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读写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0719发布日期:2020-02-04 12:2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智能读写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读写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读写终端。



背景技术:

智能卡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银行、通信、酒店等领域的业务办理中,目前传统的办理业务方式往往是通过一台阅读器读取身份证信息后,再将信息反馈给pc终端,pc终端再通过另外的写卡设备将信息写入ic卡中。这种方式繁琐且耗时长,容易出错,导致窗口办理效率低下。如何将读取和写卡的两种功能设备结合及需要考虑各种操作的便利性和可拓展性等研发一种新的技术设备,而对此的研发不仅单方面考虑其中的单个问题,需要同时保证基础功能作用的实现的同时考虑拓展功能和未来实际应用需求与现有科技的结合应用,使得业务简捷便利,但也需要保障产品的整体功能与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读写终端,包含pcb主控板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读写模块、sam模块、接口模块、语音模块、按键模块、主体固定件、壳体;其中pcb主控板模块包含固定部、连接接口;其中固定部与主体固定件固定,连接接口与指纹识别模块、读写模块、sam模块、接口模块、语音模块、按键模块的连接接口连接,通过主体固定件于壳体内。可以实现读写功能集于一体,同时包含可视化智能操作功能、指纹识别功能、按键操作、语音功能等使得业务操作更为简捷便利,在壳体上预留了拓展功能部以拓展功能预留空间,同时内部结构设计可以保障产品结构稳定更好的实现操作功能。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智能读写终端,包含pcb主控板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读写模块、sam模块、接口模块、语音模块、按键模块、主体固定件、壳体;其中pcb主控板模块包含固定部、连接接口;其中固定部与主体固定件固定,连接接口与指纹识别模块、读写模块、sam模块、接口模块、语音模块、按键模块的连接接口连接,通过主体固定件于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主体固定件为不规则的一体成型件,包含支撑部、固定部、加强部、凹型缺口结构;其中支撑部、固定部分布在主体固定件的边沿及中部;其中加强部设置于主体固定件的中部;其中凹型缺口结构设置于主体固定件的边沿部分。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为凸起支撑体,该支撑体与所述主体固定件呈垂直方向并以该主体固定件的平面的正、反方向垂直设置,支撑体包含支撑臂、支撑脚,支撑臂与主体固定件和支撑脚间的角度关系包含垂直关系和非垂直关系。

优选的,所述位于主体固定件面上同方向的凸起支撑体高度为等高距离,形状包含矩形体、圆柱体、不规则体,该形状包含支撑体的支撑臂和支撑脚,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臂和支撑脚的形状可以为相同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臂和支撑脚的形状也可以两部分形状各自根据实际使用进行设计,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臂为矩形、支撑脚为三角形等。

优选的,所述设置于主体固定件中部的支撑部为镂空式,该镂空结构至少包含3条边,其中作为支撑部的凸起支撑体以镂空结构的任意一条边作为垂直边,在一些实施例中镂空结构为四边形,其中支撑部的支撑臂与镂空结构的一边上,该边留有一定的非连接空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设置于主体固定件的边沿及中部;所述边沿部的固定部基于主体固定件常规边沿线外沿部,其中在边沿部的固定部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主体固定件的中部的固定部为固定孔,分布于主体固定件的面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同时可以具有固定部的功能,在支撑部的支撑脚延伸部设置固定孔,即可实现固定效果。

优选的,所述边沿部的固定部包含规则图形及不规则图形,其中规则图形包含矩形、椭圆形、三角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边沿部的固定部基于主体固定件常规边沿线的外沿部与主体固定件的水平位置关系包含同一水平面和非同一水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以主体固定件边沿部延伸出的矩形结构,此时该固定部与主体固定件位于同一水平面;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以主体固定件边沿部延伸后向非同水平面方向延伸,包含支撑臂、支撑脚,或者是在一些支撑部的支撑脚上设置有固定孔,形成就有支撑和固定作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边沿部的固定部上设置得固定孔至少包含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上可以设置2个固定孔,固定部的结构大小及固定孔数目具体根据主体固定件形状设计考虑,在一些薄弱结构部位需要加强固定,进而需要增加固定孔数目。

