点的信号点的变化率的趋势即可以对人为触控信号和噪声信号进行区分和筛选。故而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信号量超出预设信号量范围的信号数据确定为第一噪声数据;而在信号类型为互电容信号时,将信号量变化率小于预设噪声强度变化率阈值的信号数据确定为第二噪声数据;将获取到的总信号数据中删除了所述第一噪声数据与所述第二噪声数据的信号数据确定为目标信号数据,再根据这个目标信号数据进行后续的匹配和判定。

在步骤s1034中,确定第一目标触控点的触控点数目,在第一目标触控点的触控点数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触控点数阈值的情况下,将预设的第一控制模式作为目标控制模式设置为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

或者,在步骤s1036中,在所述第一目标触控点的触控点数目小于预设的第一触控点数阈值的情况下,将预设的第二控制模式作为目标控制模式设置为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

下面基于本方法中的判定是否匹配的机制的出发点,对上面两个步骤一并进行说明。

考虑到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用户在使用键盘和触控板进行操作时其触碰键盘区域的方式时有相当大的区别,具体的,在用户使用触控板进行操作和输入时,通常是使用少数几个惯用手指在触控区域进行触碰和点按,而在通过键盘输入信息时,需要用户逐个按下键盘区域上的各个目标按键,而触控点数目很大概率上就对应着用户执行触控操作的手指数目,故而键盘的触控方式在预设检测周期内触控区域产生的对应的触控点的个数一般会远远大于人的惯用手指数目,由此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触控点数目阈值对触控手指数目进行判定,以区别键盘模式和触控板模式。

具体的,在完成了前述的去除触控参数中的噪声后,可以将筛选出的目标触控点认定为用户控制时使用的手指根数,而如前所述,一般人在使用触控板时最多只需要用上两只手的惯用手指,即一般最多只会用上五根手指接触触控板,相对的,在处于键盘模式时,由于需要随机按下键盘上的数量众多且分布在各预设位置的按键,因而很大概率会用上全部手指甚至整个手掌区域都会与键盘区域有所接触,故可以将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上述预设的第一触控点数阈值设置为6,即在第一目标触控点对应的触控点数目大于或等于6,将第一触控参数对应的控制模式确定为预设的第一控制模式即键盘模式,而在第一目标触控点对应的触控点数目小于6的情况下,则将第一触控参数对应的控制模式确定为预设的第二控制模式即触控板模式,意即本方法中预设的控制模式至少包括键盘模式和触控板模式这两种。

另外,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确定了目标控制模式后对触控式键盘进行设置以实现实时控制的过程具体可以如下:

在目标控制模式为键盘模式时,获取第一目标触控点在键盘区域对应的各按键的键盘码值作为目标控制信息发送给预设的控制模块;

在目标控制模式为触控板模式时,通过预设的控制模块加载出键盘区域对应的触控区域对应的驱动程序,将第一目标触控点在该触控模块上对应的触控坐标信息作为目标控制信息发送给预设的控制模块。

在步骤s1026中,每隔预设时长,获取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获取第二触控参数,判断所述第二触控参数是否与所述目标控制模式匹配。

具体的,在通过上述各步骤确定出触控式键盘的目标控制模式后,考虑到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用户的输入需求和对应的触控动作是不断随时间变化的,因此要达到触控式键盘的灵活使用和快速反应,还需要每隔预设时长,针对在触控区域检测到的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参数进行分析和匹配,即根据这些触控参数判断当前的触控操作与前述步骤确定出的目标控制模式是否仍匹配,并在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并自动切换到与当前触控参数相匹配的控制模式。

具体的,上述步骤s1026至少还包括如图4示出的步骤s1042-s1046。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中判断所述第二触控参数是否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匹配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42中,根据所述第二触控参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触控点的触控信号量,将所述触控信号量大于预设信号量阈值的触控点作为第二目标触控点,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触控点的触控点数目。

参考步骤s1032中的说明,这里的第二触控参数中除了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点以外,还包括触控轨迹、触控点数目、至少一个触控点的触控信号量、至少一个触控点的触控坐标、至少一个触控点的触控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在步骤s1044中,在所述目标控制模式为预设的第一控制模式时,在所述第二目标触控点的触控点数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触控点数阈值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第二触控参数与所述目标控制模式匹配,否则判定不匹配。

或者,在步骤s1046中,在所述目标控制模式为预设的第二控制模式时,在所述第二目标触控点的触控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触控点数阈值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第二触控参数与所述目标控制模式匹配,否则判定不匹配。

