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M跟踪的产品寿终预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7746发布日期:2019-11-16 0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基于bom跟踪的产品寿终预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产品寿终的指标和指标限值:确定产品寿终的指标,以及对应指标达到的限值,限值用字母a表示,即指标达到限值a时,判断为产品寿终;

步骤2:采集时刻表:从产品投入使用起,建立指标数据采集时刻表,时刻表随着时间推移,采集频率越来越高,每个采集时刻顺次表示为t1、t2、t3……tn;

步骤3:建立坐标系:以采集时刻为横坐标,以采集的指标为纵坐标,将指标限值绘制在坐标系内,即为一条水平的直线,称为限值线;

步骤4:采集指标数据:在时刻表上对应的时刻采集各个指标数据,指标数据顺次用χ1、χ2、χ3……χn,并与时刻表中对应的时刻匹配记录;

步骤5:绘制指标变化曲线:将每个采集时刻采集到的指标数据描点在坐标系中,当采集的指标数据为2个以上时,将点连线,并绘制出平滑的延长线;

步骤6:判断下一次采集时刻是否合理:当延长线与限值线的交点在下一次采集时刻之前,则需要重新设定采集时刻,将下一次的采集时刻提前到延长线与限值线的交点所在时刻以前;

步骤7:判断产品终结:当产品的一个使用周期的时间长度大于当前数据采集时刻和延长线与限值线的交点所在时刻的时间长度时,判断为产品寿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m跟踪的产品寿终预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有步骤2.1,

步骤2.1:建立时间表:计算采集时刻表中相邻两次的时刻间隔长度,时刻间隔长度顺次表示为t1、t2、t3……tn,其中,t1=t2-t1,t2=t3–t2,t3=t4–t3,……tn-1=tn–tn-1,建立时间间隔长度表,即时间表;

所述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有步骤4.1、步骤4.2、步骤4.3、步骤4.4和步骤4.5,

步骤4.1:计算数据差:计算相邻的采集时刻的指标数据的差值x1=χ2–χ1,x2=χ3–χ2,x3=χ4–χ3,……,xn=χn–χn-1,并将数据差值与时间表里对应的时间匹配记录;

步骤4.2:计算数据变化速度:用数据差xi(i=1、2、3、4……n)除以对应的时间表里对应时刻的时刻间隔ti(i=1、2、3、4……n),得到数据变化速度,数据变化速度用di(i=1、2、3、4……n)表示,将数据变化速度di与时间表的时间对应匹配;

步骤4.3:绘制数据变化速度和时刻的坐标系:以时刻ti为横坐标,以数据变化速度di为纵坐标,将对应时刻下的数据变化速度描点在坐标系中,用平滑的线顺次连接各点,并按照连线的走势,绘制到下一个采集时刻,读取下一个采集时刻的指标变化速度di+1,

步骤4.4:计算下一次采集时刻的指标数据:取所有指标变化速度中的最大值dmax,下一次的采集时刻的指标数据表示为χi+1=χi+(χi·ti·dmax);χi+1与指标限值有两种关系,一种是χi+1始终大于指标限值,随着时刻延长,χi+1逐渐接近指标限值,一旦到达指标限值,产品寿终,称为下降指标,另一种是χi+1始终小于指标限值,随着时刻延长,χi+1逐渐接近指标限值,一旦到达指标限值,称为上升指标;

步骤4.5:判断下一次采集时刻是否合理:当a为下降指标时,当步骤4.4计算所得的χi+1大于限值a时,表示产品该指标在下次采集时,仍然是安全的,当χi+1小于限值a时,表示产品该指标在下次采集时,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更换ti直到χi+1大于限值a,判断更换后的ti对应的时刻是否在产品一个使用周期后,如在使用周期后,可以再次投入使用,并在下一个使用周期后,再次采集指标,循环步骤4.1-4.5,若更换后的ti对应的时刻是否在产品一个使用周期完成前,则判断产品寿终;

