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提升数据质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00649发布日期:2020-05-12 15:3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提升数据质量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提升数据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对目前国内制造业进行分析和数据统计。为了管理复杂的产品数据大部分企业都是用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以下简称:pdm),在研在产课题的各类图、文档均通过pdm进行审签、变更为了保证产品数据的统一管理针对图、文档各单位都会定义自己的相关标准(如封面、页眉、页脚、字体、自号等等)来保证图、文档的一致性,为了反馈bom变更的内容都会在更改单上描述相关变化,每个管理者都会用一些手段期待提升质量意识、塑造文化。

产品数据质量及签审效率是关系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bom的每一次变更都能在更改单上准确、清楚地展示出来是反映变更内容的一个重要形式,暴露问题、提升意识、塑造文化更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

而现有的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产品数据在评审过程中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的质量不高、签审效率低、签审周期长,目前业内尚未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来提高产品数据在创建、发布过程中的数据质量、和效率,对于变更也没有统一的形式来反馈bom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提升数据质量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完整的流程使得产品数据在评审、变更、发布过程中减少人为错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提升数据质量的方法,方法步骤包括数据分析规则提取、程序编码检查显性化、变更管理和质量看板。

优选地,所述数据分析规则提取步骤包括:

s11:对因归档未通过的原因进行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先进行大类汇总;

s12:在每个大类下具体划分相关小类,不同的单位可能分类方式不在分类的过程中对每类错误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

s13:根据s12分类统计结果可根据错误出现的频次、影响度等进行评估,确定哪些错误可在图、文档提交前通过计算机规则进行检查,同时对能够进行计算机检查的问题进行标注。

优选地,所述分类汇总的大类包括bom、属性及封面。

优选地,所述程序编码检查显性化步骤包括:

s21:在s13形成的结果中如果错误类型后有相对的标识则对其进行编码根据错误将其对应的正确规则存放到后台数据库中;

s22:如果读取出源文件的结果和数据库规则一致则通过否则为不通过,针对图的处理方式主要通过深度遍历算法,获取bom结构和其相关属性,根据规则检查一致性。同时将每次检测的结果记录下来方便后续追踪和问题分析。

s23:每次在提交签审之前均需要进行自检,系统会将每一次自检的结果出现的问提记录下来,在上一次发现的问题没有解决完之前不允许提交,如果已完成上一次修改但在操作过程中破坏了其他的正确规则,则会形成每一次的纠错记录,每一次的纠错过程在系中均可找到。

优选地,所述正确规则包括显示规则和编码规则。

优选地,所述变更管理步骤包括:

s31:针对修改前后的bom结构采用深度遍历的方式从bom顶层节点开始遍历,将改前和改后数的遍历结果,存放到改前和改后两个数据集合中,通过父项代号加子项代号作为key值,value作为可配置项根据后台的配置文件动态生成bom对象,将bom结构转化为可比较的属性的数据。

s32:通过遍历改前数据集合,如果该前数据集合的key值在改后数据中不存在,则标识改后数据中物料被删除,同理遍历改后数据集合如果改后数据集合key在改前数据集合中不存在,则标识该物料为改后新增物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s31和s32还包括在遍历改后数据集合的同时,为保证程序执行的效率,改前数据集合的key在改后集合不存在则标识为新增物料,反之则代表在改前数据集合和改后数据集合中都存在,根据value值比较改前和改后属性的变化,如果有不同则标识属性变化完成相同物料bom属性变化的比较。

优选地,所述属性变化包括数量、阶段和材料规格。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整个完整的闭环解决问题方式,从而实现了图文上传情况实时可追踪,可监控,文自检规则可扩充,文检查显性化,辅助设计师快速定位问题,文纠错过程可追溯,图文出错概率从不同维度展示,宏观展示图文问题重灾区,文质量持续提升,变更数据准确反馈、图中文质量可监控,本发明通过完整的流程使得产品数据在评审、变更、发布过程中减少人为错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提升数据质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参照图1,一种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提升数据质量的方法,方法步骤包括数据分析规则提取、程序编码检查显性化、变更管理和质量看板。