下面继续结合前面的应用场景对上述两步骤进行说明,具体的,结合前面步骤s1032中的基于键盘模式和触控板模式的操作方式的区别的考虑,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预设的第一触控点数阈值为6。在确定出的第二目标触控点对应的触控点数小于6的情况下,由于同时目标控制模式是预设的第一控制模式即键盘模式,则判定为第二触控参数与目标控制模式不匹配,而若当前的目标控制模式为第二控制模式即触控板模式,考虑到触控板模式对应的手指数目即触控点数目必定小于6,因此就判定为第二触控参数与所述目标控制模式匹配。

同样的,在第二目标触控点对应的触控点数目大于6的情况下,同时目标控制模式是预设的第一控制模式即键盘模式,则判定为第二触控参数与目标控制模式匹配,而若目标控制模式为第二控制模式即触控板模式,则判定为第二触控参数与所述目标控制模式不匹配。

另外,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确定出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方式为触控板模式时,本方法根据除了可以根据触控点的数目及坐标判断出用户的操作手指数和触控轨迹以此在触控式键盘上实现类似于鼠标的点击操作以外,还可以根据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手势进行一系列对应的预设的快捷操作,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如图5中的步骤s1052-s1054。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中在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为预设的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触控参数判断对应的触控手势并执行触控手势对应的目标触控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52中,在预设的触控手势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二触控参数中的触控轨迹匹配的触控手势作为目标手势;

具体的,这里的触控参数中的触控轨迹是指在触控物体在触控区域上产生的的移动曲线即触控路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触控轨迹的确定过程可以如下:获取第一触控参数中各触控点的感测时间戳,即触控模块获取该触控点的时间点,将对应的感测时间戳的差值小于预设时间间隔阈值的触控点确定为关联触控点,将所述关联触控点的触控坐标以及触控信号量作为所述触控轨迹数据。

在触控板模式中,触控轨迹可以很好地反映出用户的操作手势,如具体是用一根手指连续点击式触碰还是用多根手指以滑动方式持续触控等。具体的,预设的触控手势库中可以存有的触控手势可以包括:单指敲击、双指敲击、从左边缘向右滑动、从上边缘向下滑动、两指沿同一直线向外移动等。

在步骤s1054中,在查找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的触控手势数据库中包含的触控手势和预设操作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手势对应的预设操作作为目标触控操作,执行所述目标触控操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触控手势和预设操作的对应关系可以进行如下设置:如在触控区域从左边缘向右滑动的触控手势对应的预设操作对应的预设操作是打开任务浏览窗口,从上边缘向下滑动的触控手势对应的预设操作是打开隐藏的标题栏,而两指沿同一直线向外移动对应的预设操作是放大,单指快速双击不松拖动对应的预设操作是左键选中目标拖动等。

继续对步骤s1028进行说明,在步骤s1028中,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触控参数对应的控制模式。

更进一步的,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用户在触控操作时可能会有一个实时思考和判断的过程,特别是在根据当前的输入需求的变化,用户要从键盘模式转换到触控板模式或者反向切换时,会由于触控动作的变换和对当下需要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是否要进行切换的考虑和判断出现用户触控操作的停顿和实施间隔。

因而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除了可以将用户的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控制模式相匹配时,还可以根据检测到的触控操作的时间间隔判断用户是否处于要切换控制模式的节点,并据此向用户发送是否需要进行控制模式切换的请求确认消息,以此实现控制模式的快速和智能切换,而不需要用户人工手动去发送预设消息以切换控制模式。

具体的上述根据用户触控操作的时间间隔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控制模式的切换,并向用户发送请求确认消息的过程还至少包括图6示出的步骤s1062-s1064。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中根据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思考时间判断进行是否切换触控方式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第一触控参数和/或第二触控参数还包括感测时间戳,下面具体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62中,根据所述感测时间戳确定所述第一目标触控点和/或第二目标触控点的触控思考时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感测时间戳是指检测到触控区域上输入的触控操作时的时间点,并且,由于一个触控操作从开始实施到完成动作可能对应着多个触控点,而这多个触控点的时间点之间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因此,根据一个触控操作中包含的各个目标触控点对应的感测时间戳即可以得出各触控点的感测时间间隔,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针对一个触控操作可以检测到其包含两个目标触控点:目标触控点a与目标触控点b,其中,目标触控点a对应的时间戳是13:55:07,而目标触控点b对应的时间戳是13:58:16,这里的目标触控点a与目标触控点b间的感测时间间隔即为3分9秒,而考虑到触控信号的接收可能存在延迟,以及人工实施触控动作的速度有限,还可以基于历史获取的用户触控操作数据对感测时间间隔进行进一步的一定的比例折算,如将上述感测时间间隔3分9秒乘以预设的折换率80%,从而将2分31秒作为上述的触控思考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测到的目标触控点包含两个以上时,本方法分别计算出对应的时间戳最邻近的目标触控点间的感测时间间隔作为目标感测时间间隔,并根据目标感测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间间隔阈值的目标感测时间间隔确定出触控思考时间。