优选的,所述设置于主体固定件的中部的加强部设置有加强筋,该加强筋至少包含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加强部设置有若干个,呈不规则分布于主体固定件中部,方向可以横向及纵向,也可以交叉设置,主要加强主体固定件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设置于主体固定件的边沿部分的凹型缺口结构至少包含一个,该缺口设置主要用于规避内部部件,形成容置空间容置其他功能部件。

优选的,所述壳体由壳体一、壳体二连接组成,其中壳体一为底座,壳体二为操作屏面板,其连接方式包含卡接、螺接和胶结方式。

优选的,所述该底座包含支撑部、线体收纳部、外部接口部、音孔部和触控笔牵引连接部、拓展功能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至少为1个,其中支撑部包含支撑座和支撑脚,支撑座和支撑脚为分离式结构,支撑脚安装于支撑座上。

优选的,所述该支撑座可为内凹状、平面、凸起。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形状与支撑座匹配,支撑脚安装与支撑座的连接方式包含胶接、卡接、螺接和焊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和支撑脚的水平面形状包含圆形、方形、矩形及不规则形。

优选的,所述线体收纳部为通槽结构,通槽的内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通槽的直径,凹槽内设置有外部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凹槽设置在整个底座的中心位置,外部接口部设置在凹槽的一侧的面。

优选的,所述通槽结构包含封闭式两端开口型和非封闭式两端开口型,其中通槽内部所述凹槽的封闭式和非封闭式与通槽一致,通槽的切面形状包含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其中规则图形包含正方形、圆形、长方形。

优选的,所述通槽结构的非封闭式两端开口型的缺口面与底座底面处于同一面,其水平面包含两者齐平和通槽结构的缺口面高于底座底面两种情况,通槽结构的缺口两边设置有线体固定结构,所述线体固定结构为向开口方向凸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体固定结构为向开口方向凸起体包含规则体凸起体和不规则凸起体;其中规则凸起体包含矩形体、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线体固定结构为向开口方向的凸起体的排列方式包含对称方式和不对称方式、单边分布和双边分布。在一些实施例实施例中,其排列方式为双边错位分布,所述凸起体顶最外侧边与通槽结构的缺口的对边距离设计需要考虑设备线体最小直径和最大直径,既能使得最大直径线体卡入,同时也要使得最小线体直径不容易滑出,使得线体能固定在线体收纳部内。

优选的,所述线体固定结构的凸起体数量可以根据产品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设计,至少需要一个。

优选的,述外部接口部至少包含usb接口、电源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带有usb和电源插座的凹槽设置在线体隐藏部中部,从凹槽中心向右侧延伸出放置电源线和数据线的条状凹槽,条形凹槽的直径大于电源线与数据线直径之和,以便两线一起从右侧条状凹槽牵引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音孔部至少包含一个通孔;所述触控笔牵引连接部包含凸起结构、环形结构、卡接结构,为触控笔挂绳固定用;所述拓展功能连接部包含固定座、固定件,其中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座与固定件连接方式包含螺接、卡接、轴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笔牵引连接部为圆环状,设置于底座的侧边位置。在一些实施例实施例朱总,所述触控笔牵引连接部可以为半圆环状。

优选的,底座还包含外部设备拓展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含定位槽、拓展功能触点,定位槽可以在连接外部拓展设备后使得多功能智能读写终端与其形成稳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操作屏面板包含面板主体、可视化操作屏,面板主体与可视化操作屏连接;其中面板主体包含指纹识别件接口部、触控笔置放部、拓展功能连接部、可视化操作屏安装连接部、语音孔部、按键孔部。