所述数据分析规则提取步骤包括:

s11:对因归档未通过的原因进行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先进行大类汇总;

s12:在每个大类下具体划分相关小类,不同的单位可能分类方式不在分类的过程中对每类错误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

s13:根据s12分类统计结果可根据错误出现的频次、影响度等进行评估,确定哪些错误可在图、文档提交前通过计算机规则进行检查,同时对能够进行计算机检查的问题进行标注。

所述分类汇总的大类包括bom、属性及封面。

所述程序编码检查显性化步骤包括:

s21:在s13形成的结果中如果错误类型后有相对的标识则对其进行编码根据错误将其对应的正确规则存放到后台数据库中;

s22:如果读取出源文件的结果和数据库规则一致则通过否则为不通过,针对图的处理方式主要通过深度遍历算法,获取bom结构和其相关属性,根据规则检查一致性。同时将每次检测的结果记录下来方便后续追踪和问题分析。

s23:每次在提交签审之前均需要进行自检,系统会将每一次自检的结果出现的问提记录下来,在上一次发现的问题没有解决完之前不允许提交,如果已完成上一次修改但在操作过程中破坏了其他的正确规则,则会形成每一次的纠错记录,每一次的纠错过程在系中均可找到。

所述正确规则包括显示规则和编码规则。

所述变更管理步骤包括:

s31:针对修改前后的bom结构采用“深度遍历”的方式从bom顶层节点开始遍历,将改前和改后数的遍历结果,存放到改前和改后两个数据集合中,通过“父项代号+子项代号”作为key值,value作为可配置项根据后台的配置文件动态生成bom对象,将bom结构转化为可比较的属性的数据。

s32:通过遍历改前数据集合,如果该前数据集合的key值在改后数据中不存在,则标识改后数据中物料被删除,同理遍历改后数据集合如果改后数据集合key在改前数据集合中不存在,则标识该物料为改后新增物料。

所述步骤s31和s32还包括在遍历改后数据集合的同时,为保证程序执行的效率,改前数据集合的key在改后集合不存在则标识为新增物料,反之则代表在改前数据集合和改后数据集合中都存在,根据value值比较改前和改后属性的变化,如果有不同则标识属性变化完成相同物料bom属性变化的比较。

所述属性变化包括数量、阶段和材料规格。。

实施例:

本发明主要解决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产品数据在评审过程中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的质量不高、签审效率低、签审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完整的流程使得产品数据在评审、变更、发布过程中减少人为错误。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针对常见问题,提取自检规则,强制图、文档“查重”;

2.bom更改结果自动获取,更改单内容自动生成;

3.建立图文质量看板。

从而达到图文签审质量提升、效率提高、时间缩短;bom更改与更改单内容一致化,更改内容条目化,更改单填写规则统一化;最后通过质量看板暴露问题、提升意识、塑造文化来提升产品数据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不同的单位近1-2年因归档未通过的原因进行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如按照:bom、属性、封面等)先进行大类汇总,然后在每个大类下具体划分相关小类(具体到每一个不同的错误),不同的单位可能分类方式不在分类的过程中对每类错误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最终形成如下结果:

根据上述分类统计结果可根据错误出现的频次、影响度等进行评估,确定哪些错误可在图、文档提交前通过计算机规则进行检查,同时对能够进行计算机检查的问题进行标注,以便开发人员进行编码输入,最终如下图:

在上述形成的结果中如果错误类型后有(√)标识则对其进行编码根据错误将其对应的正确规则(显示规则、编码规则)存放到后台数据库中(本发明采用oracle),同时规则配置能够可扩展维护,方便管理人员查看如下图。本发明后台主要才有java进行实现一般word文件采用jacob或poi进行读取设计上传的源文件和数据库中的规则进行比较,如果读取出源文件的结果和数据库规则一致则通过否则为不通过,针对图的处理方式主要通过深度遍历算法,获取bom结构和其相关属性,根据规则检查一致性。同时将每次检测的结果记录下来方便后续追踪和问题分析