在步骤s1064中,在所述触控思考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触控确认请求并接收对所述触控确认请求的反馈消息。

继续基于参考s1062中的举例进行说明,由于已经确定触控思考时间为2分31秒,考虑到一般用户的操作习惯,可以将此步骤中预设的时间阈值设置为2分30秒,从而这里的触控思考时间大于了预设时间阈值,即判断为当前用户可能正在转换操作方式,发送触控确认请求并接收对所述触控确认请求的反馈消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这个发送触控确认请求的方式可以是通过一个预设设备比如与触控式键盘连接的计算机等具有通信、显示和处理能力的装置。可选的,具体可以通过在与触控式键盘连接的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显示“现在是否需要切换控制模式?”等类似的消息将触控确认请求发送给用户,并接收用户通过触控式键盘或者鼠标等其他预设设备输入的反馈消息,如点击“是”或“否”的预设选项等。

在步骤s1066中,根据所述反馈消息确认是否对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进行切换。

继续结合上一步的举例,在用户在预设设备上点击了“是”的选项时,即视作发送了要对当前控制模式进行切换的反馈消息,触控式键盘即可执行相关预设动作使得控制模式切换完成。

下面结合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例实施方式在为“用户在使用触控式键盘时改变触控手势”的应用场景下的具体流程。

在此应用场景中,该触控式键盘除了在预设区域安装有预设的弹性压力传感元件以实现键盘模式,还应该在键盘区域设置有覆盖这个键盘区域的触控区域,具体的,上述触控区域可以通过在预设的键盘的键帽下面设置一层触控膜实现,可选的,这个触控膜可以是包含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纳米导线、控制电路板和驱动软件的一种透明的薄膜,以此做到能够隔着预设的非金属基板(可以由玻璃、亚克力板、塑料等制成)精确感知人手或者触控笔的触控操作,以实现精确的触控检测和定点控制。

具体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所述应用场景下的具体流程包括步骤s1072-s1078,说明如下:

在步骤s1072中,检测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一触控操作,获取第一触控操作对应的第一触控参数,根据该第一触控参数确定目标控制模式。

具体的,触控操作的输入方式可以是用户在触控式键盘上用双手对预设键帽进行按压,而其对应的检测到的第一触控参数就是触控式键盘包含的触控模块获取的用户按下的每个按键对应的触控点,以及触控点数目、各个触控点的坐标、触控时长等相关参数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键盘作为输入工具的实际使用方式,本方法中把触控点数目对应为实施触控操作的手指数目。

在此应用场景中,根据第一触控参数确定目标控制模式可以如下进行:由于用户双手敲击键盘区域,在除去了噪声的第一触控参数中的确定出的第一目标触控点数为8,而这大于预设的第一触控点数阈值6,故而认定为当前用户在使用键盘模式,即将目标控制模式确定为预设的键盘模式。

在步骤s1074中,每隔预设时长,获取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对应的第二触控参数,对第二触控参数是否与目标控制模式进行判断。

在此应用场景中,具体的可以是在用户使用了触控式键盘进行敲击打字输入之后转为用两个惯用手指进行触控,从而此时的获取到的第二触控参数中包含的第二目标触控点数目为2,而这小于与上一步中确定的键盘模式对应的预设的触控点阈值6,因此判定为第二触控参数已经与作为目标控制模式的键盘模式已经不匹配。

在步骤s1076中,在判定为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与第二触控参数匹配的预设的控制模式并进行切换。

在此应用场景中,在确定出第二目标触控参数包含的第二目标触控点为2后,即可认定为用户在使用触控板模式,所以将当前的目标控制模式由对应于6根手指及以上的键盘模式切换为预设的对应5根手指及以下的触控板模式。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参考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装置1080,包括:检测单元1082、第一确定单元1084、判断单元1086和切换单元1088。

其中,检测单元1802,用于检测针对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一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作为第一触控参数,所述第一触控参数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点。

第一确定单元18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参数确定对应的预设的控制模式作为目标控制模式设置为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

判断单元1806,用于每隔预设时长,获取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获取第二触控参数,判断所述第二触控参数是否与所述目标控制模式匹配。

切换单元1808,用于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触控参数对应的预设的控制模式。

图9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键盘模块、触控模块、通信模块。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本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触控式键盘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一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作为第一触控参数,所述第一触控参数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所述触控区域输入的第一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作为第一触控参数,所述第一触控参数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