优选的,所述面板主体的可视化操作屏安装连接部包含镂空结构和连接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镂空结构可以为矩形、椭圆形和其他不规则图形,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和审美需求进行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镂空结构占据面板主体的面积比例二分之一以上,具体可以根据操作习惯及需求进行设定。其中镂空结构占据面板主体的面积比例同时需要兼顾可视化操作屏的尺寸及成本进行设计。

优选的,所述面板主体的可视化操作屏安装连接部的连接部从面板主体正方向面设置有阶梯状卡槽结构,从面板主体反方向面设置有阶梯状卡槽结构,从面板主体正、反方向设置的阶梯状卡槽结构在所述面板主体侧方向对比两者组合整体形成“凸”字型。

优选的,所述面板主体侧方向对比两者组合整体形成“凸”字型卡槽结构的两侧阶梯高度包含同高和不同高。

优选的,所述可视化操作屏包含液晶屏和可触控感应屏,可触控感应屏安装在液晶屏的上面。其中可触控感应屏安装位于面板主体的的表面并卡位在正方向面的阶梯状卡槽结构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固定方式优选的为胶接,也可以用焊接或者设置卡接结构,此种固定方式的置换手段可以从常规手段中得出,但胶接方式在美观上和操作实施上较之为优选。其中液晶屏安装于面板主体反方向面的阶梯状卡槽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液晶屏的固定方式优选的为胶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液晶屏可以是卡接在面板主体反方向面的阶梯状卡槽结构上,而多功能读写终端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或者定位结构以固定。

优选的,所述面板主体上的指纹识别件接口部为镂空结构,其开口形状根据指纹识别件的形状进行设计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指纹识别件接口部为矩形,并设置于所属面板主体的靠近边缘部分,优选的设置于面板主体操作正方向的右下侧,以符合正常人类的行为习惯。

优选的,所述面板主体上的触控笔置放部包含通孔结构、卡接结构、槽体结构,其触控笔置放部形状具体可以根据触控笔的结构形状进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触控笔为圆形,而此时触控笔置放部结构设计成卡接结构或者通孔结构、槽体结构都可以匹配;而当触控笔为不规则结构的情况下,卡接结构更不适宜,优选通孔结构、槽体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触控笔置放部设置于所属面板主体的靠近边缘部分,优选的设置于面板主体操作正方向的右侧,以符合正常人类的用笔习惯。

优选的,所述面板主体上的拓展功能连接部包含转轴连接部、拓展功能置放容纳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拓展功能连接部设置于面板主体的侧部边缘,为凹型缺口。其所述转轴连接部位于凹型缺口的底部,可以单侧设置或双侧设置转轴连接部;该转轴连接部为通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面板主体上的语音孔部至少包含一个孔,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为分布式的多孔矩阵,通孔的形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定,考虑空间节省和实际使用效果、生产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圆形通孔、方形通孔、不规则性通孔。该语音孔部一般设置于面板主体的侧部靠近操作者的一边,以便于操作者声音录入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面板主体上的按键孔部至少包含一个孔;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按键孔部包含开关键孔、调节键孔,其按键孔的形状根据按键的形状匹配设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孔部的调节键孔包含音量调节孔、亮度调节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只包含一个开关键孔,其音量及亮度调节可以由软件层操作实现。

优选的,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含手指触压面板、指纹识别模块件,指触压面板与指纹识别模块件连接通过主体固定件的固定部固定于壳体中的操作屏面板的面板主体上的指纹识别件接口部。

优选的,所述读写模块包含nfc模块、读写pcb板,nfc模块与读写pcb板连接;读写pcb板上包含接口部、固定部,其中接口部连接pcb主控板,固定部与主体固定件连接实现固定于壳体内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接口模块至少包含usb接口、电源接口,该usb接口、电源接口与壳体底座的外部接口部匹配卡接并通过主体固定件固定定位。

