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取一指纹辨识程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66159发布日期:2020-03-24 21:3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存取一指纹辨识程序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关于电子装置的运作方法,特别是存取电子装置的指纹辨识程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指纹辨识功能”已逐渐成为电子装置的必备功能。由于目前的电子装置通常具有触控功能,判断指纹辨识的执行时机的机制是需要的。在缺乏判断机制的情况下,电子装置可能在每次触控行为发生时皆进行指纹辨识,如此将造成不必要的电量损耗,触控的执行亦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有鉴于此,目前需发展一种存取电子装置的一指纹辨识程序的方法,以解决前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取电子装置的指纹辨识程序的方法,电子装置具有显示区域,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感应手指触碰显示区域的接触面积;比较接触面积与预设面积;以及当接触面积大于预设面积时,存取指纹辨识程序。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存取电子装置的指纹辨识程序的方法,电子装置具有显示区域,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感应手指触碰显示区域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比较接触面积与预设面积,并比较接触时间与预设时间;以及当接触面积大于预设面积时或当接触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存取指纹辨识程序。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存取电子装置的指纹辨识程序的方法,电子装置具有显示区域,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感应手指触碰显示区域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比较接触面积与预设面积,并比较接触时间与预设时间;以及判断是否默认面积包含多个指纹特征;当默认面积包含多个指纹特征时,存取指纹辨识程序。

接着将配合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优点及新颖特征。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执行一种存取电子装置的指纹辨识程序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内部组件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b)的方法的细部流程图;

图3(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1(b)的方法的细部流程图;

图3(c)是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图1(b)的方法的细部流程图;

图3(d)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3(c)中步骤s35的细部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子装置

2指纹辨识程序

4显示区域

5接触面积

6手指

10方法

s11~s13步骤

11触控传感器模块

12指纹传感器模块

13前端电路

14内存

15微控制器

15(a)微处理器

s31~s35步骤

s351~s353步骤

s41~s45步骤

s51~s56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亦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针对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另外,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用词,以修饰权利要求书的组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组件有任何序数,也不代表某一组件与另一组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组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组件能作出清楚区分。

此外,本发明中关于“当...”或“...时”等描述表示“当下、之前、或之后”等形式,而不限定为同时发生的情形,在此先行说明。本发明中关于“设置于...上”等类似描述表示两组件的对应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两组件之间是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在此先行叙明。另外,本发明中关于“连接”一词,若无特别强调,则表示包含了直接连接与间接连接的形式。

考虑到特定份量的量测问题及失误(即量测系统的限制),文中关于“大约为...”及“实质上为...”等描述可包含记载的数值以及该领域技术人士能判断出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举例来说,“大约为...”可表示在一或多个标准偏差之内,或在标准数值的±20%、±15%、±10%、±5%、±3%之内。需注意的是,由于处理过程之偏差或处理过程之不稳定,文中关于“相同”等描述亦包含了“大约”的含义。

图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电子装置1执行一种存取电子装置1的指纹辨识程序2的方法10的示意图。图1(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10的步骤流程图。如图1(a)及1(b)所示,电子装置1具有一显示区域4,且方法10是通过电子装置1来执行。此外,方法10包含步骤s11至s13,其中步骤s11为:感应一手指6(例如一使用者的手指)触碰显示区域4的一接触面积5;步骤s12为:比较接触面积5与一预设面积;步骤s13为:当接触面积5大于预设面积时,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在一实施例中,“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可定义为开始执行指纹辨识程序2。

须注意的是,方法10是执行于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之前,用于判断指纹辨识程序2是否需要被执行。在一实施例中,指纹辨识程序2包含一数据比对步骤及一功能提供步骤。在一实施例中,“数据比对步骤”可定义为电子装置1比较手指6的指纹与一预先储存的数据,以验证用户身分,而“功能提供步骤”可定义电子装置1提供对应用户身分的功能(此处功能可例如是读取机密数据、执行金融交易运作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另外,在一实施例中,指纹辨识程序2更包含一数据收集步骤,用于收集手指6的一指纹资料;但数据收集步骤亦可独立于指纹辨识程序2之外,例如可在指纹辨识程序2被存取之前先执行数据收集步骤(因此数据收集步骤亦可被视为与指纹辨识程序2为不同程序)。

