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76621发布日期:2020-04-29 01:10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farecollection,简称afc)由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清分中心系统(afcclearingcenter,简称acc)、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inecentralcomputer,简称lcc)/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ultiplecentralcomputer,简称mcc)、车站计算机系统(stationcomputer,简称sc)、车站终端设备(stationlevelequipment,简称sle)及车票五层架构组成,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目前,当前的清分中心系统acc整体上已处于设备老旧和高负荷运营状态,清分中心系统acc处理和存储能力严重不足,硬件设备指标和软、硬件基础架构等已无法满足今后路网和新业务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整体更新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及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应用于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所述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以及至少一个车站计算机系统,每个所述车站计算机系统与每个所述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一一对应;其中,所述中央清算系统包括:

一清分总前置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与所述车站计算机系统,所述清分总前置模块用于将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与车站计算机系统的清分数据上传至一清分前置数据库中;

一线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连接所述清分前置数据库,用于获取并审核所述清分数据,在审核通过后向所述清分总前置模块同步发送一清分参数;

所述清分总前置模块将所述清分参数同步至所述车站计算机系统;

所述中央清算系统还包括:

一多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连接所述清分前置数据库,所述多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清分数据,并将解析后的所述清分数据复制至一多路中央清算数据库中存储。

优选的,所述线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还包括一中央清算数据库中,所述中央清算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清分数据,以及存储审核通过后的所述清分参数。

优选的,所述清分数据包括:交易数据;和/或寄存器数据;和/或状态数据。

优选的,所述交易数据包括:一票通交易数据;和/或交通卡交易数据;和/或手机支付新功能专用交易数据;和/或新员工卡支付专用交易数据;和/或地铁宝二维码专用交易数据;和/或银联卡专用交易数据。

优选的,所述寄存器数据包括:收益寄存器数据;和/或客流寄存器数据。

优选的,所述状态数据包括:设备状态数据;和/或设备部件数据信息。

优选的,所述清分参数包括:线路/清分系统通信参数;和/或车站名称/线路设置表;和/或线路名称表;和/或清分系统本地语言资源文件;和/或转换参数;和/或节日表;和/或车票类型表;和/或费率表;和/或区域表;和/或非高峰时段表;和/或全量车票黑名单;和/或增量车票黑名单。

优选的,所述清分参数还包括:线路内部通信参数;和/或设备运营参数;和/或自动售票机运营参数;和/或物料清单运营参数;和/或检票机运营参数;和/或系统故障代码;和/或操作员表;和/或线路本地语言资源文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方法,其中,应用于上述所述的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所述中央清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一清分总前置模块,将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或车站计算机系统的清分数据上传至一清分前置数据库中;

步骤s2、提供一线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用于获取并审核所述清分数据,在审核通过后向所述清分总前置模块同步发送一清分参数;

所述清分总前置模块将所述清分参数同步至所述车站计算机系统;

步骤s3、提供一多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清分数据,并将解析后的所述清分数据复制至一多路中央清算数据库中存储。

优选的,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线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提供一中央清算数据库中,用于存储所述清分数据,以及存储审核通过后的所述清分参数。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有益效果:

将传统的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拆分为清分总前置模块与多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并且增加新的线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能够实现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和清分中心系统的前置系统融合,同时能够支持当前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和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并存的情况,从而解决了目前清分中心系统存在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的问题,并且结合路网规模、客流增长及业务发展的需求进行安全性和功能性方面的扩展;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方法,有益效果:

应用于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能够支持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和车站计算机系统的接入方式,并且能够支持当前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和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并存的情况,从而解决了目前清分中心系统存在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总体架构组成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系统架构组成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在现有技术中,部分的轨道交通所有的车站计算机系统sc已接入多路中央计算机系统mcc,但部分轨道交通均通过所属的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接入清分中心系统acc,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当前的清分中心系统整体上已处于设备老旧和高负荷运营状态,清分中心系统处理和存储能力严重不足,硬件设备指标和软、硬件基础架构等已无法满足今后路网和新业务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整体更新改造。

并且,在后续建设的其他线路将不再设置独立的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各线路车站计算机系统sc将通过线路中央数据汇聚节点统一接入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通过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实现各线路与清分中心系统acc之间的数据交换。目前,其它已运营线路仍将通过既有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接入清分中心系统。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应用于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中,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包括至少一个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acc以及至少一个车站计算机系统sc,每个车站计算机系统sc与每个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acc一一对应;其中,中央清算系统包括:

一清分总前置模块10,分别连接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与车站计算机系统sc,清分总前置模块10用于将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与车站计算机系统sc的清分数据上传至一清分前置数据库11中;

一线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12,连接清分前置数据库11,用于获取并审核清分数据,在审核通过后向清分总前置模块10同步发送一清分参数;

清分总前置模块10将清分参数同步至车站计算机系统sc;

中央清算系统还包括:

一多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13,连接清分前置数据库11,多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13用于解析清分数据,并将解析后的清分数据复制至一多路中央清算数据库14中存储。

通过上述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的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将传统的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拆分为清分总前置模块10与多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13,并且增加新的线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12,能够实现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和清分中心系统acc的前置系统融合。

