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追踪监控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13661发布日期:2021-04-27 13:2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脸追踪监控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安防监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脸追踪监控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导致城市中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增加,社会犯罪率呈逐年升高,引发了城市建设中的交通、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防范等城市管理问题。针对犯罪分子流动性较强,情况比较复杂,重点人员布控困难等情况,当前流行的方法是建立一套高效的视频监控系统平台。
3.大量的平安城市和社会监控的高清普及,为人脸识别应用提供基础。在案发之后利用视频录像提取人脸识别对比,利用人脸卡口轨迹线索分析等能有效定位嫌疑人员。人脸实时布控系统,能够广泛应用于商场、酒店、网吧、出租屋、汽车站、火站车、广场、交通要道等场所。
4.但是人脸布控系统有很多的局限,例如:需要人员回放视频录像,人工寻找疑犯,在人流较多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视频监控摄像头无法自动聚焦与追踪拍摄,造成的短暂性画面模糊、局部放大模糊,尤其是对人脸的拍摄;无法实时的、灵活自如的对疑犯进行拍摄,更不能对疑犯起到监控的作用。因而,需要对人脸布控系统进行改进,对拍摄画面进一步处理、识别,实现对目标人物的追踪和高清拍摄。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追踪监控系统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脸布控技术不够成熟,无法实时的、灵活自如的对疑犯进行拍摄,更不能对疑犯进行监控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追踪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摄像头装置、主控模块、存储模块及终端;
7.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预设人脸图像,所述预设人脸图像包括脸部轮廓信息和瞳孔虹膜信息;
8.所述摄像头装置包括主摄像头和多组副摄像头,主摄像头用于拍摄监控范围内的全景图像,副摄像头用于拍摄高清人脸图像;
9.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对比模块,
10.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全景图像中的人脸图像;
11.对比模块用于将全景图像中的人脸图像与存储模块中预设人脸图像的脸部轮廓信息进行对比,将高清人脸图像与瞳孔虹膜信息进行对比;
12.终端用于接收人脸图像和高清人脸图像。
13.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人脸图像可以为一张或者多张,由追踪和寻找的人数决定。
14.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摄像头包括焦点追踪芯片和聚焦控制芯片,对全
景图像中人脸图像进行追踪和聚焦。
15.一种人脸追踪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6.步骤1:主摄像头拍摄形成全景图像,并将所述全景图像传送至人脸识别模块;
17.步骤2:人脸识别模块对全景图像中的人脸进行识别,得到人脸图像集;
18.步骤3:对比模块将人脸图像集和预设人脸图像的脸部轮廓信息进行对比,得出相似人脸图像集;
19.步骤4:副摄像头追踪到所述相似人脸图像集,并对其进行聚焦拍摄,得出高清人脸图像集;
20.步骤5:对比模块获取高清人脸图像集和预设人脸图像的瞳孔虹膜信息进行对比,得到疑似人脸图像。
21.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22.对比模块获取人脸图像集和预设人脸图像的脸部轮廓信息;
23.将人脸图像集中的脸部轮廓信息和预设人脸图像的脸部轮廓信息一一进行对比;
24.得到与预设人脸图像的脸部轮廓信息相似的相似人脸图像集;
25.将所述相似人脸图像集发送至终端。
26.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27.多组副摄像头分别追踪相似人脸图像集中的不同人脸;
28.根据人脸的距离自动定焦拍摄,得出多张高清人脸图像,形成高清人脸图像集。
29.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
30.对比模块获取高清人脸图像集和预设人脸图像的瞳孔虹膜信息;
31.将高清人脸图像集中的瞳孔虹膜信息和预设人脸图像的瞳孔虹膜信息一一进行对比,
32.得到与预设人脸图像的瞳孔虹膜信息相同的疑似人脸图像;
33.将所述疑似人脸图像发送至终端。