优选的,所述语音模块包含喇叭、麦克风,其中喇叭通过主体固定件固定于底座壳体的音孔部,麦克风通过主体固定件固定于操作屏面板的语音孔部对应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读写终端,包含pcb主控板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读写模块、sam模块、接口模块、语音模块、按键模块、主体固定件、壳体;其中pcb主控板模块包含固定部、连接接口;其中固定部与主体固定件固定,连接接口与指纹识别模块、读写模块、sam模块、接口模块、语音模块、按键模块的连接接口连接,通过主体固定件于壳体内。可以实现读写功能集于一体,同时包含可视化智能操作功能、指纹识别功能、按键操作、语音功能等使得业务操作更为简捷便利,在壳体上预留了拓展功能部以拓展功能预留空间,同时内部结构设计可以保障产品结构稳定更好的实现操作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产品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多功能智能读写终端产品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主体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底座外部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底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操作屏面板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拓展功能连接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读写终端,包含pcb主控板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读写模块、sam模块、接口模块、语音模块、按键模块、主体固定件、壳体;其中pcb主控板模块包含固定部、连接接口;其中固定部与主体固定件固定,连接接口与指纹识别模块、读写模块、sam模块、接口模块、语音模块、按键模块的连接接口连接,通过主体固定件于壳体内。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为一种多功能智能读写终端,包含pcb主控板模块061、指纹识别模块、读写模块、sam模块063、接口模块、语音模块、按键模块、主体固定件03、壳体;其中pcb主控板模块061包含固定部、连接接口;其中固定部与主体固定件03固定,连接接口与指纹识别模块、读写模块、sam模块063、接口模块、语音模块、按键模块的连接接口连接,通过主体固定件03于壳体内。所述壳体由底座01和操作屏面板02连接组成。

如图1-3所示,所述主体固定件03为不规则的一体成型件,包含支撑部(037;033;038)、固定部(032;034;035)、加强部(031)、凹型缺口结构(036);其中支撑部、固定部分布在主体固定件的边沿及中部;其中加强部设置于主体固定件的中部;其中凹型缺口结构设置于主体固定件的边沿部分。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为凸起支撑体037、支撑体033、支撑体038,该支撑体037、支撑体033、支撑体038与所述主体固定件03呈垂直方向并以该主体固定件03的平面的正、反方向垂直设置,其中支撑体038呈对称性设置有2对位于主体固定件03的一个角落端,而位于主体固定件03中部区域设置有2个支撑体037。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位于主体固定件面上同方向的凸起支撑体高度为等高距离,如2对支撑体038为等高,形状包含矩形体,支撑体037和支撑体034为同方向等高。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设置于主体固定件中部的支撑部037为镂空式,该镂空结构包含4条边,即四边形,其中作为支撑部037的凸起支撑体以镂空结构的任意一条边作为垂直边;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镂空结构可以为三边形或者多边形。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固定部设置于主体固定件的边沿及中部;所述边沿部的固定部032基于主体固定件常规边沿线外沿部,其中在边沿部的固定部032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主体固定件的中部固定部035为固定孔,分布于主体固定件的面板上,该中部固定部035设置有若干个,呈不规则分布;其中边沿部的固定部034同时也担当支撑作用。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边沿部的固定部032为矩形。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边沿部的固定部032基于主体固定件03常规边沿线的外沿部与主体固定件03的水平位置关系为同一水平面,而兼具支撑作用的固定部034则是非同一水平面。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边沿部的固定部032上设置得固定孔一个,而在其他固定部上设置有2个固定孔,该固定孔数目设置可根据固定部的大小和主体固定件需要进行增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设置于主体固定件的中部的加强部为加强筋031,该加强筋至少包含一个,而本实施例中设置了4条,长短及方向根据主体固定件03的形状进行设置。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设置于主体固定件的边沿部分设置有一个凹型缺口结构036,该结构主要用于规避设备内部部件,形成容置空间置放sam模块。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所述壳体由底座01、操作屏面板02组成,其连接方式为卡接、螺接混合方式。