并且,在采用该中央清算系统之后,当既有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到达使用年限需要大修时,将不再对原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进行改造,车站计算机系统sc将通过线路中央数据汇聚节点直接接入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

同时,能够支持当前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和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并存的情况,从而解决了目前清分中心系统acc存在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的问题,并且结合路网规模、客流增长及业务发展的需求进行安全性和功能性方面的扩展。

在该实施例中,线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12还包括一中央清算数据库15中,中央清算数据库15用于存储清分数据,以及存储审核通过后的清分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清分数据包括:交易数据;和/或寄存器数据;和/或状态数据。其中,交易数据包括:一票通交易数据;和/或交通卡交易数据;和/或手机支付新功能专用交易数据;和/或新员工卡支付专用交易数据;和/或地铁宝二维码专用交易数据;和/或银联卡专用交易数据。其中,寄存器数据包括:收益寄存器数据;和/或客流寄存器数据。其中,状态数据包括:设备状态数据;和/或设备部件数据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清分参数包括:线路/清分系统通信参数;和/或车站名称/线路设置表;和/或线路名称表;和/或清分系统本地语言资源文件;和/或转换参数;和/或节日表;和/或车票类型表;和/或费率表;和/或区域表;和/或非高峰时段表;和/或全量车票黑名单;和/或增量车票黑名单。清分参数还包括:线路内部通信参数;和/或设备运营参数;和/或自动售票机运营参数;和/或物料清单运营参数;和/或检票机运营参数;和/或系统故障代码;和/或操作员表;和/或线路本地语言资源文件。

在该实施例中,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的构建过程是通过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将原来的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分为拆分为清分总前置模块10与多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13,原来的老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接入清分总前置模块10,并且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上送交易数据至清分总前置模块10。其中,清分中心系统acc、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车站计算机系统sc之间的业务主要包括清分数据的上传和清分参数的下发。

本发明从考虑到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和清分中心系统acc的前置在业务功能和数据存储上有冗余和重叠的角度出发,本着集约化的建设思路,在硬件资源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和清分中心系统acc共享的前提下,在系统功能实现上采用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和清分中心系统acc共用前置的方案,对既有的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前置系统进行升级和必要的业务功能扩展。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前置系统优化为清分总前置模块10,在同时支持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和清分中心系统acc业务的情况下,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和数据冗余,优化了清分中心系统acc和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的整体架构。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增加新的多路中央清算数据库14,将中央清算数据库15中内容复制至多路中央清算数据库14中,并且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mcc的通讯程序保持不变,可以停止交易解析程序,或修改寄存器程序,或状态解析程序,同时可以读取读中央清算数据库15中的内容,解析读写至多路中央清算数据库14。

同时,断开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与老前置的通讯链路,将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指向清分中心系统acc老前置的ip地址改为前置应用服务器,启用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与前置应用服务器链路,同时可以转发给老清分中心系统acc,进而新的清分中心系统acc上线试运行,最后停用老清分中心系统acc,切换至新的清分中心系统acc。

或者,可以是修改老清分中心系统acc的清分前置线路的ip和端口配置,改为当前的清分总前置模块10的ip和端口,再由当前的清分总前置模块10转发给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此时,清分参数需要在新的清分中心系统acc的应用管理子系统里审核后,通过参数同步功能同步至清分前置数据库11中,由清分总前置模块10同步至车站计算机系统sc。

进一步地,经过更改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c前置的通讯链路,逐步实施即可达到本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方法,其中,如图3所示,应用于上述的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中央清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一清分总前置模块,将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或车站计算机系统的清分数据上传至一清分前置数据库中;

步骤s2、提供一线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用于获取并审核清分数据,在审核通过后向清分总前置模块同步发送一清分参数;

清分总前置模块将清分参数同步至车站计算机系统;

步骤s3、提供一多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用于解析清分数据,并将解析后的清分数据复制至一多路中央清算数据库中存储。

通过上述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方法的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应用于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的中央清算系统,能够支持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和车站计算机系统的接入方式,并且能够支持当前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和多线中央计算机系统并存的情况,从而解决了目前清分中心系统存在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的问题。

在该实施例中,于步骤s2中,线路中央清算应用模块提供一中央清算数据库中,用于存储清分数据,以及存储审核通过后的清分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清分数据包括:交易数据;和/或寄存器数据;和/或状态数据。其中,交易数据包括:一票通交易数据;和/或交通卡交易数据;和/或手机支付新功能专用交易数据;和/或新员工卡支付专用交易数据;和/或地铁宝二维码专用交易数据;和/或银联卡专用交易数据。其中,寄存器数据包括:收益寄存器数据;和/或客流寄存器数据。其中,状态数据包括:设备状态数据;和/或设备部件数据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清分参数包括:线路/清分系统通信参数;和/或车站名称/线路设置表;和/或线路名称表;和/或清分系统本地语言资源文件;和/或转换参数;和/或节日表;和/或车票类型表;和/或费率表;和/或区域表;和/或非高峰时段表;和/或全量车票黑名单;和/或增量车票黑名单。清分参数还包括:线路内部通信参数;和/或设备运营参数;和/或自动售票机运营参数;和/或物料清单运营参数;和/或检票机运营参数;和/或系统故障代码;和/或操作员表;和/或线路本地语言资源文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