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90281发布日期:2020-05-08 19:22阅读:1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及方法。



背景技术:

普惠金融的概念逐渐在社会层面普及,但普惠金融的实施和发展仍然面临不小的困难。一是传统金融环境中只有特定阶层的人群才能享受到金融服务,包括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人群、残疾人和老年人等大量普通人群往往被排除在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之外,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广泛性和可得性无法完全释放,“普”的痛点显而易见;二是作为商业化的金融机构受限于收益难以匹配成本的情况,其虽然有心面向为更广大的人群提供多种类型的金融服务,但因这类人群通常缺乏全面的信用记录,此类业务无法做到有效的风险识别,服务对象的精准性难以保障,而低效的征信获取无疑将导致服务成本居高不下,与“惠”一字南辕北辙。

如图1所述,直面上述痛点,普惠金融的深化发展需要破局。但在此过程中,如何确保市民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如何监管金融业务的有序运行就成了支撑政务服务+普惠金融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政务服务和普惠金融中,市民和法人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并确保金融业务的有序运行。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对外服务应用模块、平台业务模块和区块链底层模块,所述区块链底层模块包括政务链,所述政务链上预设所有市民和法人数据,所述区块链底层模块在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的情况下,用区块链联盟链的方式,将政务链上的所有市民与法人数据对所述平台业务模块有序开放,并连接银行机构、保险机构、证券金融机构,所述平台业务模块通过共识的智能合约,合法并且有监督和授权地使用数据;所述平台业务模块借助政府机构的数据、窗口以及信息化的基础支撑,通过对外服务应用模块为市民和法人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普惠金融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网签合同:网签合同上传;s2、贷款申请预评估:贷款预评估验证,贷款产品预评估,贷款产品详情;s3、贷款审批:贷款申请提交,贷款申请获取,贷款申请反馈,贷款申请查询;s4、合同签约:合同面签结果回写;s5、首付款监管:首付款信息上传,银行同贷书上传,担保函上传;s6、受理备案:更新收件结束状态,首付款支付通知,税收款项支付信息;s7、贷款发放:贷款发放状态更新;s8、资金划转:资金划转状态更新;s9、抵押落实:抵押落实状态更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及方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去中心化、数据加密以及信任传递的特征,在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的情况下,用区块链联盟链的方式,将政务链上的全部市民与法人数据对银行有序开放,连接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通过共识的智能合约,合法并且有监督和授权地使用数据,借助政府的数据、窗口以及信息化的基础支撑,为市民和法人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该普惠金融平台将成为政务服务向社会化服务公开的一个可信通道,并逐步成为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之间互相认可的安全可靠的沟通渠道,大幅提升了金融的可获得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传统普惠金融业务痛点;

图2是本发明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对外服务应用模块、平台业务模块和区块链底层模块,区块链底层模块包括政务链,政务链上预设所有市民和法人数据,区块链底层模块在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的情况下,用区块链联盟链的方式,将政务链上的所有市民与法人数据对平台业务模块有序开放,并连接银行机构、保险机构、证券金融机构,平台业务模块通过共识的智能合约,合法并且有监督和授权地使用数据;平台业务模块借助政府机构的数据、窗口以及信息化的基础支撑,通过对外服务应用模块为市民和法人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

如图3所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普惠金融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网签合同:网签合同上传;

s2、贷款申请预评估:贷款预评估验证,贷款产品预评估,贷款产品详情;

s3、贷款审批:贷款申请提交,贷款申请获取,贷款申请反馈,贷款申请查询;

s4、合同签约:合同面签结果回写;

s5、首付款监管:首付款信息上传,银行同贷书上传,担保函上传;

s6、受理备案:更新收件结束状态,首付款支付通知,税收款项支付信息;

s7、贷款发放:贷款发放状态更新;

s8、资金划转:资金划转状态更新;

s9、抵押落实:抵押落实状态更新。

本具体实施方式基于区块链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利用区块链互联网+政务共享方面的特性和优点,实现政府数据公开共享下的普惠金融平台,办理贷款的流程如下图3所示,

平台利用区块链联盟链的特性,基于智能合约的政务数据安全访问机制,在保障数据安全和公民隐私的前提下,推动政务数据有序向金融领域开放。联盟所有会员单位拥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使市场和社会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

平台坚持数据归本人所有的原则,任何使用方只有在得到本人授权的前提下才能够利用数据为本人提供服务;其次,平台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确保了数据隐私,即便发生数据泄露的情况也无法解析。这两个特性既确保了数据安全,也加强了个人与机构之间的互信程度。

平台为联盟会员机构的大数据分析提供可靠信源,提供开放的运算服务。联盟会员机构可根据自身业务模式自主定义交易规则,支持数据运算服务的自主维护和留痕。应用大数据手段深度挖掘账本,致力于在用户授权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平权、自主的金融数据产业生态。

该平台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方面一:支持政务开放,降低社会运行成本。通过共识的智能合约,将政务链上的全量公民与法人数据对银行有序开放,支持金融机构合法并且有监督和授权地使用政务数据,为市民和法人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与传统技术相比,区块链提供的天然可信的分布式账本在不需要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参与下,高效运行数据流转,使得金融机构乃至社会的运行成本有效降低。

方面二:有效连接社会公共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本平台以制度信任为背书,制定了部门间的共享规范和多级共享平台直接的对接标准,明确了数据拥有者、数据使用者和运营平台的权利责任,有效连接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可信协同,驱动金融业务有序流转,由此免去了市民和法人资料提交“跑断腿”的情况,促使各机构提高办事效率。

方面三:促进金融服务机构实现创新业务。本平台高度融合了政务信息、公民信用与金融业务的关系,加强了金融服务机构与客户的互信连接,为金融服务机构的产品创新提供土壤。这种创新包括:一、优化了企业主信用贷款、存量房按揭贷款、个人小额贷款等传统业务流程,二、为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人群、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如企业互助基金、农村小额信贷、残疾人人身保险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