如图1-5所示,所述底座01包含支撑部、线体收纳部014、外部接口部、音孔部和触控笔牵引连接部018、拓展功能连接固定部019。整个底座01为中部凸出四边低的外凸型结构,其外中部凸出体一侧的高度高于另一侧呈倾斜。其倾斜方向与线体收纳部014垂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支撑部设置有4个,均匀分布在底座01的四个角落位置,支撑结构的平面整体为为椭圆形。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支撑部011包含支撑座0112、支撑脚0111,为了使支撑脚0111能够完美的安装在底座01,底座01上设置的支撑座0112为凹型结构,使支撑脚0111能够嵌进支撑座0112的凹陷处,进而使支撑脚0111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底座01,该支撑脚0111为橡皮材质件,具有一定的减震、防滑作用,整个支撑部的结构为底坐底面凸起,减少底座面与置放面的接触和摩擦。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线体收纳部014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线体收纳部014为通槽结构,通槽的内部设置有凹槽013,凹槽013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通槽的直径,凹槽013内设置有外部接口。其中所述凹槽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凹槽013设置在整个底座的中心位置,外部接口部设置在凹槽013的一侧的面,该面与线体收纳部014的通槽同向。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通槽结构非封闭式两端开口型,其中通槽内部所述凹槽013的与通槽一样是开口非封闭结构,通槽的切面形状为规则圆形。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通槽结构的缺口面与底座底面处于同一面,其水平面齐平,通槽结构的缺口两边设置有线体固定结构,所述线体固定结构为向开口方向凸起体0141。所述线体固定结构为向开口方向凸起体0141为矩形柱体。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线体固定结构为向开口方向的凸起体0141的排列方式为非对称方式双边分布。具体的为双边错位分布,所述凸起体0141顶部最外侧边与通槽结构的缺口的对边距离留有空隙,凸起体0141之间也留有空隙。在凸起体0141对应的线体收纳部014通槽结构的底部为镂空部0142。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线体固定结构的凸起体0141数量共有12个,以通槽方向分两边各均匀分布6个,以凹槽013切分通槽两部分,各部分6个。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述外部接口部包含usb接口0132、电源接口0131。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usb接口0132和电源接口0131设置在凹槽013的中心面的中部位置,以便从凹槽013中心向线体隐藏部014的一侧延伸出放置电源线和数据线的条状凹槽。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音孔部017为点阵式通孔结构,整体为规则椭圆形,设置于底座01的中部凸起部012的侧壁0121上;所述触控笔牵引连接部018环形结构,为触控笔挂绳固定用,根据触控笔的位置设置于靠近底座01边沿部。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拓展功能连接固定部019设置于底座01的外部边沿,呈凸起平面形状,两侧设置有固定螺孔结构,该包含固定座、固定件,其中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孔0192,固定座与固定件连接方式为螺接;其中固定件0191为固定螺丝。该拓展功能连接固定部019设置于底座01外侧边沿,位于本实施例产品的底座01的长边上。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底座01还包含外部设备拓展连接部015,所述连接部包含定位槽0151、拓展功能触点0152;其中所述定位槽0151可以在连接外部拓展设备后使得多功能智能读写终端与其形成稳定结构,其中所述拓展功能触点0152由4个接触片组成。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底座01上还包含有固定螺孔结构,分别分布于底座01四周外沿、中部凸起部012上;其中底座01四周外沿设置有7个固定螺孔0125,中部凸起部012的主区域内设置有4个固定螺孔0123以便于底座01与终端其他结构固定。在中部凸起部012的靠近音孔部017一端的两侧0122有凸起部0126,为内部结构空间规避设计,其中中部凸起部012上凹槽013对应的下方位上设置有外部连接件定位固定部0124,该外部连接件定位固定部0124为椭圆形凸柱,其水平高度与支撑部011齐平。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连接件定位固定部0124为可以为内凹型,其水平高度与支撑部011不齐平。