34.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5.1.本发明采用多组副摄像头协助主摄像头进行拍摄,弥补主摄像头的不足,实现拍摄全景画面的同时,能对目标人物的脸部进行追踪拍摄,得到高清画面,对传统人脸布控系统进行了改进,由系统在拍摄过程中自动追踪目标人物的人脸,对疑犯进行实时追踪,实现了随时随地、实时的、无人值守的监控模式,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36.2.本发明通过将拍摄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进行两次对比,在一次脸部轮廓信息对比后,可筛选出多个相似的人脸;再通过副摄像头的追踪拍摄得出高清人脸图像,由该图像与瞳孔虹膜信息进行对比后基本可以确定目标人物,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图说明
37.图1显示为本发明公开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38.图2显示为本发明公开的流程示意图。
39.元件标号说明
40.1-摄像头装置;11-主摄像头;12-副摄像头;121-焦点追踪芯片;122-聚焦控制芯片;2-主控模块;21-人脸识别模块;22-对比模块;3-存储模块;4-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2.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43.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追踪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摄像头装置1、主控模块2、存储模块3及终端4;
44.所述存储模块3用于存储预设人脸图像,所述预设人脸图像包括脸部轮廓信息和瞳孔虹膜信息;
45.具体的,所述预设人脸图像可以为一张或者多张,由追踪和寻找的人数决定;需要录入的脸部轮廓信息包括:脸型、眼睛、鼻子、嘴、耳朵、眉毛等信息。
46.所述摄像头装置1包括主摄像头11和多组副摄像头12,主摄像头11用于拍摄监控范围内的全景图像,副摄像头12用于拍摄高清人脸图像;
47.优选的,所述副摄像头12可设置为4个,与主摄像头11固定连接,四个副摄像头12的拍摄范围涵盖所述主摄像头11拍摄的全景画面;
48.所述副摄像头12包括焦点追踪芯片121和聚焦控制芯片122,用于对全景图像中人脸图像进行追踪和聚焦。
49.所述主控模块2包括人脸识别模块21和对比模块22,
50.人脸识别模块21用于识别全景图像中的人脸图像;
51.对比模块22用于将全景图像中的人脸图像与存储模块3中预设人脸图像的脸部轮廓信息进行对比,将高清人脸图像与瞳孔虹膜信息进行对比;
52.终端4用于接收人脸图像和高清人脸图像,终端4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
53.一种人脸追踪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4.步骤1:主摄像头11拍摄形成全景图像,并将所述全景图像传送至人脸识别模块21;
55.步骤2:人脸识别模块21对全景图像中的人脸进行识别,得到人脸图像集;
56.步骤3:对比模块22将人脸图像集和预设人脸图像的脸部轮廓信息进行对比,得出相似人脸图像集;
57.步骤4:副摄像头12追踪到所述相似人脸图像集,并对其进行聚焦拍摄,得出高清人脸图像集;
58.步骤5:对比模块22获取高清人脸图像集和预设人脸图像的瞳孔虹膜信息进行对比,得到疑似人脸图像。
59.所述步骤3具体为:
60.对比模块22获取人脸图像集和预设人脸图像的脸部轮廓信息;
61.将人脸图像集中的脸部轮廓信息和预设人脸图像的脸部轮廓信息一一进行对比;
62.得到与预设人脸图像的脸部轮廓信息相似的相似人脸图像集;
63.将所述相似人脸图像集发送至终端4。
64.本实施例中,人脸图像集中包含多张人脸图,分别将多张人脸图与一张或者多张预设人脸图像进行对比,对比内容为:脸型、眼睛、鼻子、嘴、耳朵、眉毛等信息;如果有与预设人脸图像相似的人脸图,将此张图归为相似人脸图像集内。当检测有相似人脸图像时,打开副摄像头12。
65.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66.多组副摄像头12分别追踪相似人脸图像集中的不同人脸;
67.根据人脸的距离自动定焦拍摄,得出多张高清人脸图像,形成高清人脸图像集。
68.所述副摄像头12的工作原理为:根据相似人脸图像在全景图像中的位置,有选择性的打开副摄像头12,焦点追踪芯片121对监控范围中的相似人脸图像进行标记追踪,同时聚焦控制芯片122根据目标的距离,控制副摄像头12调整焦距,并对所述目标人脸进行聚焦拍摄得到高清人脸图像,多组副摄像头12拍摄的高清人脸图像形成高清人脸图像集。
69.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70.对比模块22获取高清人脸图像集和预设人脸图像的瞳孔虹膜信息;
71.将高清人脸图像集中的瞳孔虹膜信息和预设人脸图像的瞳孔虹膜信息一一进行对比,
72.得到与预设人脸图像的瞳孔虹膜信息相同的疑似人脸图像;
73.将所述疑似人脸图像发送至终端4。
74.本实施例中,经过瞳孔虹膜信息对比后得到最终的疑似人脸图像;
75.终端4接可立即收到相似人脸图像集和疑似人脸图像,根据这两张图像和具体位置,可对目标人物进行抓捕。
76.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拍摄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进行两次对比,在一次脸部轮廓信息对比后,可筛选出多个相似的人脸;再通过副摄像头12的追踪拍摄得出高清人脸图像,由该图像与瞳孔虹膜信息进行对比后基本可以确定目标人物,省去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77.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