默认面积可包含多个指纹特征。在一实施例中,指纹特征的数量可随着手指6的接触面积扩大而增加,因此指纹特征的数量可做为指示预设面积的大小的指标。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指纹特征可以是手指6的多个指纹特征点(minutiae),但不限于此。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细节,本说明中方法10的实施例皆是以单一手指触碰显示区域4的情况来举例。

以下将说明电子装置1的细节。电子装置1可以是任何具备指纹辨识功能的装置,例如显示设备、提款机等,且不限于此。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区域4可由液晶显示(lcd)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技术、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led)显示技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技术或可挠性显示技术等来实现,且不限于此。电子装置1可包括一显示介质层;举例来说,显示介质层可包括但不限于液晶层、发光二极管(led)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层、无机发光二极管层、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层、微型发光二极管层、量子点层、荧光层、磷光层、各种其它类型的显示层(例如电润湿显示层(electro-wettingdisplaylayer)、电泳显示层(anelectro-phoresisdisplaylayer)、量子点显示层(quantumdotdisplaylayer)、电浆显示层(plasmadisplaylayer)等),或上述介质层的任意组合。此外,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的内部组件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子装置1可包含显示区域4、一触控传感器模块11、一指纹传感器模块12、一前端电路13、一内存14及一微控制器15;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些范例中,触控传感器模块11及指纹传感器模块12可整合至一整合的传感器模块之中,因此整合的传感器模块可执行触控功能及指纹感应功能。在此范例中,本发明描述的触控传感器模块11及指纹传感器模块12可视为整合的传感器模块的一部分,且可视为整合的传感器模块的一些组件。在一实施例中,触控传感器模块11可包含设置于显示区域4的多个触控电极,以用于感应显示区域4上的触碰。指纹传感器模块12可包含设置于显示区域4的至少一指纹传感器,以用于感应触碰显示区域4的手指6的指纹资料。前端电路13用以接收触控传感器模块11或指纹传感器模块12所感应到的数据,并且可将数据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内存14可储存转换后的信号(数字信号)。微控制器15可控制触控传感器模块11及指纹传感器模块12的执行,且微控制器15可包含一微处理器15(a),以用于分析转换后的数据。在一实施例中,内存14可储存默认面积或一默认时间,而微处理器15(a)可将接触面积5与预设面积进行比较,或将手指6接触显示区域4的一接触持间与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另外,关于“触控传感器模块11如何进行触控感应”及“指纹辨识模块12如何进行指纹辨识”的细节属于该领域技术人员可实现的技术,故在此不再详述。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传感器模块11可以是电阻式触控感应模块、电容式触控感应模块、超音波式触控感应模块、或光学式触控感应模块等,且不限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模块12的指纹传感器可以是光学式指纹传感器、超音波式指纹传感器或电容式指纹传感器,且不限于此。此外,指纹传感器亦可具有不同大小,因此指纹传感器在显示区域4上所提供的一指纹感应区域可具有不同大小。在一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可以是一局部大小指纹传感器(localsizein-displayfingerprintsensor)、一半屏幕指纹传感器(halfscreenin-displayfingerprintsensor)或一全屏幕指纹传感器(fullscreenin-displayfingerprintsensor),且不限于此。局部大小指纹传感器可提供实质上为一个手指大小的指纹感应区域,例如显示区域4大小的1%至19%之间。在一范例中,局部大小指纹传感器的指纹感应区域可介于9平方毫米(mm2)至400平方毫米之间(即9mm2≤指纹感应区域的大小≤400mm2),且本发明不限于此。

半屏幕指纹传感器可提供近似半个显示区域4大小的指纹感应区域,例如显示区域4大小的20%至70%之间(显示区域4大小的20%≤指纹感应区域的大小≤显示区域4大小的70%)。在一范例中,全屏幕指纹传感器可提供实质上等同于显示区域4大小的指纹感应区域,例如显示区域4大小的71%至100%之间(显示区域4大小的71%≤指纹感应区域的大小≤显示区域4大小的100%)。本发明不限于此。

请同时参考图1(a)至图2,在一实施例中,方法10的步骤可由一非瞬时计算机程序产品16的多个指令来实现,例如步骤可实现为多程序代码。非瞬时计算机程序产品16可由韧体的方式而整合于微控制器15中,或者非瞬时计算机程序产品16可储存于内存14中,并可被微处理器15(a)存取;且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微处理器15(a)可执行非瞬时计算机程序产品16,进而使微控制器15控制电子装置1执行方法10;本发明不限于此。