如图1-7所示,所述操作屏面板02,包含面板主体022、可视化操作屏,面板主体022与可视化操作屏连接;其中面板主体包含指纹识别件接口部0225、触控笔置放部0224、拓展功能连接部02211、可视化操作屏安装连接部、语音孔部0223、按键孔部。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叙述方位正方向为面对多功能智能读写终端方向,上侧方位为拓展功能连接部02211边,对应的下侧方位为拓展功能连接部02211对立边;指纹识别件接口部0225靠近的边右侧边,其对立边为左侧边。

如图1-7所示,其中本实施例所述面板主体022的可视化操作屏安装连接部包含镂空结构和连接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镂空结构为矩形,该镂空结构占据面板主体的面积比例二分之一以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镂空结构椭圆形和其他不规则图形,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和审美需求进行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镂空结构占据面板主体的面积比例具体可以根据操作习惯及需求进行设定。其中镂空结构占据面板主体的面积比例同时需要兼顾可视化操作屏的尺寸及成本进行设计。

如图1-7所示,其中本实施例所述面板主体022的可视化操作屏安装连接部的连接部从面板主体正方向面设置有阶梯状卡槽结构02221,从面板主体反方向面设置有阶梯状卡槽结构02222,从面板主体正、反方向设置的阶梯状卡槽结构在所述面板主体侧方向对比两者组合整体形成“凸”字型,中间的阶梯凸出体为0222。

如图1-7所示,其中本实施例所述面板主体侧方向对比两者组合整体形成“凸”字型卡槽结构的两侧阶梯高度不相等,其中卡槽结构02222阶梯高度大于卡槽结构02221。

如图1-7所示,其中本实施例所述可视化操作屏包含液晶屏023和可触控感应屏021,可触控感应屏021安装在液晶屏023的上面。其中可触控感应屏021安装位于面板主体022的的表面并卡位在正方向面的阶梯状卡槽结构02221上,并用胶接方式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固定方式优选的为胶接,也可以用焊接或者设置卡接结构,此种固定方式的置换手段可以从常规手段中得出,但胶接方式在美观上和操作实施上较之为优选。其中液晶屏023安装于面板主体022反方向面的阶梯状卡槽结构02222上,并用胶接方式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液晶屏023可以是卡接在面板主体反方向面的阶梯状卡槽结构02222上,而多功能读写终端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或者定位结构以固定。

如图1-7所示,其中本实施例所述面板主体022上的指纹识别件接口部0225为镂空结构,其开口形状根据指纹识别件的形状进行设计匹配。在本实施例中,该指纹识别件接口部为矩形,并设置于所属面板主体022正操作方向的右下侧靠近边缘部分,以符合正常人类的行为习惯。

如图1-7所示,其中本实施例所述面板主体022上的触控笔置放部0224为通孔结构,其触控笔置放部形状具体可以根据触控笔的结构形状进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触控笔为圆形,而此时触控笔置放部结构设计成卡接结构或者通孔结构、槽体结构都可以匹配;而当触控笔为不规则结构的情况下,卡接结构更不适宜,优选通孔结构、槽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触控笔置放部0224设置于所属面板主体022的靠近边缘部分操作正方向的右上侧,以符合正常人类的用笔习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客户需求或者其他生活习惯进行变更设计。

如图1-7所示,其中本实施例所述面板主体022上的拓展功能连接部02211包含转轴连接部02212、拓展功能置放容纳部。该拓展功能连接部02211设置于面板主体022的操作正方向的前侧部边缘,为凹型缺口。其所述转轴连接部02213位于凹型缺口的底部侧壁,左右各一个,位置对称,该转轴连接部02213为开放型缺口式通孔结构。

