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以及设置该触摸面板的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0681发布日期:2019-10-19 02:4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以及设置该触摸面板的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触摸面板,具体是指采用弹力导体实现触屏的触摸面板、以及设置该触摸面板的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经广泛使用并且处于量产阶段的触摸面板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基板1’,前面板2’,以及多个可实现按键作用的电极按钮构成。具体的,在所述的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触摸芯片(图中未示),在所述的前面板2’的下表面也同样设置触摸芯片(图中未示),并且在两块触摸芯片之间的对应位置设置多个可实现按键作用的电极按钮。所述的电极按钮包含:电极3’,设置在基板1’的触摸芯片上;透明电极4’,对应设置在前面板2’的触摸芯片上,并且与电极3’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另外,如图2所示,在所述的基板1’的触摸芯片上还设置有多个LED模块,其通过能透光部位将触摸面板显示所需的光引导至前面板2’。

当用户触摸并按压前面板2’时,触摸芯片通过检测电极静电容量的变化,从而检测出是否有人手触摸前面板2’。为了防止检测人手接触前面板2’和电极3’之间的感应灵敏度恶化,必须将透明电极4’紧密粘贴在前面板2’上。但是,这种结构使得电极按钮的灵敏度较低,造成用户体验较差。

基于上述,进一步考虑采用亚克力板作为前面板2’,或者采用一张化妆钢板和纵向细长的丙烯透明面板构成前面板2’,试图解决上述电极按钮长时间使用之后灵敏度降低的问题。但是,该结构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即在触摸面板的维修过程中,使得更换不便。并且由于前面板2’逐渐趋向于曲面设计,导致其与透明电极4’之间的贴合紧密度变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触摸面板,采用弹力导体实现触屏功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以及设置该触摸面板的电器,既能利用非接触式感应人体触摸,同时利用弹力导体的可压缩性,实现触屏功能,并有效解决前面板曲面设计时的紧密贴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包含:基板;触摸芯片,设置在所述基板表面;多个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弹力导体,设置在电极的上方,与电极之间留有间隙或不留间隙;前面板,覆盖设置在弹力导体上;弹力导体向下压缩并与电极紧密贴合,且该弹力导体产生的回弹力使其与前面板紧密贴合,通过按压前面板使触摸芯片感应到人体的静电容量变化,实现触屏按键。

所述的前面板为平面结构或曲面结构,由化妆钢板和丙烯透明面板构成。

所述的弹力导体包含:导向结构,其底部设置有多个导向凹槽,每个导向凹槽设置在对应的电极的上方;多个导电海绵,固定设置在各个导向凹槽内,与对应的电极之间留有间隙,或与对应的电极之间不留间隙,或通过焊接固定在基板上。

其中,所述的导电海绵与导向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其中,所述的导电海绵与电极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其中,所述的导向结构的顶部与前面板的形状相匹配。

相邻电极上方对应设置的导向凹槽为分别独立制成,或合并制成,分别或同时容纳与各个电极对应设置的导电海绵。

进一步,在所述的前面板与导向结构之间还设置有粘性材料。

所述的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还包含:多个LED或LED模块,分别设置在触摸芯片上,且与电极错位设置,提供触摸面板显示时所需的光;多个能透光部位,为开设在导向结构上的多个通孔,分别与各个LED模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将LED模块发出的光引导至前面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的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的电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以及设置该触摸面板的电器,既能利用非接触式感应到人体触摸,也利用了弹力导体的可压缩性,有效的解决了前面板曲面设计时的紧密贴合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是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触摸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触摸面板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未设置导向结构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按键槽和LED/LED模块导光槽设计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图3~图7,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等关系术语(如果存在)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本文中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等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触摸按键是通过判断并检知到人体的静电容量来实现的。当用户手指触摸按键时,电极容量是手指容量与浮游容量的合计容量。不触摸时,只存在浮游容量,触摸芯片通过对于容量的检知而确定这个差值的变换。并最终根据各容量的变化量和变化时间评价设定最适当的感知度。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包含:基板1;触摸芯片,设置在所述基板1的表面;多个电极3,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弹力导体,设置在电极3的上方,可与电极3之间留有0~3mm的间隙(即弹力导体与电极3之间可以留有间隙,也可以不留间隙);前面板2,覆盖设置在弹力导体上;弹力导体向下压缩并与电极3紧密贴合,且该弹力导体产生的回弹力使其与前面板2紧密贴合,按压前面板2时,即使间隔前面板2,触摸芯片也能感应到人体的静电容量变化,从而实现触屏按键。

所述的前面板2可以为简单的平面结构或复杂的曲面结构,由一张化妆钢板和纵向细长的丙烯透明面板构成。

其中,所述的弹力导体包含:导向结构4,其底部设置有多个导向凹槽,每个导向凹槽设置在对应的电极3的上方;多个导电海绵5,固定设置在各个导向凹槽内,与对应的电极3之间可留有0~3mm的间隙,即导电海绵5与电极3之间可以留有间隙,也可以不留间隙(如图6所示);或者,该导电海绵5固定设置在导向凹槽内,且通过焊接固定在基板1上,实现与电极3的无间隙接触。

其中,所述的导电海绵5与导向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其中,所述的导电海绵5与电极3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其中,所述的导向结构4的顶部与前面板2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中,考虑在导向结构4上设置导向凹槽来固定放置导向海绵5,前面板2使得导向海绵5向下压缩并与电极3紧密贴合,在按压前面板2时,一来能够确保导向海绵5的位置不发生偏移,二来使得导向海绵5在弯折部分相一致,从而抑制其压缩时的偏差。并且由于按键时与电极3紧密结合的部件是导电海绵5,利用其可压缩性,使得对于导电海绵5的尺寸、形状的要求较为宽松,容易实现。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触摸芯片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距离较近的电极3时,不仅能够分别在两个电极3的对应上方设置两个导向凹槽,分别容纳导电海棉5;也可以对于原本应该设置在其对应上方的两个导向凹槽,可合并成多个导向凹槽的一体化形式,同时容纳这两个电极3对应的导电海绵5,以防止单独分开设置导向凹槽时造成的工艺上的困难和不便。

由于导电海绵5在压缩状态时会产生一定的回弹力,从而使得导向结构4能够与前面板2紧密贴合。但是如果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该导电海绵5的回弹力会相应变小,因此,考虑在所述的前面板2与导向结构4之间设置双面胶等类似粘性材料,来更好的确保并维持此时的紧密贴合性能。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在前面板2与导向结构4之间并不设置例如双面胶等的粘性材料。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还包含:多个LED或LED模块6,分别设置在触摸芯片上,且与电极3错开设置,其提供触摸面板显示时所需的光;如图7所示,多个能透光部位,为开设在导向结构4上的多个通孔7(也称为导光槽),分别与各个LED模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用于将LED模块6发出的光引导至前面板2。并且,设置在前面板2上的按键槽和LED/LED模块的导光槽7既可分别独立制成,也可合并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可适用于各种安装有该触摸面板的电器,例如空调、冰箱或者微波炉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弹力导体的触摸面板以及设置该触摸面板的电器,既能利用非接触式感应到人体触摸,也利用了弹力导体的可压缩性,有效的解决了前面板曲面设计时的紧密贴合的问题。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