以下将说明方法10的细节。图3(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b)的方法10的细部流程图。首先步骤s31被执行,电子装置1为待命状态或使用状态;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亦可为关机状态。之后步骤s32被执行,电子装置1判断手指6是否触碰显示区域4,并感应手指6触碰显示区域4的接触面积5。假如电子装置1判断手指6未与显示区域4接触,则步骤s31被重新执行;假如电子装置1判断手指6与触碰了显示区域4(例如电子装置1感应到接触面积5),则步骤s33(a)被执行,电子装置1比较接触面积5与预设面积,并判断接触面积5是否大于预设面积,其中预设面积的大小至少为60平方毫米。假如接触面积5并未大于预设面积,则步骤s31被重新执行。假如接触面积5大于预设面积,则步骤s34被执行,电子装置1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

请同时参考图1(a)至3(a)。首先说明步骤s31的细节。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为待命状态”可定义为电子装置1在开机之后等待用户输入指令时的状态。“电子装置1为使用状态”可定义为电子装置1运作时的状态,例如电子装置1被用户控制时或电子装置1执行需求指纹辨识的应用程序(app)时等;本发明不限于此。

接着说明步骤s32的细节。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在至少一特定条件下会执行步骤s32,其中“至少一特定条件”可定义为电子装置1由待命状态转变为使用状态的情况、电子装置1开始执行应用程序的情况、或应用程序即将进行指纹辨识功能的情况等,且不限于此。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可通过触控传感器模块11感测显示区域4上的触碰行为来判断手指6是否触碰显示区域4或通过指纹传感器模块12探测接触面积5来判断手指6是否触碰显示区域4,且不限于此。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可以在判断手指6触碰显示区域4后再启动指纹传感器模块12,因此可减少电子装置1的耗电量,并可改善指纹传感器模块12的运作效率。

接着说明步骤s33(a)的细节。在一实施例中,接触面积5的大小至少可通过指纹传感器模块12探测接触面积5的边缘而被取得。在一实施例中,预设面积的大小至少为60平方毫米(即60mm2≤预设面积)。在一实施例中,预设面积的大小可介于60平方毫米至400平方毫米之间(即60mm2≤预设面积的大小≤400mm2)。

由于人类指纹的面积通常介于60平方毫米至400平方毫米之间,例如200平方毫米,因此当预设面积的大小介于60平方毫米至400平方毫米之间,方法10将可适用于各种大小的手指。此外,当用户在显示区域4上进行一般触控行为时(例如用户的手指6在显示区域4上进行滑动或点击等),通常仅需要使用指纹的一部分与显示区域4接触,由此可知,当接触面积5增加时,表示指纹辨识程序2需要被执行的可能性亦随之提高。因此接触面积5的大小可作为指纹辨识程序2是否需要执行的一个依据。

需注意的是,预设面积的大小可默认于电子装置1中,但亦可由使用者自行设定。此外,在电子装置1的使用过程中,预设面积的大小亦可随着使用者的需求而被调整。

接着说明步骤s34的细节。当电子装置1判断接触面积5大于预设面积时(例如接触面积>60平方毫米)时,表示指纹辨识程序2需要被执行的可能性很高,因此电子装置1会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

此外,方法10亦可包含步骤s31(a)。步骤s31(a)为:电子装置1在显示区域4中显示一指纹指示区域,用以指示指纹感应区域的正确位置或较佳位置,以提升的辨识分辨率(resolution)或准确度。在一实施例中,步骤31(a)可执行于步骤s31及步骤s32之间。

在一些范例中,步骤s31(a)可适用于具有局部大小指纹传感器的电子装置1。步骤s31(a)可降低手指6在显示区域4上的接触面积超出局部大小指纹传感器的指纹感应区域的可能性。另外,对于具有半屏幕指纹传感器或全屏幕指纹传感器的电子装置1而言,步骤s31(a)虽然并非必要的步骤,但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1(a)亦可被执行,举例来说,当电子装置1为了信息安全的考虑而必须改变指纹感应区域中进行指纹辨识的位置时,步骤s31(a)即可被执行;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3(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1(b)的方法10的细部流程图。如图3(b)所示,本实施例的步骤s31及s32与图3(a)的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详述。此外,假如电子装置1判断手指6触碰显示区域4(例如接触面积5被电子装置1感应到),则步骤s33(b)被执行,电子装置1比较接触面积5和预设面积并判断接触面积5是否大于预设面积,其中预设面积的大小是由默认面积中的指纹特征的数量来定义。假如接触面积5并未大于预设面积,则步骤s31将被重新执行。假如接触面积5大于预设面积,则步骤s34被执行,电子装置1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