如图1-7所示,其中本实施例所述面板主体022上的语音孔部0223为单孔设计,位于面板主体022正操作方向的下侧边缘并靠近可视化操作屏,该语音孔部0223靠近操作者的一边,以便于操作者声音录入的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为分布式的多孔矩阵,通孔的形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定,考虑空间节省和实际使用效果、生产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圆形通孔、方形通孔、不规则性通孔。

如图1-7所示,其中本实施例所述面板主体022上的按键孔部包含开关键孔0228、音量调节孔0227、亮度调节孔0226,其按键孔的形状根据按键的形状匹配设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只包含一个开关键孔,其音量及亮度调节可以由软件层操作实现。

如图1-7所示,其中本实施例所述面板主体022的侧部边缘0229设计为具有弧度的弧面,以形成良好操作中良好的触感。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习惯或者产品应用场合需求设计成矩形平面。

如图1-7所示,所述pcb主控板模块061上设置连接接口0611、固定孔0612,连接接口0611通过数据线与指纹识别模块、读写模块062、sam模块063、接口模块、语音模块、按键模块的连接接口连接。固定孔0612与主体固定件03上的固定孔035通过螺丝固定。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含手指触压面板0661、指纹识别模块件0662,两者过螺丝连接并卡嵌于指纹识别件接口部0225并通过主体固定件03上的支撑体038支撑加固于壳体内。所述读写模块包含nfc0621、读写pcb板062及连接接口0623,其中nfc0621与读写pcb板062以数据线通过连接接口0623连接;其中读写pcb板上还包含读写卡槽件06221,该读写卡槽件06221与壳体底座01中的卡槽口047、卡槽口046匹配嵌接。所述sam模块063包含固定部0631、连接部0632,其连接部0632通过数据线与pcb主控板061连接,固定部0631与主体固定件03上的固定部通过螺丝连接并定位于壳体底座01内的固定部044上,因主体固定件03上有支撑体037进行定位,所以可以固定一个孔即可。接口模块为接口主板064设置有usb接口部0641、电源接口部0642、连接接口0643;其中usb接口部0641、电源接口部0642与底座01的usb接口0132、电源接口0131匹配嵌接,连接接口0643与pcb主控板模块061上的连接接口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语音模块包含喇叭0651、麦克风0652,其中喇叭0651通过主体固定件03的固定部0321固定于底座01壳体的音孔部017,麦克风0652通过主体固定件03的固定部0322固定于操作屏面板02的语音孔部0223对应位置。所述按键模块包含外按键部0672和内按键模块,内按键模块包含连接部06712、3个按键06711,外按键部0672为弹性按键并与内按键模块的按键匹配嵌入连接后再与面板主体022上的按键孔部开关键孔0228、音量调节孔0227、亮度调节孔0226匹配嵌入;其中亮度调节孔0226为圆形通孔,其他两个则不是,其内部按模块和外部按键部0672上按键形状同样如此设计区分,所以可以以此进行定位。在壳体的底座01的内部包含有定位螺柱048与主体固定件03的固定部0351通过螺丝固定;壳体底座0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4个支撑螺柱045通过主体固定件03上对应固定部的螺孔螺接固定和支撑主体固定件03;在壳体底座01的边沿上设置有卡扣结构041、卡槽结构043,而对应的操作屏面板02的连接处有匹配得卡扣、卡槽结构,以实现卡接;其中卡扣结构041与边沿定位部042为非连接关系,有助于在卡接时形成弹性,更好的实现卡接。

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产品的读写模块实施可以实现读写功能,在设备的指纹识别模块上方置放证件读取相关证件信息,在插卡口(卡槽口046、047)插入sim卡进行读写,同时包含可视化智能操作屏可以进行可视化操作,指纹识别模块进行指纹识别功能,同时设置的按键可以进行按键操作、语音功能等使得业务操作更为简捷便利,在壳体上预留了拓展功能部以拓展功能预留空间,同时内部结构设计可以保障产品结构稳定更好的实现操作功能。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