针对上述编码形成的规则设计人员只需要在每次提交图、文档签审之前将其进行自检,系统就可以根据配置规则将源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的暴露出来,并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展示出来,方便设计快速查找问题并定位问题所在,系统在检查出的问题中提供可忽略的选项,如果设计师认为本身源文件没有问题,是系统配置问题,可选择忽略选项,否则必须完成修改,对上述描述,设计师每次在提交签审之前均需要进行自检,系统会将每一次自检的结果出现的问提记录下来,在上一次发现的问题没有解决完之前不允许提交,如果已完成上一次修改但在操作过程中破坏了其他的正确规则,则会形成每一次的纠错记录,每一次的纠错过程在系中均可找到。图、文档的签审过程中,因为每个环节的人都要对这份文件的发放负责,因此每个人都要对这份文件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内容的中正确性、格式的正确性),所以本发明将最后一次检查结果作为签审文件的最后检查结果,提供给各环节的签审人员辅助他们完成文档正确性的检查,从而减少了重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完成辅助设计定位问题、辅助签审人员检查文档正确性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数据分析功能:从不同维度展示图文问题“重灾区”,每一类问题在整个自检过程中出现的频率和次数;每各个类型的文件在自检过程中出现的次数和率。同时每个人员也可以以自查的方式看到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相同的问题不在重复出现。

针对修改前后的bom结构采用“深度遍历”的方式从bom顶层节点开始遍历,将改前和改后数的遍历结果,存放到改前和改后两个数据集合中,通过“父项代号+子项代号”作为key值(保证每个数据集合数据不重复),value作为可配置项根据后台的配置文件(配置需要在更改单中显示结构属性和物料属性,包含中、英文两个属性配置文件)动态生成bom对象,将bom结构转化为可比较的属性的数据。

通过遍历改前数据集合,如果该前数据集合的key值在改后数据中不存在,则标识改后数据中物料被删除,同理遍历改后数据集合如果改后数据集合key在改前数据集合中不存在,则标识该物料为改后新增物料,这样就完成了改前和改后bom结构变化的比较。

在遍历改后数据集合的同时,为保证程序执行的效率,改前数据集合的key在改后集合不存在则标识为新增物料,反之则代表在改前数据集合和改后数据集合中都存在,则根根据value值比较改前和改后属性的变化,如果有不同则标识属性变化(如:数量、阶段、材料规格等)这样就完成了相同物料bom属性变化的比较。

在结构比较的过程中还可以配置一些简单的规则,如要比较两个物料是否为替换件,则只需要在后台配置标识替换件的属性(如:名称),则程序在处理过程中就会根据此配置,在比较结构时如果替换标识相同,key之不同,且此标识在改前和改后数据集合中分别出现时,程序则标识两个集合中的物料为替换件。

得到比较结果后,如何在网页上直观的条目化展示出来,本发明的网页界面也是根据配置文件自动生成,结构变化一个物料一个条目,属性变化由于涉及到结果比较,则在同一个条目中展示,如果有不同的改后数据中变化的属性值用颜色标识。

比较结果可生成能够保存到本地电脑的word文件,采用freemarker(模板静态化),根据网页展示的数据自动生成word文件。

文档质量看板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文档数据获取、全所视角/部门/个人视角文档情况展示、文档驳回原因分类展示、数据分析汇总、oa自动推送.从而达到以下设计目的

1.实时记录各类文档文档通过情况;

2.正负排行榜展示文档一次通过情况;

3.多视角展示文档一次通过情况;

4.结构化数据分析文档驳回原因;

5.月度文档质量情况按照部门通过自动oa发送至各部门领导;

6.页面钻取自顶向下,由总体到局部全方位展示文档信息、驳回原因以期提高文档质量;

7.多种报表展示形式提供最关注的内容。

数据分析是目前各个行业关注的问题,如何在海量的的数据中梳理出有价值的数据是一个难点,文档质量看板通过不同的视角给企业各个层级展示他们关注的数据,不同的层级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文档看板的设计方案也不同,在展示文档质量的同时将文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汇总,暴露问题,提升意识,营造文化是我们文档看板的核心思想。

本发明从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规则提取->程序编码->辅助定位->辅助评审->变更管理->质量看板,整个完整的闭环解决问题方式,从而实现了图文上传情况实时可追踪,可监控,文自检规则可扩充,文检查显性化,辅助设计师快速定位问题,文纠错过程可追溯,图文出错概率从不同维度展示,宏观展示图文问题重灾区,文质量持续提升,变更数据准确反馈、图中文质量可监控、企业质量文化再提升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