请同时参考图1(a)至3(b)。首先将说明步骤s33(b)的细节。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指纹特征”可定义为指纹特征点。由于接触面积5的大小越大,电子装置1所能观察到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也越多,因此指纹特征点的数量可作为判断接触面积5大小以及设定预设面积大小的依据。

在一实施例中,指纹特征点可以是循环式特征点、螺纹式特征点或拱状式特征点等,且不限于此。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预设面积所包含的指纹特征的数量(例如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大于或等于8个(即8≤指纹特征的数量)。在一实施例中,至少8个指纹特征可包含平弧纹(plainarcheminutiae)、帐形纹(tentedarcheminutiae)、正箕纹(ulnarloopminutiae)、反箕纹(radialloopminutiae)、双箕螺纹(doubleloopminutiae)、平螺纹(plainwhorlminutiae)、囊形纹(centralpocketloopwhorlminutiae)、和杂形纹(accidentalwhorlminutiae),且不限于此。手指6的指纹特征亦可以个人专属的指纹的图样。当指纹特征的数量至少为8个时,指纹辨识程序2的数据比对步骤的成功率将可被提升,例如成功率可达约98%。因此,步骤s33(b)的执行可提升指纹辨识程序2的效率。

需注意的是,指纹特征的数量可默认于电子装置1中,但亦可由使用者自行设定。另外,在电子装置1的使用过程中,指纹特征的数量亦可依照使用者的需求而被调整。

接着说明步骤s34。当电子装置1判断指纹特征的数量大于默认面积所包含的8个指纹特征时,表示指纹辨识程序2需要被执行的可能性很高,因此电子装置1可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

此外,在电子装置1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之前,更多步骤可加入方法10之中,以辅助判断指纹辨识程序2是否需要执行。图3(c)是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图1(b)的方法10的细部流程图。

首先,步骤s31至s33(a)或步骤s31至s33(b)被执行。之后,步骤s33(c)被执行,电子装置1感应手指6触碰显示区域4的一接触时间。之后,步骤s33(d)被执行,电子装置1比较接触时间与一预设时间。当接触时间不大于预设时间时,步骤s31被重新执行。当接触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步骤s34被执行,电子装置1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

请同时参考图1(a)至3(c)。由于步骤s31至s33(a)、s31至s33(b)及步骤s34与图3(a)或3(b)的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详述。

关于步骤s33(c)细节,由于指纹辨识程序2的执行通常需要将手指6停留在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因此接触时间的长短可做为指纹辨识程序2是否需要被执行的一个依据。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3(c)亦可执行于步骤s33(a)或s33(b)之前,且不限于此。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1并未感应到接触时间时(例如感应失败时),步骤s31将重新执行。再者,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的微处理器15(a)至少可通过一定时器电路来计算接触时间。

关于步骤s33(d),在一实施例中,由于一般触控行为(例如手指6在显示区域4上滑动或点击)的执行期间实质上小于0.3秒,且为了降低触控行为与指纹辨识程序2彼此间产生干扰的可能性,预设时间至少为0.3秒。在一些范例中,通过将预设时间设定为至少0.3秒,当接触时间大于0.3秒,且接触面积5小于默认面积时,电子装置1将不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时间可介于0.3秒至3秒之间(即0.3s≤预设时间≤3s)。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时间可为0.3秒、0.5秒或1秒,且不限于此。

需注意的是,预设时间可预先被设定于电子装置1中,但亦可由使用者自行设定。另外,在电子装置1的使用过程中,预设时间亦可依照需求而被调整。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5可被执行于步骤s34之前。步骤s35为:电子装置1收集手指6的指纹数据。在一实施例中,“指纹数据”可定义为任何可用于指纹辨识程序2的数据,举例来说,当指纹传感器为光学式指纹传感器时,指纹数据可以是手指6的一指纹影像。