当a为上升指标时,当步骤4.4计算所得的χi+1小于限值a时,表示产品该指标在下次采集时,仍然是安全的,当χi+1大于限值a时,表示产品该指标在下次采集时,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更换ti直到χi+1小于限值a,判断更换后的ti对应的时刻是否在产品一个使用周期后,如在使用周期后,可以再次投入使用,并在下一个使用周期后,再次采集指标,循环步骤4.1-4.5,若更换后的ti对应的时刻是否在产品一个使用周期完成前,则判断产品寿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om跟踪的产品寿终预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3之后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4.3.1:计算数据变化速度差:计算相邻时间的两个数据变化速度差,数据变化速度差用di(i=1、2、3、4……n)表示,di具有正负之分,用后一个数据变化速度减去前一个数据变化速度,计算相邻的数据变化速度差值,di=di+1–di,将数据变化速度差值di与时间表里对应的时间匹配记录;

步骤4.3.2:绘制数据变化速度差值与时刻的坐标系:以时刻为横坐标,数据变化速度差值di为纵坐标,将步骤4.3.1中的数据变化速度差值di描点在坐标系中,并圆滑地连线,将连线圆滑地延长到下一个采集时刻,读取下一个采集时刻的指标变化速度差值di+1;

步骤4.3.3:计算下一次采集时刻的指标数据:取所有采集时刻的指标变化速度差值的最大值dmax。下一次的采集时刻的指标数据表示为χi+1=χi+[χi·ti·dmax·(1+dmax)];

步骤4.3.4:进入步骤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om跟踪的产品寿终预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3.3之后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4-1:设定数据数列:设{an}为数列,a为实数,a表示指标的限值,某个时刻采集的指标数据表示为χi,χi对应于数列中的ai,i=1、2、3、4……n;

步骤4-2:设定an与a的差值为ε,ε=an-a,ε取正数,ε的作用在于衡量数列通项an与常数a的接近程度,ε越小,表示an与a越接近,即产品越接近寿终,建立ε取值表;

步骤4-3:设定正整数n,使得当n>n,|an-a|<ε,称数列{an}收敛于a,实数a称为数列{an}的极限,记作limn→∞an=a或an→a(n→∞),n随ε的变小而变大,n表示采集指标数据的特定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om跟踪的产品寿终预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ε取值表从大到小顺次赋值,首先,选取一个ε值,该选值的意义在于预测得的指标数据与指标极限的差值,由该ε值,结合a为定值,可以计算得到an=ε+a,可以计算得到n,进而在计算得到的n的时刻进行指标数据采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om跟踪的产品寿终预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公式χi+1=χi+[χi·ti·dmax·(1+dmax)],变形可得:根据数据极限的微分公式可得,设函数在点χi处的变量为δχ,求函数的改变量δt,

令χi+1=a,n=i+1,

在式(1)中带入δχ=χi+1—χi得到如下公式:

在式(2)中带入ε=xi+1-xi得到,

公式(3)中均为已知数,可以得到δt的数值,则可得到下一个采集指标数据的时刻ti+1,ti+1=ti+δt。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OM跟踪的产品寿终预算方法,首先确定产品寿终的指标和指标限值,设定采集时刻表,以采集时刻为横坐标,以采集的指标为纵坐标,将指标限值绘制在坐标系内,即为一条水平的直线,称为限值线,采集指标数据,绘制指标变化曲线:将每个采集时刻采集到的指标数据描点在坐标系中,当采集的指标数据为2个以上时,将点连线,并绘制出平滑的延长线;判断下一次采集时刻是否合理或者产品终结。本发明给产品使用过程中,产品性能变化无公式套用,呈不规格变化,提供有效的预测方式,避免产品在使用中报废,带来极大的危害,在产品使用前,确定产品是否可安全使用或报废。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佳;温多林;庞文静;王大力;张先轲;洪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国睿信维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