须注意的是,步骤s35可执行于步骤s34之前的任何时点,例如步骤s35可在手指6触碰显示区域4时即开始执行(例如步骤s32执行时)。

接着说明步骤s35的细节。图3(d)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3(c)的步骤s35的细部流程图。首先,步骤s351被执行,当电子装置1判断手指6触碰显示区域4(例如触碰指纹指示区域或接触面积5)后,电子装置1提高对应手指6触碰显示区域4的位置(例如触碰指纹指示区域或接触面积5)的显示亮度。之后,步骤s352被执行,电子装置1开启指纹传感器模块12。之后,步骤s353被执行,电子装置1通过指纹传感器获取手指6的指纹数据。

请同时参考图1(a)至图3(d)。在一实施例中,“显示亮度”可定义为电子装置1的背光亮度。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亮度”可定义为电子装置1中的光线发射层(1ight-emittinglayers)的亮度,例如oled层、led层等,且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可采用区域背光控制技术(localdiming)来提高对应位置(手指6触碰显示区域4的位置,例如指纹指示区域或接触面积5)的显示亮度。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指纹辨识器可为光学式指纹传感器;光学式指纹传感器可接收从手指6处反射的光线,以获得手指6的指纹数据(例如指纹影像)。

通过步骤s351至s353,电子装置1可在指纹辨识程序2被存取之前,先收集指纹数据,因此指纹辨识程序2的整体运行时间可被缩短,电子装置1的效率可被提升。

本发明的方法10亦可具备其它变化。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10的流程图。须注意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部分技术特征已于图1(a)至3(d)的实施例中说明,故不再详述。

如图4所示,首先,步骤s41及s42被执行。由于步骤s41至s42与图3(a)及3(b)的步骤s31至s32相同,故不再详述。之后,步骤s43被执行,电子装置1感应接触面积5与接触时间。之后步骤s44被执行,电子装置1比较接触面积5与默认面积,且电子装置1比较接触时间与预设时间。当接触面积5不大于预设面积时且接触时间不大于预设时间时,步骤s41被重新执行。当接触面积5大于预设面积时或者接触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步骤s45被执行,电子装置1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

请同时参考图1(a)至图4。关于步骤s43及s44,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不仅会比较接触面积5与预设面积,亦会比较接触时间与预设时间,其中比较的细节已说明于图3(a)、3(b)及3(c)的实施例中,故不再说明。此外,接触面积5与预设面积的比较以及接触时间与预设时间的比较可同时进行,但不限于此。关于步骤s45,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接触面积5大于预设面积”或“接触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其中一条件被达成,电子装置1即可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

与前述实施例相似,在一实施例中,预设面积可大于60平方毫米,预设面积可包含手指6的至少8个指纹特征,默认时间可介于0.3秒至3秒之间;本发明不限于此。

此外,图3(a)中的步骤s31(a)或图3(c)中的步骤s35亦可被加入至图4中的方法10之中。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10的流程图。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部分技术特征已定义于图1(a)至图4的实施例中,故不再详述。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51至s52与图3(a)及3(b)的步骤s31至s32一致,且步骤s53至s54与图4的步骤s43至s44一致,故不再详述。而当接触面积5大于预设面积时或者接触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步骤s55被执行,电子装置1判断接触面积5中的指纹特征的数量。当接触面积5中的指纹特征的数量不大于一预设数量时,步骤s51被重新执行。当接触面积5中的指纹特征的数量大于默认数量时,步骤s56被执行,电子装置1存取指纹辨识程序2。

请同时参考图1(a)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可通过指纹传感器模块12来判断接触面积5中的指纹特征的数量。此外,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数量为至少8个,以提升指纹辨识程序2的成功率。

与前述实施例相似,在一实施例中,预设面积可大于60平方毫米,预设面积可包含至少8个指纹特征,默认时间可介于0.3秒至3秒之间;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此外,图3(a)中的步骤s31(a)或图3(c)及3(d)中的步骤s35亦可被加入至图5的方法10之中。

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存取电子装置的指纹辨识程序的方法可使电子装置在适当时机执行指纹辨识程序。或者,本发明的方法亦可解决在每次触控行为发生时皆同时执行指纹辨识程序的问题。或者,本发明的方法可降低电子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指纹辨识的负面影响。或者,本发明的方法可使指纹传感器模块的运作效率改善。或者,本发明的方法可减少电子装置的耗电量。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可应用于任何需要显示屏幕及指纹辨识功能的装置,例如显示设备、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手表、虚拟现实(vr)显示器、摄影机、照相机、音乐播放器、行动导航装置、电视、车用仪表板、中控台、电子后视镜、抬头显示器、金融装置,但不限于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